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門打狗?”狄嵐眼前一亮,似乎有些理解李航的意思。
“嗯,狄姑娘,這種仗著有身蠻力,就喜歡欺壓旁人的人,我見得多了,你下手可絕對不能客氣,你若是手軟,他就會覺得你好欺負,嚐到了甜頭,他哪那麼容易會放過你,所以這種事,忍氣吞聲是沒用的,就得狠狠揍他一次。”
李航意猶未盡的砸了砸嘴,繼續(xù)道:“要我說,你就給他擺個空門陣,待他進了你的院子,先叫人堵住他的後路,然後叫上人手,揍他一頓恨得,有這一次,他下次就是再想來,也得提前掂量掂量了。”
果然,來請教李先生是對的!
關門打狗,真是個好辦法啊!
北蠻人來劫掠,先用焦土空城,誘敵深入,而後伏兵盡出,斷其後路,再讓大部隊將其包餃子,一口吃掉,這等心機戰(zhàn)法,著實令人欽佩。
眼看狄嵐用充滿敬佩的目光瞧過來,李航確實雲(yún)淡風輕的笑了笑。
“行了,不談這些煩心事,你也餓了吧,我給你煮碗麪去。”
“好,有勞李先生了。”
提起李航做的飯菜,狄嵐的口水又有些止不住了。
倒不是她貪嘴,而是李航做的東西,著實不凡,這些天宮中的東西,狄嵐已經(jīng)換著花樣在吃了,但不論吃什麼,還是跟先前一樣,都味同嚼蠟。
似乎也只有到了李航這,狄嵐才能安安心心的享受,好好的吃上一頓飯。
麪條,自然費不了多大功夫。
爲了怕光吃麪寡淡,李航還弄條薰魚,蓋在面上,遞給了狄嵐。
本就一肚子饞蟲的狄嵐見到面碗,立馬接過,迫不及待的掃了兩眼。
碗內(nèi),白生生的麪條飄在滾燙的熱湯裡,點點油花在表面浮蕩,而正中的位置則放著一條小薰魚,隨著盪漾的湯波搖擺,好似在碗中活了過來。
夾起薰魚,咬了一口。
正常風乾烤製出來的薰魚,都會幹澀發(fā)柴,極爲難啃,但不知道爲什麼,李航的薰魚卻只有外皮有些韌性,待等咬破外皮,裡面的魚肉頓時化渣,細膩的口感伴隨著湯汁,在口中翻滾。
鮮鹹嫩滑的魚肉在口腔裡翻滾,特有的煙燻氣,讓這條薰魚帶上了絲絲麻味,濃郁的醬香,讓狄嵐控制不住,挑起一筷子麪條,送入口中。
待魚肉吃完,狄嵐還戀戀不捨的舔了舔魚骨,想抿出些滋味,可讓她沒想到的是這熏製出的魚骨極其酥脆,雙脣稍一用力,立馬“啪”的一下斷開,就好似油酥的花生粒,香脆之極。
就這魚骨的味道,狄嵐又夾起些麪條,送入口中。
伴隨輕輕的“吸溜”聲,眨眼間這碗麪,就已經(jīng)被吃下大半。
酒足飯飽,狄嵐摸出腰間荷包,拿出碎銀,放在桌上。
這個繡花的荷包,還是狄嵐這兩天特意讓宮中匠人趕至的,身爲大梁的女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能讓她掏錢吃飯的地方,似乎也只剩下了李航這一處。
樂呵呵的收了錢,李航跟狄嵐又閒聊兩句,直到天色愈發(fā)黯淡,打更聲起,狄嵐這才起身告退,離開了小店。
這一晚,也就這樣了。
打著呵欠,李航抻了個懶腰,上樓睡覺。
……
翌日,晌午。
李航剛推開店門,就發(fā)現(xiàn)方鏡池正坐在店門外,滿臉苦悶。
這位昔日每天按時來訪的熟客,自打得到蒼鷹鵰塑後,已從每日前來,改成三五天才來一次,弄得李航都犯嘀咕,是不是自己把這木雕送錯人了。
當然,犯嘀咕歸犯嘀咕,真當見到方鏡池,能如此用心鑽研他的雕塑時,李航的心裡還是有那一點點小驕傲的,畢竟有句話說的好,叫知己難求嘛。
將方鏡池帶進店裡,李航好奇的問道:“鏡池,你有哪想不明白了?”
方鏡池嘆了口氣道:“李先生,您在木雕上展現(xiàn)的刀工,我已琢磨出了大半,甚至也已經(jīng)能納爲己用,可不論我技巧學到怎樣的份上,卻始終還是打不到先生您揮刀時的韻味。”
全研究明白了?
這倒是把李航嚇了一跳。
這些天,他每天都在教小玉,可小玉進步的速度,卻十分遲緩。
雖然現(xiàn)在把小玉放出去,她的刀工也絕對可以吊打一大票的人,但在李航眼裡,小玉卻連入門都不夠格。
而贈給方鏡池的木雕,可是李航突破至返璞歸真時的作品,那裡面的刀工運用可比教小玉的方法,還要難上不少,方鏡池若真能學會,絕對算得上天資超羣了。
“鏡池,你先別急,這樣,我去取一個木料來,你雕給我看。”
事不宜遲,李航轉身進後院,拿些了木料,交給方鏡池。
方鏡池也不推脫,從懷中拿出一柄短刀,伴隨刀光“唰唰”閃過,屋內(nèi)頓時碎屑紛飛,片刻後,一個迷你版的蒼鷹鵰塑,活靈活現(xiàn)的在他掌中落成。
李航拿起這個迷你版的木雕,端詳了片刻,隨即搖了搖頭。
“鏡池,你這麼個雕刻法,可不行啊。”
“還請先生明示。”方鏡池趕忙追問道。
“我那蒼鷹鵰塑,之所以要雕成蒼鷹,並非是我想那麼去雕,而是那木料的紋理和材質最爲合適,所以我纔會將其雕刻成爲蒼鷹的模樣。”
頓了頓,李航指了下手中的迷你雕塑。
“而像這塊木料,它個頭小,紋理的層次也不復雜,比較適合做半身木雕,你強行將它雕刻爲蒼鷹的模樣,那自然會沒有韻味。”
一句話,頓時讓方鏡池如夢方醒。
他喃喃道:“不強改其命,而是讓其綻放最原本的色彩嗎?”
“沒錯。”李航點點頭,“這雕塑跟做菜也是一樣,最高級的菜餚和東西,往往都不是人後來賦予的,而是要儘可能展現(xiàn)它最天然的本味,揚長避短,遠比強行彌補它的短板,要來的更直接,也更有用。”
“揚長避短、追尋本味……”
方鏡池端著手中的目光,整整出神,口中不斷呢喃著李航方纔說的話。
不知何時,他額頭上浮起了汗珠,整個人的後背也溼了一片。
許久後,他臉上的迷茫盡數(shù)消退,取而代之的,則是開心的笑臉。
“李先生,我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