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勇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
不過還好,玲瓏接住了戮靈劍,什麼事也沒發(fā)生。
“有沒有哪裡不舒服?有沒有頭暈?噁心?腹痛?視物模糊之類的?”文勇關(guān)心地問道。
玲瓏沒有理會文勇,而是對械王說道:“多謝前輩!”
械王點點頭,捋著鬍鬚,突然說道:“哦!對了!忘記了一件事情!”
一聽械王還有事情沒說,文勇的心再一次跳到了嗓子眼,對著械王就叫罵起來:“你這老頭兒,有話快說,有屁快放!”
械王笑著從胸前衣衫裡取出一疊紙張,遞給文勇說道:“昨天精靈收割失敗,這是我連夜設(shè)計的自動收割機,希望你能夠?qū)⑺龀鰜頊y試一下!”
文勇鬆了一口氣,接過圖紙,剛準備說些什麼,械王卻如同煙花般“嘭”地一下,化作點點白光,竟如同那元素精靈一樣,消散於天地間。
琉璃哭了,玲瓏哭了,文勇也紅了眼睛,酸了鼻子。
械王已去,但是械王的腳步並沒有停下,玲瓏、琉璃、文勇三人,朝著械王指定的方向,一刻不停地向前邁進著。
精靈族與宋國邊境,精靈族幻海部實際掌權(quán)人狄蘆,正率領(lǐng)十萬精靈族士兵,虎視眈眈盯著不遠處的宋國邊境城市掩丘城。
狄蘆一擡手,無數(shù)飛箭從四面八方朝城中飛去,同時兩千精靈升至百米高空,居高臨下對掩丘城的士兵進行點射,不斷地有人族士兵被射殺,而人族士兵的弓箭卻沒有一支能夠得著精靈族。
人族士兵躲在掩體下苦苦支撐,只盼望精靈族沒有弓箭了,衝上來和他們進行肉搏戰(zhàn)。但是戰(zhàn)爭不是幻想,狄蘆再次伸手一揮,攻擊西面城牆的精靈換上了火系魔法箭羽,一次齊射過後,西面城牆頓時陷入一片火海。火海內(nèi)傳來人族士兵淒厲的叫喊聲,讓人聽了不寒而慄。
實際上狄蘆是不願殺太多人的,畢竟這些人口將來都是要用來種糧的,殺得太多,縱然得了土地也沒什麼用處,但是掩丘城士兵的頑強,讓他不得不再次下達火燒城牆的命令。
在火燒西面城牆半柱香時間後,東面城牆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城牆上的士兵無一倖存。
古往今來,攻城戰(zhàn)中,向來是圍三面牆,留一生門給百姓,狄蘆並非殘暴嗜殺之人,所以見掩丘城還未投降,他在考慮要不要燒最後一處城牆——南門城牆。
又等了一炷香的時間,狄蘆顯得有些不耐煩了,他舉起了手,精靈士兵們也開始拉滿弓,就在此時,一張白旗飄了起來。
“唉!這又是何苦呢!”狄蘆惋惜道,隨即面色一沉,大手一揮,發(fā)佈命令道:“下一座城!”
聖魔大陸歷奇門元年秋分,幻海部精靈攝政王興兵十萬攻略宋國,三天連下掩丘、蕪州、商賢三城,人族死傷無數(shù),和精靈族,零傷亡。
狄蘆的進攻速度之快,戰(zhàn)果之大,令整個宋國朝野一片震驚,損失了三座城池,連對方的一具屍體都沒能留下,這實在是打了兵部一個狠狠的耳瓜子。
宋國國君趙捻對著兵部尚書大喝道:“孫得,你該當何罪?”
兵部尚書孫得立馬跪了下來,哆哆嗦嗦著說道:“臣罪該萬死!”
趙捻真恨不得一劍斬了眼前跪在地上的孫得,每年上千萬的軍餉,就換來三座一天都沒能守住的城池?趙捻越想越氣,直接大手一揮,說道:“來人!把兵部尚書孫得拖下去!斬了!”
“陛下饒命啊!陛下饒命啊!”孫得跪著磕頭哭道。
“陛下息怒!”丞相高韋說道:“陣前斬將乃兵家大忌,況且三城淪陷也不全是孫大人的錯!”
“不是他的錯,難道還是朕的錯咯?”趙捻怒道。
“目前情況不明,南方岳離部八萬兵馬未失,可待嶽離將軍呈上具體戰(zhàn)報之後,再做決定不遲!”高韋說道。
“哼!三天丟了三座城,我倒要看看他這個鎮(zhèn)南將軍怎麼解釋!”趙捻惡狠狠地說道。
一天後,鎮(zhèn)南將軍嶽離的戰(zhàn)報送到了宋都汴梁。
嶽離的戰(zhàn)報這樣寫到:精靈族總兵力超過十萬,具體數(shù)量尚不明,領(lǐng)兵的是幻海部攝政王狄蘆,精靈族兵鋒太盛,除了擁有移動便攜式魔法炮外,魔法箭的殺傷能力也比預估的要強,估計以我部的反魔法裝甲也難以扛住精靈族的毀滅性打擊,爲避免無謂的犧牲,我部準備放棄部分城鎮(zhèn),爭取在運動戰(zhàn)中尋找戰(zhàn)機,殲滅敵人。
趙捻一把將戰(zhàn)報摔在地上,罵道:“這是怯戰(zhàn)!他這個鎮(zhèn)南將軍是不是不想當了?”趙捻十分生氣,但他不是個蠢皇帝,斬了兵部尚書問題不大,但若臨陣換了鎮(zhèn)南將軍,整個南方防線都將面臨崩潰的危險。
此時丞相高韋說道:“嶽離將軍掌握著五萬反魔法裝甲部隊,外加三萬鐵騎,是我國抵抗精靈族入侵的中堅力量,若是嶽離將軍有失,我國將處於及其被動的局面,現(xiàn)在嶽離將軍改用游擊戰(zhàn),則我與敵勝負在五五之間,當前形勢下,可遣東部黃學亮將軍領(lǐng)兵十萬層層阻截精靈族,同時命周赫將軍領(lǐng)西部五萬人馬回防汴梁。”
“黃學亮?上次桃花嶺戰(zhàn)役中,面對兵力比自己少的陸雲(yún),他都沒能守住高陽城,這次還讓他守兵力比他多的精靈族?”趙捻對高韋的提案有些懷疑。
高韋笑著說道:“陸雲(yún)乃當世名將,豈是狄蘆之流能比?況且上次高陽城一戰(zhàn),黃學亮將軍立足未穩(wěn),防守未建,便被陸雲(yún)打了個措手不及,輸了也屬正常。而現(xiàn)在,知恥近乎勇的他,急需要一場勝利來捍衛(wèi)自己的榮譽。陛下須知,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啊!”
“就依丞相所言!”趙捻說道。
正當趙捻頒佈完命令後,門外來人稟報說,唐國李漢求見。
“李漢?他來做什麼?皇位爭奪失敗了,到朕這裡尋求政治庇護來了?”趙捻說道。大唐原皇帝李承德駕崩,六皇子李弘即位,這早已不是什麼秘密。
“可能是來賣地的!”丞相高韋說道。
“賣地?”趙捻問道:“賣給我們?”
高韋點著頭說道:“本來這些情報應(yīng)早點告知陛下的,但被狄蘆一攪和,就忘了提這件事。”
“什麼情報?”趙捻問道。
高韋說道:“據(jù)我們在楚國的探子回報,唐國似乎和楚國達成了一筆生意,唐國將川興、高嶺兩座城池賣給楚國,以換取楚國對唐國的經(jīng)濟援助。”
“楚國比唐國還窮,楚國還能在經(jīng)濟上援助唐國?”趙捻不敢相信高韋所說的情報。
“我一開始也不信!”高韋說道:“直至不久前,楚國正式從唐國手中接收了川興、高嶺兩座城池後,我纔不得不相信。”
“那丞相怎麼就敢斷定李漢到我們這兒來,是來賣地的呢?”趙捻問道。
“很簡單!”高韋說道:“因爲我們比漢國和明國都要有錢啊!”
果不出宋相高韋所料,李漢一到,便開始向趙捻兜售唐國東部的萊塘、諶江、富北三城。
宋國皇帝趙捻一臉怪異地看著李漢,似笑非笑,而丞相高韋則顯得自然得多。
李漢一看二人表情,便知自己的來意已被二人猜透,根據(jù)二人的表情分析,看來猜透自己來意的,便是宋國丞相高韋了。
李漢對高韋拜道:“久聞宋國丞相高大人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過獎過獎!”高韋回禮拜道:“大殿下爲唐國奔波勞碌,幾乎用一己之力,撐起了大唐的半壁江山,大殿下乃真英雄,在下拜服!”
李漢此時又轉(zhuǎn)向趙捻說道:“不知陛下是否對我剛剛提出的生意感興趣?”
“自然是感興趣的!”趙捻說道:“不知大殿下想賣多少錢?”
李漢伸出一個手掌五個指頭說道:“白銀五億兩!”
趙捻搖頭說道:“五億太多,四億不吉利,不如三億如何?”
李漢苦笑著說道:“萊塘、諶江、富北皆富庶之地,別說是五億,即便出價六億,也有人搶著買,莫不是陛下以爲我非得賣給宋國不成?”
“寡人也想買啊!奈何囊中實在羞澀!”趙捻無奈地說道。
“難道陛下就不能多拿出一些銀子?”李漢說道:“雖說四億不吉利,可若是陛下能給出四億,再不吉利又何妨?”李漢退了一步。
“這樣吧!我給你三億八千八百八十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兩!”趙捻說道:“一次性付清!如何?”
李漢思前想後了一番,無奈地說道:“也唯有如此了!”
買賣達成,李漢啓程開始返回唐國。
宋國皇宮內(nèi),宋國皇帝趙捻問向丞相高韋道:“高愛卿爲何認爲這李漢一定會堅持賣給咱們?”
“因爲我們是唐國的唯一選擇啊!”高韋說道。
“哦!這是爲何?”趙捻問道。
高韋回答道:“唐國之前內(nèi)亂四起,國家不穩(wěn),不知是誰給唐國定的計策,讓唐國賣地籌款,緊接著用高利徵集勞工,在長安城東西兩個方向建新城,這樣一來,唐國不僅避免了內(nèi)戰(zhàn),更是不費吹灰之力,便輕鬆平定內(nèi)亂。先是壯士斷腕,後又釜底抽薪,智計堪稱天下無雙!老夫自嘆不如!”
趙捻安慰道:“高愛卿何必自謙,至少那人的計策高愛卿也看出來了,不是嗎?”
“關(guān)鍵就在這裡啊!”高韋苦笑道:“計策用得光明正大,簡單粗暴,讓人沒法拒絕!讓人有種不甘心,又不得不被他驅(qū)使的感覺。說實話,這讓老夫感到很憋屈啊!”
“高愛卿不必介懷,此乃互惠共贏之計!”趙捻說道:“當前要務(wù),是如何對付南方的狄蘆。”
“陛下不必擔心,老臣已有一計!”高韋捋著鬍鬚說道。
“哦!快說來與寡人聽聽!”趙捻興奮地說道。
“此計靈感算是來自長安城的那位無雙國士!不過此計甚是冒險,需要陛下仔細斟酌一二!”高韋說道。
“愛卿請講!”趙捻說道。
高韋便把他的計策說與了趙捻聽,趙捻聽完,眉頭緊皺,沒有立即下決定。
第二天一大早,丞相高韋便被皇帝趙捻召進宮中,一夜未眠的趙捻對高韋說道:“就依高愛卿所言!幹了!愛卿速速去準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