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

隨著大船海和南北貿易的開展,貨物的轉運量與日俱增,海上風浪險浪,而海盜,山匪,桿子,包括朝廷官府,都可能是未知的危險,一旦襲來,人的生命在惡運面前可能都是微不足道的,更不必提那些貨物了。

順字行是在萬曆九年提出保險業務,在江南一帶推廣時,一開始被所有人嗤之以鼻,根本沒有人相信這樣的投保業務,更加不相信順字行會真的如約賠償。

而且,這種新型的商業模式根本叫中國商人看不到商機和利潤點在哪裡,儘管在此時的歐洲,因爲大航海時代的來臨,保險業和銀行業蒸蒸日上,已經成爲影響力極大的行業,在中國,如果不是惟功和遼陽鎮的出現,真的是連萌芽也沒有。

在幾年的努力後,順字行的保險業務總算開始步入正軌,不外乎是持續不斷的宣傳……一開始李家和宋家的生意投入其中,後來有一些商家看到保險金不多,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買了保險,在這個時代,風險遠大於後世,在賠付了多起貨物保險之後,順字行的保險業務開始呈爆炸式的發展態式,江南和對遼陽有意見的兩湖,還有閩浙,兩廣,幾乎大半個中國都有順字行的保險業務,不論是順字行自己的運貨渠道還是商家自運,只要投保就可以承保,當然,順字行對路線和貨物及商家也會做考察,並且做了信用體系記錄,騙保的事幾乎也是難以避免,只能儘量在被騙保前就減少風險。

明知騙保也必須賠付,在當時的信息渠道十分落後的情況下,只要有拒賠就會被放大十倍流傳,對此就是豎立金字招牌,不論何等原因都會賠付,哪怕是十分荒唐的也是一樣。

到萬曆十七年時,順字行的保險業務經歷多年的風雨後已經不可撼動,不論是各地的土豪搶生意,官府刁難,或是天災人禍,因爲龐大的基數存在,賠付畢竟是小範圍的,每年光是保險業的純收入就在六百萬兩以上,而這一次要賠付的可能是十幾二十萬的貨款,這原本就是在保險業的成本可控範圍之內,根本不會對順字行有傷筋動骨的傷害,而且,不論如何,一個月沉這麼多船的事情畢竟還是很少啊。

一封接著一封,惟功雖不情願,卻仍然只能坐在馬車上,不停的用筆批覆著。

這些事,就算轉到中軍部的幾個人手裡,最後還是要自己來最後批覆的,涉及的金銀和事件都是頂級的,沒有自己的批覆下頭根本不能自主,雖然惟功很想有閒暇時光,但他也不會矯情到把手中的權力放下來……事實上他已經放的夠多了,象是“年度財政預算”這種很專業的事情,他基本上就是最後看看用途,覈準一下數字,然後就批覆用印了,隨著遼陽的發展,這種類似的專業水平很高的事務也是越來越多,放手交給專業人士,自己只是掌握決斷,就算如此,這些事也夠他忙乎了。

……

……

惟功的批覆第一時間由參隨室覈準,然後用火籤封好,接著交給中軍部的塘馬,小夥子們在夜色中已經

準備好了,文書一到,他們便三五成羣,開始往預定的目標方向出發了。

在這塞外平原,儘管北虜已經被打的找不著影了,但仍然有遊騎偷襲的可能存在,在關內塘馬是一個人就夠了,在這裡可能就是一個小隊護送,這種情形,恐怕要到相當久的時間之後纔會改變。

給軍情司的批覆是先往遼陽,和其餘的文書一樣,大半的批覆都是批返回遼陽城中,整整一隊的塘馬風馳電掣般的往遼陽而去,每隔三十里,在路邊會有一個很簡陋的臨時驛站,有驛夫照料最少三十匹起的驛馬,塘馬們在驛站換了馬,把水囊充滿清水,補充一下隨身的軍糧,接著便是立刻出發。

從“長春”出發,到遼陽的距離是七百餘里,其中有一半不到的距離是在邊牆之外,在接近邊牆前後的路程裡,多半是崎嶇山道……這並不奇怪,當初選擇邊牆時就是沿河套和山區來確定漢族保留的聚集區,長春到吉林江河衆多,土地肥沃,但西邊是遼闊的草原和諸多的蒙古部落,北部和東部是蒙古部落和女真雜處,當時明朝的國力想把疆域擴大到這裡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憑險而守的遼東邊牆還是一直受到種種攻擊,破口而入也不是什麼新鮮的事,還在英宗年間,太師也先的瓦刺統一蒙古時,在萬里之遙的大明九邊挑起戰火,廣寧城外邊牆被破,八十多個城堡村寨被破,被掠走軍民一萬三千多人,這只是一個開端,二百多年下來,這一道邊牆不知道被攻破多少次,如果當初是把疆域擴充到長春和龍安一線,估計遼東都司早就不存在了。

現在麼,有了遼陽,當然一切大爲不同。

惟功決定築城之後,因爲對後世的記憶和感情,木古河衛邊上築的新城已經定名“長春”,從長春出發到遼陽,塞外部份的驛站還很簡單,進入邊牆之後,一路沿官道急馳,長城之內的驛站和官道都修的十分完備,官道也很堅實,塘馬們的速度開始加快。

到開原時,當發現這座邊城已經是由遼陽鎮的第九營駐紮時,塘馬們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鐵嶺衛,開原衛,撫順關,除了瀋陽較爲特殊之外,其餘諸城,堡,都已經由遼陽鎮出兵駐守,原本的守將當然還在,只是已經被剝奪了實質權力了。

這種小小程度的“冒犯”,相信遼鎮和朝廷都會忍下來。

在遼陽的不世之功之下,用“加強防禦,以備北虜突襲”的藉口把整個東路吃下來,誰又會多嘴說些什麼呢?

待到了瀋陽往遼陽的官道時,開始有塘馬折而向西,左路軍已經批次撤退,遼鎮開始往大寧都司舊地填補空白,但他們的兵力並不足,只是現在蒙古各部已經被打怕了,遼鎮的行動看起來並沒有什麼阻礙,而左路軍最早撤下來的已經開始行進在往遼陽的道路上了。

塘馬在經過時,發現一個移動中的野戰醫院,在任何目標前都選擇加速行進的他們放慢了馬速,注視著被放在馬車上的那些傷員們。

戰事已經結束很久

,在這個時候仍然在馬車上的傷員,傷勢肯定是十分嚴重,可想而知,是經歷了多慘痛的傷害之後,他們到目前爲止仍然沒有痊癒。

對這些勇士,塘馬們行注目禮,一直到野戰醫院的傷員們全部離開後,塘馬在繼續加速前行。

這些傷員將會被送到遼陽養傷,在那裡的鎮軍醫院裡,他們會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和最好的治療。

知道這一點後,哪怕是再悍不畏死的勇士也會感覺心中更加踏實了一些。

只要不被當場斬下頭顱,總會有機會被軍醫們從鬼門關閻王爺手裡把命搶回來,有這種底氣,自然就更加敢奮勇爭先一些。

沿著牛莊驛官道,直到大淩河堡,再順著大淩河北上,過西平堡和鎮夷堡路,廣寧城就赫然在望了。

……

……

“大人居然是如此處置?”身爲軍情司的副司官,李青的地位已經等同副營官,由惟功身邊的近衛出身,再成爲軍情司的一員,然後再一路立功上升,最終成爲王國峰的副手,李青這幾年來,人生的經歷也是當真豐富精采。

這些年,大明各處他都跑了一圈,遠到兩廣雲貴,西到甘肅衛,各地的軍情司都有大小不同的分支機構了,在雲貴就在昆明設了一個有幾十人的大型基站,在臨安大理等地都有幾個人的情報收集點,通過大的基站再統合送出,等送到湖南時就經順字行的運輸渠道送出,象雲貴,四川這些西南內陸地方,情報點並不多,而且經行困難,一份情報送出最少要半個月後才能到遼陽,就算這樣,也是在李青的主持下設立了情報點。

廣西和四川的情形和雲貴差不多,廣東和福建的情報人員就明顯增加很多。

在遼陽,軍情司和中軍部合作創辦了一所“鎮立情報學堂”,專門培訓各類軍情司人員,公安司和督查人員也會在這個學校裡挑畢業生,每年幾百名的畢業生都是經過最嚴格的訓練培訓出來,會簡單繪圖,速記,密碼暗語是一類人才,暗殺,下毒,翻牆過戶,開鎖,使用迷藥,這又是一類,審訊,心理暗示,恐嚇,這又是一類人才。

包括種種裝備的研發也是與日俱增,在十年前,錦衣衛和東廠還算是遼陽軍情司的對手,在今天,在李青等人的努力之下,錦衣衛的專業水平在遼陽軍情司面前已經是不折不扣的笑話,就眼下遼陽那一夥錦衣衛,差不多就是地痞無賴混混的構成,素質連以前的錦衣衛都比不上,更不要提和現在的軍情司相比了。

李青唯一遺憾的就是沒有去海外,現在他是軍情司裡知道對外有情報部署的人員之一,但具體怎麼部署,有什麼目標,派了誰去,連李青都是茫然無知,他知道,這樣級別的情報有更高更深層次的目的,恐怕只有王國峰和總兵官直接掌握了。

“大人是怎麼下的諭令?”

李青身邊坐著他的幾個副手,上報的情況是廣寧這邊直接送呈給惟功知道的,所以這些人對批覆十分在意。

(本章完)

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八百九十一章 展望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一百二十章 財貨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一百二十一章 拒絕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四十三章 小成第五章 薊州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六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十四章 寶和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投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七百章 福星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
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八百九十一章 展望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一百二十章 財貨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一百二十一章 拒絕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四十三章 小成第五章 薊州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六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十四章 寶和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投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七百章 福星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川县| 察哈| 兰溪市| 嘉善县| 兰溪市| 辉南县| 绥江县| 正宁县| 渭源县| 田东县| 桂林市| 肥东县| 怀宁县| 镇远县| 慈溪市| 成武县| 青海省| 凤山县| 瓦房店市| 康定县| 博野县| 应城市| 四会市| 社旗县| 西青区| 卢湾区| 九龙城区| 积石山| 南丰县| 海淀区| 兴山县| 门头沟区| 交城县| 怀化市| 琼中| 深州市| 辽源市| 崇州市| 民勤县| 陇川县| 绥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