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前,那雙深邃的,時而溫柔、時而憂傷、抑或瞬息萬變的眼眸,此刻卻再也找不到曾經(jīng)熟悉的感覺了……
“退下——!!”
霎時聽聞虞箏的叫聲。
巨鐮“葬情”出現(xiàn),虞箏衝上,以巨大的刀刃抵擋楚燃竹的綠光朝蘭薰這邊蔓延。
“蘭薰姑娘快走!”她頭也不回的道。
可蘭薰整個人已經(jīng)陷入噩夢之中,又牽腸掛肚的,哪裡還會顧及性命。就連潮風(fēng)冒險衝來把她抱走,她還掙扎著想去到楚燃竹身邊。
果然如同虞箏所料的,楚燃竹亦成了飛宇的傀儡,幽冥劍的光芒已染上邪惡與兇煞。這霍然就強(qiáng)大百倍千倍的力量,令虞箏胸中氣息紊亂,一大口血濺出。
好在夙玄真人和飛穹及時伸出援手,三人奮力抵抗不分?jǐn)澄业某贾瘛?
一開始還能招架,可七情六慾石的無上邪力不斷的將楚燃竹魔化,更甚者,曾經(jīng)被蘭薰淨(jìng)化的幽冥劍,現(xiàn)在又魔性大放,捆縛住楚燃竹的心智。
不多時,那三人便被逼得只能後退,簡直舉步維艱。
突然有琴聲傳來!
如海百川,納無所窮,卻是辛夷在彈奏。
只見她將芳蕖琴豎抱在懷中,立身於虞箏和飛穹之間。一隻蓮藕般細(xì)弱的手,仿是鐵骨,毫不猶豫的彈撥琴絃。
一圈圈內(nèi)力被琴曲震盪擴(kuò)散開來,渾厚而入地三分,產(chǎn)生股強(qiáng)大的力量,將楚燃竹的一身綠光限制在了八尺之外!
這令衆(zhòng)人都在心中驚道:以辛夷的地仙的道行,怎麼可能如此厲害?!
琴韻凜然,聲聲凌人。
趁著這分庭抗禮的時間段,虞箏再次使出“葬情”。
葬情與芳蕖並肩,彼此間激盪的力量渾然一體。
可是另一邊,幽綠的碎光卻更加囂張。同時,周圍這滿坡的湘妃竹,一叢接一叢的開花,一叢接一叢的枯死,所有湘妃竹中蘊(yùn)含的力量,都被吸入楚燃竹的體內(nèi),和七情六慾石的魔力融合在一起。
雙方僵持了不過剎那,虞箏、辛夷便慘叫著被震飛了!
飛穹離兩人最近,一手接下虞箏,一手?jǐn)堖^辛夷,抱著二女一併摔在地上。
清韻的古琴,冰寒的鐮刀,如同風(fēng)箏墜落在地,磕磕碰碰著滾了老遠(yuǎn)。
此刻,在楚燃竹壓倒性的魔力面前,唯有御劍而至的姜太公,聯(lián)合夙玄真人,才能勉強(qiáng)招架住。
如此危急時刻,甚至下一瞬就可能全軍覆沒。虞箏果斷的爬起身,撿起葬情就衝了上來。
她高舉鐮刀,霎時,一片刺痛人眼的金光從鐮刀上射出。
“箏兒……!!”飛穹的表情倏地變了。
可虞箏卻又動用念力,隔空讓辛夷的芳蕖琴飛入自己的另一手中,然後,這琴也發(fā)出萬丈金光!
蘭薰不知這究竟是什麼光,如此神威,竟硬生生壓制了楚燃竹,令他步履蹉跌。
可隨即,蘭薰就發(fā)現(xiàn)了不對勁——不僅飛穹,還有太公、夙玄真人,這些平日裡或多或少能維持住淡定的人,眼下均是一臉的失色。
虞箏大喝一聲,拼上全力,發(fā)揮出葬情和芳蕖中蘊(yùn)含的莫名力量,果然將楚燃竹擊潰。
發(fā)覺情況不利,楚燃竹當(dāng)下裹著一身碎光,逃也似的飛走了。
這刻,彷彿有什麼不可或缺的東西突然從蘭薰的心口上被掰落,又痛又酸,還急得勝似火燒眉睫。頭腦一熱,整個身子隨著衝了出去,蘭薰瘋了般叫道:“青鸞,青鸞……!!”
青鸞飛來,載著她就追了去,那股如同去赴死一般的氣勢竟是誰都阻攔不了。
眼看著蘭薰就這麼去追楚燃竹了,辛夷剛喊了句:“師姐回來!”便聽到頭頂上轟隆一響。
再一看,滿天雲(yún)朵的天空竟開了個豁口!
許多道金色的光束從雲(yún)上面鑽下來,落在虞箏的周圍,竟是將她包圍其中。
金光散去,現(xiàn)身的乃是幾十名天兵。
爲(wèi)首的一個,將軍打扮,舉起手中的長槍,對準(zhǔn)虞箏的臉,操起審判的語氣道:“蠶女,原來你昔日放棄神籍,是爲(wèi)了私藏奇魄琉璃!”說得衆(zhòng)人臉色再變,“如今已過去數(shù)千年了,既然我們識破你的陰謀,就必須將你捉拿到天庭治罪。天理昭昭,絕不會庇護(hù)如你這般不知感恩天界的歹人!”
聽到這裡,飛穹的感覺不啻於被丟入萬丈深淵——當(dāng)初他百般的不願說實話,就是怕箏兒的事被天庭發(fā)現(xiàn),治她的罪。這一天終究還是到了,在這種自顧不暇的時候……!
太公和夙玄真人是世外散仙,不應(yīng)該插手神界的事,何況太公亦是虞箏的共犯,又如何能爲(wèi)她開脫?
那名天將義正言辭的上前一步,瞅著不發(fā)話的虞箏,道:“蠶女,現(xiàn)在就帶著奇魄琉璃,與我們上天!”
虞箏沒什麼表情,卻宛若凝在一起的水般,不能流動。
不想辯解,亦不想抗?fàn)帲踔敛恢撛鯓永u是最好。
可霍然,聽到一聲:“將軍且慢——!”
這緩慢而溫吞、內(nèi)斂而雄渾的聲音,讓虞箏一顫。這不是天樞星君,又能是誰?
果然,天樞隨即現(xiàn)身在虞箏身側(cè),舉手投足不緊不慢。許久不曾見他,還是一貫的靜水深不可測。
天兵們窒了窒,互遞眼色。都知道自從蘭薰被打落凡間後,天樞就成了實質(zhì)上的“北辰星君”;再加上天樞較之於蘭薰,本就難應(yīng)付的多……想到這,天將的臉色也僵了下來,強(qiáng)笑著行禮道:“末將參見天樞星君,請問星君有何指教?”
天樞攏袖,行禮,發(fā)言:“將軍一口咬定,是蠶女私藏了奇魄琉璃,可有證據(jù)?”
天將一怔,道:“眼見爲(wèi)實。”
“眼之所見,僅僅是當(dāng)下的情形,單憑這一鐮一琴蘊(yùn)有奇魄琉璃的神力,就能治蠶女之罪?以在下愚見,也可是理解爲(wèi)是蠶女苦尋琉璃至今,終於尋回。”
面對天樞的巧舌如簧,天將可不想吃啞巴虧,便道:“星君,末將等一直以來都是公事公辦的,到了星君這裡,可不能徇私枉法啊,不論怎麼說,也得請蠶女隨我等走一趟。”
天樞看樣子是要護(hù)虞箏到底了,他上前幾步,赫然從袖中抽出一張銅令牌,舉到身前,讓這幫兵將都看個明白。
果然一瞅到令牌,大家心裡一噔,立刻跪了下來。
連虞箏也心間凜道:北斗令……!
這“北斗令”是北斗七星君的一項特權(quán),令牌由天樞持有,非常時刻可以便宜行事,取而代之。
“蠶女一事,由全權(quán)吾負(fù)責(zé),你等不許干涉。”
天樞的語氣,平淡的彷彿沒有重量,更沒有應(yīng)有的霸氣。可就是這樣,便讓衆(zhòng)天兵天將在心裡叫苦不迭,只好啞巴吃黃連,撤了回去。
看來此地的風(fēng)波算是稍有平息了,其餘人等相繼聚來。本要問問虞箏有沒有事,卻見她突然眼神一虛,整個人竟跌倒在地。
葬情、芳蕖滾落開來。
虞箏已然體力透支,撐不住了。
雲(yún)夢澤,七襄觀。
剛剛安頓好虞箏,衆(zhòng)人的臉色都不怎麼好,太公留在屋中爲(wèi)她切脈。
其餘
人聚到正廳,迎上天樞星君。
他問過虞箏的情況後,便想知道,蘭薰現(xiàn)在人在何處,過得好不好。
但一問及蘭薰,衆(zhòng)人的神色還不比方纔。
天樞自然猜得出三分,便恭敬的行了告辭禮,迴天去幫忙虞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待天樞走後,七襄觀的衆(zhòng)弟子投身於修繕工作。
夙玄真人則招來小光和小宛。
昏暗的天光就像一張網(wǎng),將所有人困入其中,不論如何掙扎也是徒勞無功。寬敞的廳堂,也早就被黯淡的色澤化作狹小的逼仄,讓人連呼吸都梗堵在胸腔中。
小光、小宛各持“湛盧”“勝邪”,並排立於上座的夙玄真人身前,拱手道:“請師父吩咐下來,弟子等義不容辭。”
即便是形勢不妙,夙玄真人依舊帶著一份笑容,道:“你們?nèi)フ艺姨m薰姑娘,她如今沒有法力,頗讓人放心不下啊。至於七襄觀,先由其他人守衛(wèi)吧。”
小光、小宛相睇一眼,又同時單膝跪地,請罪道:“是弟子無能,令七襄觀有此一劫。”
夙玄弓身攤手,示意他二人快起來,語重心長囑咐道:“你們許久未踏入塵世了,言行舉止之際,定要多幾個心眼啊。”
“師父放心!”小光爲(wèi)人樂觀,保證道:“徒兒絕對不辱使命!”向小宛做了個笑臉,“對吧,公主?”
小宛病懨懨道:“我相信大祭司……”
夙玄又道:“出了七襄觀,就要和平素一般稱呼,莫動不動又忘了,還把‘公主’‘祭司’掛在嘴邊。”
“嘿嘿,知道啦!”
小光咧嘴,想用笑容驅(qū)散籠罩在衆(zhòng)人頭頂?shù)年庼病?
“小宛妹妹,我們這就出發(fā)吧!”
小宛不言,起身,隨著小光離去。二人的背影,往日裡看來再普通不過,可卻因爲(wèi)手中握著的那兩把劍,而顯得萬分挺立而瑟然。
辛夷抱著琴,坐在側(cè)面的椅子上,渾身又酸又痛。
她不禁詫然的問起:“夙玄伯伯,小光哥哥和小宛姐姐,究竟是什麼人啊?”
這似乎也是潮風(fēng)和潤玉想知道的,方纔他倆都被那二人嚇傻了,哪曾想到七襄觀如此藏龍臥虎,到底是三十六小洞天之一!
而飛穹道:“日前我與箏兒來到七襄觀,她對我說,小光師傅身泛太陽之氣,五行屬金,這世上除了湛盧劍魂,再找不到一人有這等劍氣護(hù)體。”
“蠶女說的不錯。”但聽夙玄真人道:“我觀中的徒弟們,俱是古往今來的劍魂。”
“劍魂……辛夷曾聽師父偶然提起的,說將人的魂魄鑄進(jìn)劍裡面,這種事情曾在春秋年間興盛一時。”
聽辛夷這般一說,夙玄真人也就娓娓道來。
其實有關(guān)劍魂一事,挺惹人不是滋味的。
在太古的洪荒時代,多有能人,煉藥之術(shù)、鑄劍之術(shù)均是曠世之絕。
但那個年代天災(zāi)不斷,導(dǎo)致了洪荒文明的沒落,再經(jīng)歷軒轅時代、封神時代後,煉藥之術(shù)與鑄劍之術(shù)便失傳了。
有傳說是,煉藥之術(shù)的唯一傳人術(shù)海,與義軒王子的靈魂爭奪軀殼,後續(xù)故事如何,也基本失傳。
而鑄劍方面,再也沒有哪個鑄劍師,能復(fù)興上古鑄劍之術(shù)。
——除了一個人。
此人生於春秋時代,名“歐冶子”,乃是當(dāng)時天下第一鑄劍大師。
歐冶子奉了越王允常之命鑄劍,這遂帶著妻子朱氏,其女莫邪,其婿干將,尋遍閩浙名山大川,最終選擇湛盧山,結(jié)廬於此。
三年辛苦,劍乃成,獻(xiàn)予越王允常,這便是鋒芒蓋世的湛盧寶劍。
後世之人有如此描述:“歐冶子挾其精術(shù),徑往湛盧山中,於其麓之尤勝且絕者,設(shè)爐焉。取錫於赤謹(jǐn)之山,致銅於若耶之溪,雨師灑掃,雷公擊劈,蛟龍捧爐,天帝裝炭,蓋三年於此而劍成。劍之成也,精光貫天,日月鬥耀,星斗避怒,鬼神悲號,越王神之。”
此劍可讓頭髮及鋒而逝,鐵近刃如泥,舉世無可匹者。正如虞箏之前所形容的“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
而除了這湛盧寶劍,歐冶子還鍛造了另四柄利劍——純鈞、勝邪、魚腸、巨闕——這五劍三大兩小,合稱春秋五大蓋世名劍。
世人都驚歎於這些神兵利器,卻少有在意,歐冶子一家究竟是用了什麼手段,才復(fù)興了太古鑄劍之術(shù)。
——原來,是以人魂魄鑄劍!
鑄劍所用之材質(zhì),最適宜的便是鐵母和山泉,並應(yīng)天時地利。而若鑄入人的魂魄,則可將劍由死物化爲(wèi)活物,自是渾然天成。
然而,若是成爲(wèi)劍魂,便永出輪迴。
可那個時代兵荒馬亂,誰得了一柄好劍,便是威信大增。如此,各路諸侯仿是銜著口水般,企盼天賜祥瑞之劍,得以開拓疆土,一統(tǒng)宇內(nèi)。
於是,鑄劍師這一職業(yè),便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涌出。越來越多的人習(xí)得歐冶子的真?zhèn)鳎幌⑺说幕昶氰T入爐中,在打造出一柄柄利器的同時,也造就了一樁樁悽慘的命運(yùn)悲劇。
這等殘酷之法,本是大逆不道,可卻在神州大地風(fēng)靡一時。甚至鑄劍師們還搬出古代典籍,說什麼此法早在殷商時代就獲得成功,鑄就了那柄只有傳聞而無人見過的古劍——蒼殛!
果然,亂世令人倒行逆施,令人殘忍而不自覺,也把人的性命變的不值一文,如草如芥。
彷彿天下所有的人都瘋了,或恐懼,或癲狂,而對鮮血麻木不仁,又對死亡司空見慣。
到最後,連這殘忍的鑄劍之法究竟延綿到何時才被廢止,連歷史都記不清了。
聽夙玄真人講述到這裡,衆(zhòng)人也唯有在心中替那些成爲(wèi)劍魂的人哀嘆幾聲,亦不免覺得,如寶劍這般凜然之物,卻也是血腥所化,爲(wèi)正理所不容。
辛夷仍有疑問:“小光哥哥和小宛姐姐他們,是自願殉劍,還是被強(qiáng)丟入熔爐的?”
一抹痛心疾首的神色包裹了夙玄真人慈祥的笑容,淬出流淌不盡的哀惜。
“他們……是自願的。揹負(fù)著國恨家恥,爲(wèi)了報仇,跪在歐冶子的房外三天三夜,請求被鑄入劍爐。小光是南疆的苗人,頗爲(wèi)通曉鬼谷異術(shù),以魂魄鑄劍這酷戾之法,便是小光所提議,歐冶子所發(fā)揚(yáng),最終興盛多年,也殘害了不知多少人命。”
夙玄真人說著,語氣裡並無指責(zé)小光之意,只是聽來有些冰涼似的。難以相信,那個人來瘋氣質(zhì)的稚嫩少年小光,竟曾做過這檔子事。
“當(dāng)年的春秋時代,吳越兩國累世仇怨,連年交兵。越國的一個附屬小國,是被稱爲(wèi)‘向國’,就是在這種時事下遭受侵略而滅亡……小宛,是向國的公主;小光,則是國中總攬敬天法祖之儀的大祭司。”
當(dāng)時,向國的亡國之狀慘不忍睹。
附屬於越國,而被吳國所滅,吳王還下旨大肆屠殺凌虐。
整個王宮在大火中茍延殘喘了一天一夜,終作焦土。
城郭之內(nèi),錯誤的顏色將房屋和街道染的紅彤彤的;農(nóng)郊之地,盡是屍橫遍野,血色殘陽。
向國王族不論男女老少都被殺死了,唯有一個公主,被許
配到越國做王子妃,當(dāng)時正在路上行進(jìn),才倖免於難。
那名公主,喚作姬宛,也就是小宛。
得知自己的國家覆滅,小宛悲慟之餘,心中燒起仇恨的火焰。
她冒死潛回向國,卻只能再一次被慘絕人寰的場景深深的刺傷。
一片廢墟,在殘焰中做著最後的掙扎。
“公主?是宛公主嗎?”
居然還有人叫了小宛,原來是大祭司小光。或許他真有苗族之神的守護(hù),大難不死。
兩人懷著相同的悲愴相擁而嚎啕大哭。
一聲聲的痛罵和指責(zé),將小宛心頭所有的感情都化爲(wèi)對吳國的仇恨。甚至她不顧小光的勸阻,投身復(fù)仇之路。
之後沒多久,小宛得知越王允常命令大鑄劍師歐冶子打造寶劍的消息,認(rèn)爲(wèi)這是個絕好之機(jī)。再三逼問小光可有妙法,終於從他口中問出了化身劍魂這種選擇。
小光拗不過小宛,只好陪她不遠(yuǎn)萬里尋到歐冶子結(jié)廬的湛盧山,下跪苦求了三日,終於讓歐冶子一家接受這喪失人道的鑄劍之法。
而小光,則作爲(wèi)第一個實驗品,被鑄入湛盧寶劍。
寶劍一出,威震天下,再無什麼利器敢與之爭鋒。歐冶子的名望,也流傳得家喻戶曉。他本人在享受著成就感之餘,內(nèi)心卻苦苦掙扎而不安。
然而,許多事情一旦開始,就再也控制不了了。
這湛盧大劍完工,歐冶子又打造了一柄小劍,小宛毅然決然投入鑄劍爐中……
日日夜夜,鐵水裡竟透著股惡氣,新劍每鑄一寸,便更惡一分。
待到劍成之日,握著此劍,連歐冶子都忍不住發(fā)抖,只覺得姬宛公主畢生的仇恨都已經(jīng)融入劍中,仿是渾然天成的一股戾氣,兇邪的不可形容。
他只能懷著那種無法回頭的後悔之情,深切道:“吾每鑄一劍,便鑄一惡,故此劍名曰‘勝邪’,還望世間之道,邪不勝正。”
“世間之道,邪不勝正”,這番話也許是大多世人所堅信的吧。只是,妖魔當(dāng)?shù)老拢y(tǒng)治之民又哪裡看的見曙光。
那之後的歷史衆(zhòng)所周知,吳國在又歷經(jīng)兩代君主後,成爲(wèi)春秋五霸之一,然後霍然由盛轉(zhuǎn)衰,被越國所滅。或許,小光和小宛以及其餘的劍魂們,在這之中起到不爲(wèi)人知的作用吧。
滄海桑田,歲月輪轉(zhuǎn)至今,再回首前塵舊事,不過是身旁的浮雲(yún),再不重要了。
廂房中,虞箏彷彿在昏迷中尋到什麼感覺,手指彈了幾下,終於睜開眼,費(fèi)力的撐起身子環(huán)顧房間。
手捂著額頭細(xì)細(xì)回思,虞箏都記了起來,知道是天樞替她擋下一劫。遊刃有餘的天樞,回神界後也定能將此事給壓下去。
這時門外有腳步聲,如蜻蜓點水,蓮荷初綻,想必是辛夷。
果然,踏進(jìn)來的是芙蕖般的粉紅色。
辛夷手端托盤,爲(wèi)虞箏送來了湯藥,置在牀頭桌上。她的表情,除了平日裡海闊天空的恬淡,還多了幾分憔悴和疑問。
“虞箏姐姐,喝藥吧,這是師父配的。”
辛夷執(zhí)起藥碗,以勺子拌勻,吹了幾口氣,嚐了嚐溫度,便遞向虞箏。
虞箏笑著婉拒:“我自己來就好。”接過藥碗,飲入腹中,當(dāng)真是苦的不像話。
一邊喝藥,一邊道:“辛夷姑娘,你可知,爲(wèi)何之前你的琴,會有那般威力麼?”
“辛夷不知道,但曾聽師父說過,如果到了危險時刻,讓我彈琴自保,會有神力相助。”
虞箏淺笑:“其實,當(dāng)年被我調(diào)包的奇魄琉璃,一半封在葬情之中,另一半就在你的琴裡。方纔你撥琴之時,雖沒有釋放琉璃,卻能借用它的威力……對了,其餘人都怎麼樣了?”
辛夷如實說明了之前的事,卻又目露惑色。
虞箏擅長察言觀色,笑道:“辛夷姑娘,你心中有事吧?”
辛夷一怔,道:“剛剛聽夙玄伯伯講了劍魂的事,我覺得,小光哥哥和小宛姐姐,還有這七襄觀的其他劍魂,真是太不幸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虞箏嘆了口氣:“自春秋時代起,延綿至後世千百年,不知有多少人成爲(wèi)劍魂。像歐冶子那樣空前絕後的大師所鑄之劍,或可長存,劍魂也就不滅。然而亦有不少濫竽充數(shù)的鑄劍師,技藝不精,他們所鑄之劍,不是在戰(zhàn)爭中斷去,就是被歲月腐蝕。於是,這些劍的劍魂,也隨著劍毀而煙消雲(yún)散。到了南北朝年間,世上所存的劍魂已然不多了,夙玄真人心懷慈念,實在不忍,便將那些寶劍一一搜尋,藏於七襄觀的劍廬中,並與衆(zhòng)劍魂以師徒相稱,安然度日。”
聞言,彷彿那些讓人爲(wèi)之潸然淚下的場景一幅幅堆疊在辛夷眼前,令她的眼神突然空虛一片,彷彿正在凝視這個充滿不合理的大千世界。
“原來,人活著,竟有這麼多的痛苦。”
這樣的辛夷,惹人壓抑——繁華落後,現(xiàn)出的不是真純,而是枯榮敗死。
虞箏只得轉(zhuǎn)臉看向窗外。
肅殺的冬日景象,再冷也冷不過紫陌紅塵。遙遠(yuǎn)的天邊,那冰冷的藍(lán)色,比白色還要拒人千里。
雨潤搖階長,風(fēng)吹繞指柔。
若將諸樹比,還使白梅羞。
蠶婦非堯女,漁人是子猷。
湖邊舊栽處,長映七襄樓。
卻道此刻,蘭薰已然找尋了一天一夜。
她騎著青鸞,飛過遍野寒冬。
冷風(fēng)凍著她的身子骨,早就不堪忍受,但她還是不放棄的尋找著。
蘭薰一時還想不出,爲(wèi)何那七情六慾石會認(rèn)準(zhǔn)楚燃竹,將他的心智迷惑。再聯(lián)想到離霜不曾解釋清楚她當(dāng)年叛出天泱殿的原因,似乎這一切都在什麼人的控制之內(nèi)。而所有事歸根結(jié)底,便是峴山門和青女的瓜葛種下了孽因,此事從上古延綿到今日,而她蘭薰,在這張?zhí)炝_地網(wǎng)裡,卻是那樣束手無措。
突然間,一抹熟悉的黑色略過視野。
蘭薰立馬來了精神,駕著鸞鳥衝了下去。
江水濤濤,流不盡的相思。這裡正是湘江畔的蒼梧地域,不遠(yuǎn)處,九嶷山巍峨的聳入淡灰色的愁雲(yún)中。
放眼千里,都是數(shù)不清的湘妃竹,淚痕點點以寄相思。
曾經(jīng)在這裡,娥皇和女英哭了九天九夜,淚流乾了,流下血來,染上所有的竹。最後二女投江殉情,化作湘水神靈,庇佑一方爲(wèi)情無悔的癡男怨女。
忽然,那道黑色又略過蘭薰的眼前。
她拼命追了過去。
那黑色的影穿梭在竹林之中,忽明忽暗而若隱若現(xiàn)。竹葉擦過蘭薰的衣裙,不論她如何加快腳步,也追不上那黑影。
終於,追到了一片灘塗。碎石被陽光照出柔和的色澤,被江水拍打出溼潤的質(zhì)感。
碎石灘上,楚燃竹的背影已然清晰,宛如出鞘的劍般筆直。可是另有一道身影,帶著鬱悶而怨念的氣質(zhì),孤身站在楚燃竹面前不遠(yuǎn),雙袖垂在身前。
蘭薰腳下一頓,倒吸口氣,忙打量那多出來的人。
是個女子,裹著霜青色的衣裙,三分不屈,兩分優(yōu)雅,卻還有五分病態(tài)。
……這個人……是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