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四十二章 偶遇

“二兄珍重。”

呂紳和梅應楨先後拱手,衆人臉上都顯露出惜別的神情,這兩人還不走海路,他們先後請過假,坐海船到遼陽去過,這一次打算從密雲到三屯營,再到古北口,喜峰口,再往遷安,遵化,再到山海關,一路上看盡關城險隘,遊歷一番,也算增長自己的見聞。

多年前只能苦讀,在朝後時間不多,此次去教書講習,待遇優厚,家小也送過去了,沒有什麼煩心的事情,倒真的不妨認真遊歷一番,算是一種難得的積累。

天氣很熱,衆人都沒有多留的心思,呂紳消息靈通,已經知道今日朝會發生的事情,他對此心急如焚,但又不願和盧洪春等人言說……畢竟對他們來說,既幫不上忙,亦出不了什麼有用的主意,他們的用處,不在這上頭。

這樣的事,他都是和梅應楨,加上劉士忠,沈榜等人暗中書信往來,彼此計較,形成決議之後,再寫信給遼陽,表述出來。

遼陽那邊,有孫承宗,徐光啓,袁黃,宋堯愈,在學校還有徐渭,李贄,可稱是人才濟濟了,所以在朝爲官的張黨成員,提供建言的時候都是格外慎重,不願叫人笑話了去。

這一次的事變,出於非常,呂紳也是急著回府和梅應楨商量,當下說了幾句之後,衆人便欲告辭。

順字行在東便門這裡也有一個馬車行,費用事前已經繳納,只要上車,頃刻可行。

就在這時,衆人看到一輛馬車自不遠處行來,車身形狀典雅,用料和做工都很考究,加上十來個騎馬跟隨的蒼頭和長隨管家,一看就知道,定是富貴人家出行。

各人稍讓一讓,正好一陣風吹過來,兩張臉龐清晰可見。

“趙南星和顧憲成?”

“原來是這兩人。”

“聽說顧憲成在城外買了一個莊園,經常去避暑小住,可能是從那裡回城吧。”

衆人低語聲中,趙南星和顧憲成也看到城門口的幾人,趙南星微一點頭,算是致意過了,顧憲成則是對各人不理不睬,昂著頭瞟了衆人一眼,很快便坐在車裡過去了。

李甲消息最靈通,笑吟吟道:“顧某人到處說,我們這些人絕非同道,趙某人也說,將來必有行動,要將我們這樣依附於武臣的人,一掃而淨。”

杜禮是吏部主事,冷哼一聲道:“顧憲成不過一個草包,他算個屁。”

意思就是趙南星可不是草包,趙南星已經上任吏部文選司員外郎,雖然只是五品官,但他與吏部尚書孫壠交情莫逆,實爲**,現在已經有風聲出來,數年之內,趙南星會和孫壠一起主持下一次的京察,京察之時,必定會有大規模的官場震動,涮掉一大批不合格的官員,以整頓吏治。

扶正人,去奸邪,這是趙南星在“剖露良心疏”裡的話,也是他的政治綱領。

“誰是正,誰是邪?同黨爲正,他黨爲邪,不外如是。”梅應楨對趙南星十分鄙夷,當下便是冷嘲一聲,話語中,毫不客氣。

“多事之秋啊。”呂紳在盛夏酷暑之時,猶然感受到一陣寒意,一葉落而知秋,今天的事,加上趙南星等人的態度,可想而知,未來遼陽的路會有多難走。

“一羣小人罷了。”梅應楨和惟功交往最多,交情深厚,此時咬著牙道:“將來我們也是必有所報!”

“出什麼事了?”

看到呂紳和梅應楨情緒都是不佳,兩人要遠行的人,頓生警惕。

“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事,小人之輩隨時都有。”呂紳閒閒的道:“兩位還是趕緊上車吧,行程頗遠,宜早行。”

“好,彼此珍重,願早再會。”

衆人拱手,依依惜別,在盧洪春和雒於仁先後上車之後,呂紳才懷著沉重的心情,和梅應楨,李甲,杜禮,張維新等人一起迴轉。

他期盼著,能和梅應楨,再加一個李甲,三人在今天晚上,先商量出一個切實的辦法,挽回在朝中的頹勢。

至於遼陽方面,呂紳亦不知道確切的消息,只知道,朝旨一下,肯定會有軒然大波。

……

……

事實不出呂紳所料,傳旨的通政司行人和旗校到遼陽開讀時,確實激怒了遼陽上下不少人。

開始時,這個行人大約是東林黨的外圍,對遼陽抱著很深的成見,傳旨的時候,一絲不茍,頭也擡的很高,感覺盛氣凌人。

在進城時,他們也看到了遼陽城的情形,說實話很叫這一行人吃驚。

高大的城牆修補的十分平滑齊整,比京師還要強過幾分,在城外就感受到遼陽十分繁華,商業十分發達,而建築也是十分的齊整漂亮,特別是道路和街市上是難以想象的乾淨整齊,人的面貌也很少見到,哪怕是黔首百姓的打扮,看到他們這些官員和旗校,也沒有驚惶失措,露出害怕的表情,每個人都是坦然自若,行止大方。

穿著的布也是上好的松江布,甚至有一些布,感覺比松江布紡的還要好,還要細密,甚至相當一份部的人穿著的是魯山綢,這種綢緞在九邊不少軍鎮已經是昂貴的稀缺品,因爲它細密堅實,縫紉好之後可以製成綿甲,雖然防不住槍尖戳刺,但對箭矢有一定的防護能力,也是可以防禦一部份刀砍的傷害。

這樣的上等綢緞,居然看到不止一個人穿在身上,就算在京城也很難得,而哪怕是扛活做苦力的,那股子精氣神和紅潤的臉龐,在京城也是瞧不著的。

進城後,道路堅實平滑,兩側沒有明溝,是用的暗溝排水,城市裡種滿了樹木花草,三四層甚至五層六層的建築到處都是。

大祠堂和市民廣場更叫他們驚奇,而旗校之中有人注意到,遼陽的新建築規模宏大,整齊劃一,而且多半採用石料和磚,很少用木,更不必提草房。

哪怕是京師之中,號稱最貴最富的東西兩城,草房也還是不少的,至於南城,低矮簡陋的民居和骯髒的道路到處都是,污水橫流,百姓臉色枯瘦難看,在遼陽轉上這麼一圈,感覺這

才配得上是大明都城!

當然,這種想法只能藏在心底,甚至潛意識裡將它壓下去。

此行是來打壓遼陽,給遼陽一個大大的難看,多餘的想法,自是不便將它存在心底裡。

至於錦衣衛的旗校們,他們是難得有這個機會進入遼陽,甚至是很難越過牛莊驛進入遼陽地界,所以他們左顧右盼,不停的觀看著。

回京之後,足可叫他們做幾個月的談資來吹噓了。

傳旨就是在總兵府邸的大堂前的院落裡,大堂明顯是違制了,十開間的高大房屋,簡直要比上親郡王的銀安殿高大,但形制是和傳統的宮殿有不同,而且也沒有用大木柱,中國式建築,樑和柱最爲講究,北京的宮殿一律用金絲楠木,帝陵的享殿亦要用金絲楠木製成,不過現在大木越來越少了,已經到了難以爲繼的地步,但無論如何,遼陽這裡的正堂和抱廈都用石柱,建的四四方方,呆頭呆腦,看起來確實是有些怪異了。

“鄙俗!”

行人司的行人只能在心裡這樣評判著,臉部上的鄙夷表情,也就越發的明顯了。

“貴鎮總兵,爲何還不出來接旨?”在堂前佇立良久,除了一張張明顯有敵意的臉龐之外,沒有見到一個武官模樣的人,行人司的行人越發惱怒,乾脆亢聲發問,出言不諱。

“稍待。”

一個吏員模樣的經過,將手一按,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式。

這一次聖旨的內容,大家早就知道,這些傳旨人進門時,趾高氣揚,同時勒索賄賂,早就將旨意內容透露出來。

此時遼陽上下,恨不得將這些傢伙打出門去,誰還會給他們好臉色?

若是換了別的地方,錦衣衛旗校們就得開始動手打人砸東西,將事鬧大,然後勒索鎮將,大大的弄一筆好處。

在這裡,看到手持火銃和明晃晃刺刀的鎮兵,再驕橫的錦衣衛亦不敢隨便放肆。

而一個吏員,隨意對官員指手劃腳,行人司的行人是二甲進士,正七品的官員,在這裡不僅無人奉上贄敬紅包,還這般冷遇,特別是那種渾若無事,根本不尊重官員的態度,更是令得他出奇的憤怒。

好在,並沒有教他等太久。

過不多時,大堂裡頭傳來龐雜的人聲,這個行人和旗校們才吃了一驚,知道這大堂之中,原來聚集了不少人在裡頭。

等看到大門洞開,一個個穿著遼陽特有的軍服出來的武官時,這些京師來人才恍然大悟,原來人家是在裡頭會議。

只是軍議大過聖旨,這對行人司來說,倒也是第一次聽說。

軍官們慢慢立定腳步,所有人都瞟向這邊。

眼神有的酷烈,有的冷酷,有的平靜,更多的是漠然。

幾個錦衣旗校,額角汗水淋漓,感覺到無比龐大的壓力襲上心頭,差點兒就立腳不住,右手想搭在刀鞘上,卻又猶豫著不敢放上去。

這一夥軍官,殺氣太明顯,也太駭人了一些。

(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三百八十三章 麻包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陵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祭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七百零九章 君恩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做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八百七十五章 礦稅第十七章 感激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一百七十章 決心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爺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四百章 意外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二百零三章 衝刺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二百零三章 衝刺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三章 殺良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
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三百八十三章 麻包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陵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祭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七百零九章 君恩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做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八百七十五章 礦稅第十七章 感激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一百七十章 決心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爺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四百章 意外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二百零三章 衝刺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二百零三章 衝刺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三章 殺良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白城市| 伊宁县| 错那县| 扎鲁特旗| 天峨县| 莫力| 南昌市| 依安县| 淳化县| 政和县| 乡城县| 平顺县| 井冈山市| 太白县| 南开区| 穆棱市| 宜丰县| 宜章县| 来安县| 临海市| 连云港市| 金溪县| 富裕县| 鄢陵县| 扶余县| 沙湾县| 连平县| 合肥市| 顺平县| 石渠县| 云霄县| 鸡泽县| 三亚市| 永新县| 金昌市| 桐柏县| 南和县| 武陟县| 连江县| 白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