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

杜忠也不滿道:“李佑你這事不地道了,同百戶呆著,你把我們往火坑裡騙?”

“你自己落個沒下場是你倒黴,甭來坑害咱們!”

“他美著呢,不見穿著新襖袍,戴著新帽子,這是賣大丫的賣來的吧?這不要臉的。”

“我說李佑家的,當家的犯渾你也跟著渾,以前咱們還誇你是個有主張的,你這是怎麼了?這名聲臉面都不要了是吧?”

“他遼陽鎮能呆一輩子不能?你們一家下半輩子怎麼活,人家能將你們帶到京城裡頭去?”

“說來說去,還是咱們定遼六衛的人是自己人,李佑你想清楚。”

“外來的沒好人!”

李佑被噴了一臉的唾沫星子,李家的更是被一羣婦人圍在正中,七嘴八舌的輪番攻擊,這麼亂了好一陣子,李佑才一臉憤然的推開衆人,鐵青著臉怒道:“新來的總爺是好人,二十不到,大丫雖是丫鬟,但總爺從來就尊重,沒有什麼越軌的事,我們兩口子,灑掃漿洗,用心做活計,一句多餘的話不說,多餘的事不做,怎麼在你們眼裡我們就不是人了?”

衆人被他說的一徵,但李達在內的不少人都面露冷笑,他們絕不相信李佑所說,這個世道,哪裡有李佑說的這樣的好事?兩口子新衣穿著,月錢拿著,大丫還清白無事?這可真真是笑話了……就是李佑兩口子,估摸著也是叫這個新來的總爺給收買了,想來真是可笑,人家一回京,能將他一家子也帶了去?

在衆人鄙視的眼神之中,杜老爺子上前對李佑道:“李佑你不必多說,可能那張總爺對你家不壞,但你知不知道,現在城中到處都在傳,總兵官要把咱們定遼五衛的人全攆到城外去,收我們的營房和地,趕盡殺絕。”

“這不可能吧,總爺不象是這樣的人。”李佑楞了楞神,道:“這樣的大事,朝廷也不會不管吧?”

“朝廷當然不會不管……”

有人剛接句話,杜忠便揮手道:“甭廢話了,該幹啥幹啥去。”

李佑默然,他知道是杜百戶信不過自己,不把實情告訴他,所以將別人的話頭給打斷了。

“俺回去問總爺。”李佑倔強的道:“他不是這樣的人,你們等著,俺這就回去。”

“呸,傻狍子一個,這世道當官的還有好人?”

李達恨鐵不成鋼,感覺李佑太給他李家宗族丟臉,忍不住又一口唾沫噴過去。

“李達,要是俺對,這兩口唾沫俺得還給你。”李佑看著平和,性子是十分執拗的,要不然也不會舉家逃跑了,他認準的事情,當然也不會輕易變化,告別衆人,他匆忙又往總

兵府邸趕過去。

……

……

孫承宗越走越心驚,城中的氣氛已經可以說是隻能用火爆來形容了。整個城市,就象是一隻在不停添火的油鍋,油星子已經開始爆起來,一會兒就要炸鍋了。

整個遼陽城二十萬人以上,與軍戶相關的就是佔了大半,他一路走來,不停的有人聚集,謠言滿天飛,幾乎到了荒誕不經的地步,什麼要搶小孩製藥,替皇上選秀女的話都出來了,反正老百姓怕什麼,謠言裡頭就有什麼,到這地步,孫承宗已經知道事情不簡單,縱使是惟功真的要做什麼不妥的事情,也沒有這種全城義憤的道理。

這裡頭,沒有人搗鬼才是真的活見了鬼。

大明到了萬曆年間,已經形成了初步的市民階層,當然比起北宋時還差的遠,論民間經濟的活力,富足,明朝萬曆年間雖然比以前強的多,但經過蒙元的百年剝削和慘烈的戰亂,到現在都沒有恢復到北宋時最繁富的水平。

別的不說,光是說金銀產量,還有銅錢的出產,明朝二十年銅錢的製成量都比不過宋朝的一年,鐵礦的開採量,也是遠遠不如北宋,這些硬指標上明朝比宋朝落後就是落後,沒有什麼話可說。

好在隆慶和萬曆年間,僵硬的封海政策終於被取消了,代之而起的就是海外貿易井噴般的發展了起來,雖然得益的是大海商和半海盜半海商的冒險家,但因此而受惠的人也是很多……蘇州一帶,早就不種稻米了,全部改爲棉田和種植桑樹,每到春天憑養蠶和賣桑葉就能賺到足夠的生活費了,加上當當織工,自己紡布,生活比起遼東來真是天上地下,在江南,因爲這些活婦人也能做,收入還真不低,所以婦女的地位也水漲船高……經濟收入決定家庭地位,這是絲毫不錯的。

一點變化,可以改變一個社會,這也是值得研究的有趣現象。

在現在的大明,商品經濟發展的比前二百年要快的多,市民階層也多,代之而起的就是市民文化和整個階層的覺醒……在萬曆年間,所謂的抗稅事件有無數起,萬人以上規模的就好多起,最著名的當然是蘇州五義士事件,數萬蘇州市民羣起暴動,抗議錦衣衛抓捕蘇州名士周順昌,當場打死兩個校尉,後來五義士出來頂罪,甘願受刑,平息了事件。

朝廷也不爲已甚,並沒有窮追猛打,一城人皆反,鬧事的主力最少過千人,但處死五人後也就息事寧人,了結了此事。

現在萬曆朝此起彼伏的兵變和民變還沒有開始,不過如果遼陽城處理不當的話,很可能就是一場大規模的民變的開端,而遼陽是重要的戰略城市,城中的主要居民是軍戶,暴動的危害性就更加上升了不少……林紹勇兄弟和王政和,還有背後的大佬們,打的便是這樣的主意,一旦事起,可以藉機調走惟功,或削弱他的權責……反正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至於被他們用謠言起鬨騙出來的

百姓會遭遇什麼事,受到多大的損失,那他們反正是不會去管了。

……

……

孫承宗是老老實實的投了名刺,然後就是在外頭的門房等著,以他的身份,還不夠昂然直入的資格。

坐在門房,他用好奇的眼神打量著四周的環境,看到熟悉的軍人穿著那一身軍服,忙忙碌碌的樣子,他的臉上,也是顯露出會心的微笑。

這種感覺,十分熟愁,也是叫人感覺內心舒服,如果不是今天發生在眼前的事情,孫承宗的心裡,想必還會輕鬆很多。

“咦,這不是孫先生?”

就在他等著傳見的功夫,一個身材壯實的青年軍官,還有一個高大的黑炭頭身後接著一個麻臉軍官,三個青年軍官都是標準的軍人儀表,正從總兵衙門左側的廂房裡出來……如果孫承宗一直在遼陽的話,就會知道那裡是通事局軍令司的辦公地方。

因爲前一陣的事情,朱尚駿立了一大功,張豬兒和郭宇三人也分別立了一功,他們是到軍令司來辦理檔案等相關手續,然後憑證明去軍需局領取獎勵,不論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遼陽鎮這裡有一個習慣,也是叫人喜歡的習慣,立功之後,不論是評定還是發放獎勵都十分快捷,幾乎不拖,這邊剛立功不到十天,那邊獎勵已經算好,每人的豐厚獎勵已經發下來了。

當然,實物獎勵是一回事,記功系統裡各人的評定等級纔是大事,這意味著在遼陽鎮的升遷,還有朝廷官爵的升遷等等。

其實在現在的遼陽鎮裡,朝廷官爵也就是世職還吸引人了,武官不值錢,京裡出來的眼界也大,一品武官在京裡又如何?過的窮困潦倒的也不是沒有,真正是得有權,還得有地位,不然的話,一品武職見了七品武職下跪也不是沒有,跟著惟功大人,最少官職不是問題,根本不必太放在心上。

倒是世職意味著將來的世襲土地,京衛的土地被勳貴和太監們分光了,將門撈著的好處很少,現在已經有風聲傳過來了,大家集團轉移遼陽都司,世職都算在遼陽都司名下,遼東這裡遼陽是還有不少土地的,不象寧遠到廣寧到錦州已經被人佔了個七七八八。

除了世職之外,當然還是實質性的獎勵最叫人高興了,張豬兒三人,個個都是興高采烈的,十分滿足。

“是我……你是豬兒?”

“是我呢,先生來拜我們大人?”

“是,在等傳見。”

孫承宗和張豬兒還是在京裡搞清理工作時認識的,彼此間也算有些交情,最少是個熟臉,張豬兒也知道,自家大人對這個讀書人很器重,而孫承宗不溫不火,看到事情就能舉一反三,一看就是個聰明人,又沒有讀書人的那種酸腐勁和傲氣,所以張豬兒對他的印象也很好……“先生,我帶你進去吧,我們大人聽說你來了,一定很高興。”

“好吧,有勞豬兒兄弟。”

(本章完)

第三百章 緩急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十四章 寶和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八百章 工廠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八百六十六章 總管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一百四十章 兩難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六百三十九章 諱敗第九百章 糧價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十三章 苦練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五十七章 展布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
第三百章 緩急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十四章 寶和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八百章 工廠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八百六十六章 總管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一百四十章 兩難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六百三十九章 諱敗第九百章 糧價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十三章 苦練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五十七章 展布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阳县| 永城市| 琼海市| 桂平市| 大同市| 临澧县| 安多县| 晋城| 泗阳县| 淮安市| 繁昌县| 德安县| 潢川县| 侯马市| 宜章县| 隆化县| 遵义市| 时尚| 平利县| 邛崃市| 缙云县| 勐海县| 缙云县| 盐源县| 邳州市| 冀州市| 宜君县| 清水河县| 榆中县| 延长县| 齐齐哈尔市| 磴口县| 来安县| 巢湖市| 合山市| 定西市| 涿鹿县| 澳门| 漳浦县| 垦利县| 虎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