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

宮門緊閉。

李來亨漫長的人生,經(jīng)歷過許多挫折、輝煌、苦難、失敗與勝利。

他締造了一個註定將要名留史冊的世界帝國,改變了上億人的生命軌跡,使得這片大地,甚至於腳下的整顆星球,都擁有了一種煥然不同的全新面貌。

他以天法皇帝的名字爲世人所知曉,威名遠及於四海,西域的所有回寺,雪區(qū)的所有喇嘛,中原大地上的一切道觀、寺廟、教堂,還有儒者們教書的書院。

甚至是海外的婆羅門寺廟,印第安人的圖騰柱下,成千上萬,成萬上億的順朝臣民,都在以他們各自的方式,爲天法皇帝祈求健康。

人們希望他能繼續(xù)活下去,哪怕是當成一座雕像那樣活著,便可以給予億萬臣民最強烈的安定感。

“陛下說了什麼嗎?”

方以仁是專門從桐城遠道而來的,他的身體佝僂著,老態(tài)畢露,哪怕好幾個孫輩攙扶著太師,也總給人一種將要在風中搖搖欲墜的感覺。

顧君恩已經(jīng)去世了,他死的那一年,李來亨難得又召開了一次朝會,討論應該授予顧君恩什麼樣的追封爵位和諡號。

不少已經(jīng)回到老家過上致仕生活的元老重臣們,也紛紛來信,就像他們過去討論袁宗第、討論劉汝魁、討論劉芳亮等許多人身後事的情況一樣。

方以仁也升起悲涼之感。

他的左右是自己的兒孫,身後是年輕一代的朝臣,可從前闖營的舊人呢?

跟隨闖王打下江山的英雄豪傑們呢?

所有人都已凋零在風中,自己或許也亦然。

“林尚宮。”

方以仁看到了郭君鎮(zhèn)的遺孀林貓貓,這位曾經(jīng)在內(nèi)廷握有大權(quán)的女官,也曾經(jīng)和執(zhí)掌外朝的方以仁交手過許多次。

他們常常因爲朝廷政事發(fā)生衝突,有時候又因爲黨爭,簡直能把事情鬧到?jīng)]法收場的地步。

但私底下,方以仁和郭家關(guān)係當然不錯。

郭君鎮(zhèn)在日本病死的時候,還是方以仁的兒子專程去瀛洲將他的靈柩接回了開封。

那又是幾年前的事情?

方以仁畢竟年邁,很多曾經(jīng)記憶猶新的事情,他也忘得差不多了。

“陛下想見見您,太師……”

說話的人是大長公主李徽柔,自從李來亨人到晚年以後,他就特別親近身邊的親戚們,李徽柔因此極爲受寵,早可說是權(quán)傾朝野。

好在她是一個頭腦很清楚的人,沒有靠著這份地位去謀取什麼過分的利益,也沒有硬把自家兒子會寧王李淳和推到不合適的位置上面。

方以仁的兒子攙扶著他走上御殿前長長的階梯,漢白玉的階梯有多少級?方以仁只覺得它長到了無邊無際的地步。

走在上面,似乎就能看到許多年前的夷陵州。

“陛下……”

“太師。”

皇長孫李潤石把方以仁扶了起來,帶著他進了寢宮中。爲了防風,寢宮裡現(xiàn)在掛滿了明黃色的絲絹,空氣不大流通,方以仁覺得胸口都有些沉悶了起來。

“南洋的戰(zhàn)事怎麼樣了?”

皇帝靠在御牀上,手握一桿殘箭,對著眼前的巨幅地圖指指點點。

他已有七十多歲了,相貌卻日漸和不曾有過血緣關(guān)係的太祖太宗越來越像。

方以仁甚至錯以爲,自己回到了五十年前,重新見到了太宗皇帝的御容。

皇長孫回答道:“皇爺爺,南洋戰(zhàn)事又告捷了。呆迷兒國圍攻昭南府失利以後,又在印度洋上被王師海軍捕捉到了主力,一場激戰(zhàn)以後被王師俘獲了一百多條戰(zhàn)船。”

皇長孫沒有將所有戰(zhàn)況都告訴李來亨,他沒有說南洋各州府在這場戰(zhàn)爭中付出的重大損失,也沒有說大順遠征軍一萬五千騎兵在阿富汗山地裡全軍覆沒的事情,更沒有說順軍在錫蘭的據(jù)點被明軍全部拔除的事情。

只是專門挑選了順軍打贏的幾場大捷,大長公主也在一旁渲染了這幾次大戰(zhàn)的勝利是如何宏偉,好像漫長的南方戰(zhàn)爭終於快要結(jié)束了。

李來亨聽了這些話,自顧自搖了搖頭:“待朕死後,就停戰(zhàn)罷——再打下去也沒有什麼意義了。天不絕明,使其在海外又立一國,朕何苦絕人社稷呢?”

李來亨又讓衆(zhòng)人將方以仁帶到御牀前,他緊握住方以仁的手,兩個人說了一陣話,但其他人都聽得不大清楚。

後世關(guān)於世祖最後和方太師究竟說了什麼話,有很多猜測。

但因爲方以仁在這以後沒有幾個月的時間,也跟著離開了人世,所以這個問題終歸成爲了順朝歷史上的不解之謎。

皇長孫最後又上來詢問,大順的國政還有哪些需要改革的要點?

他那些勢力強大的叔叔們,又該要怎麼處理?

“皇爺爺,皇爺爺一生最佩服的人是誰?”

李來亨想了想,回答說:“朕這一生,遇到的最厲害的人物只有一個人,他叫皇太極,是滿洲人以前的一個汗王。”

皇長孫很疑惑:“不過是滿洲一部的汗王而已,如此人物,在王師席捲天下時,繫頸俯首的何至於千百個?皇爺爺爲何佩服他?”

“哈哈,不是,朕並不佩服皇太極。他的確是朕那個時代最高明的人物,但朕最佩服的人只有太祖爺。”

太祖李自成,在順朝歷史上有開創(chuàng)之功,但很多人並不認爲他的歷史地位會在天法皇帝之上。

李來亨只是喃喃地說:“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方天下鼎沸之時,唯有太祖順天應人,起仁義之兵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前不負忠孝,後無虧仁義,於百姓無愧,於天下有功,朕不佩服太祖,又能佩服誰呢?”

天法皇帝的眼神突然又變得明亮了起來,好像充滿了睿智的洞察力。

他叫來皇長孫和大長公主,說:“朕德薄,不比太祖寬仁,潤石,今後不要效仿朕,要效仿太祖。”

皇長孫又問及大順的立國之本是什麼。

李來亨的腦海中迅速飛過了各種各樣的畫面,包括他在隨州是怎麼分裂出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他在北上時又是如何在楚地保存實力,還有後來是如何解決田見秀和李雙喜的事情。

最後李來亨告訴他的孫子:

“太祖起仁義之兵,救民水火。太祖、太宗與朕,三代人披荊斬棘、篳路藍縷,方纔有今日事業(yè)。

仁義二字,即大順立國之本。朕至晚年,窮兵黷武,一意播皇威於四海,切勿效仿。朕去以後,汝當修文德,與民更始休息,這才能開大順萬世國基。”

只有一旁的方以仁,知道李來亨這一生的底細,但他什麼話也沒有什麼,只是站在一旁微笑著。

最後方以仁也對皇長孫說:“陛下順天應人,以布衣之身輔佐太祖太宗,以至於有今日天下。此李氏有德,天命於此,後世子孫承其福澤,必有成就,無須憂慮了。”

皇長孫好像沒聽進去這些話,他走到牀前,還想再問問李來亨有沒有治國理政的方略可說,但李來亨這次卻毫無反應了。

衆(zhòng)人對視一眼,趕緊讓太醫(yī)上前。

“陛下……陛下,駕崩了。”

天法五十年,順世祖李來亨去世,葬於天保府延安帝陵。

世祖以後,大順又經(jīng)十一帝共二百一十年,爆發(fā)第一次共和革命;後中宗復辟,恢復皇室,又經(jīng)歷五帝共六十三年,爆發(fā)第二次共和革命,共和國遂至於今。

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zhàn)與根據(jù)地的條件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六十章 兵發(fā)中原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五十五章 賀鎮(zhèn)精騎(二)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九十章 首都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一章 湖廣節(jié)度使第十六章 五軍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guān)防線堅如磐石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jīng)略關(guān)中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zhàn)(六)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七十三章 花關(guān)索(下)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七十一章 郝?lián)u旗的三堵牆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三十八章 雲(yún)南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yún)橋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一章 太原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七十章 放棄關(guān)中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九十八章 聯(lián)軍末路(三)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八章 世祖回鄉(xiāng)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zhàn)徐州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二十七章 血戰(zhàn)無名山(中)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二十六章 歲入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十六章 五軍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二十八章 血戰(zhàn)無名山(下)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柳林县| 蒲城县| 鲜城| 波密县| 遂溪县| 朔州市| 钦州市| 新丰县| 白山市| 聂拉木县| 肃北| 抚顺市| 广宗县| 云梦县| 罗平县| 醴陵市| 屏东县| 化德县| 永新县| 民丰县| 阜南县| 蕲春县| 仙桃市| 盐津县| 丰台区| 梅州市| 阜城县| 丰宁| 高碑店市| 磐石市| 大田县| 太仓市| 吉木乃县| 秦安县| 宁安市| 铜陵市| 盖州市| 民乐县| 思茅市| 灵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