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章 勇鬥筆架 (3)

儘管依然懷著賊兵偷襲的擔心,但經(jīng)過兩次守城戰(zhàn),我對打敗這夥賊兵大有信心。這羣賊人,應該是我所碰到的最沒有戰(zhàn)鬥力的一羣敵人。他們駐在城下時倒的確是一副攻城的樣子,不過他們攻起城來倒像是一羣來句章城打秋風的劫匪。既沒有攻略,也沒有章法。句章城對付正規(guī)軍隊有著天然不足,但對付劫匪還是綽綽有餘的。

不管他們這夥人是否賊兵大軍的前鋒,我都決定要好好教訓他們一番。

今天看來,賊兵的氣焰已經(jīng)沒有昨天那樣囂張了。連敗兩次,他們的士氣已經(jīng)低落許多,而我軍的士氣正在高漲之時。城內(nèi)的百姓受到了勝利的鼓舞,一大早趕到城下要求參戰(zhàn)的人就有幾十個。我只從中選了十幾個願意當斥候的,而把那些想上城參加戰(zhàn)鬥的勸退了。

當預備守城的梆子聲再次響起時,我只遠遠地望了敵營一眼卻轉(zhuǎn)身下了城。

賊兵人數(shù)雖然大增,但是攻法還是和昨天一樣的套路:吶喊著衝到護城河邊,泅水渡河,然後爬城。

正當他們渡河渡到一半的時候,城門突然打開,吊橋也開始“嘎吱嘎吱”地往下放。從城門裡衝出來的,是一隊全副鎧甲的大晉國士兵。那領頭的,就是我本人。

賊兵冷不防見到有人衝出城來,唬了一跳,紛紛舉起兵刃準備迎敵。岸上的賊兵倒還好,泅水的賊兵卻尷尬得很。泅河泅了一半,前進也不是,回頭也不甘心。

有幾個賊兵只恨自己遊得太快。他們來不及調(diào)頭往回遊就被我們砍死在護城河中了。

吊橋剛落平,我就率先跳上了橋,大喝一聲,舞著我那奇形怪狀的卻月刀衝向賊兵。

我這麼突然一吼、猛然一衝,不僅把賊兵震住了,連我身後的士兵也被震住了。那些士兵愣了半晌纔想起來要趕上來接應。

我已有過在吳郡城外“毆戰(zhàn)”的經(jīng)歷,這幾個月又用這卻月刀摸索出一套適合肉搏的刀法來。這刀法一直沒有機會試用,今天則是個絕好的機會。我把刀一舞起來,頓覺如虎添翼,越殺越順手。不到片刻工夫,我前面就倒下了一片。

在吳郡城外的那一戰(zhàn),我還懷著膽怯之心。今天一出戰(zhàn),則是懷著必勝之心。此外,身後還有一百名死士爲臂膀,頓覺眼前的幾百賊兵根本就不夠我殺。在我的鼓舞之下,尾隨我的百名士兵也是越戰(zhàn)越勇。

賊兵抵擋不住我們的鋒銳,紛紛後退。

正在搏殺之間,突然聽到有個賊兵尖聲叫了起來:“這就是在吳郡殺了我許多兄弟的那個人!”

“就是李將軍率數(shù)百人圍攻,最後還讓他脫逃的那個人嗎?”

“是的。哦,不是。不是數(shù)百人,是兩千人......”

“兩千?”

“是的。就是他,我認得。那天他也是這樣舞著那把刀......不對,刀好像有些不同,但他的樣子和殺法我是記得的。”

那個人提到我的刀不同的時候,許多賊兵纔將注意力集中到我的刀上。卻月刀的形狀奇特,再加上刀上滿是鮮血,所以這刀看起來異常的猙獰。我索性把刀往空中一揮,大喝了一聲“拿命來!”,一個箭步上前,砍翻了一個就近的賊兵。

所有人都嚇得一哆嗦,連我身邊的士兵也是。

這一吼確實有效。原來古人用怒吼殺敵的確是真的。我心裡不禁有些得意!

賊兵聚在一起與我們糾纏。我們藉著這攻勢不強的對峙時機恢復體力,而我也趁機觀察進攻的最佳方向。目前的狀況與吳郡城外時截然不同,那時候一心想的是突破,此時一心想的是突進。

我正在尋思時,只見遠處賊羣騷動。一面黃旗從遠處向我們這邊飄過來,喧鬧聲大多來自那個方向。我正在揣測是怎樣的情況時,黃旗與喧鬧聲就移到了近前。只見那黃旗往左右一抖,賊兵紛紛向兩旁分開,中間閃出一個身穿銅鎧的大漢來。

那大漢走到陣前立定。旋即,他身後轉(zhuǎn)出兩個侏儒來。每個侏儒懷裡都抱著一個銅錘。那錘看起來極沉,把那兩個侏儒壓得氣喘吁吁。大漢從侏儒手裡一一接過錘,兩個釋去重負的侏儒歡天喜地、蹦蹦跳跳地轉(zhuǎn)身躥進了人羣。

那大漢舉起兩個銅錘在我面前比劃了幾下。兩隻錘頭與大漢戴著銅盔的腦袋一般大小,猛一看去,三個銅球被手臂連在一起,就像書桌上的筆架一樣。我不禁心裡暗暗好笑。

這個銅筆架盯著我看了半晌,開口說道:“對方敵將先報上名來再送死?!?

聽了這話我一愣,頭一遭聽到陣前這樣打話的。

通常人們說的是:“對方敵將速速報上名來”,或者“對方敵將速來送死”,或者乾脆什麼也不說直接開殺。這個筆架先殺人之前還要知道對方是誰,看來對送死之人的身份很感興趣。

雖然他說得無禮,但在開戰(zhàn)前通名報姓也算他還知道些禮節(jié)。我把刀往地上一頓,道:“大晉徵北司馬劉裕劉德輿。你是何人?”

“天公將軍李耳?!?

哦?李耳?這名字似曾聽過。再轉(zhuǎn)念一想,這名字豈止是聽過,簡直是赫赫有名。李耳,難道不是老子老聃的本名麼?這老子可是孫恩這夥人所信奉的天師道的鼻祖。作爲信徒,竟然以祖師的名字命名,也不知道避諱。實在是匪夷所思!

筆架揚了揚手裡的銅錘,打斷了我的胡思亂想:“那日吳郡城下傷我數(shù)百弟兄的,可是你?”

“原來那日傷的是李將軍部下。劉裕多有得罪。不過,倘若他們老老實實在家鄉(xiāng)種田,怎會無緣無故在吳郡受到殺傷。李將軍,倘若你也怕殺傷,不如帶著弟兄們回家種田去吧?!?

我說得語重心長,可是誰都聽得出來滿口都是諷刺之辭。那筆架也不傻,氣得直咬牙。不過,他的耐性倒還好,竟然轉(zhuǎn)而笑了笑:“說得好!說得好!既然劉司馬那日被我數(shù)百部下重重圍住尚能逃脫,想必今日也能從我這雙錘下逃脫吧?!?

“那天圍他的不是數(shù)百人,是兩千人?!币粋€聲音小聲地糾正。

筆架惱怒地回頭瞪了一眼那聲音傳出的方向。一個賊兵趕緊擠進人羣不見了。

“閣下自以爲能對付得了我手中的寶刀麼?”我把刀從地上撥起來,握在手裡一揮,風聲呼呼作響。

賊兵們不由得退後了一步。

第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3)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6)第057章 奸雄論道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4)第068章 深夜辭別第001章 虎落平陽 (上)第三十二章 攻取婁縣 (2)第十三章 再現(xiàn)蹊蹺 (5)第030章 無終無果第031章 會稽密謀分類強推榜上榜感言第006章 神龍附體第三十一章 迎娶新婦 (1)第三十八章 正式領軍第二十四章 水城遭襲 (2)第九章 初次領軍 (6)第五章 打造神兵 (3)第二十九章 荊州鉅變 (2)第035章 惡語相激第一章 以一敵千 (1)第054章 兩位司徒第五章 打造神兵 (3)第八章 攻克會稽 (5)第042章 西部刀郎第一章 以一敵千 (5)第028章 錘將護主第十七章 收容難民 (1)第二十四章 水城遭襲 (1)第073章 真龍再現(xiàn)第018章 爲虎所傷第四十章 滬瀆雪恥 (2)第三章 南征孫恩 (3)第040章 兄弟同謀第一章 以一敵千 (3)第二十一章 募集軍餉 (1)第052章 受贈美姬第六章 巾幗英雄 (2)第十七章 收容難民 (1)第062章 敵由東來第三十七章 覲見皇帝第三十一章 迎娶新婦 (1)第二十八章 舌戰(zhàn)孫恩 (1)第七章 慘無人道 (5)第三章 南征孫恩 (5)第三十一章 迎娶新婦 (2)第029章 猛將較武第023章 韜光養(yǎng)晦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2)第048章 王府之奢第十八章 句章退敵 (3)第034章 與虎謀皮第060章 起義決定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7)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5)第062章 敵由東來第八章 攻克會稽 (3)第十三章 再現(xiàn)蹊蹺 (4)第026章 忠臣之後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2)第017章 受制於人第一章 以一敵千 (1)第六章 巾幗英雄 (2)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4)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1)第二十章 富可敵國 (4)第007章 西出迎敵第057章 奸雄論道第三十二章 攻取婁縣 (3)第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1)第029章 猛將較武第六章 巾幗英雄 (2)第二十一章 募集軍餉 (3)第二十九章 荊州鉅變 (1)第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3)第030章 無終無果第027章 山嶺之夏第069章 江乘之戰(zhàn)第四章 紅塵之樂 (4)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2)第038章 以身涉險第072章 英傑之後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2)第039章 放虎歸山第二十章 富可敵國 (2)第018章 爲虎所傷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5)第七章 慘無人道 (4)第三十章 轉(zhuǎn)戰(zhàn)滬瀆 (2)第029章 猛將較武首頁精品文字推薦感言第三十四章 雁行陣法第四章 紅塵之樂 (6)第070章 重臨舊地第021章 古今戰(zhàn)例第二十一章 募集軍餉 (3)第六章 巾幗英雄 (2)第030章 無終無果第078章 建康石頭第九章 初次領軍 (6)
第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3)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6)第057章 奸雄論道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4)第068章 深夜辭別第001章 虎落平陽 (上)第三十二章 攻取婁縣 (2)第十三章 再現(xiàn)蹊蹺 (5)第030章 無終無果第031章 會稽密謀分類強推榜上榜感言第006章 神龍附體第三十一章 迎娶新婦 (1)第三十八章 正式領軍第二十四章 水城遭襲 (2)第九章 初次領軍 (6)第五章 打造神兵 (3)第二十九章 荊州鉅變 (2)第035章 惡語相激第一章 以一敵千 (1)第054章 兩位司徒第五章 打造神兵 (3)第八章 攻克會稽 (5)第042章 西部刀郎第一章 以一敵千 (5)第028章 錘將護主第十七章 收容難民 (1)第二十四章 水城遭襲 (1)第073章 真龍再現(xiàn)第018章 爲虎所傷第四十章 滬瀆雪恥 (2)第三章 南征孫恩 (3)第040章 兄弟同謀第一章 以一敵千 (3)第二十一章 募集軍餉 (1)第052章 受贈美姬第六章 巾幗英雄 (2)第十七章 收容難民 (1)第062章 敵由東來第三十七章 覲見皇帝第三十一章 迎娶新婦 (1)第二十八章 舌戰(zhàn)孫恩 (1)第七章 慘無人道 (5)第三章 南征孫恩 (5)第三十一章 迎娶新婦 (2)第029章 猛將較武第023章 韜光養(yǎng)晦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2)第048章 王府之奢第十八章 句章退敵 (3)第034章 與虎謀皮第060章 起義決定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7)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5)第062章 敵由東來第八章 攻克會稽 (3)第十三章 再現(xiàn)蹊蹺 (4)第026章 忠臣之後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2)第017章 受制於人第一章 以一敵千 (1)第六章 巾幗英雄 (2)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4)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1)第二十章 富可敵國 (4)第007章 西出迎敵第057章 奸雄論道第三十二章 攻取婁縣 (3)第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1)第029章 猛將較武第六章 巾幗英雄 (2)第二十一章 募集軍餉 (3)第二十九章 荊州鉅變 (1)第二十六章 空城妙計 (3)第030章 無終無果第027章 山嶺之夏第069章 江乘之戰(zhàn)第四章 紅塵之樂 (4)第十一章 棄守句章 (2)第038章 以身涉險第072章 英傑之後第十五章 譁變之危 (2)第039章 放虎歸山第二十章 富可敵國 (2)第018章 爲虎所傷第十二章 移鎮(zhèn)小溪 (5)第七章 慘無人道 (4)第三十章 轉(zhuǎn)戰(zhàn)滬瀆 (2)第029章 猛將較武首頁精品文字推薦感言第三十四章 雁行陣法第四章 紅塵之樂 (6)第070章 重臨舊地第021章 古今戰(zhàn)例第二十一章 募集軍餉 (3)第六章 巾幗英雄 (2)第030章 無終無果第078章 建康石頭第九章 初次領軍 (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山区| 武汉市| 敦化市| 任丘市| 栖霞市| 尉犁县| 龙泉市| 辽中县| 商河县| 横山县| 泗阳县| 襄城县| 江孜县| 朝阳区| 汪清县| 娄烦县| 新疆| 澄迈县| 孝感市| 乌苏市| 北海市| 阿拉善左旗| 广宗县| 沂南县| 陆河县| 黔东| 通许县| 宣汉县| 本溪| 博野县| 平乡县| 灵宝市| 房山区| 宜昌市| 扬州市| 九江县| 游戏| 辉南县| 石河子市| 白玉县| 金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