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招釜底抽薪!”劉子安讚賞道,但接下來劉子安面色一轉,說道:“這個計劃最大的問題是,我們哪來的十二億兩白銀?”
李弘也是面露難色的說道:“別說十二億兩,現在國庫總數也不到一億兩白銀。”
“計劃既然是我提出來的,錢的問題我自然會解決。”獨孤羿說道。
“哦!殿下要如何解決?”劉子安問道。
獨孤羿侃侃而談道:“賣地的錢,我估摸著,若是李漢人品好的話,能賣出大約七億兩白銀。剩下的五億兩,可以找聖魔兩族各貸款一億兩,國庫這幾年爭取擠出一億兩,最後的兩億兩,可以問百姓借嘛!”
“問百姓借?怎麼個借法?”李弘和劉子安同時問道。
獨孤羿解釋道:“通過建造兩座城池,百姓手中已經積攢了一定的財富,這個時候再發行國家債券,爲期二十年,利息你們根據國家財政估摸著定,反正也是五年後的事,這個利息問題可以慢慢研究。百姓手中有錢了,民衆安居樂業,手中餘錢沒地方花,借給國家投資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嘛!”
“你這個……怎麼感覺有點像打白條兒哇?”劉子安說道。
“你錯了!”獨孤羿非常嚴肅地說道:“有唐國國家信用作背書,這些看似白條的東西,就是真正的黃金白銀!”隨後獨孤羿用非常嚴厲的口吻對李弘說道:“李弘!唐國會在你手上滅亡嗎?”
只見李弘挺胸收腹擡頭,左腳一踏,右手扣胸,大聲說道:“終我此生,定使唐國再度興盛!”
“你還能活多久?”獨孤羿大聲問道。
“目前粗略估計至少三十年!”李弘大聲說道:“不過我希望再活五百年!”
“很好!”獨孤羿點點頭,隨後對丞相劉子安說道:“問題解決!”
劉子安目瞪口呆地看著眼前二人,苦笑著說道:“無論怎麼看,都覺得殿下的想法太過異想天開啊!”
獨孤羿說道:“我承認是有點異想天開,但你也得承認這並不是不切實際的夢,若是我們腳踏實地,一步步做起來,這個理想終究會實現,而唐國也會因此再度興盛起來。我說的對吧?丞相大人!”
劉子安搖搖頭說道:“我老啦!跟不上你們年輕人的思維了!”
獨孤羿笑著說道:“丞相大人乃國之常青樹,怎能輕易服老?不過既然丞相來了,我有一事,本來應該我親自去做,奈何路途遙遠,唯有麻煩丞相大人了!”
“殿下請講!”劉子安拜道:“老臣就算肝腦塗地,也在所不辭!”
“別說得那樣壯烈!不是什麼太難的事,不過就是跑個腿兒送個信而已!”獨孤羿說道。
“跑腿送信的事也要丞相大人去做?”李弘不解地問道。
“嗯!”獨孤羿點頭說道:“本來李弘親自去送效果是最好的。但是他身爲皇帝,不能離開長安。大殿下需要招商引資,任務本來就繁重,雖然任勞任怨,但也不能將一切事務都壓在大殿下肩上。二殿下需要操練兵馬,而且身負護衛京畿的重任,更是不能離開分毫!想來想去,分量足夠重的,也唯有丞相大人您了!”獨孤羿對著劉子安拜禮道。
“對方身份很重要?”劉子安問道。
“非常重要!”獨孤羿望著西方說道:“畢竟是一幫免費勞動力啊!”
大唐丞相劉子安,帶著大唐皇帝李弘的親筆書信,連夜踏上了前往西域的路。
李弘登基的第二天朝會上,衆大臣們發現丞相劉子安不見了。
“丞相大人去哪兒了?”衆大臣們相互問道,卻都是搖著頭,沒人知道。
李弘走了上來,坐到了龍椅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大臣們還是有作爲人臣的素養的。
“衆卿平身!”被面前的大臣們指著鼻子罵了一條街的李弘,現在表情倒是有些尷尬。
一個大臣站上前來,說道:“陛下可知丞相大人劉子安去哪兒了?”
“劉愛卿被朕派去考察西北民情去了!衆位愛卿不必擔心!”李弘說道。
“原來是這樣!”衆人紛紛點頭,臉上露出寬慰的表情。
“咳咳……”李弘輕咳一聲,大殿內頓時安靜下來,李弘此時開口說道:“朕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佈!”
又是重要的事情?衆大臣們忍耐下來的憤怒之火已有復燃的趨勢。
“工部尚書何在?”李弘問道。
工部尚書章明快速走到李弘跟前,開口說道:“老臣在!”
李弘說道:“章愛卿!朕欲在長安西北五百里外和長安以東七百里外各建一座城,你即日起,帶上工部的技術人員,前去選址。哦!還有,這兩座新建的城池,我要採用魔族最新的‘一戒通’技術。”
章明沒有接旨,而是爲難地看著皇帝李弘說道:“選址建城不難,只是這工程開銷……”
“工人和工錢都不用你來操心!朕自有辦法!”李弘說道。
“老臣領旨!”章明領旨後退了下去。
新皇帝即位,大興土木不是爲了修建宮殿,而是建造城池,這令大臣們感到困惑。雖然沒有建造宮殿,沒有窮奢極欲,這方面令大臣們稍稍寬慰些,可是這建城的開銷比修建宮殿的開銷更大,國庫現在肯定拿不出這麼多銀子,那這錢到底從何處來?
“這昏君怕是要賣掉我大唐的半壁江山啊!”不知誰提了一句,衆大臣們這才恍然大悟。頓時叫罵聲此起彼伏,有的大臣甚至脫下鞋子準備替先皇將李弘這個昏君打一頓了。
李弘見勢不妙,趁衆人不注意,趕緊從後門溜了!
長安城,庸王府。
李弘再一次無力的坐在獨孤羿的面前,露出一臉無奈的表情。
“陛下可還撐得住?”獨孤羿問道。
“怕是撐不住了!”李弘悲觀地說道:“估計明天朝會我什麼都不說,就會有一堆鞋子朝我的臉飛過來。”
“陛下不如出去散散心?”獨孤羿建議道。
“散心?去哪兒?”李弘問道:“昨天你還說朕不能離開長安城。”
“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獨孤羿說道:“況且西域並非大唐國境,身爲一國之君,此時前往西域是非常不明智的。現在西域極亂,馬賊橫行,對於一個走南闖北的年輕人,馬賊們或許會上前試試運氣,畢竟年輕人身上帶有錢財的可能性很大,然而對於孤身一人的老頭兒,馬賊們連問都不會問,因爲這種孤身一人的老頭,估計身上除了一點乾糧外,也搶不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了!這就是我讓丞相劉子安去西域的原因。”
“但如果劉愛卿真的碰上了飢不擇食的馬賊了呢?”李弘問道。
“那丞相大人就只有自求多福了吧!”獨孤羿半開玩笑地說道。
“長安城怎麼辦?一國之君遠離國都出外散心,這樣真的好麼?”李弘問道。
“陛下需要明白,治大國若烹小鮮!大唐朝廷的體制相當完善,只要陛下用人得當,不出錯,並且不發生大的自然災害,沒有外族入侵,沒有起義及叛變,那麼陛下完全可以拱垂而治。”獨孤羿停了一下,喝了一口茶,接著說道:“所幸先皇遺留下來的都是國之棟樑,肱骨之臣,個個能堪大用,而現在又沒有大的自然災害,正是拱垂而治,遊山玩水的大好機會啊!”
“可是現在國內起義林立,叛變四起啊!”李弘指出了獨孤羿的錯誤。
“但是並沒有因此而發生戰爭啊!各地貿易往來均正常,普通民衆相互來往也沒有限制,在朝廷的剋制下,那些叛變起義的地方,不過是由朝廷直管變成了附屬地而已!放心吧!遲早回回來的!”獨孤羿說道。
“那我們去哪裡?”李弘問道。
“跟著我走就是了!”獨孤羿笑著說道。
李弘登基以來的第三次朝會,許多大臣們只穿著一隻鞋子站在宮殿裡,另外一隻被他們拿在手上,準備等看見李弘時朝他身上扔過去。
大臣們苦苦等待,沒等來李弘,卻等來李駿,和李駿手中的一份聖旨。
李駿拿著聖旨說道:“皇帝陛下外出考察民情去了,從今天起大唐由我監國,直到皇帝陛下回到長安。”
這又是什麼情況?皇帝陛下逃了?還是二殿下李駿發動政變了?衆人狐疑不定,此時有人開口問道:“陛下有說要去哪裡麼?”
“陛下未說!”李駿回答道。
“那陛下去考察民情,都有誰陪同呢?”又有人問道。
“陛下也未說,我也不知道!”李駿回答說。
“那陛下什麼時候回朝呢?”有人問道。
“這個……不清楚!”李駿回答道。
好嘛!合著一問三不知!這二殿下除了宣佈一個決定之外,沒提供任何有價值的信息。
這時,有人大著膽子問道:“那麼請問二殿下,之前陛下制定的政策……”
衆人也是緊張萬分,因爲李駿的回答直接決定了李駿是不是發動政變了。一旦李駿發動政變了,衆人想到,其實這也沒什麼不好!
“一切遵照陛下的指示進行!”李駿的話徹底打破了衆人的遐想。
有人不相信,大著膽子問向李駿道:“二殿下!陛下的政策,難道您就沒有覺得有何不妥麼?”
李駿點點頭說道:“是有不妥!”
衆人一聽,心中大感寬慰!看來天不亡我大唐,皇室中還是有明眼看世界的人啊!
可是李駿又說道:“不知諸位大臣們有何高見?儘管說來,我只問計策,不問對錯!”竟是與李弘第一天朝會所說之話並無兩樣。
“這個……”衆人一下啞口,整個大殿內又無人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