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

“呼,遼陽在望了!”

“好傢伙,總算又看到遼陽城了。”

“俺中了兩刀沒哭,這會子可真想哭。”

“入他孃的,好險沒回來!”

一羣傷兵半躺在專門的大車上頭,身上都是纏著厚厚的繃帶,他們都是傷勢很重的一羣,斷胳膊斷腿的也不在少數,不過,肯發聲說話的還是四肢完好的,缺了肢體的現在心理多半還沒有回覆過來,只是躺在車上,呆呆看天的多,只有少數樂天派,缺只胳膊算重傷員,十來天下來傷口也差不多好了,身上沒有別的傷,見天半躺著找人打牌。

車上晃悠悠的,打馬吊不成,軍人也不準玩這東西,倒是紙牌可以玩,有幾種流行的牌戲,比如“鬥地主”一類的聽說還是總兵官大人發明的,現在在軍中十分流行,是個人都愛玩。

山娃子雖然沒有缺胳膊少腿,卻也是沒有什麼情緒說話,他傷的太重,饒是底子厚實,現在仍然不能起身,而且傷口每日還要換藥擦洗,防止感染,每一次換藥,都算是對他毅力的一次考驗。

事實上對每個人都是,每天早晨,野戰醫院的車隊都會被一陣陣牛吼聲充滿,過路的人聽到叫聲都是嚇的魂飛魄散,待知道實情之後,又是對遼陽軍人充滿著尊敬之情。

就是因爲這些將士,很多被北虜殺害過親人的家庭才報了世仇,邊牆纔沒有被北虜進襲之憂,遼陽軍人的形象原本就十分高大,這些重傷兵更是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現在城牆在望,臉色最陰沉的人也露出了一點笑容,便是山娃子這樣的人也是一樣,雖然他已經沒有親人,但在遼陽也有一些好朋友好兄弟,甚至有時候他感覺是比自己的親人還要親,親人是緣於血脈,而在戰場上的兄弟卻是比血脈親情還要親近幾分,分離時那種撕裂心肺的痛楚,不比失去親人好過什麼。

城門處已經聚集了不知道多少人,遼陽的外羊馬牆已經被拆除乾淨了,這種城防工程對現在的遼陽來說是完全不需要了,寬甸,遼南,中左所,往北的邊境線已經推出邊牆三百多裡,堡寨林立,估計再厲害的北虜也沒有辦法從這些防禦中穿插過來,遼陽已經成了不折不扣的後方,河套地區,也就是後世遼中縣地方也被完全納入遼陽鎮的境內,成爲堡驛防護區域的後方,這樣的情形下,遼陽外圍的護城河和羊馬牆,箭樓等防護設施已經沒有什麼用處,連城頭上的一千多尊來自工部的大小佛郎機炮都已經被全部移了下來,大半在北邊邊塞地區,小半被運到了寬甸,增強了寬甸方面的防禦。

“山娃子,你小子活著回來啦!”

一雙寬厚而有力的大手搭在山娃子身上,山娃子半躺在馬車上,身上是墊的褥子和草墊,他正盤算著不知道啥時候能下地去找人,不料一個巨大的陰影壓過來……他原本閉著眼曬太陽,這會子也不睜眼,直接便笑道:“姜一鳴,你個狗日的不要把老子弄疼了。”

“狗日的山娃子,你嫂子在

呢!”

“啊?”

軍中兄弟互相怎麼說話都不要緊,不過聽說姜一鳴的渾家在,山娃子立刻睜開了眼,瘦削的臉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來。

姜一鳴原本也是貧家小戶,娶的媳婦當然也是普通老百姓家出身,模樣中等,身形不高不矮,臉色倒是白裡透紅,十分好看,頭上插著一根金釵,看著十分顯眼,身上穿著墨綠色的襖子,人看著十分利落。

“嫂子,嘿嘿,我這嘴……”

山娃子到姜一鳴家吃過幾回飯,當然認得他媳婦,見果真是姜家媳婦,趕緊就是張嘴賠不是。

姜一鳴媳婦抿嘴笑道:“你們這些男人說話就是這樣,這有什麼的,山娃子兄弟我們是來接你回家住的,你進康復中心前就住俺家吧。”

“這怕不成。”山娃子吶吶道:“怕打擾了你們。”

“戚,你們兄弟生死過命的交情,和嫂子說這話就是和嫂子生份了,是不是?”

“哪兒呀。”山娃子這一回是真的不好意思了,姜一鳴媳婦前幾年還不是這般模樣,見人怯怯的,不大敢說話,身子還有點佝僂,當時山娃子估計她不到三十就得有駝背,四十怕就直不起腰來了……當時農村有不少人都是這樣,從一落地就營養不良,二十歲青壯期過後就開始缺鈣,三四十歲就掉牙齒白頭髮,四十過後就彎腰駝背了。

他瞇著眼,這回看到了她頭上的金釵和紅潤白皙的臉龐。

彷彿看出他的疑問,姜一鳴嘿嘿笑道:“從大集訓到拉練越野到準備做戰,我有半年沒見著你嫂子,這才知道,她現在出來作事,也愛打扮了,水粉胭脂可勁用,金釵也戴上了,好傢伙,剛回家時,我差點沒認出來。”

“死鬼你當著兄弟的面瞎說什麼呢!”剛剛還一副潑辣模樣,這會子,姜一鳴媳婦又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出來。

“我倒是想去住。”山娃子又想了一個新託詞,笑著道:“我這最少半個月還得每日換藥,住家裡太不方便了,還是住醫院吧。”

“別瞎扯了。”姜一鳴憨憨一笑,寬厚的手掌又在山娃子肩膀上一拍,笑道:“你嫂子就是在醫院當護工,換個藥算什麼!”

“啊?”這一次山娃子的嘴巴里真能塞進一個鴨蛋了。

姜一鳴以前是不允許自己渾家出門做事的,遼陽這裡的風氣相比較而言還是十分的保守,京師裡婦人們能自己上街,買東西走親戚都行,遼陽這裡就較爲少見,女人們只有男子陪同才能出門,特別是少女和青年婦女,獨自上街,肯定會被人視爲一件奇怪的事。

遼陽的用工荒開始時,上頭開始開動宣傳機器,宣傳女人也能出來做事,並且並不是屯堡裡那種夫妻一起種田的做事法,而是能在各個部門任職。

只要初級掃盲課程結果之後,可以在各司做文員,很多初級層次的文字工作,用男子太浪費,檔案部門,就需要不少識字又心細的女人來做這些事。

火器部門,女人們可以製作打磨子彈。

學校,醫院,工廠,到處都可以容納這些女人出來工作,爲了叫各家放女人出來,宣傳教育部門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

在遼陽,各種用工荒已經十分明顯了。這也是十分奇特的現象,在大明別的地方都是人力資源過剩,甚至是有人滿爲患的感覺,明朝的人口從來沒有真正的有說服力的數字,主要還是田畝和賦稅制度之下有不少隱瞞的丁口,最具說服力的數字是一億五千萬人,相對當時明朝疆域來說,人口密度,特別是對一些人口大省來說密度已經不算小了。

到滿清中葉時,因爲引入大量南美作物解決了饑荒問題,人口突破四億,人均田畝數字嚴重不足,滿清中葉過後百姓的平均生活水平還遠不如明末時期,當然,是遠不如明末時期正常的省份,陝西河南等受災省份不在其內。

別的地方,都是人滿爲患,人均田畝不足,在遼陽,因爲大規模的工廠和礦區鹽田都需要大量的人手,青壯男子又有不少是軍人或做一些附屬軍隊的工作,還有大量的將作和建築工作需要人手,遼陽昌盛紡織廠就用工三萬多人,這在江南是不可想象的。

隆萬開海之後,江南也出現了大規模的紡織和絲織高潮,大大小小的織廠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到萬曆末期時,用工過千人的大絲廠也出現了,這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後人推斷明朝可能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重要依據……很多人不知道,這些絲廠的規模最大也就是如此了,受制於傳統習俗,官僚壓迫,士紳排擠,同行擠壓,還有諸多原因,江南這樣的大明最發達的地區也不可能出現大規模的商業資本,也不可能出現商會這樣的商業聯盟,更加不可能發出自己的聲音和制定對抗君權和族權的商業規範,沒有這些,所謂的萌芽,也就只能一直萌芽下去而已。

江南的大商家賺了錢,買地造屋,造園林別墅,建宗學培養子弟讀書,轉商人爲地主再爲官紳,這纔是“萌芽”的最終發展結果。

而遼陽則完全不同了。

土地全被控制起來,再有錢的人也買不到地,買到地亦沒有佃農,有錢的商人只能把錢繼續投入到商業上去,股本越來越多,商業規模當然也就越來越大。

昌盛紡織廠就是五個大商家和若干小商家合本創辦,順字行只佔了五股中的一股,並不是大股東,四海商行乾脆就沒有入股,所以這個紡織廠幾乎是沒有官方背景的,在別的地方,這種規模的大型紡織廠沒有官方背景和強力士紳合股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在遼陽,這樣的企業卻是有好多家。

順字行和四海商行毫無疑問是兩個商業巨無霸,但遼商,江南商人,浙商,閩商,兩廣商人,無數的資本在多年前聞風而來,遼陽的政策和大環境下,商業資本越來越多,也是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以遼陽一地,光是商業稅收就已經越過了張居正改革前的大明全國的財政收入!

(本章完)

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三章 殺良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二百五十五章 藩士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一百八十八章 哨騎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二百五十章 建州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四百一十八章 論力第二百章 廷仗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將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四百二十九章 陷阱第五百五十六章 壯烈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六百六十一章 早飯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三十一章 加分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八百七十四章 新任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一百九十六章 困局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七百七十九章 船主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
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三章 殺良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二百五十五章 藩士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一百八十八章 哨騎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二百五十章 建州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四百一十八章 論力第二百章 廷仗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將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四百二十九章 陷阱第五百五十六章 壯烈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六百六十一章 早飯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三十一章 加分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八百七十四章 新任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一百九十六章 困局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七百七十九章 船主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砀山县| 遂宁市| 临夏县| 天等县| 抚远县| 南华县| 巴林右旗| 永济市| 虞城县| 乌鲁木齐市| 德保县| 彰化县| 合作市| 湾仔区| 朝阳市| 宁陵县| 大邑县| 张家港市| 瑞昌市| 芒康县| 镇赉县| 弥渡县| 岳池县| 杭州市| 东港市| 江安县| 宁夏| 巴东县| 益阳市| 公安县| 淅川县| 建宁县| 平乐县| 建阳市| 安乡县| 鄱阳县| 蓝山县| 突泉县| 罗平县| 华安县| 湾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