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葬好隨巢子,屈將子隨即離開堯山,先至洛陽,後至薊城,一路追蹤至此。
“師父,您……您怎麼來了?弟……弟子做夢都在想您,還以爲此生再也見……見不上師父呢!”
“呵呵,這不,說來就來了?!鼻鼘⒆游⑿χ谒懊姹P腿坐下,目光落在地上的香囊與飛刀上,看一會兒,拿起香囊,嗅了嗅,“好香哪,哪位女子送你的?”
“梅姑娘?!?
“是燕國太后的那個隨身侍女嗎?”
“正是?!?
顯然,屈將子早把一切查實了。他放下香囊,看著並列的兩件物什,許久,歪頭望著他:“你這樣擺放,可見出你的用心??磥?,你並未遂心。遇到麻煩了嗎?”
“沒……沒有?!?
“呵呵,在師父面前,還不敢承認。你親眼看著梅姑娘進寢宮侍奉蘇子,心裡想不開,是不?”
“師……師父……”
“你從蘇子幾年了?”
“三年多?!?
“你是情迷心竅了。三年多,當是一千多天,你天天跟從蘇子,蘇子是什麼樣的人,你應(yīng)該知道。”
一語點醒夢中人。
飛刀鄒一心沉溺於情傷中,這陣兒好似被當頭澆了一盆清涼水。
“我再問你,你愛梅姑娘嗎?”
“愛!”
“愛她什麼?”
飛刀鄒低下頭去。
“你知道什麼叫愛嗎?”
“弟……弟子不知?!?
“愛有兩種,一是大愛,二是小愛。你這點愛,可稱小愛。小愛又分四種,因患難而愛,因想象而愛,因相知而愛,因容貌而愛。你盤算一下,你對梅姑娘的愛屬於哪一種?”
飛刀鄒聽傻了,悶頭思索一陣,猛然擡頭:“師父,弟子敢問大愛?”
屈將子沒有回答,而是遙望夜空,久久凝視高懸在樹梢上的玉兔,反問他道:“你知道什麼叫勇嗎?”
“勇即不畏死!”
屈將子依舊望著夜空,半是自語,半是回答:“是呀,勇即不畏死。二十年前,師父也是這麼回答的。”
“師父?”
“那時,師父像你這個年紀,青春氣盛,武藝超羣,勇冠天下。一日,師父聽聞有位墨者在街頭宣揚非攻,甚是不服,乃長劍危冠,趕過去衝他叫囂,‘晚生屈將好勇,聞先生非鬥,特請賜教!’那墨者掃師父一眼,緩緩問道,‘公子既好勇,可知勇否?’師父朗聲應(yīng)道,‘勇即不畏死!’那墨者連連搖頭,師父氣惱,拔劍指其首曰,‘有說則可,無說則死!’”
飛刀鄒急問:“師父,那墨者可有說否?”
“當然有說了,”屈將子收回目光,望著飛刀鄒,緩緩接道,“那墨者侃侃應(yīng)道,‘據(jù)在下所聞,勇有五等。赴榛棘,析兕(sì)豹,搏熊羆(pí),此獵人之勇也。赴深泉,斬蛟龍,搏黿(yuán)鼉(tuó),此漁人之勇也。登高陟危,鵠立四顧而顏色不變,此陶人之勇也。剽必刺,視必殺,此刑人之勇也。還有一勇,昔日曾見於魯人。齊桓公發(fā)兵徵魯,欲以魯?shù)貭懩暇常敼珣n之,三日不食。魯人曹劌(guì)聞訊,徑至齊營,見桓公說,“臣聞,君辱臣死,今臣之君受辱,臣有死而已。臣請退師,不退,臣請刎頸,以血濺君矣!”言訖,曹劌拔劍就頸,瞪視桓公?;腹@懼,管仲適時進諫,齊魯盟誓睦鄰,各自退兵。曹劌本爲匹夫徒步之士,布衣柔履之人,一怒而卻萬乘之師,存千乘之國,此勇浩氣長存,可稱君子之勇也。此五等勇,敢問公子何好?’”
“師父,您如何說?”
“師父哪裡再有說呀,當即解下長劍,摘掉危冠,撲通拜倒,請他收爲弟子。”
“那人肯收否?”
“呵呵呵,”屈將子樂道,“若是不收,哪有你現(xiàn)在的師父呀!”
“那墨者是誰?”
“他就是師父的師父胡非子,不僅是墨家先聖墨子愛徒,且是墨家先鉅子隨巢子的師兄,不僅涵養(yǎng)豐厚,一身武功更是了不得呢!”
飛刀鄒再拜道:“弟子知曉什麼叫大愛了。弟子有一請,望師父恩準?!?
“請講?!?
“墨者行教四方,義滿天下,弟子早已敬慕在心。弟子志願跟從師父,爲天下大愛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屈將子語氣鄭重:“你既是師父弟子,自然也是墨者了。這些年來,你俠肝義膽,扶弱濟危,助蘇子天下合縱,免百姓於鋒鏑戈矛,已經(jīng)是在奉行墨道。先鉅子對你極是器重,師父此來,即是奉先鉅子遺命,託付你一樁大事?!?
聽到是先鉅子親託之事,飛刀鄒的心咚咚直跳,兩眼一眨不眨地直盯師父。
屈將子一字一頓:“守護蘇子,助他安全成就天下縱親大業(yè)?!?
顯然,這副擔子太重了。
此前他守護蘇子,爲的只是義氣,是對蘇子品性的認可。這種守護於一夜之間升格爲墨家大業(yè),且是先鉅子遺命,倒讓飛刀鄒有所躊躇,思忖許久,囁嚅道:“先鉅子遺命,弟子粉身碎骨,在所不辭!可……”
屈將子輕輕拍手,附近兩棵大樹上如蝙蝠般同時飛下兩個褐衣人,豎槍一般立在屈將子身後。飛刀鄒目瞪口呆,以自己身手,竟然不知他們是於何時飛上去的!
飛刀鄒正自驚歎,屈將子呵呵笑道:“你不是孤身一人?!敝钢鴥扇耍斑@位是木華,這位是木實,皆是一等一的高手,也都是你的師兄弟。從今日起,他們跟在你身邊,聽你吩咐。另外,爲師也在,不離你的左右。情勢急迫時,自會與你聯(lián)繫。”
飛刀鄒驚喜交集,應(yīng)道:“弟子謹遵師命!”
翌日晨起,早膳時分,春梅端上早點和奶茶,侍立於側(cè)。
蘇秦望她一眼,別有用意地笑笑:“梅姑娘,鄒兄何在?”
聽出話音,春梅面色潮紅,低頭輕道:“奴婢不知?!?
“姑娘這就去尋他,請他一道進膳?!?
春梅應(yīng)一聲,急急出去。
望會兒她的背影,蘇秦回頭對姬雪道:“雪兒,我要做件好事,正想徵求雪兒之見?!?
姬雪笑道:“夫君欲做之事,自管去做就是?!?
“這事兒牽扯雪兒你了?!?
“哦?”姬雪有點吃驚。
“是這樣,”蘇秦直言以告,“你自稱是梅姑娘真身,我想爲她保個媒,若是真身不同意,這份心豈不是白操了?”
姬雪笑了:“誰?”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你是說——飛刀鄒?”
蘇秦輕輕點頭。
“這……”姬雪稍稍遲疑,“我得問問梅兒,看她肯否。”
“你呀,”蘇秦搖搖頭,呵呵笑道,“是既不知你的蘇秦,也不知你的替身。實話說吧,人家二人你恩我愛,早就傾心相戀了,你卻不知,還在這裡棒打鴛鴦呢?!?
“???”姬雪竟似傻了。
然而,當蘇秦捅破這層紙時,飛刀鄒卻是遲遲不肯表態(tài)。
“鄒兄,”蘇秦候有一時,笑道,“梅姑娘這人不錯,是難得的奇女子,對你更是一片深情,莫要辜負人家纔是。”
飛刀鄒咬會兒牙,拿出香囊,雙手呈給蘇秦:“煩請主公轉(zhuǎn)告梅姑娘,在下對不起她,也煩請主公將此寶物歸還於她?!?
蘇秦愕然道:“鄒兄?”
“主公,”飛刀鄒聲音沉定,“在下四處漂泊,居無定所,逞強好勇,履險涉危,身家性命尚且難保,怎能與她兩相廝守、卿卿我我呢?”
“鄒兄,”蘇秦知道他在說什麼,顫聲道,“是在下拖累你了!”
“主公萬不可如此說,”飛刀鄒跪地泣道,“在下本爲街頭無名浪子,蒙主公不棄,提攜在下從事天下大業(yè),於願足矣。不是在下不愛梅姑娘,實乃在下心小力微,守護主公已是不足,何能再添掛牽,更讓姑娘擔驚受怕呢?”
飛刀鄒這番表白既出蘇秦意料,也令他黯然神傷。是的,天下亂流奔涌,情勢危急,函谷關(guān)前行將血流成河,而他卻遠離漩渦中心,窩於此處纏綿兒女私情。這且不說,一如鄒兄所言,他既不能給姬雪以名分,也不能常侍左右,對她一絲無助不說,反倒讓她掛心擔憂。唉,這個道理連身邊侍從也明白如許,他蘇秦卻——
“鄒兄,”蘇秦緩緩擡頭,“謝謝你了。在下一定記住你今日所言。”收起香囊,“公主身邊不能沒有梅姑娘,這個香囊在下替你歸還給她。你準備一下,函谷那邊刻不容緩,我們當早點動身才是?!?
“謹聽主公!”
這日晚間,在蘇秦歸還香囊時,春梅如九雷轟頂,面色慘白,好半天方纔回過神來,顫抖雙手接過香囊,勉強擠出淡淡一笑:“大人,公主,時辰不早了,奴婢告退?!毖杂?,緩緩?fù)顺觥?
聽到門外傳出輕輕的啜泣聲,蘇秦、姬雪各出一聲長嘆。
六國縱軍依從主帥龐涓軍令,分路開往崤塞。
崤塞位於洛陽以西,河水南岸,東起於澠池,西止於曲沃,長約百里,山高谷深,道路曲折,可與函穀道比險。二者的不同是,崤塞較寬,最窄處也有十餘丈許,便於行軍運輸,函穀道較窄,部分穀道僅寬丈許,易守難攻。
龐涓的部署是,魏、韓、趙三軍主力屯於崤塞之西的陝與曲沃,直對函谷關(guān),算作一線。燕、齊、楚主力屯於崤塞之東的澠池一帶,算作二線,與一線隔崤塞遙相呼應(yīng)。但這只是臨時屯守,進攻時所有部署將重新打亂,如何調(diào)動唯帥令是從。
陝與曲沃是兩個重邑,位於崤塞與函谷之間,北臨河水,三面環(huán)山,是塊易守難攻的不規(guī)則山間盆地,方圓數(shù)十里,春秋時屬於北虢國,陝叫焦城,曲沃叫桑田。由於此處溝通兩大要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此時則爲魏國領(lǐng)地。
這一帶一馬平川,只有些許土岡,是再理想不過的沙場,尤其利於戰(zhàn)車馳騁。龐涓將前鋒設(shè)於曲沃,並在函谷關(guān)外設(shè)置三道防線,把中軍帥帳扎於陝城之外的一道土岡上,城邑闢爲糧草重地和戰(zhàn)地救護場所,重兵把守。
北風挾裹陣陣寒氣,席捲起縱親各軍的雜色旌旗。
與這股肅殺的寒意相反,縱親軍士氣高漲,尤其是連綿不絕的魏軍營帳內(nèi),更是殺氣騰騰。各營在演練時發(fā)出的衝殺聲、金戈搏擊聲遙相呼應(yīng),時斷時續(xù)。
中軍帥帳外氣氛森嚴,甲盔戟士分立兩側(cè)。帳內(nèi),兩個參將及幾個軍尉肅然侍立,目不旁視。主帥龐涓端坐於一張巨大的帥案後面,兩眼迷離,兩耳豎起,神情專注,顯然正在傾聽什麼,右手指節(jié)還時不時地敲在前面的帥案上。
遠處傳來一陣車馬聲。馬蹄聲止,魏軍副將張猛跳下戰(zhàn)車,匆匆走進帳中,正欲稟報,見龐涓陶醉成那樣,忙又止住,輕手輕腳地小步趨進,在帥案前數(shù)步處站定。
龐涓卻似沒有察覺,仍在專注傾聽。
張猛豎起耳朵,但周圍聲音嘈雜,有口令聲,有馬嘶聲,有腳步聲,有金戈聲,有鳥叫聲,還有風裹旌旗的嘩啦聲,他實在辨不出主帥在聽什麼,且聽得如此起勁。
又候一時,見龐涓仍舊沉醉於那聲音裡,張猛輕咳一聲,小聲稟道:“主帥——”
“噓,”龐涓擺手,“你聽!”手指再次合節(jié)拍地敲在帥案上。
跟著他的節(jié)拍,張猛漸漸聽到一個縹緲的聲音。聲音來自很遠的營盤,儘管雄渾,但終歸敵不過附近的噪音,若不細聽,真就埋沒了。
是金石鼓樂聲和兵士們的歌聲。顯然,有兩支隊伍在輪流唱著同一首歌,像在比賽。歌曰:“度河梁兮度河梁,舉兵所伐攻秦王……”
張猛笑了:“主帥是在聽歌?”
“呵呵呵,”龐涓回過神來,笑道,“陛下與楚、齊、韓三王在虎牢關(guān)上合唱的就是它。這陣兒聽唱,韻味十足啊!”
張猛遲疑一下:“主帥莫不是讓各營各寨皆唱此歌,激勵士氣吧?”
“哈哈哈,真還讓你說準了!”龐涓大笑幾聲,轉(zhuǎn)頭吩咐侍立一側(cè)的參將,“傳我?guī)浟睿瑥募慈掌穑v軍各營皆唱此歌,半月之後比賽,哪個營寨唱得好,唱得響,本帥就封哪個營寨爲破敵先鋒!”
參將應(yīng)命而出。
張猛卻吃一驚:“主帥,這——”
張猛想說的是,以唱歌是否響亮來挑選破敵先鋒,這也未免太荒誕無稽了,但終究未說出口。
“呵呵呵,不說這個吧?!饼嬩笓Q過語氣,指著前側(cè)席位,“張將軍,請坐。觀你氣色,像是有急事,這就說來。”
見他移開話題,張猛只好抱拳稟道:“末將是來請戰(zhàn)的,將士們等不及了!”
“別是你張將軍等不及了吧?”龐涓反問。
“這……”張猛被他道破,囁嚅道,“主帥,時不我待了!縱軍數(shù)十萬待命已有月餘,再不決戰(zhàn),影響士氣不說,只怕——”
“怕什麼?”
“別的不說,單是糧草就是大忌。大軍擠在這崤塞裡,又是冬季,崤塞只此一條道,我們既行軍又運糧,越急越是不濟。再說,這天氣——”
“來來來,”龐涓的表情興奮起來,揚手道,“你就說說這天氣!”
“大雪節(jié)已過,冬至將臨,馬上就要入九了。天氣一天比一天冷,萬一天寒地凍,大雪封道,莫說是攻打函谷關(guān)——”張猛不敢再說下去。
龐涓卻是神采飛揚,情不自禁地爆出一聲長笑。
張猛讓他笑愣了,呆望他。
龐涓止住長笑,朗聲問道:“張將軍熟知此地,在下甚想知道,此地何時才能如你所說天寒地凍、大雪封道?”
“說不準呢。交九後,只要西北風連刮兩天,整個山川就會凍住?!?
龐涓呵呵笑著連連點頭:“說得是,天有不測之風雲(yún)哪!”轉(zhuǎn)對帳外,“來人!”
一軍尉應(yīng)聲而入。
“備上兩隻木桶,盛滿水置於帳外,俟其結(jié)冰,晨昏各查看一次,記下冰層厚度,隨時報我!”
那軍尉答應(yīng)一聲,轉(zhuǎn)身去了。
張猛一臉疑惑地望著龐涓。
“張將軍,”龐涓笑道,“你還有何事?”
“末將……末將想……”
“你想知道究竟是哪一日伐秦吧?好,請隨我來。”龐涓扯張猛走出帳外,見那軍尉正在朝兩隻木桶注水,指著它們道,“就在它們被完全凍實那日?!?
燕軍大帳裡,燕將子之端坐於幾案前,凝神望著案上的調(diào)兵虎符?;⒎粋?cè)擺著燕宮新主的詔書,說齊人慾襲燕,要他即刻撤兵,回防河間。
文公駕崩,殿下登基,南面稱尊,迎娶秦婦,齊燕交惡,詔命回防……六國會盟後,前後不足兩月,燕宮即鬧出這一連串的驚變,任他有多少智謀也難以籌算。合縱是文公一力主張的未來大政,新主不顧縱親誓約,如此行事,更讓他進退維谷。不退,王命難違。退,如何向縱親國交代?燕國今後又將何以取信於天下?
子之正自爲難,公子噲?zhí)又?,一邊啼泣,一邊將宮中之事細述一遍,包括母親如何向齊求助,如何被父王賜死及太后如何請殉等,只將父王毒殺先君一事刻意隱瞞。
子之忖思良久,沉聲問道:“公子,你我相交多年,算是知音了。末將有話求問公子,望公子據(jù)實以告?!?
“將軍請講。”
“末將說句大逆之言,是與不是,公子姑妄聽之。末將觀察殿下多年,知他胸襟褊狹,既不能謀遠,亦不善明斷,品行德望不及先君萬一。若是不出末將所料,燕宮由他執(zhí)掌,必生禍亂,燕國也將大難臨頭?!?
“將軍可有良謀?”
“公子品行,可追先君。能救燕國者,非公子莫屬。”
公子噲大睜兩眼。
“公子若有救燕之心,末將願意肝腦塗地,助公子挽大廈於將傾。殿下執(zhí)意迎娶秦婦已經(jīng)觸怒縱親列國,內(nèi)有太后,外有末將,更借縱親列國,尤其是你外公之力,此事必成,公子但請放心。”
公子噲輕輕搖頭:“將軍大義,姬噲心領(lǐng)。不過,此事斷不可爲。父王已就大位,是爲燕主。我等身爲臣子,萬不可生此逆心!”
“公子,機不可失??!”子之再勸。
“我意已決,將軍不必再言,”公子噲再度搖頭,“燕國本已多難,不能再亂下去。父王既已即位,也已詔告天下,我等自當鼎力輔佐,盡人臣之道。再說,將軍既爲噲之知交,亦當知噲。噲無意大位,只要燕國平安無禍,臣民安居樂業(yè),於願足矣!”
“唉,”子之長嘆一聲,“公子既已意決,末將也就無話可說了?!背饨械?,“來人,傳令三軍,連夜準備,明日凌晨拔營退兵!”
龐涓是辰時接到燕報的。
龐涓匆匆掃過,遞給張猛。
張猛看畢,倒吸一口冷氣,急問傳信軍尉:“子之將軍何在?”
那軍尉應(yīng)道:“探馬報,由於軍情緊急,燕軍連夜拔營,子之將軍隨大軍回撤了。”
伐秦在即,縱親首倡國之一不戰(zhàn)先退,且事先不作任何稟報,只在大軍撤走後送來一封不痛不癢的軍報,無論如何都不可小覷。
張猛將軍報遞還龐涓,半是自語:“六國縱軍尚未開戰(zhàn),一軍自去,於士氣不利。再說,天下既已縱親,有誰能在此時突襲燕國呢?”
龐涓眉頭擰起,思忖一時,道:“若是不出在下所料,襲擊燕人的必是齊人?!?
“齊人?”張猛大怔。
“先君駕崩,新君即位,是強敵侵襲的最佳時機。燕國北爲胡人,南爲齊、趙和中山,趙、燕首倡縱親,中山及胡人之力不足以撼動燕國,不敢妄動。足以擾燕且逼迫燕國新君撤回子之將軍的只能是齊人?!?
“六國縱親初成,盟約墨跡未乾,齊人不至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