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九章 整治軍紀 (2)

劉牢之回到會稽之後,指示何無忌替他守上虞。何無忌得令,整裝離開了小溪。

雖然劉牢之率兵打擊孫恩、鎮(zhèn)守海防,然而所到之處,無論是吳郡、會稽還是上虞,許多百姓對劉牢之並不感恩戴德。

原因不外乎在百姓們的眼中,劉牢之與孫恩的治下並無二致。自劉牢之到江南以來,軍紀越來越差。所過之處,無異於蝗蟲掃過,百姓能保住的唯有性命和餘糧而已。在某些地方,甚至連餘糧都不保。

從吳郡南下會稽郡之前,我對這樣的流言只是耳聞,以爲是誇大其辭,不屑一顧。我知道百姓們對王朝之統(tǒng)治是三緘其口,敢怨不敢言。明裡不敢說什麼,可私下裡常常將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渲染成天大之事。

到會稽乃至到句章之後,我纔對實情有了切身的體會。百姓對軍隊的印象也越來越差,甚至在談到軍紀時,已不再隱晦。當(dāng)然,僅僅百姓之間的市井閒談,是不足以如何的。這樣的渲染,多半是那些清談客們在酒足飯飽後的所爲。

他們雖居高位,但以清廉自居,雖然從不與百姓相處,卻一向以爲民請命、爲百姓說話的形象來抨擊當(dāng)朝者。司馬道子、元顯之流對這樣的清談客痛恨之至,然而諷刺的是,偏偏這兩位卻正是這些清談客的首領(lǐng)。

兩個司馬也知道,這些清談客們說的也的確是實情,但是王朝自南遷以來,所轄不過數(shù)州,民衆(zhòng)稀少。如果不加稅賦,連皇朝的威嚴尚不能保全。

那些清談客們不作爲,只是動動嘴皮說說,這未必太容易了。不爲朝臣,誰能解其中之難、其中之憂?偶爾,兩司馬在高朋滿座之時,也說些針貶時弊、大談變革之辭,但那也只是安慰安慰,順便製造一些他們爲國爲民鞠躬盡瘁的輿情而已。

對此,劉牢之不止一次地向我發(fā)牢騷說:上面的這二位也太會做人了,好處自己全得了,壞處便都是地方官僚、軍隊的不是。他也知道自己的軍隊做了一些對不起百姓的事,但好些都是在兩司馬的授意或影響之下做的。他率的是大晉國的軍隊,國家不養(yǎng)軍隊,難道還要他一個將軍來養(yǎng)?對於劉牢之的抱怨,我雖不能茍同,但是也不便反駁。

來句章之初,看到句章城外一片荒蕪,就想當(dāng)然地以爲這是源自孫恩賊軍的殘暴。上次問過駐軍之後才知道孫恩之暴不足道,劉牢之軍之所爲才令人心悸。

當(dāng)年在京口設(shè)北府軍時,這支軍隊是大晉國所有軍隊中軍紀最好的。每一個立志上陣殺敵的大晉國子民都以入北府軍爲榮。一人入北府,不僅全家榮耀,連家鄉(xiāng)地方上的士紳、土豪也異常恭敬。一時間,北府人才濟濟、將才累累。所有的軍官都是禮賢下兵、親兵如子,所有的士兵都是以保民安家爲己任。

也正因爲北府軍在晉國軍中的地位,也正因爲淝水之戰(zhàn)後無大仗可打,使得北府軍可以倚重那成名的一戰(zhàn)而使將領(lǐng)們?nèi)找婺靠找磺?、士兵們目益驕縱難調(diào)。北府主將謝玄、謝琰在世之時,尚且有所抑制。謝氏兄弟調(diào)離北府之後,北府將士們則似脫繮之馬一般,再也無人能制了。

除此以外,北府軍將士雖多出自尋常百姓家,但是士族子弟亦不少。一個看似普通的士兵,也許就是某位大臣、將軍的親友。他們犯紀,誰敢隨意開罪?

劉牢之等謝玄舊將尚且還能恪守北府之紀、之禮,但那些新募的官兵們,則實難恭維。原來是少數(shù)人的不良行徑,如同瘟疫一般,沒過幾年就傳染了整個軍隊。病入膏肓之際,再想大治,已然是困難重重了。劉牢之、孫無終等也曾下過工夫治軍,但是收效甚微。最後的所爲,只不過是偶爾剔除些芥蒂,而卻無奈於疾瘤。

劉牢之並沒有完全忽略我的進諫,但是他一心想的是如何撲滅孫恩之亂,無心於此。再說,國家久欠北府將士的軍餉,沒無法真的下狠心去治軍紀。雖然不能說軍紀之壞是劉牢之縱容的,但至少他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管不了,也不想管。後來我見勸說了也沒用,也就乾脆不再說了。

帶兵進駐句章之後,我曾下狠心要把句章軍治好。剛進句章城時,就對所有將士約法三章,也下過幾次狠手,軍紀果然爲之一振。不過久而久之,這軍紀也渙散了許多。尤其到了小溪之後,戰(zhàn)爭越來越猛,用度越來越大,軍餉越來越發(fā)不齊,軍紀也越不越不好認真去糾了。

不用說我平時接觸得很少的士兵,連我身邊的人也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之前忙於戰(zhàn)事,許多事情無暇顧及。現(xiàn)在已經(jīng)打退孫恩,可以騰出手來整治軍紀了。

這天,我把主要的軍官和一些老兵召到縣府來,商討軍紀的問題。

其實,小溪的縣府此時應(yīng)該以軍府相稱了。因爲句章的縣令到任之後,在新的句章城還未修好之前已經(jīng)建了一個臨時的縣衙。縣府遷過去之後,小溪寨中的這個府就成了專門的軍府。

我等衆(zhòng)人落座之後開口說:“目前軍中缺餉,諸位應(yīng)當(dāng)非常清楚。我知道朝廷給各位的這些官銜其實大多數(shù)人都不看重。那麼各位更希望在立功時得到怎樣的獎賞呢?”

我並沒有開門見山地談軍紀,而是談獎賞。這麼些年來的磨練,使得與武藝、兵法相比,我在爲人處事方面的長進似乎更大。

倘若要與人談兩件事,一件令人高興、一件令人不快。最好的方式是先談前一件事,使人的心情起來之後,再談後一件事。而把後一件令人不快的事談完之後,最後再用前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收尾,則這樣的談話也罷、討論也罷,一定會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其中一個軍官說:“賞不賞的倒無所謂,倘若能按時發(fā)餉就最好不過?!?

我還沒說話,一個看起來老實本份的老兵開口說:“劉將軍,其實您也應(yīng)當(dāng)知道,我們和您不太一樣。我們之中大多數(shù)並沒有什麼志向,入軍只不過就是爲了一口飯吃。不,不是爲了一口飯,而是爲了幾口飯,甚至是十幾口飯?!?

“嗯。”

“我的老家在徐州,那裡幾乎天天打仗。一家人逃難來到京口後,我便入了軍。倘若只是爲著養(yǎng)活我一個人,那麼我完全可以逃到江州、甚至嶺南去??墒俏矣屑矣锌?,沒有辦法逃那麼遠。

“在軍中,我們一旦有了戰(zhàn)功,朝廷就會授賞授銜,這當(dāng)然是我們所希望的。然而,受賞的漸漸少了,受銜的漸漸多了,也漸漸濫了。這些官銜軍銜放在歷朝歷代,或多或少都是有些俸祿的??墒窃谖页?,我們得到的銜也多半是虛銜。在我們看來,這些官銜只能拿在頭上頂著,不能當(dāng)飯吃。朝廷不給餉,那我們一家人吃什麼呢?”

“正是”。有幾個人附和。

第四十章 滬瀆雪恥 (2)第059章 京口密謀第四十章 滬瀆雪恥 (1)第七章 慘無人道 (1)第040章 兄弟同謀第033章 軍心不穩(wěn)第058章 元德獻計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2)第六章 巾幗英雄 (1)第六章 巾幗英雄 (6)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7)第016章 臨陣而降第十章 勇鬥筆架 (1)第三十四章 雁行陣法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5)第八章 攻克會稽 (2)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1)第040章 兄弟同謀第068章 深夜辭別第020章 阿諛逢迎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4)第二十七章 少年英傑 (1)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2)第七章 慘無人道 (2)第三十七章 覲見皇帝第032章 畫蛇添足第十八章 句章退敵 (1)第078章 建康石頭第066章 萬事俱備第七章 慘無人道 (3)第006章 神龍附體第062章 敵由東來第二十二章 蓬萊仙島第十章 勇鬥筆架 (4)第四章 紅塵之樂 (2)第071章 斬魂之哀第五章 打造神兵 (3)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4)第023章 韜光養(yǎng)晦第071章 斬魂之哀第十七章 收容難民 (2)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4)第067章 僞君早朝第031章 會稽密謀第五章 打造神兵 (4)第二十一章 募集軍餉 (2)第三章 南征孫恩 (3)第十三章 再現(xiàn)蹊蹺 (5)第047章 羅落橋畔第024章 錚錚佛語第七章 慘無人道 (3)第050章 拜訪司徒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2)第063章 軍府議事第十九章 整治軍紀 (1)第二十五章 腰斬元帥 (3)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1)第十九章 整治軍紀 (1)第七章 慘無人道 (5)第十八章 句章退敵 (1)第二十五章 腰斬元帥 (2)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7)第050章 拜訪司徒第071章 斬魂之哀第十七章 收容難民 (3)第045章 建長刀營第二十七章 少年英傑 (2)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6)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4)第三十五章 丹徒血戰(zhàn) (2)第九章 初次領(lǐng)軍 (3)第053章 中毒事件第009章 土斷政策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2)第三十九章 水師威武第060章 起義決定第二章 寄奴出世 (1)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6)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1)第八章 攻克會稽 (3)第044章 三弟出仕第三十七章 覲見皇帝第041章 北伐真僞第057章 奸雄論道第004章 惡語中傷第026章 忠臣之後第十七章 收容難民 (2)第048章 王府之奢第074章 夕陽西下第006章 神龍附體第三十八章 正式領(lǐng)軍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1)第三十六章 帝王之師第九章 初次領(lǐng)軍 (3)第二十四章 水城遭襲 (1)第十六章 喬裝改扮 (1)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3)第三十六章 帝王之師第三十七章 覲見皇帝
第四十章 滬瀆雪恥 (2)第059章 京口密謀第四十章 滬瀆雪恥 (1)第七章 慘無人道 (1)第040章 兄弟同謀第033章 軍心不穩(wěn)第058章 元德獻計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2)第六章 巾幗英雄 (1)第六章 巾幗英雄 (6)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7)第016章 臨陣而降第十章 勇鬥筆架 (1)第三十四章 雁行陣法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5)第八章 攻克會稽 (2)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1)第040章 兄弟同謀第068章 深夜辭別第020章 阿諛逢迎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4)第二十七章 少年英傑 (1)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2)第七章 慘無人道 (2)第三十七章 覲見皇帝第032章 畫蛇添足第十八章 句章退敵 (1)第078章 建康石頭第066章 萬事俱備第七章 慘無人道 (3)第006章 神龍附體第062章 敵由東來第二十二章 蓬萊仙島第十章 勇鬥筆架 (4)第四章 紅塵之樂 (2)第071章 斬魂之哀第五章 打造神兵 (3)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4)第023章 韜光養(yǎng)晦第071章 斬魂之哀第十七章 收容難民 (2)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4)第067章 僞君早朝第031章 會稽密謀第五章 打造神兵 (4)第二十一章 募集軍餉 (2)第三章 南征孫恩 (3)第十三章 再現(xiàn)蹊蹺 (5)第047章 羅落橋畔第024章 錚錚佛語第七章 慘無人道 (3)第050章 拜訪司徒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2)第063章 軍府議事第十九章 整治軍紀 (1)第二十五章 腰斬元帥 (3)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1)第十九章 整治軍紀 (1)第七章 慘無人道 (5)第十八章 句章退敵 (1)第二十五章 腰斬元帥 (2)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7)第050章 拜訪司徒第071章 斬魂之哀第十七章 收容難民 (3)第045章 建長刀營第二十七章 少年英傑 (2)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6)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4)第三十五章 丹徒血戰(zhàn) (2)第九章 初次領(lǐng)軍 (3)第053章 中毒事件第009章 土斷政策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2)第三十九章 水師威武第060章 起義決定第二章 寄奴出世 (1)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6)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1)第八章 攻克會稽 (3)第044章 三弟出仕第三十七章 覲見皇帝第041章 北伐真僞第057章 奸雄論道第004章 惡語中傷第026章 忠臣之後第十七章 收容難民 (2)第048章 王府之奢第074章 夕陽西下第006章 神龍附體第三十八章 正式領(lǐng)軍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1)第三十六章 帝王之師第九章 初次領(lǐng)軍 (3)第二十四章 水城遭襲 (1)第十六章 喬裝改扮 (1)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3)第三十六章 帝王之師第三十七章 覲見皇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溆浦县| 三明市| 永福县| 高安市| 论坛| 中方县| 德保县| 石柱| 临安市| 武冈市| 福建省| 手游| 平远县| 咸阳市| 万年县| 垦利县| 尼木县| 威信县| 白朗县| 大城县| 罗定市| 宜君县| 阿图什市| 沭阳县| 神农架林区| 泸州市| 九龙坡区| 马山县| 宝清县| 太谷县| 休宁县| 辉南县| 马公市| 乌鲁木齐市| 罗江县| 永城市| 叶城县| 长沙市| 雷波县| 松江区| 白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