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

張惟賢的密室之中,各人計較盤算了很久,最終還是一無所得。

沒有文官支持這是一個死結,最少朝中得有三成左右的文官支持,還得有內閣全體同意,這樣纔有可能廢立成功,而且皇帝的態度還得十分堅決,勳貴之中,沒有人跳出來礙事。

種種阻礙,隨便哪一個條件都不是容易辦的到的,這件事,當然十分堅難。

“鄭家的人怎麼說?”

王曰乾一臉疲憊,向著孔學道:“老孔說說看,不要我等在這裡絞盡腦汁,人家還以爲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孔學聞言一笑,答道:“鄭國泰和鄭承恩雖然驕矜愚笨,到底也在京城混了這麼久,廢立之事有多難,他們能不知道?簡單一句話,鄭國泰早就說了,此事若成,當然是要和我們大都督富貴與共,別的話就不必多說了!”

簡簡單單的一句“富貴與共”當然不是那麼吸引人,但亦包含了很多東西在裡頭。奪嫡成了,皇三子成爲太子,將來繼位爲皇帝,鄭家當然成爲最炙手可熱的親臣外戚,他家的富貴,應該還會超過現在的武清侯府,這樣的富貴如果能夠當真“與共”,倒也並不差了。

王曰乾微微點頭,冷然道:“若有這般表示,倒也不妄我們在這裡耗費心血了?!?

張惟賢的富貴,自然分潤一些給他們,隨意給一點,各人也是終生享用不盡了。

可惜儘管得了這樣的安慰,到底還是想不出太多的辦法了。

“文官之中,不乏斯文敗類一類的人,沒有好處,又能跟著起鬨搏名聲,他們都是一擁而上,如果有好處,就算他們不敢出來替我們搖旗吶喊,平時造造輿論,關鍵時立場中立,這倒可以辦到。只是,這些人,需得大量銀錢去收買纔是?!?

說了半天,倒是隻有孔學的話還較爲中肯,張惟賢點點頭,說道:“這就得多弄銀子,路子我已經想好,孔學,你多去鄭府,先把鄭國泰幾個說動了,再說動鄭貴妃向皇上吹枕邊風,這事若成了,奪嫡成不成兩說,大家先大碗吃肉吧?!?

張惟賢的計劃在場的人都知道,一時間,都是面露歡欣鼓舞之色。

待王曰乾幾個出去,張惟賢做了一個手式,示意孔學留下。

“老孔,巫術,詛咒之事,究竟是有,還是多半是無稽之談?”

孔學一凜,躬身答道:“以小人微末之學,如命數推算,冥冥之中似有巧合之處,扶乩之事,便多半是虛談,至於詛咒等事,上古之時或可有之,而今就算找遍大明天下,亦當無此能人異士,縱自稱有此才學者,只管拿下打死便是?!?

以孔學在玄學上的造詣當然不可能是隻在京師廝混過,天下雖大,也去過不少地方,知名的神棍見過不少,早前孔學還以爲天下可能真有異人,在江湖上打滾多年之後,才知道全他孃的是騙子。

若是別的事,或者詢問此事的是別人,孔學也不會將自己的老底給揭出來,但張惟賢要問的事,關係實在太過重大,絕不能有僥倖的心理,否則將來事有不成,以張惟賢的性格,孔學必定難以過關。

張惟賢臉上掠過一抹失望之色,但他還是很沉穩的點點頭,說道:“剛剛我問的,不必同旁人說起。”

“是,大都督,此何事,小人如何敢亂傳!”

孔學忙不迭告退,心知張惟賢必定不會放棄,只是他知道一時半會的張惟賢也根本想不到任何辦法……宮中內外就是兩個天地,別看張惟賢是親臣金臺官,但等閒根本越不過乾清門去,長哥兒並沒有住在文華殿後的東宮之中,而是住在李太后附近,由李太后就近管著,有時也住在皇后左近,長哥兒還未滿十歲,就算要防閒也得再過幾年纔會到東宮來住,張惟賢的手再長,卻也伸不到太后和皇后那裡去,連鄭貴妃送給長哥兒的吃食,那邊也是絕不會動的,因著這事,鄭貴妃十分不悅,此事知道的人倒是不少。

這樣的情形之下,想對長哥兒下手,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歷史上的梃擊案弔詭之處就在於此,當時朱常洛已經成年,自己獨居一宮,張差拿著棍子直接走到太子宮門前,打翻了兩個守門的老太監,後來才被制服,這人有些瘋傻,卻一路暢行無阻,一直走到太子殿門前,如果不巧正遇著太子出來,倒是很有可能被此人打到或是驚嚇到,不過整個事情還是類似於胡鬧,一個傻子拿根棍子,就算太子宮中無有嚴密守備,想要成事也著實難過逆天,這般傻事,當然是鄭國泰那種異想天開的紈絝所爲,這件事發生後萬曆雖是將鄭貴妃並鄭家護了下來,爲此事還帶著皇子皇孫一起見了大臣,但自此之後,太子就真的沒有廢立之憂了。

可見沒有一擊必中機會的刺殺,不但不能成事,反而足以壞事。

孔學心中雖有擔憂,卻也不敢去勸,張惟賢看似大度,實則秉性陰狠,中意還好,萬一不中意,卻是憑白將自己也填了進去,還是等他主動詢問時,再說。

待孔學也離開後,張惟賢背手而立站在窗前,窗外是綠天小隱的碧水環繞,盛夏時節,荷葉均是開花了,有幾百盞羊角燈掛在水榭四周,火燭光亮似天上星光落在地上,映稱的滿池碧水與荷花交相輝映,臨近他的池水之中,似有張惟賢本人的形象倒影,如果不是水波一直在盪漾,足可看清一張三十出頭,保養的卻是十分年輕而英俊的臉龐。

只是這臉龐之上,眼神之中卻是充滿著獰厲之色,整張臉,也是顯的十分猙獰。

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千辛萬苦,張惟賢知道,自己再也沒有回頭路可走。

……

……

轉眼間,已經是萬曆十八年的初秋。

經過大半年的建築,舊邊牆

外的四平長春,包括夏天才拿下來的吉林烏拉都已經建設的很象個樣子。

特別是長春和四平一帶,原本就是大片的平原區域,整個世界最肥沃土地中的三大黑土區之一就是包括長春在內的鬆嫩平原區,這裡原本也是後世東北最大的糧食生產基地,土地肥沃到可以掐出油來,地廣人稀,土地可以用種主糧和豆類番薯的辦**流恢復地力,不會把黑土的肥力很消耗盡,糧食生產去年還有大片區域沒有耕作,土地都沒有開墾出來,到秋收時,已經平整出了超過百萬畝的土地,並且相當部份種了主糧,更多的土地種上了豆類和番薯,苜蓿,高粱,也有少量的玉米等作物。

因爲屯堡的土地是公中的,推廣新作物根本沒有阻力,當然屯田司也不會胡來,新品種只是小規模的試種,選種,想要大規模的推廣得解決很多問題。

當郭宇率領他的一個獵騎兵千總部經過一個個屯堡的時候,八月底的天空高而清爽,這是東北大地一年最好的季節,獵物衆多而肥美,在行軍時,不小心就會有傻袍子竄過來,有時候簡直不必開槍,下意識的用槍柄一掄就砸到了。這玩意肉多而肥美,當然和養殖的黑豬肉的味道還不能比,漫長的人類狩獵和養殖經驗之下,只養那些最易繁殖和口感最好的動物,不過總體來說,比起吃燻肉和臘肉來,新鮮的肉總是受歡迎的。

郭宇還是在春天時受命往開原東陸路往朝鮮後門的任務,這一次任務,在參謀司的簡報上被歸納總結爲“偵察與掃蕩”,郭宇所領的第三獵騎兵獨立千總部歸屬於新成立的福餘軍區,包括福餘,長春,四平等地,因爲朝廷臉面相關,遼陽不好成立新的軍鎮,舊有的海蓋參將,寬甸副總兵等各部並不適合新的形式,設立新的副將,參將,又需經過朝廷和兵部,惟功做事,向來並不拘泥於成法,既然設立軍鎮和分協不易,成立新的營頭也不是簡單的事,那麼就如在此之前做的那樣,用新的名目來做好了。

各地都成立了軍區,每區由原本領副將銜的將領來管制,區內的治安與常規做戰,軍情偵察,一律歸某將負責,相比於舊式的領一營的副將和參將,軍區總管的權力更大,涵蓋面更廣,除了日常管理,訓練,做戰,軍區內一切與軍務相關的事情,均是由軍區總管來負責。

這也是必須之事,各軍區不僅是上述事情,還有修理道路,設立急遞鋪,軍堡,民堡,臺站,建立整個防禦體系,千頭萬緒事務繁多,民政事情由遼陽中軍部派駐的各分司負責,同時幾個中軍部張用誠的副手分別駐各地,爲當地最高的民政官,各司均向當地民政官負責。

軍民兩邊都在各地有了直接的最高負責人,其實也是惟功中軍收權,各地分治的舉措的開始,各地方圓都在數百里之間,千頭萬緒的民政軍事事務確實很多,但這般做法,其實就是變相的設立州府罷了!

(本章完)

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四百章 意外第一百三十七章 孤臣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八百六十三章 劍犁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五百四十章 圖倫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夢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七百六十七章 收支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
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四百章 意外第一百三十七章 孤臣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八百六十三章 劍犁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五百四十章 圖倫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夢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七百六十七章 收支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湖县| 德化县| 通辽市| 五河县| 昌平区| 巴东县| 泽州县| 平昌县| 舒城县| 恭城| 阜新市| 吴桥县| 贡觉县| 玉田县| 高青县| 鹰潭市| 阿图什市| 郯城县| 类乌齐县| 曲沃县| 尉氏县| 剑川县| 山阴县| 蚌埠市| 广水市| 宜兴市| 齐河县| 高邮市| 敦化市| 巩义市| 永康市| 新建县| 镇赉县| 三穗县| 靖西县| 柘荣县| 广河县| 政和县| 阜宁县| 永登县| 望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