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二十章 壓價

“我倒有個主張,”顧允成是顧家三兄弟最小的一個,論學(xué)問卻直追顧憲成,相差不多。此時他道:“龜山書院,也就是以前東林書院怎麼樣?以前二泉先生倡儀修復(fù),但當時國力不強,富者不多,所以無人附從,此事罷議。今有我等倡儀,無錫富戶亦多,倡明文教,大家力所樂從的事情,我想,應(yīng)該可以修復(fù)。”

“妙,大妙!”

顧憲成兩眼一亮,笑道:“既然如此,今日大哥選的幾處地方不看了,我們回府,明早去看東林書院,如何?”

衆(zhòng)人當然沒有異議,東林書院還是北宋時赫赫有名的理學(xué)大師“二程”兄弟在無錫講學(xué)時修築出來的,地方大,風(fēng)景好,風(fēng)水當然也沒有問題,而且最妙的就是顧憲成和高攀龍等人都是正經(jīng)的理學(xué)門徒,與現(xiàn)在流行的王氏心學(xué)是死對頭,他們的治學(xué)主張就是尊經(jīng)重道,高揚氣節(jié),“復(fù)興”正學(xué),並且要“衛(wèi)時救道”,可以說,今日人數(shù)雖不多,卻是代表一個很重要的學(xué)術(shù)流派,並且,也是一個極有勢力和實力的流派。

雖然顧憲成等人還並沒有家居講學(xué)的打算,但私下會議時,彼此都認爲這是遲早的事情。

在朝,要上疏規(guī)勸天子,暗中經(jīng)營勢力,幫扶正人,黜退小人,所以未來都要往吏部經(jīng)營,這是必然之勢。

在野,就要宏揚理學(xué),光大正道,這也是顧憲成等人的夙願。

說定了此事,衆(zhòng)人心情頗佳,離顧宅不遠,索性不坐車也不上轎子,安步當車,走回去。

天氣很好,秋天時江南雖不及北京那樣有香山勝景,但亦有不少可觀之處,特別是無錫一帶士大夫的林園頗多,在城外走著,時不時能看到一個景緻格局頗佳的林園,以顧憲成等人的身份,足可入內(nèi)觀看,不過衆(zhòng)人無心於此,走馬觀花,一看而罷。

“今年秋闈在即,不知道今科比上一科如何了。”

“萬曆八年有我們叔時兄,還有鄒爾瞻,當然是一時名榜,這一科怕不能比。”

顧憲成搖頭笑道:“我們這一科有張懋修,張敬修兄弟,一個在一榜第一,一個位在二甲,足爲本榜之羞。餘者除爾瞻兄之外,皆泛泛之輩,不是弟瞧不起這些同年,實在是庸庸碌碌的多啊!”

萬曆八年這一榜確實是如他所說,出色的不多,衆(zhòng)人聞言也不好再說什麼,一時沉寂下來。

轉(zhuǎn)眼之間,到得城中丁字南街。

這裡距離顧府不遠,糧行衆(zhòng)多,顧家也有糧行在此,衆(zhòng)人原欲繞行,不過顧憲成當頭先走,旁人也只得跟上去。

走不多遠,便聽到吵鬧聲,衆(zhòng)人聽了幾句,似乎是在爭糧價的事,各個飽學(xué)之士都是搖頭,顧憲成笑道:“寒家說起來是詩書世家,也爭這些繩頭小利,叫大家取笑了。”

“不讀書就是這般,所以才說要教化。”

“嗯,吾輩先將公議寫成帖子,分贈城中各大佬,再鼓動那起子富

戶,這等文教之士,這些措大最容易出錢。”

“呵呵,他們也要假扮斯文一脈麼?”

“附庸風(fēng)雅嘛。”

“哈哈哈,說的是。”

衆(zhòng)名士沒有在意,繼續(xù)前行,這邊的小小吵鬧在他們看來無足掛齒,百姓掛心的什麼糧價,爭那幾文小錢,實在有辱清聽,他們要負責(zé)的是未來朝廷風(fēng)氣走向,正道人心,教化萬民,眼前這點子事情,實在是難以叫他們停下自己的腳步了。

“你們這樣做事也是太黑了。”說話的是顧廷秀,他環(huán)顧左右,昂然道:“月前還是一石四錢二收糧,現(xiàn)在秋稅下來,你們收糧就掉到三錢一石,過冬時準漲到五錢一石,這心也太黑了。都是本家,豈能這樣做事?”

“若不是看你兄弟是本家,早就叫人打斷你們的腿了。”顧家糧行前站了一排大漢,個個都半披著衣服,光著前胸,看起來都是惡形惡狀的。

收糧放糧都不是毫無風(fēng)險的,荒年時,看到米的饑民跟暴民只有一線之隔,去年淮揚大水時,不少人從江北過來逃荒,看到米店糧行,餓的飢腸轆轆的饑民眼還有不綠的?這個時候,一則是要兵丁和城中的大戶震住場子,要兇一些,二來是趕緊放賑。

再就是此時突然壓低糧價,跑來賣糧食的農(nóng)民肯定不依,要大吵大鬧,甚至是大打出手,震不住,天天還不知道要打多少場。

這會子顧廷義兄弟一吵,四周圍了不少賣糧的農(nóng)民,這些大漢說的也是實話,如果不是看在本家份上,早就動手了。

“二弟,算了。”

顧廷義咬著牙將兄弟拉回來,他心裡明白,真打起來,別看圍觀的農(nóng)民很多,各人也氣的很,但沒有什麼主心骨……自己兄弟孤身來的,要是有十幾二十個本村一起過來的,一聲吆喝,還能一起打羣架,別的村上的又不同姓,只會看著自己兄弟捱打,絕不會有人幫手。

看到這兄弟倆人退讓,顧家糧行前的漢子們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他們吃的這碗飯就是要震懾這些賣糧的農(nóng)民,要是震不住,自己的飯碗也就砸了!

“怎麼辦?”

顧家兄弟兩人茫然對視,賣糧的話,連窟窿也補不齊,還得再賣四五石穀子,才能把現(xiàn)在的窟窿補上。

可這樣一來,家裡的存糧幾乎掃蕩一空,只剩下寥寥的存糧,吃到過年都很爲難,需要輔以大量的野菜雜糧,勉強能撐到新春,可春荒難熬,到夏初之前,沒有野菜,也沒有任何收成,家中無糧,這一段時間,十分難頂啊。

“再多走走吧。”

顧家子弟賣糧,肯定都是優(yōu)先選擇顧氏家族自己的糧行,既然家族糧行這般不顧自己族人的死活,那麼當然貨比三家,多走走是要緊的。

雖然要多出力氣,不過,做莊稼農(nóng)活的人,還怕出膀子力氣嗎?

“去吧,多走幾家。”站在糧店門前的幾個大漢

臉上都露出奸笑來。他們沒有阻止,如果對方鬧事,動手都可以,如果人家不賣,當然沒有強買的道理,那就說不過去,近似黑店,名聲太壞了,上頭不會允許的,就是官府,也不能坐視不管。

顧家兄弟推著糧車離開,自然是一路打聽,可是不論問到何處,一直到惠山寺一帶的小店都打聽了,仍然是公價,全部是三錢一石。

“順字行也收糧,去看看吧。”

順字行在城北有一家較大的分店,上下兩層樓的門臉,加上裡頭過百間的倉房,算是城中十分有名的一家大商行了。

但顧廷義不願到順字行去,因爲順字行在無錫等地立足時,護衛(wèi)隊和本城附近的無賴少年不知道打了多少次羣架,死傷很多,據(jù)顧廷秀所說,無錫城中就死了好幾十人。

後來是本城士紳與官府出面,順字行與宋家李家等大商家聯(lián)合起來談判,最終確定了順字行在本城可以立足,但順字行在經(jīng)營上,也要與本城商家和其背後的士紳商量,不能爲所欲爲。

因爲大家心裡很明白,順字行有極爲強悍的物流,它的北貨當然是本城士紳和商家沒有辦法與之爭鋒的,在價格和質(zhì)量還有種類上,江南商家是完敗的。在類似腳行的業(yè)務(wù)上,順字行也不完全依賴自己的馬車,雖然在北方是以馬車取勝,在南方,卻採用了短途馬車,中途用江船,長途依賴自己海船的策略,一樣取得完勝。

就算是南貨,順字行也是一樣有自己獨到的一面,這一點來說,江南的商家亦不能不服氣,他們的經(jīng)營方法是以質(zhì)量和奇巧加上厚重的資本各方面取勝,不象晉商,完全是依賴人脈和資本,在經(jīng)營之道上,江南商人並不怎麼佩服晉商,對順字行,卻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對顧廷義來說,這種強悍的大商行本身叫他有些反感和警惕,而開始時資本進入的血腥更叫他極爲不適。

當時的人鄉(xiāng)土觀念極重,本城的人再有不是,叫外來者打的灰頭土臉,死傷極多,仍然是一件極爲沒有面子的事,所以這兩年多功夫下來,順字行在本城已經(jīng)擁有衆(zhòng)多的客源,顧廷義卻是頭一回上門。

“一石三錢五。”

“能不能再格外高些?”

“實在是沒有辦法,真的抱歉。本城士紳和商家公議是三錢,本商行拒絕這個底價,穀賤傷農(nóng),在這種時候過於壓低價格,實在是盤剝太甚,所以我們格外要多加五分,並且憑賣糧憑證,可以免費乘坐我們的江船和馬車返回居住地,除此之外,我們也愛莫能助了。”

順字行的門臉極大,分爲好多個區(qū)域,在江南也一樣有南貨區(qū),此外有皮毛區(qū),藥草區(qū),乾貨區(qū)等等,顧廷義進來時,看到有口磨銷售,這東西在江南是很難得的珍品,口磨肉質(zhì)細嫩,有奇香奇鮮,從張家口入境一般難得到江南,只有江南的大士紳之家才能享用,因爲託福順字行強悍的物流,江南的中產(chǎn)之家也慢慢能享用了。

(本章完)

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八十九章 頂峰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八百二十五章 用絞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一百二十章 財貨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十八章 境遇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五十四章 反轉(zhuǎn)第九百零二章 信心第七百零七章 擴散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zhèn)靜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fā)動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八十八章 爆發(fā)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fā)第二百九十七章 鐵流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fēng)波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七百章 福星第四百四十四章 行動第六百七十七章 土地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fā)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五十章 賜金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六百四十二章 偶遇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十七章 感激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六百五十二章 重箭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qū)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一百二十章 財貨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六十九章 心術(shù)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yī)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八十九章 頂峰第六百七十六章 十萬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lǐng)土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fù)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zhí)意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
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八十九章 頂峰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八百二十五章 用絞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一百二十章 財貨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十八章 境遇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五十四章 反轉(zhuǎn)第九百零二章 信心第七百零七章 擴散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zhèn)靜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fā)動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八十八章 爆發(fā)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fā)第二百九十七章 鐵流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fēng)波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七百章 福星第四百四十四章 行動第六百七十七章 土地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fā)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五十章 賜金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六百四十二章 偶遇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十七章 感激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六百五十二章 重箭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qū)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一百二十章 財貨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六十九章 心術(shù)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yī)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八十九章 頂峰第六百七十六章 十萬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lǐng)土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fù)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zhí)意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城县| 靖远县| 翁牛特旗| 清河县| 东港市| 蒙阴县| 云阳县| 湘潭县| 黑山县| 行唐县| 呼图壁县| 桐庐县| 哈尔滨市| 乐亭县| 滨州市| 大石桥市| 南充市| 古交市| 运城市| 即墨市| 双桥区| 大石桥市| 潼关县| 山阳县| 海林市| 如东县| 修武县| 衡山县| 修武县| 宜都市| 鸡泽县| 阳泉市| 康平县| 田阳县| 钦州市| 麻阳| 静乐县| 新宁县| 咸阳市| 鄂托克旗| 都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