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

“前進,龍騎兵!”

在重騎兵們以三角旗槍調(diào)整著步伐,開始上前迎敵時,李達在陣後不到二百步的地方,也下令吹響前進號,龍騎兵們也出動了。

重騎兵與敵不到三百步,龍騎兵與重騎兵相隔不到二百步,這樣緊密的陣列,突如其來的衝鋒,考較的騎兵功力當真不小。

不過菲特烈大帝能將一羣騎馬都能摔下來的農(nóng)民調(diào)教成歐洲第一的騎兵,訓(xùn)練方法結(jié)合中西優(yōu)點,並且兵員素質(zhì)遠超普魯士人的遼陽鎮(zhèn),調(diào)教出這樣精良的騎兵來,又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呢?

前行的鋼號聲是四短一長,號聲也是在督促旗隊長們不停的調(diào)校著彼此的距離,而身爲部隊長,馬世龍也是在觀察著自己部隊的行進速度。

在這麼短的距離已經(jīng)開始著小跳衝鋒,馬速開始提上來,每個騎兵雖然還是一臉的傲氣,手掌的中間也是情不自禁的冒出汗來。

光是他們手中的騎槍就很沉重了,雖然和歐洲騎士對戰(zhàn)高峰時長達七米甚至更長的騎槍沒法比,但歐洲的騎士騎槍是中空的,每次戳刺從槍尾中段開始自己斷裂,槍頭巨大的動能可以把敵人如紙牌一樣挑飛,而中間斷裂後,動能又不會傷害到持槍者,這樣的騎槍戳刺當然是威力無比巨大。

但這種騎槍製造工藝十分複雜,比起中國隋唐時的馬槊不遑多讓,現(xiàn)在以遼陽鎮(zhèn)的財力和技術(shù)力量投放到騎槍製造上還是太奢侈了,要知道那可是歐洲貴族騎士的標準配備!

現(xiàn)在的騎槍也是儘可能的用最上等的槍身,槍頭雖輕而銳利,柔韌性極強,可以最大可能的利用衝刺動能,同時還不必傷害到自己。

在明軍哨騎退向兩邊的時候,打的興起的蒙古人仍然不停的用箭雨追擊著,看到明軍有一百多生力重騎兵又衝上來,這些蒙古人似乎不知道鎮(zhèn)夷堡之戰(zhàn)的具體情形,他們沒有後退,只是在陣列中間分出相當多的甲騎和牧人,拉開在兩翼飛掠而來。

“又是拉瓦戰(zhàn)法。”

馬世龍是參加過鎮(zhèn)夷堡之戰(zhàn)的,對蒙古騎兵得自這種成吉思汗時代的騎兵戰(zhàn)術(shù)簡直是不屑一顧。

可能成吉思汗時代用這種戰(zhàn)術(shù)滅國無數(shù),但真正說話的還是重騎兵,蒙古人給後人不少錯覺,好象就是騎射得的天下,其實真正滅國無數(shù)的還是他們的重騎兵和馬上摧鋒破陣的武勇和意志,在幾百年後,蒙古重騎兵消失的無影無蹤,只剩下輕甲和穿皮襖子的牧民,這種騎射得國的傳說,怕是將成吉思汗的子孫們自己都騙過了。

在越過百步距離之後,不少在兩翼騷擾的牧民和少量甲騎射來輕箭,嗡嗡的飛掠聲和崩崩的弓弦響聲不絕於耳,蒙古人的射術(shù)是沒有話說,儘管相隔不近,他們又是軟騎弓,還是儘量利用拋射和風(fēng)力,將輕箭不停的射過來。

馬世龍對偶然飛掠而過來的輕箭視若不見,在他身邊全部是高聳的馬頭,戰(zhàn)馬不停的噴

著響鼻,騎兵已經(jīng)將速度提到最快,在這衝擊的時刻,重騎兵們幾乎保持著原本的陣線不曾變動過,在他們眼前蒙古人的嘴臉已經(jīng)清晰可見了。

與完整的明軍陣列相比,北虜?shù)年嚵性阪?zhèn)夷堡一股之後幾乎沒有絲毫的變化,一樣的稀疏陣式,一樣的以長槍大刀爲主的長兵器在中間,那是北虜?shù)募昨T,另外就是長斧,短斧,狼牙棒和刀棍等武器。

北虜?shù)尿T陣也在衝刺,看來這個領(lǐng)頭的北虜首領(lǐng)沒有見識過明軍的重騎,他們最多驚奇於明軍陣列的齊整和甲胃的鮮明閃亮,更多的東西就談不上了解了。

馬世龍熱血上涌,眼前的情形比在與棟鄂部地界和特科在山道上摧鋒折銳更叫他有騎兵軍官的感覺,現(xiàn)在速度已經(jīng)是三速,這時候就算是想引避也是自尋死路,所有的騎兵都發(fā)出了野獸一般的吼聲,這使得對面的北虜們的面容爲之一驚。

到此時他們才感覺到對面明軍的不凡,感受到磅礴如海的壓力,但此時已經(jīng)遲了,正面的四百多北虜只能硬著頭皮頂了上來,一百三十餘人的騎兵中隊狠狠的如巨錘一樣砸在了北虜騎兵的陣中。

第一波的騎槍最先與對面接觸,密集陣形之下,北虜騎兵們眼前幾乎看不到別的東西,除了密集的騎槍之外再無他物,在這種做戰(zhàn)方式之下,個人的武勇已經(jīng)毫無意義,沒有閃避空間,沒有騰挪餘地,也沒有騎術(shù)發(fā)揮的可能,只有碰撞,硬碰硬的碰撞,男兒之間的生死之決就幾乎是眨眼之間就決定了。

任憑你是馳騁草原的英雄豪傑,任憑你騎術(shù)無雙,刀槍棍棒樣樣精通,在此時,面對如林一般的騎槍之時,心中也唯有升起一種無能爲力之感。

連同兩翼奔跑的牧民,戰(zhàn)場上過千騎在來回的奔馳著,農(nóng)田的泥土被踩踏的不成模樣,草泥不停的被翻騰上來,馬匹踏出的震動連幾裡之外都感覺得到!

明軍的紅纓在不停的跳動著,騎槍不停的伸向前方,在挑飛眼前之敵後,繼續(xù)前行,後隊則使用馬刀,不停的砍向敵人。

這是一幕極漂亮的油畫,整個風(fēng)景就在一幕大的畫框之中展開,一從從蔥綠的樹木點綴在藍天黑土之間,田埂和道路,河流和水渠如同畫筆在幕布畫出的縱隔,黑色的農(nóng)田之上是穿著大紅軍服和黃色皮襖爲主的明軍與北虜殊死搏鬥廝殺的畫面,鮮血不停的在搏鬥的人羣中如鮮花一般綻放著,整個畫面,就是有這種暴力與邪惡並存的極致美感!

在重騎兵之後,李達等人先是目瞪口呆的觀看著重騎兵們破陣的情形,等看到重騎兵如巨靈神般的將敵陣切豆腐般的切開,大隊的蒙古騎兵不敢再與重騎當面,而是選擇繞道過來,李達一激靈,大聲令道:“截擊敵人,持槍步戰(zhàn)!”

龍騎兵們在剛剛前進時就已經(jīng)下馬了,他們的馬匹由少量人照顧,每八匹或十匹馬聚集成一堆,一個人拉著全部繮繩就可以將燥動的馬羣約束的服服帖

帖。

龍騎兵全部是分遣隊員出身,原本乾的活就是在陣列最前尋找戰(zhàn)機,在最關(guān)鍵的時候要擔(dān)負的起出擊迫敵的重任,在這種重騎兵已經(jīng)佔優(yōu)的局面下,龍騎兵們心中更是篤定,在李達等軍官的喝令下,很快就列隊完畢,並且大步向前。

一百五十人沒有分成慣用的三列,而是隨機調(diào)整爲寬大的正面,只以兩列隊形,互相錯開一肩的距離,穩(wěn)步前行。

在第五十步時,龍騎兵遇到了第一股敵人。

兩翼的牧民和少量披甲算是北虜?shù)倪[騎,他們的拉瓦戰(zhàn)法屁用不頂,而中間已經(jīng)被打的崩盤,這些遊騎見到步兵過來,自是從兩翼湊上來佔便宜。

“第一列瞄準……放!”

看到幾十個遊騎接近過來,李達第一時間下達軍令。

砰砰的火槍施放聲立刻響起來,蒙古人也看到這兩列明軍是拿著火銃,不過他們沒看到火繩點燃夾在火門上,只看到明晃晃的極具威脅感的刺刀,所以誤以爲這是明軍步兵上來肉搏,豈料這火銃說打響就打響,槍聲響起之後,因爲距離極近,又是瞄準後再放,直接就有二十多人被打落下馬。

“第二列,放!”

在第一列重裝子彈的時候,第二列也開始施放火槍,又是有十幾個牧民被打落下馬。

有一個甲騎看到火槍瞄準過來,下意識的舉起圓盾來,正好槍子打中他的盾牌,卻是將盾牌打的粉碎,子藥繼續(xù)前行,打爆了帶著鐵盔的腦袋,顱骨碎片和血肉腦漿在噴灑在半空中,構(gòu)成了一副極具血腥殘忍的畫面。

牧民們發(fā)出驚恐的尖叫聲,他們開始猶豫起來,而在中間戰(zhàn)場,遼陽鎮(zhèn)的重甲騎士們已經(jīng)打跨了對面之敵,不過與鎮(zhèn)夷堡一戰(zhàn)不同的就是他們沒有衝刺到對面,而是帶停了戰(zhàn)馬,繼續(xù)在戰(zhàn)場中間來回的追擊已經(jīng)被打亂了陣形的北虜甲騎。

槍刺,刀砍,偶然投以投槍或骨朵,鮮血如鮮花一樣不停的綻放,幾乎沒有人是這些身披重甲的魔鬼之敵。

有一些甲騎開始往龍騎兵這邊奔馳,希望能在這邊打開局面或是逃走,但他們遇上了狼狽奔逃的牧民,同時龍騎兵們繼續(xù)打響手中的火銃,砰砰的火銃聲使戰(zhàn)馬變的燥動不安起來,更加帶亂了甲騎們的陣列,戰(zhàn)到此時,已經(jīng)沒有任何取勝的機會和希望了。

現(xiàn)在北虜騎兵們惟一的機會就是從戰(zhàn)場兩側(cè)逃走,但他們發(fā)覺,那些弓馬精良的明軍驃騎又迎了上來,他們發(fā)射短弩,投出飛斧和骨朵,穩(wěn)定而高效的收割著人命。

而不論是回身對重騎兵,還是突破眼前的刺刀橫陣,對這些甲騎或牧民來說都是兩難的選擇了……

卜言兔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看到這樣如惡夢般的場景。

他的四百多甲騎已經(jīng)如冰雪般消融,大半在這短短的時間就戰(zhàn)死了,在放眼可及的農(nóng)田之中,到處都是野兔子一樣逃竄的牧民們。

(本章完)

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七百三十六章 醫(yī)院第五十三章 發(fā)動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tài)度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fēng)潮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二百三十六章 僭越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xùn)誡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二百五十九章 蹊蹺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四百一十八章 論力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一百九十四章 整治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zhàn)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nèi)第七百章 福星第七百三十三章 動員第七十四章 大魚第六章 兩帥第五十章 賜金第四百七十四章 伏子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一百零一章 光耀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七百三十章 調(diào)戲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四十章 官店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
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七百三十六章 醫(yī)院第五十三章 發(fā)動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tài)度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fēng)潮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二百三十六章 僭越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xùn)誡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二百五十九章 蹊蹺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四百一十八章 論力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一百九十四章 整治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zhàn)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nèi)第七百章 福星第七百三十三章 動員第七十四章 大魚第六章 兩帥第五十章 賜金第四百七十四章 伏子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一百零一章 光耀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七百三十章 調(diào)戲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四十章 官店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丘县| 民丰县| 民和| 玉林市| 平利县| 新绛县| 绥滨县| 泰来县| 新河县| 奎屯市| 射洪县| 滁州市| 巩义市| 托克逊县| 正安县| 阿拉善左旗| 方城县| 台南县| 宁津县| 佛教| 山阳县| 杭锦后旗| 眉山市| 石渠县| 辽宁省| 五指山市| 九龙城区| 莱州市| 成都市| 丹寨县| 梨树县| 二连浩特市| 沂南县| 集贤县| 离岛区| 独山县| 阿拉尔市| 临潭县| 盐边县| 郑州市| 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