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2)

有美女斟酒,有仙品墊底,二人完全放開了。不消半個時辰,一罈老酒已是見底,公子華喝叫再開一罈。同時傳令起歌舞。一十六名樂手依序而進,席地跪坐,奏起雅樂。一十六名舞女翩躚而出,從樂起舞。音樂雅緻,舞姿曼妙,美女頻斟,公子連勸,張儀再也把持不住,不消一時就喝高了。

別人喝高了或吐或睡,張儀喝高了,卻要耍個小酒瘋,忽地站起,歪歪斜斜地當庭起舞。紫雲見了,也站起身,在他身邊伴舞。張儀兩眼迷離,紫雲含情脈脈,沒舞多久,兩個軀體就你來我往,貼作一處。

見張儀腳步已是踉蹌,公子華示意,紫雲扶他去往側室,侍奉他躺於臥榻。

張儀睡醒時已是夜半。房中燃著數盞燈,兩盆炭火,既暖和又亮堂。紫雲躺在他懷中,仍未睡醒,但衣衫不整,頭髮凌亂,半隱半露的酥胸上搭的正是他的手臂。

張儀唬出一身冷汗,急急鬆開,翻身坐起。

經他這一折騰,紫雲也醒過來。顯然意識到場面尷尬,紫雲粉臉嬌羞,胡亂紮起衣裳,頭髮也顧不上打理,飛也似的逃走了。

見紫雲逃走,張儀適才鬆下一口氣,將昨晚之事細想一遍,將腦門子連拍幾拍,自說自話:“張儀,喝酒誤事,切記,切記!”

惺忪一時,感覺內急,張儀起身,匆忙間尋不到茅房,見四下並無他人,就在院中竹叢裡行過方便,回房倒頭又睡。

張儀再醒時,天色已是大亮,院中傳來人聲。

一陣腳步聲響,公子華走進。

想到昨夜之事,張儀面上甚過不去,拱手道:“公子好酒,讓張儀出醜了!”

“呵呵呵,”公子華亦拱一下,爽朗笑了,“聽聞張兄是性情中人,昨日始信。酒不醉人,人自醉矣。張兄喝到後來,兩眼發直,目中只有美人,連在下也不睬了?!?

張儀臉上一陣臊紅:“是公子謀我!”

“嘿,得下便宜還賣乖,天底下哪有你這號人?”公子華就題發揮。

“好好好,”張儀連連拱手,“在下服你了?!笨纯慈疹^,“在下這得告辭。一宵沒回,我家香女放心不下呢!”

“我說張兄,”公子華卻不撒手,“你就知道嫂夫人,難道就不問問昨夜良宵春夢,懷中是何人嗎?”

“何人?”張儀心裡一緊。

“未來的大秦陛下嫡親御妹!”公子華盯住他,微微一笑,打趣他道,“紫雲公主慧眼相中張兄了,在下這要喝上張兄的喜酒嘍!”

張儀臉色陡變,許久,方纔長嘆一聲:“唉,喝什麼喜酒?公子呀,你這是拿在下朝火牆上推啊!”

多日不朝的秦公突然召請大良造公孫衍和上卿陳軫入宮覲見,二人皆吃一驚。

沒有幾句客套話,秦公就將話題扯到張儀的奏議上,緊盯二人道:“二位愛卿,天降祥瑞,右庶長等奏議寡人祭天祀地,寡人不敢逆天,但天地之祭,事關重大,寡人心中忐忑,今召二位愛卿來,是想聽聽二位高見,請二位暢所欲言?!?

公孫衍、陳軫互望一眼,各自低首。

候有一時,見二人仍不開口,秦公直接點將:“公孫愛卿?”

“君上,”公孫衍拱手道,“張儀所奏,微臣以爲有三不妥。”

“哦?”惠文公身子前傾,“愛卿請講!”

“其一,”公孫衍直抒胸臆,“天降祥瑞,皆爲傳言,微臣使人探訪,迄今尚未取到實證。秦法,無證不立。其二,山東列國皆已並王,君上此時南面,是步列國後塵,既無新意,亦難收奇效。其三,當年君上與蘇子在論政壇上所辯,必已廣播天下,列國皆知。”

公孫衍顯然有意和張儀對著幹,一連列出三條反駁奏議,條條直中靶心。第一條,在秦國,秦法爲大。張儀想得周全,卻未慮及此條。第二條,等於複述惠文公自己在朝堂所言,以上意駁張儀。至於第三條,則是把張儀所奏徹底堵死。

這三條反駁顯然出乎秦公預料。

秦公捋須長考,場面一時冷清。

沉思良久,秦公擡頭,看向公孫衍:“愛卿可有長謀?”

“微臣以爲,”公孫衍順勢說道,“六國合縱謀我,大敵雖去,危局未解,我當以三策應對,一是韜光養晦,儲糧備戰;二是結交列國,穩定戎狄,化敵爲友;三是取蘇子之謀,在合適時機帝臨天下,以蓋羣雄。”

“愛卿之意是,不王而帝?”惠文公目光質疑。

“這……”公孫衍聽出話音,不好再說下去。

“對張子所奏,陳愛卿意下如何?”惠文公略頓一下,轉問陳軫。

“回稟君上,”陳軫拱手奏道,“天降祥瑞,必有實證,君上可旨令呈供。天地之祀,既關天地,當聽天意,君上可赴太廟卜卦!”

“愛卿所言甚是。”惠文公連連點頭,拱手辭客,“寡人有擾二位愛卿了!”

公孫衍、陳軫拜別,一同退出宮門。

步下殿前臺階後,公孫衍顯然不屑與陳軫同行,邁步正欲走去,陳軫住步,朝公孫衍拱手揖道:“公孫兄留步!”

“哦?”公孫衍亦頓住步,扭頭看過來,卻沒還禮,“是陳大人呀,兄不敢當,請問何事?”

“在下略備薄茗一壺,欲請大良造賞臉品鑑!”陳軫再次拱手。

“品鑑不敢,”公孫衍略一拱手,“謝陳大人厚愛。只是在下冗務在身,敬請寬諒?!毖杂?,轉過身,大步而去。

陳軫曉得公孫衍仍在記恨當年之事,望著他的背影悵然一嘆:“唉,公孫兄,似你這般胸襟,連一個陳軫也容不下,哪裡能是張儀對手?”搖搖頭,徑投嬴虔府中去了。

此後數日,在張儀、樗裡疾、公子華等發動下,衆多朝臣紛紛上奏,各個郡縣均有祥瑞異象報奏,證物證人也都陸續送抵咸陽。大良造案頭擺滿各地傳來的異象奏聞及羣臣奏請祭天的奏章。

直到此時,公孫衍方纔明白自己做了蠢事,正自追悔,府門外一片喧囂,一隊宮衛旋進院子,荷槍侍立。公孫衍慌里慌張出迎,剛出堂門就見惠文公健步走入,趕忙叩地迎駕,被惠文公一把扯起,挽臂入堂,分主僕坐了。

“公孫愛卿,”惠文公客套幾句,眼角斜向案前一堆奏章,直入主題,“你這兒的奏議不少嗬?!?

“啓稟君上,”公孫衍拱手道,“微臣正欲進宮,向君上奏報此事?!?

“呵呵呵,”惠文公朝他笑笑,“不想寡人先行一步了?!敝赶蜃嘧h,“就案上這些,愛卿是何觀瞻?”

“君上,”公孫衍再次拱手,“天降祥瑞,異象紛呈,證人證物微臣這兒全齊備了。前幾日,微臣使人夜觀天象,斗轉星移,斗柄正對秦野,紫微閃爍異常,此乃帝王氣象。天意不可拂,民意不可違,是以微臣以爲,君上可以祭天,南面稱尊?!?

“唉,”惠文公長嘆一聲,“公孫愛卿,其實寡人此來,並不是與你談這事的!”

“君上?”公孫衍一怔。

“此地並無他人,寡人這也對你實說?!被菸墓钢干献嘧h,“所有這些,都是應景之作,寡人心裡有數,愛卿心裡也有數。寡人想說的是,時過遷境,六國並王謀我,寡人若再韜光養晦,內不足以激勵民志,外不足以抗衡列國,這個王位,寡人不得不坐了?!?

見惠文公如此託底,公孫衍深爲所動,長吸一口氣,跪地叩道:“君上,是微臣謀短了?!?

“愛卿請起,”惠文公擡手,見他起身坐定,接道,“愛卿所謀,亦不爲短,是寡人此前把路斷了。”

“君上——”

“好了,”惠文公擺擺手道,“我們不談這個,如何祭天,如何建制,寡人想聽聽愛卿之意?!?

“回稟君上,”公孫衍早有備案,擇要奏道,“若是此說,微臣倒有一奏!”

“請講?!?

“商君之法雖說利於耕戰,但過於嚴苛,尤其是連坐之法,民皆畏懼。以威勢臨民,民懼服而非心服,可用於戰時,不可視作長策。是以微臣斗膽奏請君上借祭天之威,仿照中原朝制,設立相府,改良商君之法,推行新政,以寬仁治民,德臨天下,成就王業?!?

公孫衍此奏,顯然不是一時心血來潮。

“公孫愛卿,”惠文公二目微閉,思慮良久,睜眼應道,“秦民不化,難以理喻,只可嚴律,不可寬宏。商君之法在秦由來已久,秦民皆已知法,懼法,視法爲大,若是廢之反倒不妥。不過,如愛卿所言,適當改良倒是可取。至於吏制,不宜硬套中原,但可以改革,設立相府節制。愛卿可據此擬出條陳,三日後上朝,報奏寡人?!?

“微臣領旨?!?

三日之後,秦宮大朝,公孫衍上奏,秦公頒旨祭天。

及至四月,秦公擇定吉日在咸陽效外拜祭天地,詔告天下,正式稱王,是謂秦惠王。同日,惠王頒旨設立相府,重新詔命百官。

相府雖設,相卻未拜。就在衆臣翹首以待相位歸屬之時,秦王卻旨令五大夫以上諸臣,包括各地郡縣守丞,盡皆薦舉相國人選,所薦奏摺依照舊時規程呈送大良造府,由大良造統一報奏。

顯然,拜何人爲相,秦公仍在斟酌。

秦惠王確實在爲相位人選犯難。他心中的不二人選是張儀,但問題是,公孫衍如何安置?

公孫衍堪爲大才,至秦後屢建大功,又在大良造位上轄制百官數年,朝臣及各地郡縣沒有不服的。如果舍公孫衍而拜張儀,公孫衍該作何想?以公孫衍之志,必舍秦而去。秦已失蘇秦,再失公孫衍,單憑一個張儀,何以遏制列國?

惠王一時尋不到解招,突然想到前太傅嬴虔,遂去探望。相國人選至關重要,作爲前朝老臣,老太傅在秦國公族世家裡威望頗高,惠王很想聽聽他的建言。結果,他還沒有張口,嬴虔就出口薦舉陳軫。在他眼裡,陳軫纔是真正的大才,勝商鞅多矣。

惠王笑笑,問候幾句身體,又閒扯幾句,託詞離開。

惠王前腳剛走,陳軫後腳趕到,尋他對弈。

棋局尚未擺開,老太傅拱手賀道:“陳軫哪,老朽這要賀喜你了?!?

“賀喜?”陳軫怔道,“敢問太傅,晚輩喜從何來?”

“未來國相呀!”老太傅詭秘一笑,壓低聲音,“不瞞你小子,方纔陛下探訪老朽,老朽斷出陛下是徵詢國相人選來的,就向他薦舉你了。你猜陛下是何反響?是連連點頭,眉開眼笑呀。哈哈哈,你小子就等著坐那相位吧。”

顯然,嬴虔老了。老而生童心,凡事也就想得天真些。

望著面前的一頭白髮和真誠表情,陳軫苦笑一聲,拱手道:“謝老太傅擡愛?!睌[開棋局,拿出裝黑子的棋盒雙手呈上,“太傅,您請執先。”

“咦?”嬴虔大是詫異,“你小子,大喜臨門,你不好好慰勞老朽,就讓執個先?”將棋盒推到一邊,連連搖頭,“這般打發老朽,不成,不成!”

“不瞞太傅,”陳軫又是一聲苦笑,“國相人選,大王早就定妥了。”

“???”嬴虔吃一怔,“何人?”

“右庶長,張儀!”

“什麼?”嬴虔一拍幾案,“你是說那個在楚國偷走和氏璧的傢伙?他算老幾!不成,不成,老朽這就進宮問問駟兒!”

嬴虔起身欲走,被陳軫死活扯住衣襟。正拉扯間,公子華回來探父,被嬴虔逮個正著,劈頭問及此事,公子華推說不知。

“看看看,”嬴虔樂了,轉對陳軫,“你小子淨是瞎猜。華兒與駟兒自幼就在一起耍,形影不離,如果駟兒定下人選,華兒不可能不知。”

陳軫自也曉得其中利害,對公子華揖道:“適才前輩與在下話及相國之事,是在下妄猜上意,公子萬不可當真,亦請不要對外提起!”

“陳大人,”公子華回一揖道,“在下心裡有數。”盯住他,“順便問一句,如果大王真的如大人所言,拜右庶長爲相,大人是何感喟?”

“唉,”陳軫長嘆一聲,“不瞞公子,在下爲大秦使楚,奉大王旨意與張儀結怨。在下探過鬼谷,又在楚地與他交道多日,深知其人。鬼谷諸子中,儀與蘇秦、孫臏大是不同,與龐涓倒有幾分相似,卻又勝之數倍。儀大用於秦,在下必不容於儀,處境危矣?!?

陳軫與張儀的過節,公子華自是熟知,安慰道:“陳大人想多了。人臣各爲其主,大人奉旨謀事,張儀焉能不知?再說,彼一時也,此一時也,張儀今與大人同朝爲臣,共謀王業,想必不會再去計較過往的斤斤兩兩?!?

“如此最好。”陳軫再揖道,“公子若是得閒,也望在張子面前爲軫說幾句軟話?!?

“謝大人信任,在下一定盡力!”

當公子華到右庶長府上“說軟話”時,張儀果如陳軫所料,牙齒恨得“咯咯”響,誓言讓陳軫付出代價。

說也湊巧,剛好這日上燈時分,秦王不期而至,且自帶酒菜,在後花園的涼亭裡與張儀對酌。君臣誰也沒有聊及朝事,只是喝酒。

酒過數巡,張儀借酒意道:“我王陛下,微臣聽說有人腳踏兩隻船,隨時準備開溜呢!”

“哦?”秦王略略一怔,以爲他矛頭指向公孫衍,笑道,“愛卿不會是指大良造吧?”

“大良造爲人磊落,微臣不敢中傷!”

“愛卿是講——”惠王又是一笑,豁然明朗,“陳上卿吧?”

“大王聖察?!?

“愛卿何出此言?”

“據臣所知,”張儀侃侃言道,“陳軫在楚,令尹昭陽對其言聽計從,非尋常私交可比。不僅是令尹,聽聞楚王亦與軫相善,軫出入章華臺,如出入自家庭院。商於谷地本爲楚有,前些年卻爲商君所奪。此谷六百里乃楚、秦咽喉,爲兵家必爭之地,是以楚人視秦如寇,軫身爲秦使,卻分別得寵於楚國君臣,箇中蹊蹺,不言自明!”

“愛卿想多了,”秦王笑道,“陳愛卿使楚,是寡人一手安排,結交昭陽,逼迫愛卿,也是受寡人所使。就眼下所察,陳愛卿在楚,並無出格之事。”

“微臣治越期間,斷過一樁訟案,大王可願聞否?”

“寡人願聞?!?

“有女風流成性,男人,連嫁數次,皆被遣返,但因其貌美,音甜,善媚,總有男人娶她。在又一次遣返之後,父母恨其不淑,敗辱門庭,拒其入門。此女痛哭流涕,誓言痛改前非。父母心慈,只好許其歸門思過。思過數月,此女果是有悔,行爲舉止無不賢淑。父母喜,再使媒妁約嫁。鄰近知此女者,無人肯娶。一遠客遊至,不知端底,見此女貌美性溫,舉止得體,又有媚態,遂下聘禮,娶之入門。不及三月,此女舊疾復萌,與僕役通姦時,爲其夫察覺。僕役情急,刃其夫,終成訟案?!?

話音是明擺著的,秦王微微皺眉:“愛卿是說,陳軫有二心?”

“不是二心,是三心,四心!臣聽聞,陳軫早年在衛,爲宋謀。入宋,爲魏謀。在魏時,又密結商君,爲秦謀。今軫入秦,大王敢望此人一心爲秦乎?”

秦王長吸一口氣,眉頭結得更緊。

“以臣所斷,”張儀趁熱打鐵,“列國七強,可以王天下者,非秦即楚,秦、楚不共戴天。秦視楚爲敵,楚亦視秦爲仇。作爲仇敵使臣,楚國君臣何以獨信陳軫?大楚之王,僅爲一個白膚舞姬麼?堂堂令尹,尚缺幾箱黃金珠寶麼?是以臣疑此人以國情輸楚?!?

秦王眼睛微微閉合,陷入沉思,良久,擡頭道:“愛卿所言,不可不察,只是,捉姦須雙,捉賊須贓,無憑無據,叫寡人如何處置?”

“若是不出微臣所料,”張儀應道,“近日陳軫或會向大王辭行。”

“辭行?”秦王怔道,“辭行何爲?”

“去秦適楚?!?

“這……不會吧?”

“王若不信,可試問之?!?

秦王本想聽聽張儀如何看待相國人選,不料被張儀將話題引至陳軫身上,反倒懷下心事,越琢磨越不踏實。反覆數日,秦王終是按捺不住,召陳軫入宮,閒聊幾句,直入主題:“陳愛卿,寡人這召你來,是有一樁難事?!?

“可是相國人選?”陳軫點破。

“正是。依愛卿之見,何人堪當此任?”

“張儀。”

“哦?”秦王略是一怔,吸口長氣,微微點頭,轉開話題,“寡人聽說,愛卿近日要出趟遠門,可有此意?”

“大王明察,微臣確有此意?!?

“愛卿欲至何地,寡人願爲愛卿約車?!?

“謝大王恩典,”陳軫拱手,“微臣欲往楚地。”

“哈哈哈,”秦王長笑數聲,“愛卿此行,還真讓人說著了呢!”

“大王,恕微臣冒昧猜度,能夠說著微臣的,必是這個未來國相了吧!”

“是何人並不緊要,”秦王又笑幾聲,二目直逼陳軫,“只是他所講出的一個訟案,倒是成趣?!?

“敢問大王,是何訟案?”

“說是一個不貞之婦,因心懷二志,致其夫家罹禍,終成訟案?!?

“微臣不才,求聞訟案?!?

秦王將張儀所講訟案一一複述,之後,二目如炬,直射陳軫。

“微臣沒有訟案可說,”陳軫沉思有頃,拱手應道,“卻也遇有一樁趣事,大王可願一聽呢?”

“寡人願聞?!?

第34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1)第32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3)第16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1)第9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2)第34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1)第21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3)第35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2)第5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2)第2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2)第21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3)第32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3)第3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3)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36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3)第33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4)第2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2)第32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3)第2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2)第5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2)第35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2)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16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1)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34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1)第20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2)第30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1)第8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1)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8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1)第27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3)第21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3)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28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4)第13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2)第19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1)第13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2)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29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5)第3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3)第34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1)第23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2)第10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3)第25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1)第31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2)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21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3)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18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3)第16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1)第28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4)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16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1)第13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2)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13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2)第3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3)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28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4)第17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2)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4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1)第35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2)第14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3)第20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2)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9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2)第14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3)第32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3)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4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1)第2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2)第20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2)第21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3)第28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4)第32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3)第13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2)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22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1)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8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1)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21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3)第35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2)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28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4)
第34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1)第32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3)第16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1)第9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2)第34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1)第21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3)第35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2)第5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2)第2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2)第21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3)第32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3)第3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3)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36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3)第33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4)第2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2)第32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3)第2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2)第5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2)第35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2)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16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1)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34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1)第20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2)第30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1)第8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1)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8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1)第27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3)第21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3)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28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4)第13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2)第19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1)第13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2)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29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5)第3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3)第34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1)第23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2)第10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3)第25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1)第31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2)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21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3)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18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3)第16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1)第28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4)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16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1)第13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2)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13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2)第3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3)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28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4)第17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2)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4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1)第35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2)第14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3)第20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2)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9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2)第14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3)第32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3)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4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1)第2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2)第20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2)第21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3)第28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4)第32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3)第13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2)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22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1)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8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1)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21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3)第35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2)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28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4)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行唐县| 五台县| 深圳市| 鹤庆县| 苏尼特左旗| 徐州市| 岑溪市| 秀山| 奇台县| 松江区| 宁晋县| 平乡县| 武隆县| 南宁市| 开封市| 榆树市| 海兴县| 湄潭县| 芜湖市| 珠海市| 洪洞县| 新宾| 当阳市| 芜湖市| 湄潭县| 营山县| 清河县| 武城县| 盐亭县| 门源| 合川市| 荔浦县| 河北区| 册亨县| 锡林郭勒盟| 金川县| 舟曲县| 宝丰县| 台东市| 马鞍山市| 兴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