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八章 舌戰孫恩 (2)

大晉國的江山得之不易,因爲其取得江山的途徑千古未有,開創了逐鹿中原的新規則。

大晉國的江山得之過易,是因爲先皇並沒有像秦始皇、漢高帝那樣的浴血奮戰,也沒有像曹操那樣平定四方,只不過費了些伎倆、花了些口舌之功,就輕而易舉地取得了天下。

儘管朝野都對司馬氏如何取得天下三緘其口,但其實許多人都知道其過程:

曹操天下梟雄,屢敗呂布、袁紹、劉表、劉備、馬騰等。除長江以南與蜀中外,平定了整個長江以北;曹丕一代明君,內安人民,外攘敵國,徹底離間了孫劉聯盟。但之後,曹氏與劉氏、孫氏一樣,其後人卻是一代不如一代。

司馬氏的先祖司馬懿在戰場上遭逢諸葛亮,並沒有佔到便宜。然而,司馬懿在政治權謀、識才用人方面卻遠過於諸葛亮。諸葛亮命喪五丈原之後,司馬懿從軍旅中脫身出來,全力以赴地對付政治上的對手。當除掉了退而求其次想當“富家翁”的曹真之後,司馬懿就爲兒孫得天下奠定了一切基礎。

如果只是憑藉年已衰老的司馬懿個人的才能,恐怕歷史會令司馬氏錯過取天下的機會。有幸的是,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具有經天緯地之才。司馬懿死後,司馬師和司馬昭更是把曹魏的政權牢牢掌控在了手中,直至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用非常手段取代魏帝。

有一次後世的皇帝問先祖是如何取得天下的。大臣向皇帝述說當年的故事時,皇帝竟然以袖遮面,羞愧得無以復加。

儘管晉帝擁有著象徵天賦皇權的“授命於天,既壽永昌”,然而許多人卻暗中懷疑晉國的合理性。人民對於短命的曹魏顯然是沒有太多歸屬感,卻始終認爲自己是大漢的子民,對於漢室的希冀也是最大的。

因此,數十年後,一個叫劉元海的匈奴人,正是借用人民對漢朝的懷念,打起了恢復漢朝的旗號。最終在北方聚集了一股極強的勢力,並一舉奪取了晉國北方的大片江山。

從此以後,漢人所擁有的中原,便全部落入北方胡虜之手。那是晉懷帝時期的事,距文帝司馬炎建立大晉國,才只有數十年時間。

現在孫恩向我的提起國家的歷史,倒是令人深有感觸。雖然先帝奪得的天下並不是我先祖劉邦的天下,但是既然是爲天下,就需還政於劉氏,爲何自取了稱帝呢?

如果與孫恩就先帝奪權而辯論的話,恐怕最終會陷入窠臼,所以我不想爭論這個問題,也不想談劉氏、司馬氏、曹氏誰得天下的問題,而是要闡明漢人守衛江山、避免亡國的問題。

於是我說:“孫將軍,請暫且不要與我稱兄道弟。既然是談天下,那麼我們就以天下來論。閣下也是漢人,方今天下大亂,中原無一寸土爲漢人所有。在長安、洛陽,胡虜燒殺搶掠無所不爲。而今帝都長安、洛陽落入敵手數十年,我炎黃子孫在自己的土地上倍受外族欺凌。

“你作爲漢人,難道不曾想復國之難麼?只要是漢人掌天下,當今皇帝也好、往先的劉氏也好、曹氏也好,總歸好過苻氏、慕容氏吧?”

孫恩笑道:“既然如此說,那麼掌天下的是孫氏想必也不會介意吧?”孫恩剛說完,後面的那幾個衛兵便討好似地放聲大笑。

他這短短的一句話的確是很妙,以我之矛攻我之盾。孫恩打仗不如我,舌戰比遠比我高明許多。我淡淡一笑,說:“請問閣下如何來坐這天下?”

孫恩聽了一愣,蹙眉說:“天下,就應當還給天下人。我以道義取信於民,以仁德取義於民,令人民不再受流離之苦。既然司馬氏已然失了天下,那我孫氏來取而代之有何不可?”

“司馬氏失天下,我們何不萬衆一心輔佐司馬氏重新奪回天下呢?”我說。

“你覺得可行嘛?”

“有何不可?”

“北方胡虜兵強馬壯,晉室朝綱不振、軍旅羸弱,如何能對抗呢?”

“北方兵多又如何?當年淝水一役,謝玄將軍僅以數萬王師擊破苻賊百萬之軍。我晉國,兵本就不在多,而在精;將本就不在廣,而在明。孫將軍與劉牢之將軍交過手,覺得劉將軍如何?既然孫將軍有募兵之能,何不歸順朝廷?孫將軍爲蕭何,劉將軍爲韓信,何愁不能蕩平胡虜。將來朝廷仰仗將軍的地方不會少。這樣爲天下,豈不快哉?”

孫恩搖搖頭道:“德輿兄,你說的這些道理我豈能不知?然而我比你更瞭解這個朝廷,我比你更清楚當今的皇帝。不管你的先祖乃漢高帝的兄弟也罷,你乃前朝皇族也罷,但你畢竟遠離京師、遠離朝廷,不瞭解箇中的一些道理。

“我孫氏世世爲朝廷之臣,難道不知道精忠報國?可是,報國的下場又如何?忠臣們,最終都死於無辜;奸臣們,卻爲一時之歡而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司馬氏爲個人恩怨而內訌,最終使得外族侵入,晉室淪落到遠遁帝都。即便是蕭何、留侯、韓信再世,恐怕也無法輔佐這個糜爛之朝政。”

我說:“誠然,朝廷在數十年前確有諸多過失,但如孫將軍所述,那是奸臣當權,皇權旁落。但只要我們一心輔佐,皇帝必然會明於天理、明於事理。”

“哈哈哈”孫恩大笑:“可笑可笑……德輿兄莫介意。我並非是笑你,而是笑這個朝廷。我已經對朝廷無望了。我此番請你到陣前,乃是欣賞你是位英雄。只要你我同心,先推翻司馬氏,然後整軍向北蕩平胡虜,難道不好麼?我孫恩確實不如德輿將軍、劉牢之那般擅戰,但是我卻能夠募集大量兵源。

“我爲漢王、閣下爲韓信,何愁天下不平?德輿將軍的治軍之才,人所共知。以閣下之才,在當今至少也當拜四徵將軍,可是眼下僅只是個營軍都督、無銜之參軍,實在屈才之至。閣下方又折了我軍的大帥姚盛。某雖不才,頗有拜德輿兄爲帥之意。

第十九章 整治軍紀 (1)第九章 初次領軍 (1)第027章 山嶺之夏第一章 以一敵千 (3)第002章 虎落平陽 (下)第二十九章 荊州鉅變 (1)第七章 慘無人道 (3)第九章 初次領軍 (1)第四章 紅塵之樂 (6)第十九章 整治軍紀 (2)第三十章 轉戰滬瀆 (1)第033章 軍心不穩第068章 深夜辭別第055章 笑話連牘第015章 政治迷雲第三十九章 水師威武第十二章 移鎮小溪 (4)第054章 兩位司徒第005章 紅顏之命第071章 斬魂之哀第七章 慘無人道 (1)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5)第二十七章 少年英傑 (1)第015章 政治迷雲第034章 與虎謀皮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6)第十六章 喬裝改扮 (2)第二章 寄奴出世 (2)第二十九章 荊州鉅變 (2)第十章 勇鬥筆架 (5)第四十章 滬瀆雪恥 (1)第三十三章 保衛家鄉 (1)第三十七章 覲見皇帝第五章 打造神兵 (1)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1)第十二章 移鎮小溪 (6)第025章 南征永嘉第三章 南征孫恩 (1)第二十八章 舌戰孫恩 (2)第十六章 喬裝改扮 (3)第二十三章 築城海鹽 (2)第八章 攻克會稽 (1)第070章 重臨舊地第二十一章 募集軍餉 (1)第二十一章 募集軍餉 (3)第052章 受贈美姬第053章 中毒事件第048章 王府之奢第二十章 富可敵國 (3)第十章 勇鬥筆架 (3)第二十五章 腰斬元帥 (3)第五章 打造神兵 (4)第二十五章 腰斬元帥 (2)第二十九章 荊州鉅變 (2)第二十九章 荊州鉅變 (1)第060章 起義決定第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3)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3)第三十一章 迎娶新婦 (2)第二十四章 水城遭襲 (1)第022章 孫恩之死第八章 攻克會稽 (5)第061章 京口起義第四章 紅塵之樂 (1)第五章 打造神兵 (5)第十章 勇鬥筆架 (6)第075章 覆舟覆舟第八章 攻克會稽 (2)第五章 打造神兵 (3)第063章 軍府議事第二十七章 少年英傑 (2)第028章 錘將護主第050章 拜訪司徒第一章 以一敵千 (1)第四十章 滬瀆雪恥 (1)第041章 北伐真僞第022章 孫恩之死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5)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1)第二十章 富可敵國 (1)第三十二章 攻取婁縣 (1)第九章 初次領軍 (2)第051章 侮辱國使第二十八章 舌戰孫恩 (1)第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1)第二十三章 築城海鹽 (3)第074章 夕陽西下第004章 惡語中傷第十六章 喬裝改扮 (4)第八章 攻克會稽 (5)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6)第013章 力勸迎擊第二十一章 募集軍餉 (2)第二十八章 舌戰孫恩 (3)第078章 建康石頭第001章 虎落平陽 (上)第065章 檄告天下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2)第033章 軍心不穩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3)
第十九章 整治軍紀 (1)第九章 初次領軍 (1)第027章 山嶺之夏第一章 以一敵千 (3)第002章 虎落平陽 (下)第二十九章 荊州鉅變 (1)第七章 慘無人道 (3)第九章 初次領軍 (1)第四章 紅塵之樂 (6)第十九章 整治軍紀 (2)第三十章 轉戰滬瀆 (1)第033章 軍心不穩第068章 深夜辭別第055章 笑話連牘第015章 政治迷雲第三十九章 水師威武第十二章 移鎮小溪 (4)第054章 兩位司徒第005章 紅顏之命第071章 斬魂之哀第七章 慘無人道 (1)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5)第二十七章 少年英傑 (1)第015章 政治迷雲第034章 與虎謀皮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6)第十六章 喬裝改扮 (2)第二章 寄奴出世 (2)第二十九章 荊州鉅變 (2)第十章 勇鬥筆架 (5)第四十章 滬瀆雪恥 (1)第三十三章 保衛家鄉 (1)第三十七章 覲見皇帝第五章 打造神兵 (1)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1)第十二章 移鎮小溪 (6)第025章 南征永嘉第三章 南征孫恩 (1)第二十八章 舌戰孫恩 (2)第十六章 喬裝改扮 (3)第二十三章 築城海鹽 (2)第八章 攻克會稽 (1)第070章 重臨舊地第二十一章 募集軍餉 (1)第二十一章 募集軍餉 (3)第052章 受贈美姬第053章 中毒事件第048章 王府之奢第二十章 富可敵國 (3)第十章 勇鬥筆架 (3)第二十五章 腰斬元帥 (3)第五章 打造神兵 (4)第二十五章 腰斬元帥 (2)第二十九章 荊州鉅變 (2)第二十九章 荊州鉅變 (1)第060章 起義決定第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3)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3)第三十一章 迎娶新婦 (2)第二十四章 水城遭襲 (1)第022章 孫恩之死第八章 攻克會稽 (5)第061章 京口起義第四章 紅塵之樂 (1)第五章 打造神兵 (5)第十章 勇鬥筆架 (6)第075章 覆舟覆舟第八章 攻克會稽 (2)第五章 打造神兵 (3)第063章 軍府議事第二十七章 少年英傑 (2)第028章 錘將護主第050章 拜訪司徒第一章 以一敵千 (1)第四十章 滬瀆雪恥 (1)第041章 北伐真僞第022章 孫恩之死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5)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1)第二十章 富可敵國 (1)第三十二章 攻取婁縣 (1)第九章 初次領軍 (2)第051章 侮辱國使第二十八章 舌戰孫恩 (1)第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1)第二十三章 築城海鹽 (3)第074章 夕陽西下第004章 惡語中傷第十六章 喬裝改扮 (4)第八章 攻克會稽 (5)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6)第013章 力勸迎擊第二十一章 募集軍餉 (2)第二十八章 舌戰孫恩 (3)第078章 建康石頭第001章 虎落平陽 (上)第065章 檄告天下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2)第033章 軍心不穩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西县| 蒙山县| 鱼台县| 台北县| 安多县| 翼城县| 无棣县| 青神县| 沅陵县| 潼南县| 大邑县| 泸西县| 辰溪县| 古田县| 长兴县| 廊坊市| 油尖旺区| 莎车县| 桃江县| 黎川县| 嘉荫县| 湖州市| 六盘水市| 城固县| 秭归县| 抚松县| 琼结县| 沈阳市| 蓬安县| 滨州市| 银川市| 嘉祥县| 石屏县| 昌乐县| 泸溪县| 凌源市| 鹤岗市| 濮阳市| 梁河县| 乌海市|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