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一章 託付

朱希忠眼中露出一絲笑意,這個小子,果然不失赤子之心。

他嘆息道:“老夫位極人臣,是勳親武臣班首,京營駐軍皆歸老夫統馭,一生代天子祭祀天地都有三十九回了,賞賜不計其數。你說,我有什麼事叫你小子去做?”

惟功聞言汗顏,吶吶道:“實在想不出來。”

“這個我們先不談,我來問你,你是不是給張惟賢挖了個坑?”

“啊?”

惟功感覺有天雷滾滾而過,震的自己說不出話來。

看到他的模樣,朱希忠微笑道:“你小子一定天天看邸抄,不象一般的勳貴子弟,走馬章臺,鬥雞玩狗,除了酒色徵逐,別的事根本懶得理會。張叔大現在已經發動清丈之事,丈了田就是限制勳貴,消除優免,勳貴及文武官員士紳都要納糧當差,再用條鞭法消除苛捐雜稅,杜絕地方上那些齷齪官兒發財的門路……張叔大這兩年,從考成法入手,先清理地方欠稅,收上夠度支十年的糧食來,手中有糧,心裡不慌,再趕走高大鬍子和徐閣老的殘餘勢力,把人事權抓在手中。地方上用戚繼光和李成樑等輩,軍權在手,又派出得力部下巡邊,任總督,巡撫,政權在手。內閣之中,只有一個呂調陽配合他,沒有人敢唱對臺戲,就是言官科道,也沒有人敢說他什麼……他膽子很大啊。”

“託孤之臣,這樣不是理所應當麼?”

“呵呵,小子無知啊。連當年嚴閣老最薰灼之時,也要在內閣留一個徐階當對頭,爲什麼?人主是不希望臣下能有這麼大的權力的……”朱希忠搖頭道:“聽我一言,張叔大在,秉持國政之時,你就敬他幾分,等皇上成年,或是他一死,他要倒大黴的。”

“朱爺爺是說,張相國操持大權,以人臣行帝王之事,權柄太盛,定會被清算?”

“是嘍,就是這個道理呢。當然,也不是這麼淺薄……”朱希忠沉吟道:“清丈,必定得罪勳貴和士紳官員,老夫這裡一閉眼不管事了,底下的兒子和孫子輩會怎樣,誰知道?老夫老了,管也不能管,由得他們鬧去,張叔大的清丈天下田畝和限制勳貴,得罪的人是全天下有權有勢的人,現在他一手遮天,人家沒有辦法,他若丁憂了呢?免官了呢?或是一病嗚呼死掉了呢?惟功你要記著,做官,做事,做人,這三者是很難兼顧的!”

“朱爺爺,您說的太好了。”

惟功是有五體投地之感,他雖然不算什麼歷史專家,不過張居正這樣赫赫有名的歷史人物,其人生軌跡和遭際還是真的如朱希忠所說,張居正在清丈全國田畝和一條鞭法,考成法,優免法等諸多事情上得罪的人太多,導致在他死後被羣起而攻之,在他在世時,足以用威望和手腕壓服一切政敵,哪怕是皇帝也沒有辦法,除非萬曆有祖宗的雄風,能用武力把大半朝臣全部誅殺,否則就只能用他,但人一死,就什麼都完蛋

了。

從隆慶末年到萬曆十年這十餘年間,張居正所努力奮鬥出來的一切,也是被清算的乾乾淨淨,什麼都沒有留下。

財富被揮霍也罷了,種種改革的成就被摧毀纔是明朝覆亡的根源,本來自明武宗後,嘉靖帝這四十年明朝一直在走下坡,種種積弊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如果不是高拱和張居正大力清除積弊,加以改革,明朝恐怕連崇禎十七年都未必能撐的下去。

一個政治家最悲劇的不是被清算,而是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化爲烏有……

想著張居正的遭遇,惟功也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悲涼之感。

好在朱希忠沒有在意,老頭子時日不多,只能抓住重點了:“老夫對你有厚望,你練武的毅力和天賦很好,將來會是一員勇將,喜看書,不會是那種只知道耍大刀片的莽夫,還會挖坑埋人,心智也頗佳……又是勳舊子弟,忠誠上儘可放心,再有,現在又在宮中爲親從官,皇帝對你年紀差不多,將來會信你,用你的。”

惟功微微苦笑……被這老頭一分析,自己好象也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呢。只不過這個人才,現在還真的是一無所有。

“老夫會上奏摺,臨終遺疏密揭,會保舉你,請朝廷將來大用你的。”

“朱爺爺厚愛,小子實在不敢當……”

“老夫要你做的,就是重新整理京營!”

“什麼?”

惟功又是一震,他想來想去,真的沒有想到,這個風燭殘年的老人,所要求的居然是此事!

“以老夫識人之明,你小子將來必定不是凡俗之流。老夫所盼望的就是你不要和戚元敬學,他太能明哲保身,不能逆流而上。當然,他是山東衛指揮的世家,底蘊不足,你就不同了,你是英國公的後人,誰他孃的敢說你有異志?京營已經爛了,老夫當年當然是想重新整理,但老伕力不從心,纔不能勝任,加上世廟不是那麼容易伺候……”

朱希忠的苦衷,惟功盡知。

嘉靖皇帝不好伺候,威權之下,任何人都不能輕舉妄動。而嘉靖當年好道,每日在宮中練丹,除了以權勢掌握大局外,他不希望朝局和地方有什麼煩擾到他的地方……河套之失,倭寇之亂,韃靼之禍,都是這樣由嘉靖放縱出來的。

自有明以來,最失敗的皇帝排名中,世廟肯定是遙遙領先。

在這個皇帝之下,朱希忠這樣有雄心壯志,自身能力也高明的老人,居然也就只能在火場上救救人,雌伏數十年不能有什麼展布,對一個有心改變現狀的有能者來說,這真是莫大的悲哀和諷刺。

惟功看向老人的眼神,已經是充滿同情。

“今上現在看著還算聰慧,也仁厚,不過聽說有些喜歡財貨,這一點和他的祖宗到不一樣……”朱希忠笑了幾聲,又正色道:“和帝王是不能攀交情的,此點也要牢記。叫

他時刻知道你是一個有用的而且沒威脅的臣子,比和皇帝之間有什麼私情重要的多!”

惟功正是這麼做的,所以他欣然道:“小子一定會照做。不過,現在談將來整頓京營,恐怕還爲時尚早。”

“老夫只是叫你這樣有能耐的孩子記著此事,至於能不能成,付天而已……”朱希忠臉上已經盡是唏噓之色了:“大明立國二百餘年了,京營從五十萬以上的虎賁之士到如今,帳冊上,十二團營,五軍營,神機營,四衛勇營,二十六衛……加起來還是有數十萬之多,但實際上呢?老夫這個當家人慚愧啊,加起來可用的京營兵,無非就是四衛勇營和皇城禁軍,還有五軍營裡有一些,總共也不足十萬精壯,能隨時奉調出京征戰的,不足五萬,能堪稱精銳,和薊遼邊軍相比的,不足三萬,能和戚元敬練出來的戚家軍相比的,那是一個也沒有了……強枝弱幹,承平時還好,萬一有什麼大的變故,比如當年土木之變那樣的鉅變,再出也先那樣的豪強韃虜,我大明恐立刻有亡國之危,就算一時不亡,也肯定會有類似大唐末年的那種藩鎮之禍。京營不強,我心不得安,老夫死亦難瞑目了!”

不愧是幾十萬京營的當家提督,朱希忠雖然在歷史上不是什麼鼎鼎大名的人物,但此時儼然如神!

明末之時,可不就是因爲京營沒有力量,朝廷失去統馭地方壓服地方的能力,結果出現遼東鎮這樣半獨立的軍鎮,祖大壽敢在陣前自行離開,朝廷居然也無能爲力,固然和當時的皇帝能力有關,但自身無力,纔是最主要的原因,隨著遼鎮如此,左良玉等統帥有樣學樣,一個王朝,尚處於大一統狀態,軍隊已經自行其事,幾乎不能節制,驕兵悍將無可統馭,其中弊病,有財政原因,也有將領家丁私兵化的原因,更有中樞無力,朝廷之令只能行於督撫,督撫之令不能行於總兵,總兵之令則只下於寥寥無已的家丁,三萬人的統帥,所統管的其實只是自己身邊三百人的親兵和家丁,遇戰則營兵必潰,平時則毫無軍法,騷擾地方,軍紀敗壞無可節制,種種弊病,在嘉靖和萬曆年間,有識之士就已經看的很清楚了!

“朱爺爺,我也不知道自己將來能做到什麼樣的位子,能做多少事,事實上,現在我心底有一件隱秘之事,那纔是我最迫切要完成的目標。但無論如何……我答應你!”

看著眼前已經風燭殘年,而心繫的卻是國家社稷的老人,惟功心中也是異常的感動。明朝勳貴之臣,若都如眼前這老人這般,又何至於到如今這般田地?

“甚好,老夫心中甚是安慰……”朱希忠深感欣慰,也是覺得自己果真沒有看錯人。眼前這少年,一看就知道是心志堅毅,不會輕許諾言,但只要許下諾言,也就絕不會輕易改變的那種人。

惟功答應了,就是會將此事視爲畢生的抱負,至於成或不成,那就真的只能看老天的意思了。

(本章完)

第三百六十八章 未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八百章 工廠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第三百三十三章 兇頑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六百八十一章 各司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一百八十六章 佈局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第八十七章 憤怒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三百四十章 破敗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二章 驚變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二百二十章 亂起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九百章 糧價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七十章 異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六百二十章 壓價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十章 武場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六百章 雪中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十四章 寶和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七百章 福星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五章 薊州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
第三百六十八章 未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八百章 工廠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第三百三十三章 兇頑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六百八十一章 各司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一百八十六章 佈局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第八十七章 憤怒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三百四十章 破敗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二章 驚變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二百二十章 亂起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九百章 糧價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七十章 異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六百二十章 壓價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十章 武場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六百章 雪中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十四章 寶和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七百章 福星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五章 薊州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河县| 蓬溪县| 城步| 江源县| 启东市| 道真| 拜泉县| 溧阳市| 昌图县| 建瓯市| 蒙城县| 建德市| 平和县| 皋兰县| 合阳县| 肇州县| 蕉岭县| 乐都县| 旬阳县| 石台县| 临潭县| 云梦县| 昌吉市| 固安县| 瓮安县| 赤壁市| 页游| 福建省| 合山市| 平泉县| 忻城县| 贺州市| 寻甸| 六安市| 阳谷县| 宣汉县| 长垣县| 安化县| 集贤县| 安顺市| 沙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