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

“貴部官兵,真是本將前所未有的強悍。”楊紹先被震撼之後,先向佟士祿表達敬意。

“並不稀奇。”佟士祿很冷淡的道:“我遼陽鎮各部,俱有這般的水平。”

對這個黑矮個兒,楊紹先已經摸清楚對方的一些脾氣,當下呵呵一笑,不相信佟士祿的話,也不介意對方的態度。

佟士祿見他如此,也知道楊紹先並不相信,當下冷冷一笑,也不多說。

等未來更多的實例教訓這些自高自大的遼鎮將領之後,他們纔會明白,大明二百萬軍兵之中,誰才真夠資格被稱爲虎賁之士。

誰才真有資格領取俸祿,接受農人百姓的血汗供養。

平時惟功對他們的教育,早就深入所有人的內心深處,哪怕佟士祿這樣的粗胚,其實也是有這樣的想法。天下人以血汗將養皇室和官員,當然還有軍隊,皇帝應敬天法祖,勤儉愛民,否則便是失德,官員則奉公守法,任期之內,興**民,勸農桑,興水利,司法公平,這樣纔算合格。

軍人,當然是保家衛國,以性命報答百姓的血汗供養。

所有人,只要不合格者,不論是皇帝,閣老,府縣的大老爺,還是遼鎮薊鎮的將領官兵,都應替換。

當然,最後的想法,惟功從來不宣諸於口,也禁止討論,但有了開頭,最後所有人心裡有這樣的結論,也並不奇怪。

最少,在佟士祿心裡,便是有這般的想法了。

在他心裡,忠於皇帝這個概念遠不及忠於本身所在的團體,不如忠於惟功。不論是公心,還是私意,皆是如此。

種種思想境界的不同,使得他不屑於向楊紹先解釋,以他的脾氣,更不屑於敷衍這些舊式的大明軍官們。

他們貪污的軍餉極多,養出的家丁極少,個別人戰力強而多半軍伍戰力極差,這樣的軍鎮體系,斷然無法負擔起抗擊外敵的重任。

雖然現在遼鎮看起來還是如日中天,但惟功已經從種種跡象來看,斷定遼鎮的強盛期不會超過十年,說不定三五年內,就會顯現端倪。

到時候,自然是遼陽鎮頂上去,護住遼東千里邊牆的安全。

這種說法當然使遼陽鎮上下有一種捨我其誰的責任感,也自然而然的培養出了佟士祿等人身上的驕人傲氣。

不過這廝就算是不曾有這些想法,恐怕也會是這般德性,縱然當年是京師衚衕裡的要飯花子小乞兒,這廝也是被打的最多的一個,翻白眼兒瞪人,當年的小佟士祿可是最拿手的絕活。

好在過不多時,將俘虜看管完畢的張豬兒在參謀和親衛的簇擁下趕了過來,雖然他只是一個千總,但楊紹先竟是情不自禁的向前迎了上去。

“楊將軍。”

張豬兒行了一個軍禮,動作很利落,這種剛勁十足的男兒之間的禮節也叫楊紹先等人感覺很彆扭,他們更習慣的是跪禮,拱手,或是打千,而不是這種有平等感覺的軍禮。

好在張豬兒臉上的表情叫楊紹先感覺不錯,雖然也略嫌平淡,但好歹有了明顯的笑意

,這樣笑臉迎人的感覺,在佟士祿等金州千總部軍官的臉上可是真看不到。

“張千總這仗打的真是太棒了,贏的真漂亮。”楊紹先笑謂自己左右,大聲道:“來此之前,只當大局不妙,中左所和南關一帶有糜爛之憂,現在看來,有此虎賁之師在此坐鎮,又有張千總這樣的虎將指揮,雖然是客軍,卻打的極好,從此中左所無憂了。”

“楊將軍過獎了。”張豬兒微笑道:“鎮守中左所是職下等職責所在,守土有責,不算客軍啊。”

楊紹先略顯尷尬,他想以主將身份落實對方是客軍之事,豈料這個張豬兒看著很後生,說話卻是滴水不漏,不叫他抓著話柄。

他只得換了話題,問道:“火器用的很好,先是輪射,後來改的齊射之法,似乎是我曾經在某本兵書裡見過?”

“是,先前是輪射之法,京師神機營用過。後來是三列齊射,這種打法是當年沐王爺在雲南打象兵時用過,講究火力覆蓋兇猛,一擊制敵。因爲海盜衝擊力不足,我方可以拉開正面,追求最大的火力射殺傷效果,所以我改爲三列齊射,不追求輪射的不間斷火力。”

“哦,哦,怪不得,原來是沐王爺用過的。”

大明的人提起沐王爺,當然只是一個,就是當年太祖高皇帝的義子首代黔國公沐英,以義子身份出鎮雲南,黔國公之封到現在不曾斷絕,是開國諸多公侯中實際權勢最大的一家,在大明的中前葉,雲貴兩省就指望黔國公府的府兵震懾,現在雖然有巡撫標營和各兵備道,但府兵仍然是重要的軍事存在,沐家也有徵南將軍印兼雲南總兵官,比起京師裡大票無所事事的公侯,沐家的聲名要響亮的多。

這種火槍齊射之法,來自於沐英當年火器軍隊用的火門槍,三列錯開,一起發射,用的是一二三列齊射法,這一次遼陽鎮兵因爲要追求聲勢和同一時間的最大殺傷效果,改以這種戰法,而不是墨守成規,果然收效極佳。

“可惜尚沒有千總部和各司局配屬炮,否則的話,今日之戰,要贏的更加輕鬆。”

張豬兒情不自禁的又說了一句,不過看到楊紹先的模樣,料想對方也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步炮協同做戰,時朝的火器,要麼是單獨成軍,比如京師的神機營,要麼就是守城所用,比如遼陽城頭放的密密麻麻的佛郎機銃,步炮協同,除了戚繼光的防守性質的車營外,大明的將帥還真的不曾涉及到。

就算是在遼陽鎮,雖然主帥惟功和參謀司已經演習過多次,具體使用的戰例還真是沒有過。這一次,也是可惜了,其實再過一陣子,估計火炮就能配給到位了。

“貴部的軍醫,也好。”楊紹先由衷讚了一句,不過又是接著道:“就是耗費恐怕不小。”

救治傷員的軍醫普遍用最好的綢緞和白棉布來擦洗和包紮傷口,同時用各種辦法來消毒,比如蜂蜜,還有正骨板,酒精,傷藥,一看就知道全部是精心製造出來的成品,楊紹先看到軍醫們毫無吝惜之意的用在每一個普通的小兵身上,就算是他也覺得一陣陣的心疼。

“我們大人早就說過,老兵是比白銀更珍貴的財富,銀子可以很快賺到手,上過戰場的老兵可不是說有就有的。”

“哦,高見,高明之至。”

雖然楊紹先嘴上說贊,不過看錶情來說,真的是和他身邊的武官及幕客們一樣,都是一臉的不以爲然。

其餘軍鎮可沒有遼陽鎮這麼有錢,可以使勁的糟蹋。

現在他們可以從容的觀察細節,那些小兵手裡的匕首,還有火器,腰刀,包括戰馬,配具,無不是精心打製出來的精品,那些腰刀全部是戚刀形式,用的是上等好鋼,那些匕首和槍頭,全部是精鐵打成,看起來寒光閃閃。鐵甲,明盔,還有頓項,護具,都是一看便知道是難得的好東西。

光是一柄匕首,估計打造出來得一兩銀子一柄,光是這一柄匕首,就是遼鎮普通官兵的月餉之上,而這東西消耗的極快,腰刀也是一樣,可能打上一仗就全消耗掉了。

這不是打仗,是往水裡仍銀子。

也許是感受到遼陽鎮雄厚的財力,還有四周遼陽鎮軍官對自己不以爲然的態度,楊紹先終於不再糾纏這些細節,而是關注到這場戰事本身上來了。

眼前是亂哄哄的,到處是編成的俘虜百人隊,不少垂死重傷的海盜還躺在原地,大聲的呻吟著,或是苦苦哀求給自己一個痛快。

遼陽鎮的軍醫還在救治自己的傷員,哪怕是輕傷員,對那些海盜,則是興趣不大。

佟士祿聽到慘嚎聲,皺眉道:“不少被火銃打中的救回來也是殘疾,憑白留其在世間徒耗米糧,索性不如給一個痛快了。”

張豬兒點頭,道:“輕傷的救,重傷的補刀吧。”

他猛一揮臂,各司武官開始挑選適當的補刀隊員,主要是從火銃隊員裡選,增長他們的膽識,至於殺手隊和長矛方陣,剛剛的接戰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勇氣,不需要再去幹補刀的髒活了。

不過如果有新兵的話更好,這種補刀的事情對新兵來說是最好的鍛鍊手段,比什麼辦法都有用的多。

很快五十人的補刀隊湊齊,戰場上響起此起彼伏的哀嚎聲,哪怕是自願求一個痛快的人,在白刃相加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涕淚交流,然後再苦苦哀求。

但補刀的士兵不爲所動,仍然在軍官的命令下,不停的揮動手中的匕首,割斷動脈,以最快的手法,結束這些垂死者的生命。

“嘔……”

一個楊紹先的幕僚忍不住嘔吐出來,在他的感染下,其餘所有的幕客都神色難看。

楊紹先等武官倒是不爲所動,在遼鎮這樣的邊鎮,他們多半打過仗,上過戰場,割首級的事情當然也見過甚至做過,不過他們的內心深處也頗感震驚……遼鎮的割首級等行爲都是雜亂無章,各行其事,混亂不堪,而遼陽鎮哪怕是做這樣的事情都是頗有條理,有章有法,不論楊紹先的臉色如何,在這一刻,很多來自金州衛的武官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眼前這一支軍隊,還有金城衛城對面不到二里處的金州千總部,都不是自己能招惹的存在!

(本章完)

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十二章 寶刀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迎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二百七十六章 堅持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一百章 悟劍第四十二章 鋪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緻第二十章 長兄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四十三章 小成第五十八章 擊掌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一百九十二章 綁票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九十二章 訓斥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八百六十六章 總管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六百章 雪中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東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五章 薊州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十六章 殺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八百七十五章 礦稅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
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十二章 寶刀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迎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二百七十六章 堅持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一百章 悟劍第四十二章 鋪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緻第二十章 長兄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四十三章 小成第五十八章 擊掌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一百九十二章 綁票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九十二章 訓斥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八百六十六章 總管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六百章 雪中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東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五章 薊州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十六章 殺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八百七十五章 礦稅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昌县| 桃江县| 井冈山市| 双城市| 浦江县| 龙门县| 五华县| 邳州市| 阿克陶县| 黄平县| 新建县| 五大连池市| 新余市| 定边县| 郓城县| 青冈县| 台前县| 公主岭市| 页游| 临桂县| 吉林省| 天峨县| 南召县| 武安市| 南丰县| 郑州市| 大足县| 洮南市| 宁乡县| 吴桥县| 上林县| 曲松县| 忻州市| 新干县| 宁南县| 佛坪县| 安新县| 清流县| 项城市| 化州市| 正镶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