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二十二章 委託“理財”?

之前在公學時,聽說裕妃莫名其妙地突然送來了一筆錢,張壽苦苦琢磨之後,就覺得那興許不是什麼賞賜。

畢竟朱瑩不缺錢,他如今也不像剛剛進京那會兒,囊中羞澀,要不是有一幫學生在翠筠間求學時送來的束脩,要不是趙國公府和葛府都給他隨便住,要不是國子監後來還提供給他號舍,他就要喝西北風。

所以,在如今他已經算是個有錢人的情況下,裕妃沒道理特意賞賜這點錢。

而且,當初朱瑩的嫁妝,裕妃添箱,送了一匣子珠寶,件件都十分難得,十匹妝花緞也是宮中的貢品,有錢難買。後來他娶了朱瑩時,裕妃又送來了賀禮,那竟然是一幅宋徽宗的《池塘秋晚圖》,如果用錢來計算,大概十匣子那樣的金銀都不夠,一百匣興許湊合。

所以,他就猜測,是不是裕妃生了個兒子,所以就把私房錢拿了一部分出來,希望他能幫忙想一個投資的法子,日後可以錢生錢利生利,也算給兒子積攢一份家底。

但這一筆錢並不算特別多,對於裕妃來說,成功了自然最好,如果不成功,也就只當打了水漂,卻也無所謂。至於其中會不會有永平公主這個女兒的一份,那他就不知道了,這畢竟是別人家的事。

然而,他完全沒想到,朱瑩進宮找裕妃求證,裕妃竟然當著三皇子和四皇子的生母,皇貴妃和賢妃的面,直接就把自己的心意捅破了,於是那兩位竟然也有樣學樣……最離譜的是,太后來湊這個熱鬧幹嘛?難不成皇帝還會剋扣親孃的錢花?

無論張壽奇怪也好,疑惑也罷,宮裡的這幾匣子金銀送都送出來了,這是根本還不回去的,所以朱瑩坦白承認了之後,就有些心虛地小聲說道:“也是我沒想到娘娘竟然會當著人的面直截了當地說,更沒想到皇貴妃和賢妃竟然也摻一腳,更沒想到太后娘娘……”

她說到這裡突然一頓,隨即就有些躊躇地說:“可我瞧著她們好像是商量好的!”

這一句商量好的,張壽聽在耳中,卻好似於無聲處聽驚雷,一下子覺得自己抓住了某種關鍵。他頓時就笑開了。原來如此,朱瑩真是得天獨厚,而他託她的福,也成了得天獨厚。

“娘娘們這是把我當成了生財童子嗎?不過她們都不怕虧本,我還有什麼可擔心的?要知道,我本來正發愁如今軋棉紡織效率加快了幾倍都不止,於是棉花需求量大,但棉田過分擴種卻容易擠佔糧田,尤其是東南,所以,我本來覺得西北不錯,可沒人撐腰卻不敢這麼幹。”

朱瑩頓時瞪大了眼睛:“西北?棉田?你是說……河套?還是河西?”

張壽呵呵一笑。這要是個出身書香門第,三從四德的賢惠夫人,也許有西北的地理概念,但是聽到棉田兩個字,頂多也就是把偌大的陝西拎出來好好過一遍,哪像朱瑩似的,一開口就是在整個西北相當可圈可點的兩個地方?

有塞上小江南之名的河套,還有就是溝通東西的河西肅州、甘州、涼州等諸衛!

見張壽分明是承認了,朱瑩頓時發起愁來:“我從前就聽爹和大哥說過,那邊是相當適合種地的戰略要地,但是,之前北征兩路兵馬是從宣府和大同走的,固然大獲全勝,但北虜除卻往北遁逃的之外,還有不少人是往西面逃的,所以聽說河套和河西諸衛如臨大敵。”

“而且……”

雖然朱瑩素來對張壽很信服,但這一次卻不得不潑他的冷水:“而且河套水土肥沃,一直都是西北最大的糧倉,太祖皇帝當年就下了死命令,誰要是敢丟了河套,誰就是大明的罪人,誰要是敢廢了河套的屯田,那就把腦袋掛在他的祖陵上!”

“所以要在河套改種棉花,就連皇上都不敢開這個口!至於河西,那邊的土地比河套卻要差一點,但人也少,如果要在那邊改種棉花的話,大概、可能、也許……可以吧?”

大小姐該跋扈的時候很跋扈,但該明智的時候,卻還很明智。見她眼巴巴地看著自己,一副你千萬別胡來的表情,張壽不禁覺得她異常可愛。

於是,他故意眨巴眼睛說:“如果我一意孤行呢?”

“那我……”朱瑩那反對已經到了嘴邊,可當捕捉到張壽那眼角流露出的一絲笑意,聰明敏銳的她還是第一時間反應了過來,這下頓時氣壞了,“你居然詐我!你這一肚子壞水卻還偏像君子……快說,你打得到底是什麼鬼主意?你要是不說,我就不幫你了!”

“好好好,我說我說!”張壽呵呵一笑,若無其事地說,“河套水土肥美,種稻米自然是最合適的,但種棉花就不合適了,棉花不需要那麼肥沃的土地,也不適合在河套種,所以我當然不會去擠佔河套那邊連太祖都下過禁令的糧田。”

“至於河西……那邊的土地其實挺適合種棉花,絕對不比東南差。而且,要知道整個西北都是冬日苦寒之地,棉襖、棉被……這些禦寒的東西本來就是最不愁銷路的。而紡車和織機的材料都能就地取材,當地種棉軋棉紡紗織布的話,比東南運去的便宜多少?”

朱瑩自然能理解張壽的意思。趙國公府在京城那固然是赫赫大名,可如果是遠在河西那種地方,趙國公府的名聲就沒有那麼管用了。

可如果有宮中太后那幾位的錢投入到那邊去,那麼效果自然就截然不同。然而,太后她們固然相信張壽,也相信她,但她們樂意這樣去張揚嗎?畢竟,要是被外臣覺得宮中的妃嬪如此貪財,那敗壞的可不是一個人的名聲……

她正這麼想,心裡有些爲難的時候,卻聽到張壽非常突兀地開口說道:“瑩瑩,我記得,楚國公從前在西北當過一任總兵?好像就是甘肅總兵?”

朱瑩登時愣在了那兒。她目瞪口呆地看著張壽,卻只見人笑著露出了晶白的牙齒:“聽說楚國公如今還有不少舊部在那兒,不知道他是否對這件事感興趣?要知道,河套雖說還相對富庶,河西久戰之地,卻不是什麼好地方。那些舊部應該沒少對楚國公哭窮吧?”

“阿壽,你之前還說我去楚國公府找楚國公算賬,這實在是太沒有風度了……可現在你這難道不是公報私仇?你比我更記仇!”

張壽見朱瑩那臉上宜嗔宜喜,哪有半點發怒指責的樣子,他就沒有回答朱瑩的問題,而是笑瞇瞇地反問道:“那你去不去楚國公府幫我說一說?”

“去,當然去!”朱瑩這才終於笑開了,卻是眉飛色舞地說,“不但楚國公,我回頭就去找渭南伯。皇上那邊雖說很多產業都是掛在他名下,但這次我要問問這次他自己願不願意用自己的名義加入進來。畢竟,那麼大一攤子,人多雖說容易聲音多,卻也力量大。”

別看甘州肅州涼州瓜州這一帶,也就是俗稱的河西走廊,從地圖上看好像只是狹長的一塊,似乎不怎麼起眼,但從漢朝開始的絲綢之路開始,那就是東西一個重要節點,時至今日,戰略地位依舊不可忽視。而且,就和北面不太平一樣,西面其實這一百年也從來沒太平過。

太祖皇帝起家極早,而且因爲技能點點偏了的關係,火器實力爆表,造出了當時那年頭完全就是作弊器存在的各種長槍短炮,因此在立足之初就開始考慮西方強敵問題,於是帖木兒尚未完全崛起,就被陰了。但太祖實在是走得太早,之後一代代皇帝就沒這麼幸運了。

尤其是河西諸衛,那真是久戰之地,直到不久之前北征的時候,吐魯番和哈密還打出了狗腦子來,吐魯番前王的兄長哈只阿力自從繼位之後,對河西諸衛挑釁的舉動就從未停止過。

所以,即便如今是趙國公府的乘龍佳婿,張壽也不覺得自己那點力量能夠在那邊有什麼作爲。朱瑩能夠舉一反三,想到去拉一批盟友,他自然是樂見其成。

然而,他其實更想說,河西走廊種棉花其實只是一個引子,他更想做的其實是把棉花繼續種到肅州更西面去,種到瓜州,乃至於更西面的吐魯番盆地,以及更西面的地方。

然而,在西北根本還談不上太平的情況下,這種希望實在是還爲時過早。

因此,想到自己調查過的西北局勢,張壽就若無其事地笑道:“既然如此,瑩瑩,一事不勞二主,你明天親自出馬去一趟楚國公府吧。全都靠你了。”

儘管知道張壽這是假公濟私,公報私仇,但是,當張壽親自打開地圖,將某些關節一一解釋了清楚之後,朱瑩當然義無反顧地答應了下來。當然,她也沒忘記提出自己的條件,那就是把陸小胖子借來一用。

於是,次日一大清早,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的陸小胖子就被阿六提溜到了張園。可憐他一夜好睡,大清早稀裡糊塗洗漱更衣之後,還沒來得及吃飯呢,就被風風火火的阿六闖了進來拉走,此時滿腦子都是懵的。

然而,當張壽說宮中太后、皇貴妃、貴妃和賢妃這四駕馬車竟然齊齊拿出了一筆不小數量的脂粉錢,委託進行“理財”,他頓時就目瞪口呆了起來,隨即就使勁一拍巴掌。

“我怎麼沒想到!”他一邊說,一邊甚至興奮不已地用拳頭捶手,“理財,理財,這真是個天大的好名目!比什麼乾股,什麼出資,什麼分紅全都更合適!還有什麼能比用著人的錢,出錢的人還不能指手畫腳更好的聚資法子了?這筆錢幹什麼都好啊!”

你小子實在是太舉一反三了吧?我這就只說了理財,你竟然連集資這個名頭都想出來了!

張壽對陸三郎這另類的數字頭腦早就領教過了,可此時此刻依舊免不了感慨。然而,他確實是想要用著宮中這些貴人們的脂粉錢,卻杜絕她們憑這出資指手畫腳的路子——當然也杜絕日後其他注入資本來指手畫腳的路子,但這種話,小胖子竟然一嗓子嚷嚷出來了。

因此,本來想開口的他乾脆不說話了,眼看朱瑩氣咻咻地一拍扶手喝了一聲阿六,緊跟著,阿六就冷著臉上去,把那重量直奔二百斤去的小胖子給拎了出門。隨著外頭傳來了鬼哭狼嚎的求饒聲,他就忍不住嘆了口氣道:“這小子什麼時候能管住這張嘴?”

再次被阿六押送進來的陸三郎那是臉上完好無損,臉上的笑容卻顯得更誇張了一些。人一瘸一拐地重新坐下,這次卻直接拍胸脯打包票道:“老師和師母放心,我到了楚國公府絕對不瞎說,你們讓我說什麼我就說什麼……”

“那行,忽悠楚國公出錢出人的重任就交給你了。”

知道小胖子這邊用不著拐彎抹角,朱瑩乾脆就語不驚人死不休地吐出一句話,見小胖子那簡直是驚呆了,她就似笑非笑地說:“我帶你一塊去,怎麼,你沒把握?”

“有把握,我當然有把握。”陸三郎不由得使勁吞了一口唾沫,這才小心翼翼地問道,“話說老師,真要是按照你說的這什麼理財……不會就只有一個楚國公吧?這之外還準備拉上誰,我做個心理準備?”

饒是有了宮中那四位貴人的例子在,當朱瑩代替張壽說出了楚國公張瑞,襄陽伯張瓊,渭南伯張康以及懷慶侯南陽侯這偌大一個統統姓張的“大家族”之後,他還是忍不住後背心發涼,乾巴巴地吐出了一句感慨:“這還真是天下張姓是一家啊!”

朱瑩之前還沒覺得,可被陸三郎這一說,她就意識到,如今這份大名單,別人且不說,姓張的勳貴還真的是一網打盡。對於這樣的巧合,她實在是哭笑不得,但隨之就一本正經地說:“那是現在拉人還不夠多。反正按照宮中這些娘娘的舊例,每家我們也只收這點錢。”

“百兩黃金,百兩白銀,一人一份,絕不多收!”

聽到朱瑩振振有詞地叫出了口號,張壽忍不住一陣好笑。這算是集資份額固定,想多出都不給麼?這一個個都是天才啊,大明朝第一次非法集資眼看就要這麼開始了!既然如此,他還是給這集資蓋上一層漂亮外衣好了,免得貽笑後人。

第四十一章 葛門徒孫第八百三十六章 超強求生欲第兩百零一章 髒兮兮的小鬼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鍾雙制?第五百七十三章 經筵開場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裂,負荊第六百零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七百一十一章 跋扈,早朝第七百四十五章 孝子,忠僕?第八百零八章 回宮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五百九十五章 瓜熟蒂落第七百一十七章 同心,異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太坑人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師常背鍋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七百五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禮第八百六十八章 分家第六十三章 千字文和密碼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將和打賭第八百七十四章 老鄉遇老鄉?第八百七十九章 意外的援兵第五百八十一章 心寬和後患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戰國子監第六百二十章 教訓第五百零八章 嘉爾志高華?第八百四十三章 沒完沒了第八百零四章 侃侃而談第四十章 師徒鬧翻?第二百三十七章 母子第六百七十六章 鬱郁第三百三十二章 民情洶洶第七十七章 我信了你纔有鬼!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一百九十九章 聽你的第七百一十章 有其妹必有其兄第六章 不把自己當外人第六百五十八章 教子第八章 嫌棄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四十五章 生辰前的惡訊第二百八十四章 送飯和探病第一百八十一章 狗屁不通!第七百四十七章 恣意第七百五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三百二十九章 饕餮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意孤行第四百零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二百九十五章 葡萄架子倒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嚇唬還是忽悠第三百零七章 雞毛飛上天第五百二十六章 祖制和講學第三百八十七章 吃穿二字第六百八十三章 知父莫若女第三百一十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二百九十章 舉一反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的挾持者第九十四章 溫厚竹君子第一百四十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敢違第二百五十八章 殘局第七百四十八章 人比花嬌,羣賢薈萃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道和家教第三百零四章 微妙的舞弊事件第五百零六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三百一十九章 羞辱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難自禁第一百五十二章 曲項向天歌第兩百章 有我在,怕什麼鬼第二百六十二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百六十四章 九章堂的第一個課題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限風光第三百七十三章 移鎮的背後第十九章 要想富……第二百五十八章 殘局第一百零九章 問君心意第六百五十六章 視察公學的大宗正第五百七十一章 求生還是作死第五百五十四章 初相見第七百九十六章 來自佛羅倫薩第二百六十七章 其疾如風第八百五十六章 一家親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密度實驗和妖法第七百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三百二十七章 觀刑漫話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戰國子監第三章 挾持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期而遇第七百一十三章 偏激第八百二十三章 西北發展基金第五十九章 鄉下小郎君進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扈,蠢哭第六百八十四章 嫁妝,傳書
第四十一章 葛門徒孫第八百三十六章 超強求生欲第兩百零一章 髒兮兮的小鬼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鍾雙制?第五百七十三章 經筵開場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裂,負荊第六百零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七百一十一章 跋扈,早朝第七百四十五章 孝子,忠僕?第八百零八章 回宮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五百九十五章 瓜熟蒂落第七百一十七章 同心,異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太坑人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師常背鍋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七百五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禮第八百六十八章 分家第六十三章 千字文和密碼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將和打賭第八百七十四章 老鄉遇老鄉?第八百七十九章 意外的援兵第五百八十一章 心寬和後患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戰國子監第六百二十章 教訓第五百零八章 嘉爾志高華?第八百四十三章 沒完沒了第八百零四章 侃侃而談第四十章 師徒鬧翻?第二百三十七章 母子第六百七十六章 鬱郁第三百三十二章 民情洶洶第七十七章 我信了你纔有鬼!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一百九十九章 聽你的第七百一十章 有其妹必有其兄第六章 不把自己當外人第六百五十八章 教子第八章 嫌棄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四十五章 生辰前的惡訊第二百八十四章 送飯和探病第一百八十一章 狗屁不通!第七百四十七章 恣意第七百五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三百二十九章 饕餮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意孤行第四百零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二百九十五章 葡萄架子倒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嚇唬還是忽悠第三百零七章 雞毛飛上天第五百二十六章 祖制和講學第三百八十七章 吃穿二字第六百八十三章 知父莫若女第三百一十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二百九十章 舉一反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的挾持者第九十四章 溫厚竹君子第一百四十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敢違第二百五十八章 殘局第七百四十八章 人比花嬌,羣賢薈萃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道和家教第三百零四章 微妙的舞弊事件第五百零六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三百一十九章 羞辱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難自禁第一百五十二章 曲項向天歌第兩百章 有我在,怕什麼鬼第二百六十二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百六十四章 九章堂的第一個課題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限風光第三百七十三章 移鎮的背後第十九章 要想富……第二百五十八章 殘局第一百零九章 問君心意第六百五十六章 視察公學的大宗正第五百七十一章 求生還是作死第五百五十四章 初相見第七百九十六章 來自佛羅倫薩第二百六十七章 其疾如風第八百五十六章 一家親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密度實驗和妖法第七百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三百二十七章 觀刑漫話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戰國子監第三章 挾持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期而遇第七百一十三章 偏激第八百二十三章 西北發展基金第五十九章 鄉下小郎君進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扈,蠢哭第六百八十四章 嫁妝,傳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州区| 永昌县| 漳平市| 库伦旗| 比如县| 介休市| 桑植县| 东至县| 桑植县| 叙永县| 简阳市| 晋江市| 余干县| 梅河口市| 夏邑县| 嘉善县| 突泉县| 七台河市| 东台市| 大渡口区| 禹州市| 丰顺县| 从化市| 栾城县| 巴里| 明星| 遂川县| 桃园市| 祥云县| 宁明县| 东宁县| 慈利县| 桦甸市| 乐至县| 班戈县| 错那县| 马龙县| 漯河市| 平舆县| 阳新县| 乡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