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1)

易王遲到三刻上朝,且上朝後只處理一宗朝務——迎聘秦國公主。蘇秦從朝臣奏報中得知,秦國送親車馬已過趙入燕,再有三日即至薊城,送親特使依舊是上大夫樗裡疾。

眼見木已成舟,蘇秦知道再諫已是多餘。再說,函谷大戰在即,蘇秦一沒閒心與老對手樗裡疾在薊城鬥口,二有姬雪武陽之約,一刻也不願在薊城多待,遂以縱親事務繁忙爲由,向易王辭行。易王假意挽留幾句,順水推舟地準奏了。

蘇秦急如星火地趕至武陽,在褚敏府中落席,屁股尚未坐熱,太后諭旨就到了,要他即刻覲見。

蘇秦與飛刀鄒趕至離宮,春梅接引二人步入一處隱秘小院。院中不見一人,春梅止住飛刀鄒,只引蘇秦徑入客堂,返身回至院門處,將門順手關上,與飛刀鄒守在門外。

偌大的廳堂裡,一身麻服的姬雪端坐於主位,靜如一尊神像。蘇秦站在門內,身似一根樹樁,心卻狂跳不止。

姬雪也是。

在這寂靜深宮的寬大廳堂裡,一女一男,一坐一站,不知過有多久,誰也沒動,甚至可以彼此感知對方越來越重的呼吸聲和心跳聲。

打破這沉寂的是姬雪,聲音微微發顫:“蘇子,您要一直站著嗎?”

蘇秦這也回過神來,趨前兩步,跪地叩道:“微臣蘇秦叩見太后。”

“免禮。”姬雪輕應一聲,指著對面席位,“蘇子請坐,看茶。”

“謝太后。”蘇秦再拜後落座。

面前幾案上早已擺好一個玉碗,蘇秦端在手裡,目不轉睛地端詳姬雪。短短兩年未見,姬雪瘦了,人也憔悴不少。

“是茉莉花茶。”姬雪低頭避開他的目光,聲音輕柔。

“是嗎?”蘇秦的心思根本沒在茶上,但還是輕啜一口。

姬雪苦笑一下,端起茶具,輕啜一口,情緒平穩下來。

蘇秦知道,姬雪這麼急切地召請他來,斷不是讓他品香茶的。又啜幾口,他放下茶碗,直入正題:“太后,一切都已過去,可微臣觀太后憂色依舊,可爲何事?”

姬雪將薊城宮變由頭至尾細述一遍,只將易王威逼、欲行不倫之事略去,末了泣道:“臣妾薄命,陰差陽錯嫁入燕室。燕室遠離中原,臣妾孤苦無依,本想偏安燕地,過幾日安生日子,了此殘生,不想竟是一事緊連一事,事事催逼,叫臣妾……”無法再說下去,以袖抹淚。

見姬雪復以“臣妾”自稱,蘇秦心神俱傷,掩袖泣道:“是秦無能,讓公主受苦了!”

姬雪輕輕搖頭:“是臣妾命苦,與蘇子何干?”抹把淚水,擡頭望著蘇秦,“蘇子,臣妾事小,燕國事大。臣妾急召你來,是有大事相托。”

“公主請講。”

“先君在時,早已察覺姬蘇心術不正,有意傳位於公子噲,可惜遲了,讓姬蘇搶先。眼下事已至此,臣妾力孤,還請蘇子幫忙。”

“謹聽公主吩咐。”

“姬蘇人性泯滅,人倫早喪,前逼兄,後弒父,如何能承大業?臣妾以爲,可借子之、褚敏之力,召集先君舊臣,由臣妾出面,詔告先君遺願,傳檄天下,廢姬蘇,立公子噲,重整燕室。”

蘇秦陷入長思。許久,輕輕搖頭。

姬雪大怔:“哦?”

“就眼下而言,”蘇秦緩緩解釋,“說殿下弒君,尚無足夠證據。先君近侍失蹤,迄今仍是謎團,我們可以質疑,不可用據。殿下名分早定,燕國無人不知。先君駕崩,殿下承襲,也是正統,篡位之說難以成立。先君雖有廢殿下、隔代傳位之願,惜無遺詔。沒有遺詔,我們即師出無名,燕人不知就裡,何以心服?再說,殿下謀位之心早生,早就培植勢力。今羽翼已成,朝堂之上皆是他的親信,更有先君御弟老太師坐鎮。燕室老族多唯太師馬首是瞻,殿下得他助力,根基已穩。先君重臣或免或貶,能借用者不過是子之和褚敏二將軍。即此二人,僅憑公主口諭,尚未必就肯出力。這些都是外話,最棘手的還是公子噲。公子噲宅心仁厚,甚得先君遺風。如果是他人篡位,他或可應命。謀位者是他生父,叫他如何選擇?”

蘇秦這席話就如一盆冰水當頭澆下。

姬雪身子後仰,臉上血色全無,兩眼閉起,兩行淚水悄然滾下。是的,這些日來,佔據她心的只此一事,就是如何實現先君遺願,廢姬蘇,立公子噲,爲燕室扶立仁君。心思太重,她就障了智慧,不曾想得這麼遠、這麼細。

“公主?”蘇秦不知就裡,被她的表情嚇壞了,翻身跪下,“公主——”

“蘇子,”不知過有多久,姬雪緩緩睜眼,摸出手絹拭淚,表情也恬淡多了,“你走吧,我……有點累了。”

蘇秦難受得想哭,本想再解釋幾句,遲疑一下,又止住了,代之而出的是“微臣……告……退……”四個連他自己也聽不清楚的模糊字音。

蘇秦再拜起身,緩緩退出。

蘇秦退至院中,廳內卻傳出姬雪的聲音,非常輕柔:“蘇子,明日黃昏之後,可有閒暇?”

“有!”蘇秦脫口而出。

傳出的聲音更柔了:“明日旁生霸,是爲佳時。臣妾欲請蘇子賞月,可否?”

旁生霸是老周人對月望日的叫法。月望這日月相正圓,是賞月佳時。

蘇秦聽出姬雪的語氣裡沒有絲毫責怪,始知她非但未生誤解,反而是真正理解了他,內中一陣激動,顫聲應道:“唯聽公主。”

從離宮出來,蘇秦又至褚敏府中,兩人就先君陵墓的修築及離宮安全、供奉等國事議論一時,蘇秦辭別,回到館驛。

一路上,蘇秦見飛刀鄒時不時地從袖中摸出一物,置於鼻下嗅賞,笑道:“鄒兄得何寶貝,在下可否一賞?”

飛刀鄒遞過一物,一股奇香跟著撲鼻襲來,幽幽嫋嫋,清淡而純正。

“好香囊!”蘇秦讚道,“鄒兄何處得之?”

“梅姑娘方纔送的。”飛刀鄒一臉天真,“咦,主公,你說,梅姑娘爲何送我此物?”

蘇秦沒有回答,反問:“鄒兄,你覺得梅姑娘這人如何?”

“是好人。”

“喜歡她嗎?”

“喜歡。”

蘇秦呵呵笑道:“喜歡就好。”遞還香囊,“此物貴重,鄒兄當好生保管,莫要辜負梅姑娘一片心意。”

“只是,”飛刀鄒面現惶惑,“在下不曾爲梅姑娘做過什麼,姑娘卻送在下如此厚禮,叫在下——”

“鄒兄若是過意不去,何不回贈一物?”蘇秦點撥他道。

“不瞞主公,在下也是這麼想的。可遍觀左右,在下並無貴重物什,不知以何物相贈?”

“敢問鄒兄,你最爲不捨的可有何物?”

飛刀鄒輕輕搖頭:“在下並無不捨之物。”

“那……”蘇秦換個角度,“生死關頭,鄒兄若是尚存一念,能說出否?”

“主公。”

“在下聽著呢,說吧!”

“說過了呀,就是主公。只要主公安在,在下死可瞑目矣。”

望著這位素昧平生卻數年如一日不顧生死地守護自己的忠勇義士,一股莫名的感激,在蘇秦心頭升騰。

“鄒兄!”蘇秦在心底裡輕輕喊出一聲,緩緩閉上眼去。

翌日,旁生霸之夜。

時過黃昏,一輪玉兔起於東天,在薄如絲帛的塊狀白雲間穿行。離宮後花園的露臺上,朔風裹寒,吹冷臺前一池清水,水中明月被拉成條條亮帶,隨波逐散。

偌大的露臺上,除蘇秦、姬雪主僕之外,並無他人。姬雪與昨日大是不同,雖說素服淡妝依舊,但已換作絲緞,不再是麻服,精、氣、神更是判若兩人。髮型也有變化,不再是燕國先君夫人高高叢起的髮髻,而是在洛陽王宮及笄後的公主髮髻,略有散漫,天真無拘。蘇秦可以覺出,她的憂慮一掃而空。藉著朗朗的月光,他甚至觀察到她臉上溢出的喜色和嘴角上掛著的淺笑。

蘇秦知道,這個月圓之夜是屬於他的,這裡的一切設計皆是爲他。蘇秦的心裡充滿感動,嗓眼裡如同塞了個物什,既咽不下去,也吐不出來,只是實實地卡著,生出一陣奇癢,一直癢下去,癢進心田裡。

“蘇子,”姬雪甜甜一笑,“臣妾多時未曾摸琴了,今兒風清月潔,臣妾興勃,這想爲蘇子彈奏一曲,以饗視聽。”

蘇秦的嗓眼裡依然卡著,無法出聲,只是連連打揖。

“梅兒,擺琴。”

春梅移過一張長幾擺於姬雪前面,又從旁邊抱出一琴,置於幾上。

“梅兒,今日風寒月高,姐姐獨彈也是無趣。何不取出你的瑟來,你我姐妹共爲蘇子協奏一曲,豈不更妙?”

春梅原本不通音律,只是在隨嫁燕宮後,才從公主學藝。姬雪愛琴,就讓她鼓瑟。功夫不負有心人,十餘年下來,春梅竟也鼓得一手好瑟。主僕二人時常琴瑟合鳴,打發漫漫歲月。然而,在這樣一個晚上,在兩個大男人跟前,公主不僅公然與她姐妹相稱,且又邀她琴瑟合鳴,這是春梅做夢也不曾想到的。

春梅既驚且亂,囁嚅道:“公主,奴……奴……奴婢手賤,豈……豈敢……”

“梅兒,”姬雪不無感慨,“記住,在我心中,你早不是奴婢,是妹妹。在洛陽時,你原本跟隨妹妹,是妹妹捨不得離別,才讓你陪我。你是代妹妹來的,等於是我妹妹。梅兒,去吧,拿出你的瑟來,今對明月,我們姐妹爲蘇子合奏一曲。蘇子精於音律,堪爲知音,你我琴瑟合鳴,正可請他指教。”

姬雪這番話發自肺腑,出自真情,春梅涕淚交流,跪地泣道:“公主……”

蘇秦也是感動,拱手道:“在下能聞梅姑娘雅奏,幸甚!”眉頭一動,轉對飛刀鄒,“鄒兄,來,你我兄弟共賞公主姐妹雅奏,豈不快哉。”

飛刀鄒不無靦腆地搓搓手,呵呵笑道:“在下耳拙,只怕糟蹋了雅曲。”話音落處,人已過來,在蘇秦身邊坐下。

春梅瞟他一眼,臉色緋紅,幸好在這月光下面,還算有些掩飾。事已至此,她不好再生推辭,再次移來一張長幾,取下一瑟,款款坐下,如姬雪一般開始調絃。

不一時,諸弦調好。

春梅、姬雪相視點頭,同時起奏。

初節起奏,二人輕挑慢彈,琴瑟和合,音響遠悠,如涼風過坡,秋雁掠空。至第二節,琴瑟各自爲調,琴唱瑟和,錯落有致,如鳥兒問答,天地氤氳。緊接著,琴音清漫,瑟聲低吟,兩相和合,琴瑟協鳴,如羣鳥起於蒲葦,勁風漫過山林。接下幾節,瑟之勾挑雜以琴之綽注,粗放獷達,蒼涼磊落,如驚鴻斜飛,驟雨突襲,間或二音高拔,或如九天悶雷,或如風暴過谷,或如鐵石撞擊,或如驚濤拍巖。陡然間,琴瑟再合,指緩弦顫,音響曼妙,餘音嫋嫋,恍如雪後初晴,涼風拂面,清洌之氣沁人肺腑。

蘇秦也是知樂之人。琴瑟一起,他就微閉雙目,傾耳以聽。初時尚在算計二人指法,細品調門,不久即是耳中有音,心中無指。再後音指皆無,只覺自己身心俱浮,飄飄蕩蕩,如飛絹隨風浮沉。最後竟是心身俱無,如癡如夢,於恍惚之中,猛聽錚錚數聲,琴瑟皆息,萬籟俱寂。

蘇秦陡然醒覺,擊掌驚道:“好個琴瑟和合,天下絕彈矣!”

“謝蘇子高評。”姬雪拱手作謝。

春梅似是仍舊沉浸在音樂裡,手雖不動,人卻在那兒發癡。

“敢問公主,此曲何名,如此精妙?”

“沒有曲名。是臣妾面對漫漫長夜、寒月冷風自創出來的。蘇子若是要名,就叫它《蒼月寒雪》吧!”姬雪的聲音有些顫抖。

蘇秦悽然無語。燕地高寒,長夜漫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其中多少悽苦,多少辛酸,以公主柔弱之軀,斷不是一曲《蒼月寒雪》所能言盡的。

許久,蘇秦的喉眼裡擠出一個聲音:“公主,你……受苦了!”

“蘇子——”許是過於激動,許是不勝露臺冷寒,姬雪身子一軟,歪倒在鳳頭琴上。

“公主!”蘇秦飛身躍起,箭步跨到姬雪身邊,將她緊緊抱在懷裡,聲泣俱下,“公主,你……這是怎麼了?”

姬雪微微睜開眼睛,聲音小得不能再小:“蘇子,天冷月寒,今宵……你能不能不回去?”

是夜,蘇秦沒有回去。

次日及再後一日,蘇秦也沒有回去。蘇秦與姬雪,兩架乾透的柴堆在這個朔風瑟瑟的寒季終於遇到火星,熊熊燃燒了。

第四日傍晚,侍寢的不是姬雪,而是春梅。

春梅穿著睡衣,默默地站在榻邊,低著頭,一臉潮紅,如同一個認錯的孩子。

“梅兒,時辰不早了,該歇息了!”斜躺在榻上、半裹在錦被裡的蘇秦柔聲說道。

春梅如蚊子嗡般“嗯”了一聲,一口吹滅了油燈,窸窸窣窣地寬衣解帶。

“春梅,你……這是做啥?”蘇秦聽到聲音不對,不禁一驚。

“蘇大人——”春梅停手,在榻邊緩緩跪下,小聲稟道,“奴婢賤身奉公主之命侍奉大人,望大人莫棄!”

“這……這如何能成?”蘇秦打個驚怔,伸手摸到榻邊的火石火繩,打著火,點亮油燈,“快,快起來,穿上外套!”

春梅跪在地上不起,泣道:“大人莫非嫌棄奴婢麼?”

“這這這……這說哪裡話?”蘇秦不由分說,一把將她扯起,拿過外套替她穿上,“快……快叫公主來,我有話問她!”

春梅遲疑一下,返身出門。

不待春梅去叫,姬雪已經推開房門,緩緩走進。

蘇秦迎前幾步,一把攬住姬雪,劈頭責道:“雪兒,你……昏頭了呀,此等糊塗!”

“蘇子,難道你看不上梅兒?”姬雪柔聲應道,“梅兒雖爲奴婢,可臣妾早以姐妹視之。梅兒聰慧、機敏、忠誠,你也瞧見了,前後不過十年,她的瑟鼓得多好,不弱於妾身了。這且不說,她還做得一手好女紅……”

“雪兒,你……不必說了。在這世上,除雪兒之外,即使仙女下凡,蘇秦心也不動!”

“蘇子,”姬雪緊緊摟住蘇秦,小聲啜泣,“這……不公平。”

“此話從何說起?”

“蘇子,你能爲臣妾守身如玉,臣妾……卻未能給你一個囫圇身子,心裡難受。梅兒雖非臣妾,卻是處子,更與臣妾心意合一,可爲妾之替身,還望蘇子不棄。”

“雪兒,你……”蘇秦輕輕撫摸她的秀髮,“真的覺得處子重要嗎?”

“據臣妾所知,大凡男人都在乎。”

“天下處子數以萬計,雪兒只有一個。天下男子數以萬計,蘇秦也只一個。雪兒,你記住:於蘇秦而言,處子不處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我的雪兒。”

“蘇子——”姬雪呢喃一聲,淚眼模糊地望著他。

“雪兒,你聽好,”蘇秦緩緩跪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地日月明鑑,蘇秦此生只愛一個女人,她就是——我的雪兒!”

“蘇子——”姬雪嚶嚀一聲,撲進蘇秦懷裡,踏實地倚靠在他的寬大胸膛上。

看到春梅穿上睡衣一步一步地走進太后臥室,飛刀鄒的心就如被針扎進一般。

他知道等在那個大屋裡的是什麼人,也知道春梅進去是幹什麼,因爲太后在吩咐春梅時,他聽了個一清二楚。

他不是有意偷聽。蘇秦與太后夜夜歡聚,爲防不測,他與春梅就和衣守在寢宮外的偏殿裡。長夜漫漫,宮內兩情相悅,宮外四目相對,二人的感情與日升溫。這日晚間,他下定決心,匆匆趕回驛館,打開隨身行囊,從中取出一件寶貝。是一把看起來極其普通的飛刀,由渾鐵鑄成,只在柄上鑲了點銅。此物雖不貴重,但對飛刀鄒來說,卻是無價之寶,因爲它來自師父恩賜。他珍之藏之,情勢再危急也捨不得動用。此時,他決定聽從主公之言,將之贈予春梅,這個世上真正愛他、心中有他的女人。

飛刀鄒袖上飛刀,心情激動地趕到離宮,卻意外聽到太后如此這般地交代春梅。接著,他看到春梅身穿睡袍,一步一挪地走進寢宮。當太后寢宮裡的燈一盞接一盞地熄滅時,飛刀鄒就站在不遠處的陰影裡。

飛刀鄒的腿僵了,血凝了,心不跳了。

也幾乎是在剎那間,飛刀鄒醒過神來,扭頭疾步走去。

飛刀鄒如飛一般走出離宮,走到曠野深處的林子裡。幾束月光射透稀疏的林子,照在他的臉上。他在一片草坪上緩緩坐下,漠然摸出春梅的香囊,掏出他打算回贈她的飛刀,將兩物並排擺著,兀自感傷。

就在此時,林子裡傳出異響。

有人在跟蹤他!

飛刀鄒一怔,幾乎本能地從身上掏出一柄飛刀,冷冷喝道:“何人?出來!”

那人卻不現身,只在左前面一簇灌木叢後弄出“沙沙”的響聲。

飛刀鄒正沒好氣,照聲響處“嗖”地飛出一刀。他飛的是索命刀,定要見血的。然而,樹叢裡並未傳出預期的倒地聲或慘叫聲,且“沙沙”的聲響依舊。飛刀鄒驚異,照樹叢連飛數刀,刀刀索命。那人非但沒有倒下,反倒朗笑出聲,從旁緩步轉出,樂呵呵地直走過來,兩手平伸。

藉著依稀的月光,飛刀鄒注意到,他飛出去的小刀全被他夾在幾道指縫裡。

飛刀鄒張目結舌,動彈不得。

那人頭戴斗笠,褐衣短襟,一直走到近前,方纔順手一送,將手中飛刀擲在飛刀鄒前面,呵呵笑道:“好飛刀,差點奪走一條老命也!”

飛刀鄒這才認出是誰,撲身跪地,悲喜交集,泣道:“師父——”

來人正是屈將子。

第20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2)第14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3)第21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3)第4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1)第5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2)第22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1)第29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5)第20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2)第4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1)第28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4)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10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3)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32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3)第36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3)第36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3)第4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1)第14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3)第31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2)第29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5)第36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3)第13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2)第3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3)第16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1)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28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4)第33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4)第14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3)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34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1)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22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1)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17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2)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19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1)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2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2)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22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1)第14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3)第9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2)第14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3)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10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3)第32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3)第18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3)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22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1)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16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1)第36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3)第30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1)第29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5)第21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3)第34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1)第25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1)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22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1)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25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1)第25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1)第30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1)第4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1)第30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1)第19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1)第18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3)第9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2)第8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1)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16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1)第22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1)第34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1)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30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1)第28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4)第5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2)第26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2)第35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2)第3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3)第19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1)第5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2)第16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1)第3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3)第9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2)第5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2)第36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3)第33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4)第5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2)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30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1)第35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2)
第20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2)第14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3)第21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3)第4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1)第5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2)第22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1)第29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5)第20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2)第4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1)第28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4)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10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3)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32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3)第36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3)第36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3)第4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1)第14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3)第31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2)第29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5)第36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3)第13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2)第3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3)第16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1)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28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4)第33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4)第14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3)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34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1)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22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1)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17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2)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19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1)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2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2)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22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1)第14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3)第9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2)第14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3)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10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3)第32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3)第18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3)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22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1)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16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1)第36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3)第30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1)第29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5)第21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3)第34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1)第25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1)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22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1)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25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1)第25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1)第30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1)第4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1)第30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1)第19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1)第18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3)第9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2)第8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1)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16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1)第22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1)第34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1)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30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1)第28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4)第5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2)第26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2)第35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2)第3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3)第19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1)第5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2)第16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1)第3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3)第9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2)第5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2)第36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3)第33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4)第5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2)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30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1)第35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长县| 澎湖县| 波密县| 河南省| 永登县| 星座| 兴安盟| 三明市| 屏南县| 德安县| 上杭县| 安乡县| 驻马店市| 沧州市| 冷水江市| 金川县| 平江县| 曲麻莱县| 大英县| 桐庐县| 邯郸县| 湾仔区| 天柱县| 德兴市| 拜城县| 华池县| 三穗县| 文水县| 天峻县| 河南省| 娄烦县| 大方县| 缙云县| 甘肃省| 黄山市| 东宁县| 宁阳县| 庆城县| 含山县| 永顺县| 遵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