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

在萬曆接受禮單的同時,惟功也是去拜見了太后。

對太后的解釋更加簡單,只要說明撫寧侯府裡頭有一百多持刀弄槍的悍匪一般的家丁便可以了,皇太后聽聞此事後,對惟功的那一點點小小不快,頓時就是煙消雲散。

惟功是用的營兵沒錯,但營兵就是大明的兵,也是皇家的兵馬。

而朱崗卻是自己養(yǎng)著大股的悍勇家丁,就算他不謀反,但只要擁有一丁點謀反的可能,這就是大忌!

在英宗復辟之後,曹家謀反,憑的就是幾百個家丁和蒙古韃官,大明官兵不會謀反,家丁和韃官卻是隻聽主人的命令,惟功的反擊十分犀利,自此之後,最少在他與朱崗的爭執(zhí)上,太后會偏向哪一邊,不言自明。

解決這樣的小事很容易,但怎麼捋順和張元功,張惟賢父子之間的爭鬥和關係,卻是十分困難了。

彼此之間,已經是不死不休,而張惟賢父子頗有幾分豁出去的感覺,有這麼一羣敵人,並不會叫人愉快呢……

“用誠,我們也要做些實在的準備了。”

“是,大人上次交待我做的事,屬下已經切實去做了,請大人放心。”

“嗯。”

惟功輕輕點頭,站起身來,長舒口氣,終是道:“皇帝身邊有這麼多小人之輩,這不是國家之福,當設法誅除之!”

“大人的意思?”

“此事,我會和國峰談,叫他進來吧。”

“是,屬下即刻去叫。”

張用誠知道自己不便留此,王國峰是早就等在外頭了,這樣的事,這個小子更加的在行一些,還是交給這樣的專家去處理這些頭疼的事吧。

他還沒有出去,王國峰已經衝進來了,張用誠一皺眉,喝斥道:“國峰,這不是在城西冷鋪的時候了,大人這裡,你怎麼不講一點規(guī)矩!”

“事出緊急,不得不然。”九月底的天,已經是十分寒冷,但王國峰卻是滿頭大汗,到室內之後,也不行禮,向著惟功急道:“大人,大事已出!”

“什麼?”惟功也是迅速起身,問道:“事情確定了?”

“確定了。”王國峰道:“張府已經舉哀,府門前已經帖了白紙,換了白燈籠,府中下人,俱著喪服了。”

“有多久了?”

“不到兩刻時間,裡面剛開始除服,我們的人已經往這邊跑了。”

“好,很好,重賞當事各人。”

至此,連張用誠也知道是張居正府中成服舉哀的事了,畢竟江陵那邊有動靜是瞞不了人的,但他心中也是覺得十分怪異,大人的人,居然已經安排到元輔閣老的家裡去了。

“聽著,我要第一時間知道宮中的消息,現(xiàn)下我立刻去元輔府中,國峰你不必跟去,繼續(xù)在外打探消息,各方的消息,懂麼?”

“是,大人放心,”王國峰咧嘴一笑,答道:“我的人已經全派了出去,一個不留,哪怕是病了,只要還能走路能聽人說話,就全都撒了出去。”

“很好。”

惟功深深看了王國峰一眼,卻也不說什麼,只對張用誠道

:“隨我來!”

兩人也不帶從人,只一人一騎,在初冬的北京街頭策馬逛奔。

一路上風馳電掣一般,行人們也是紛紛閃避不迭,若非惟功穿著官服,怕就是一路罵聲不絕了。

在疾速掠過的勁風之下,惟功的頭腦中卻是一片混亂。該來的始終是要來,張居正之父拖到如今已經不易,說起來也是高壽了,想來張居正本人也不會如何的悲傷。但這件事在親情人倫上的意義是十分有限的,它將給大明帶來什麼樣的變量?

最少在現(xiàn)在,他已經大致可以知道,這一件對普通人家來說是普通的喪事而引發(fā)的事件,足以震盪萬曆五年整個大明的政局,甚至影響到未來的十幾二十年,乃至數(shù)十年後,明朝的衰落與滅亡,也絕對與這件事件有關!

說小了,這件事和萬曆年間未來數(shù)十年的政局息息相關,說大了,關係到明朝的滅亡,再大一些,便是華夏文明的滅亡!

身在局中,惟功並沒有太多參與的興奮感,更多的是惶惑與不安。

他將如何站位,張居正具體操作此事的走向如何,多少人會捲入其中?皇帝的第一選擇是什麼?

太多的變化了!

可能現(xiàn)在在寒風中行走於途的普通百姓不會太關注此事,最多也就是茶餘飯後的幾聲議論,但在局中人來說,這件事所引發(fā)的風潮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待張惟功與張用誠兩人趕到時,張居正府邸之外已經是一片素白的天下,張府下人,訪客,全部都是系束著一片純白的哀服,等兩人翻滾下馬後,張府的下人迎上來,不僅是將兩人的馬牽走照顧,也是遞上了弔喪用的喪服,供兩人穿用。

京師百官,弔喪也是有專門的純素喪服,只是不會有人準備著,在場所有人都是在做著簡單的易裝準備。

在這個當口,張用誠也是打量著府邸外的人流,以他的資質和經驗,已經足以在這方面幫助惟功不少了。

“禮部尚書馬自強、戶部侍郎李幼孜、吏部尚書張瀚,兵部侍郎趙孔昭、戶部尚書王國光老大人……工部尚書潘季馴大人也來了,左都御史陳瓚……”

“剛剛皆是部院大臣,小臣之中,只看到御史曾士楚,給事中陳三謨兩人。”

在張用誠介紹的同時,惟功只是輕輕點頭,但他成服一畢,便是立刻上前,挨個拱手問好,禮數(shù)十分周全。

這些大人,全部是六部九卿一級的大人物,平時想齊聚一堂除非是大朝會,但大朝會之時,文武勳親班次分明,也不宜上前孟浪招呼,有一些侍郎才幹很好,身上事務很重,平時很難見人,朝會時匆忙一遇,根本不及攀談,今日這種場合,不管身份如何,惟功緻意時,這些大佬好歹都是回禮了。

勳貴之中,定國公徐文壁到了,英國公張元功,成國公並各家侯伯,都已經齊集於張府。

張居正就在大客廳中,也是青衣角帶,腰間白布的哀服穿在身上,凡有賓客前來,他和諸子都是親自揖讓接待,禮數(shù)十分周到。

惟功的身份,平時是叫部下們感覺不錯,但在這樣的場合,也就是隨著諸多都督

和都指揮級別的弔客一起入廳,張居正還一揖,衆(zhòng)人中有幾個與張居正相熟的上前,說幾句哀悼的話,張居正只是淡然點頭,寥寥數(shù)語,便是由下人請諸位老爺安坐奉茶。

如此這般,客人是川流不息,不過來者多是部院大人都督九卿都指揮一級的,中下等的小臣前來的並不算多。

待惟功落坐後不久,門前衆(zhòng)人全部站起,一路上人頭由矮變高,所有人紛紛起立,整個情形如同波浪一般涌動著,這般的情形,使得廳中各人也不安於坐,全部站了起來。

再看到來人穿著時,便是徐文壁與張元功等人也是都站了起來。

來者頭戴三山帽,身上是坐蟒羅衣,也是披了喪服,但這一身打扮,誰不知道來者是誰?下到御史,給事中這等清流,上到國公,閣老,當下無人敢坐,俱是站立了起來。

“咱家一聽說就來了,張先生還請節(jié)哀。”

馮保入廳,也是按禮數(shù)弔唁了,然後便是與張居正說話,頭一句客套之後,便是斷然道:“國事還都在先生肩膀上,先生可一定要保重身子,不可過於哀傷!”

“走吧。”惟功站在人羣之後,此時輕輕拍了拍張用誠的肩膀,示意他與自己一起出去。

“這便走了?”張用誠道:“來去匆匆,似乎看不出什麼來?”

“呵呵。”惟功笑了一笑,道:“你還是太嫩了一些。”

他比張用誠小幾歲,卻是老氣橫秋,教訓起來毫不客氣,張用誠卻偏也是聽的十分認真,一副老實受教的神情。

“馮保來了,說了什麼?國事還在元輔身上,有這麼一句話,內廷的態(tài)度,最少是馮保和太后的態(tài)度已經表明了。大臣之中,內閣的兩個閣老到現(xiàn)在沒到,這是爲什麼?理由很多,最根本的理由是什麼?”

“我懂了。”

響鼓不用重捶,惟功這麼一提,張用誠便是明白了過來。

“明日就有風潮,等著瞧吧。”

寒風之中,惟功等著張府下人牽來自己的馬匹,他的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奪情之事,最少今日已經先定了基調,正式上奏只是程序問題。就私人的感情和實際的想法來說,他也贊同張居正奪情,現(xiàn)在各項改革如箭在弦上,張居正這個掌舵人離開,可想而知誰還有那個能力將改革推行下去?

但就張居正自身來說,他在改革過程中積怨很深,甚至這幾年對皇帝本人也是產生了很多隔閡與矛盾,張居正勇於任事,越來越以真正的“師相”自居,訓斥皇帝如同對自己真正的弟子一樣,固然是求全求好,但禍根已經種下了。

但據惟功瞭解,小皇帝心裡對張居正的品德和能力還是很信任的,不滿還只是在萌芽狀態(tài),如果此時一心求去,歸隱幾年,以前的一些矛盾會漸漸消解掉,幾年之後,皇帝的不快會減輕,只會記得他的師相是一個品德高尚,能力超羣的元輔,到時候,復起應該不難。

兩種選擇,從國家來說,前者是最佳選擇,從自身來說,當是後者。

但,張居正會認可他這樣的想法嗎?寒風之中,惟功苦笑起來。

(本章完)

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祭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七百三十二章 藉口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戰(zhàn)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九章 習武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八百章 工廠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七百三十一章 商會第八十七章 憤怒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八十章 捐輸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四十三章 小成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迎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zhèn)夷第一百八十八章 哨騎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六百九十九章 禍害第五十章 賜金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六章 兩帥第十五章 決絕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八十九章 頂峰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一百三十七章 孤臣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一百章 悟劍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
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祭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七百三十二章 藉口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戰(zhàn)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九章 習武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八百章 工廠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七百三十一章 商會第八十七章 憤怒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八十章 捐輸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四十三章 小成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迎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zhèn)夷第一百八十八章 哨騎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六百九十九章 禍害第五十章 賜金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六章 兩帥第十五章 決絕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八十九章 頂峰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一百三十七章 孤臣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一百章 悟劍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曲县| 台湾省| 江西省| 锦屏县| 万载县| 神农架林区| 临泽县| 长寿区| 万州区| 墨玉县| 杭州市| 英德市| 巨鹿县| 南溪县| 封开县| 肃南| 射洪县| 晋江市| 郧西县| 天全县| 彰化县| 太和县| 句容市| 屯门区| 延安市| 永顺县| 崇仁县| 鄂托克前旗| 定陶县| 文成县| 朝阳市| 张掖市| 横山县| 鲁甸县| 大兴区| 仙游县| 宜州市| 上栗县| 浏阳市| 仁布县| 友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