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詞奪理

剛剛一直都躍躍欲試,想要跟著孔大學士和那大批文學之輩搖旗吶喊,進言文華殿中不用識字宮人內侍的洪山長,此時徹底失語。

原以爲張壽這是復昔日卿大夫子與太子公子共讀那春秋舊制的嶽山長,躊躇難言。肖山長徐山長則是原本還思量是否要點一點古今閹宦那點擅權之事,這會兒卻非常慶幸自己沒有一時昏頭。只不過,張壽所言這東宮侍從四個字,每個人都在咀嚼其中滋味。

其實漢唐時,東宮之中常有元勳子弟相從,但到了宋時,科舉制度完備,就算是東宮官,那也都是有功名者躋身期間,談不上共讀的情分,更多的只是一種官職。

所以,本朝所謂的東宮侍讀,在張壽這一批學生被選中之前,也一直都是翰林院文學清貴官員的一種兼職而已,名義大於實質!

只有九章堂那批人,算得上是很多年以來真正意義上的東宮侍讀——陪太子一塊讀書……不,應該說和太子一塊讀過書的那種!

可現在,文華殿中衆多人卻不得不仔仔細細地揣摩,張壽所謂的東宮侍從,是什麼意思?如果真的是要官宦子弟相從的話,哪怕真的是灑掃執巾帚,大概也會被人爭搶到打破頭的!誰不想自家子弟在少年時就入太子之眼?而且看皇帝對三皇子的愛重,那肯定是未來天子!

在無數人的目光注視之下,尤其是皇帝和三皇子四皇子好奇探究的目光注視之下,張壽慢條斯理地說:“本朝至今,慈慶宮和文華殿都曾經作爲東宮起居之所使用,然則文華殿因爲常常用於經筵以及便朝議事之地,世人常以慈慶宮爲東宮,卻不知慈慶宮乃是讀書之所。”

“既然是讀書之地,內侍宮人原本就大可不必常設,就比如昔日三皇子四皇子於國子監讀書時,何嘗帶人隨侍?”

皇帝登時心中一動。慈慶宮在宮城東南,而乾清宮位於宮城北面,彼此相隔雖然談不上山高路遠,卻也有很長一段距離。而歷來天子和太子的距離一拉開,容易產生各式各樣的問題,尤其是三皇子還小,從前他都帶在身邊言傳身教,如今驟然放去慈慶宮,操之過急了吧?

想到這裡,他就微微頷首道:“三郎年紀尚幼,朕確實不欲令其出居慈慶宮,讀書而已。”

嗯,雖說那些陳設和鋪蓋早就預備好了,但預備好了可以不用嘛,至於三皇子,繼續居於和妃宮中當然不妥,直接挪到乾清宮昭仁殿好了,反正那邊本來就只是個藏書閣!

見皇帝給出了非常正面的迴應,明顯是打算把三皇子留在身邊,張壽就氣定神閒地繼續說:“既然太子並不居於慈慶宮,那孔大學士以及諸位那擔心,豈不是杞人憂天?慈慶宮灑掃以及日常事務,只需晨昏以及中午即可,甚至都不必照面,何來蠱惑人心?”

朱瑩先來一通理直氣壯的歪理,張壽再來一通另闢蹊徑的正理——只是最初所言的侍從二字,張壽就彷彿忘記了似的,隻字不提,於是皇帝固然開懷大笑,其餘人卻恨不得不張壽按倒在地踩上一萬腳。說話說半截,這種人最可惡了!

孔大學士卻懶得管張壽剛剛所言侍從二字,是不是爲了向衆多文武官員賣好,把心一橫,乾脆把剛剛已經捅破了一些的窗戶紙完全戳破了。

“以乾清宮之嚴明,尚且出了管事牌子柳楓這等悖逆叵測之人,更何況他地!太子即將冊封,日後身邊難道也全無內侍宮人隨侍?此乃防微杜漸,並非侷限於慈慶宮一地,還請皇上明察秋毫,體諒臣等爲了太子著想的一片苦心!”

朱瑩剛剛見張壽在那隨口發揮,可此時見問題又繞回來了,她登時柳眉倒豎。可她正打算把剛剛說過的話再重申一遍,皇帝卻已經搶在了她的前面:“剛剛瑩瑩說了,一個讀書人都尚且要紅袖添香能讀書的侍女,養僮僕也要識文斷字能唸詩,堂堂太子卻要用粗鄙之輩?”

“是不是朕也最好吸取乾清宮中出了個柳楓的教訓,從此之後,身邊內侍也最好是目不識丁,免得蠱惑了朕?”

皇帝借用了自己的話來譏諷衆人,朱瑩頓時笑得神采飛揚,可緊跟著,孔大學士卻擺出了極其強硬的姿態:“如若皇上定要用識文斷字之輩,也未嘗不可,但需得是忠孝雙全,將《孝經》倒背如流的才行!古語有云,求忠臣於孝子之門,這是至理名言!”

“朕已經說過了,柳楓乃是在四郎面前搬弄是非,什麼司禮監摒棄親情鄉情,純屬胡言亂語!此前朕還記得有御史彈劾過司禮監中人騰達之後,出錢在外置辦大宅接了親人進京,又在鄉里建祠修墳之類的事,那時候倒沒人說什麼親情難捨,鄉情難割,只說彼輩奢侈!”

“以至於那位就辦了兩進小宅的司禮監隨堂直接被黜落,那時候倒沒人贊他孝心可嘉!”

言及於此,皇帝終於再也不耐煩把這個話題繼續下去,當下斜睨一眼,示意某個內侍敲響金鐘之後,他就沉聲說道:“總而言之,此事擱置不議,等太子冊封了之後再說!然則東宮講讀,諸卿既然已經一一推薦,明日朕會從中遴選十人,每日兩人,五日一輪於東宮講學。”

“好了,時候不早,講學吧!”

皇帝吃了秤砣鐵了心要擱置此議,哪怕孔大學士分外不甘心,可今天銳氣一再被朱瑩和張壽所挫,眼看身後附議衆人竟是沒人敢於出面硬頂,他不禁大爲鬱悶。

這種時候,他不禁深惡痛絕吳閣老這種應聲蟲,更鄙薄張鈺這種明明資歷淺卻不肯附從他這個資深者的新進後輩。如果內閣三人能夠一條心,何至於他只能在倉促之間,倚靠後頭這些參加今日經筵的文學侍從和儒者來謀求成事?

而張壽完成了給朱瑩“助陣”的任務,此時見孔大學士心灰意冷重回原本的位置,他和朱瑩悄悄言語了一聲,正欲功成身退回到自己原本的隊列,卻不防上頭四皇子突然蹬蹬蹬衝了過來,二話不說就拽住了他的袖子。

“老師,父皇叫你過去說話。”言語這麼一聲後,四皇子又看向了朱瑩,“瑩瑩姐姐也是。”

朱瑩從前就把皇帝當半個父親看待的,此時當然沒什麼所謂,毫不遲疑地上了前去。而張壽則是瞅了一眼四皇子揪著自己袖子不放的左手,冷不丁出手捏住那細細的腕子,翻過來一瞧那手心,見紅腫已經退去好些,他這才輕輕舒了一口氣。

而四皇子見狀,立刻縮回了手,卻是有些訕訕地往張壽左手瞧,結果卻捱了張壽一聲笑。

“你比我多挨一倍都已經安然無恙,更何況是我?抄的《師說》回頭拿來我看,我倒要考考你,是僅僅抄了,還是融會貫通全都明白了。”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更何況是抄。”四皇子卻理直氣壯,直到跟著張壽來到了皇帝跟前,他這才小聲說道,“《師說》那是我自願抄的……老師,這幾天我手都快抄腫了!”

見四皇子竟然在可憐巴巴地對張壽訴苦,又得知了人剛剛出言維護張壽時的義無反顧,皇帝忍不住看了一眼滿臉欣慰的三皇子,突然覺得自己這個真正當父皇的實在是有些淒涼。

一直以來,是誰一直維護你們兩個小傢伙,這才把你們一個養得無法無天,一個養得嬌憨靦腆的?現在可好,一個兩個長大了,卻全都口口聲聲只有老師,忘了他這個父皇!

吃味過後,皇帝這心態倒是調整得頗快,此時下頭已經開始講學,他卻一面輕聲肯定了朱瑩剛剛站出來替三皇子鳴不平的舉動,隨即就看向張壽道:“九章,醉翁之意不在酒,你剛剛說什麼東宮侍從,到底什麼意思?”

“要知道,從漢時那些郎官,到唐時的三衛以及千牛,全都是靠著距離御前最近,方纔能近水樓臺先得月,扶搖直上九萬里。然則漢時郎官愈重,此後兩千石高官幾乎都出自其中,而唐時三衛及千牛卻愈輕,以至於名存實亡。你這東宮侍從,到底是哪一種?”

“而且,你需得知道,這東宮侍從若是從官宦子弟中選,毫無疑問破壞了科舉公平。日後官宦子弟未入仕途就已經名達東宮,那些所謂書香門第的清寒之家豈能甘心?更不要說市井和農家之中的英才了!”

朱瑩沒想到皇帝召張壽過來,竟然真的是要問正事,哪怕這會兒講學的那位也算是頗有真才實學,講得確實很不錯,她仍然不知不覺分心二用了起來,生怕被皇帝責難張壽。

“皇上說得沒錯。”對於皇帝這可稱得上犀利的問題,張壽的回答非常乾脆,“所以,皇上之前說要選十人講讀,輪番入值東宮。而九章堂考選之後,擇優侍讀,同樣是輪值,那麼,這侍從可不可以也這麼選?若是覺得只選官宦子弟,因而未免不公,何妨從國子監中選?”

“六堂之中率性堂居首,那就在率性堂中考選數人乃至於十數人,然後於東宮侍從半月乃至於一月,共聽東宮講讀官講學。一來,有人一同聽講,三皇子和四皇子在衆目睽睽之下怎麼也不能倦怠,否則就丟臉丟到宮外去了。二來,這不是一個宣揚他們品行才能的機會?”

“最重要的是,也許如此一來,國子監能夠得以重振,世人也未必會把國子監再當成雞肋。只要皇上出題,擇選一強項之人親自監考把關,派人巡場,又何愁其他人玩弄貓膩?”

“要是怕其他五堂之中也有遺才,那就是給其他五堂一兩個名額也無妨。不過若是如此,不想厚此薄彼的話,半山堂中給一二名額也未嘗不可,畢竟那些都是官宦子弟。”

如果不是此時此刻下頭講學的那位名儒正說得慷慨激昂,皇帝時不時還得微笑頷首做個仔細傾聽的明君樣子(就這一點來說,相比當年親政時連個樣子都不肯做的時候,皇帝已經進步挺大了),他這會兒簡直能被張壽這輕描淡寫的主意給逗得哈哈大笑。

然而,他卻不得不承認,在國子監已經爛到這份上的時候,也許這個主意還算可行。

甚至於,就和陸綰另起爐竈爲公學,打算教化更多平民百姓的時候,慈慶宮緣何不能這麼做?擇國子監英才而另外教之,不說給三皇子準備什麼班底,至少能讓他能夠儘可能多地接觸到出色人物,於是能明白自己的深淺,這不是很合適嗎?

若是有人能夠在這輪換入值之中脫穎而出,將來又怎會不能於科場脫穎而出?

想到這裡,皇帝就笑吟吟地點點頭道:“九章的主意,往往都是劍走偏鋒,但細細品來,朕只能說一個字——善!”

眼看朱瑩侍立在皇帝身側,美目流轉,顧盼神飛,那蜀錦裙子在燈光之下與她周身珠翠相得益彰,恰是金玉輝耀;眼看張壽一身青袍,淡雅如竹,悠然而立,間或和皇帝談笑一句,從容自若,不見分毫侷促;哪怕無數人早覺得這一對確實天造地設,仍然不禁偷偷打量。

就連三皇子和四皇子此時站在一起,也忍不住頻頻目視兩人。可四皇子轉瞬間突然覺得肚子一疼,這下登時面色大變。他倒是有心堅持一下,奈何這腹痛猶如波浪一般一陣陣襲來,不得已他只能對三皇子言語了一聲請其向父皇告罪,隨即就逃也似地往後頭小門竄去。

猶如兔子一般竄到淨房之後,他只花了一小會兒就紓解了剛剛那翻江倒海似的負擔,復又神清氣爽地出來,結果剛到門口就迎面撞上了一個人。見那黑著臉的傢伙恰是張琛,他想起之前聽三皇子說過的事,趕緊伸手把人攔了下來。

“張琛,聽說那天是你在國子監偷偷把陸高遠他們放出來的,可你幹嘛鬼鬼祟祟的,事後就不見蹤影?”

張琛盯著四皇子的左手多看了幾眼,直到人彷彿要惱羞成怒了,他這才無精打采地說:“這還用說嗎?朱瑩堵了司禮監的門據說都被她家裡關了祠堂,我幫她查到了司禮監頭上,當然也被我爹給關在家裡禁足了。那天也是偷偷跑去國子監,想找老師去給我爹求個情的。”

“誰知道恰好碰到那種事!我劈開門鎖放出人之後,就被家裡追來的護衛拎回去了!”

說到這,秦國公長公子深深嘆了一口氣,一時竟是更加垂頭喪氣了起來:“結果這事情被捅到我爹面前,我爹從來不管我的,這次卻勃然大怒,還說你堂堂皇子都尚且捱了罰,我這個逆子他也得好好管管!他親自動了手,我好幾天都沒下得了牀,今天才能走!”

第五百九十四章 何德何能第二百五十四章 遣將不如激將第五章 說好的退婚呢?第六百九十五章 抱大腿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婚第四百二十四章 撒手放養第八百二十二章 委託“理財”?第五百零四章 就是賴你!第四百零五章 君子行徑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七百一十章 有其妹必有其兄第七百八十九章 誰幹的?第七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六百二十章 教訓第二百三十七章 母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八十二章 滷煮和高薪第三百七十五章 吃貨和意外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驚第三百三十三章 自誇,鄉音第三百二十九章 饕餮第四百六十六章 外鄉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泄禁中語?第四百零八章 鐵公雞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覺得你樣樣都好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心栽柳柳成蔭第五百二十四章 裂痕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信第四百六十章 生辰夜第四百九十六章 有眼無珠第三百九十四章 姑爺和育種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刀闊斧第六十二章 免費贈閱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劍!第七百八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兩百一十五章 各有所愛,因人施教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劍!第三百六十六章 將死亦可從容第一百四十六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三百八十五章 君子坦蕩蕩?第四百一十六章 我看好你!第一百章 二進制?第三百二十八章 夫唱婦隨第五百五十四章 初相見第三百一十二章 偏心第兩百零九章 勞煩張博士多多費心第五百三十章 差役亦法吏第四百零八章 鐵公雞第一百二十章 不良勸學記第二百三十七章 母子第五十七章 不要相信外貌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五百八十三章 冠禮如戲第兩百二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七十四章 葛氏語錄新編(上)第六百八十二章 題海無涯,馬蜂窩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禮第四百五十五章 敲人頭殼問配方第三百七十四章 本是同根生,性情各不同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視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虛的小販第四章 美食解人憂第四百四十章 興隆茶社的預熱日第六百三十八章 思路清奇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子不爭?第五百九十五章 瓜熟蒂落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四百零四章 不爭這口閒氣第六百三十九章 過氣?過火?第三百零三章 考試第一百九十九章 聽你的第八百八十二章 餘韻第六百七十二章 密度第六百四十七章 萬鈞第四百一十五章 查功課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小姐的起牀氣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五百一十七章 我也很絕望啊第六百二十七章 熊孩子同盟第九十三章 帝王心術……和詩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出題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五百八十章 爲老不尊第八十九章 衣冠簇新迎聖駕第四百九十九章 願爲前驅第八百四十七章 第二隻落地的靴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傳話請講學第一百六十七章 臨陣換將第八百七十五章 圖窮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六百七十六章 鬱郁第一百五十一章 夾道看張郎第五十九章 鄉下小郎君進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初雪夜話第一百零八章 丈母看女婿第八百四十五章 父子夜遊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學少年
第五百九十四章 何德何能第二百五十四章 遣將不如激將第五章 說好的退婚呢?第六百九十五章 抱大腿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婚第四百二十四章 撒手放養第八百二十二章 委託“理財”?第五百零四章 就是賴你!第四百零五章 君子行徑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七百一十章 有其妹必有其兄第七百八十九章 誰幹的?第七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六百二十章 教訓第二百三十七章 母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八十二章 滷煮和高薪第三百七十五章 吃貨和意外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驚第三百三十三章 自誇,鄉音第三百二十九章 饕餮第四百六十六章 外鄉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泄禁中語?第四百零八章 鐵公雞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覺得你樣樣都好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心栽柳柳成蔭第五百二十四章 裂痕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信第四百六十章 生辰夜第四百九十六章 有眼無珠第三百九十四章 姑爺和育種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刀闊斧第六十二章 免費贈閱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劍!第七百八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兩百一十五章 各有所愛,因人施教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劍!第三百六十六章 將死亦可從容第一百四十六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三百八十五章 君子坦蕩蕩?第四百一十六章 我看好你!第一百章 二進制?第三百二十八章 夫唱婦隨第五百五十四章 初相見第三百一十二章 偏心第兩百零九章 勞煩張博士多多費心第五百三十章 差役亦法吏第四百零八章 鐵公雞第一百二十章 不良勸學記第二百三十七章 母子第五十七章 不要相信外貌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五百八十三章 冠禮如戲第兩百二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七十四章 葛氏語錄新編(上)第六百八十二章 題海無涯,馬蜂窩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禮第四百五十五章 敲人頭殼問配方第三百七十四章 本是同根生,性情各不同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視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虛的小販第四章 美食解人憂第四百四十章 興隆茶社的預熱日第六百三十八章 思路清奇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子不爭?第五百九十五章 瓜熟蒂落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四百零四章 不爭這口閒氣第六百三十九章 過氣?過火?第三百零三章 考試第一百九十九章 聽你的第八百八十二章 餘韻第六百七十二章 密度第六百四十七章 萬鈞第四百一十五章 查功課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小姐的起牀氣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五百一十七章 我也很絕望啊第六百二十七章 熊孩子同盟第九十三章 帝王心術……和詩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出題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五百八十章 爲老不尊第八十九章 衣冠簇新迎聖駕第四百九十九章 願爲前驅第八百四十七章 第二隻落地的靴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傳話請講學第一百六十七章 臨陣換將第八百七十五章 圖窮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六百七十六章 鬱郁第一百五十一章 夾道看張郎第五十九章 鄉下小郎君進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初雪夜話第一百零八章 丈母看女婿第八百四十五章 父子夜遊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學少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郯城县| 霍州市| 蒙阴县| 舞钢市| 兴海县| 桑植县| 大庆市| 西宁市| 南澳县| 驻马店市| 崇明县| 玛多县| 太仆寺旗| 铜陵市| 玛多县| 呼伦贝尔市| 饶阳县| 天津市| 永登县| 漯河市| 龙川县| 宁远县| 大姚县| 龙州县| 博白县| 炎陵县| 广宁县| 江山市| 安仁县| 建瓯市| 平安县| 普格县| 明星| 唐山市| 民和| 阿合奇县| 教育| 龙川县| 宣武区| 新乐市| 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