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

這路確實變了。

從這巷子出來就是發祥坊往日中坊的西北方向的大街,往東南就是慶積坊,往正東是金臺坊,站在大街中心,可以看到好幾條通衢大道,走在這路上,積雪已經被清掃乾淨了,這且罷了,走在路上,卻也是平整的不象話,用腳使勁踩踩,沒有記憶中的那些爛泥和積水,有的只是有點踩在青磚地面上的平滑感覺。

“老天爺……”

“真不敢相信?!?

“那個舍人營出來的兼職坊正叫人宣講時,我還只當他吹牛呢……”

“這好天瞧不出來,這雨雪天一試就是試出來了?!?

“這路算是真修成啦。”

“也沒費多少工料,也沒費多大事,真是神仙,真是神仙手段啊。”

道路上頭,不管是穿著圓領長袍的秀才一樣的讀書士子,或是穿著直身五福袍的商人,要麼就是普通的百姓,或是穿著鴛鴦戰襖的軍丁一樣的人物,還有一些肯上大街拋頭露面的嬸子大娘們,當然,更少不了託鉢化齋的和尚和那些道士女尼,大街上行行色色各色人等全部都是驚呆了的模樣。

一個半月前,舍人營的軍爺們才坐鎮各處,提調各坊人力,從坊到廂,再到裡,再分成什麼街,巷,分的十分清楚明白,各坊多少男丁,十五到五十的壯年的男子有多少人,有多少能服力役和應服力役的,都計錄在冊,那些軍人都是腰背挺直,做事精細到了極致,每家每戶都是上門詢問,然後編造成冊,同時還將各家的戶牌都是重新整理了一次,整個坊就象是被用梳子梳過一次的頭髮,紋絲不亂,條理分明。

這只是先聲,然後就是工匠住進了搭建好的窩棚,接著就不知從哪裡接連不斷的送進各種材料來,光是石灰和粘土兩樣就足有過萬石之多。

接著就是立了窯廠,開始燒製,到底是燒什麼,這些百姓或是秀才們都不知道,伸頭探腦的去看,也是瞧不出什麼門道來。

一直到十五六天前,燒製出來的東西加上砂漿調和而成,鋪設在大道上成了新道,踩上去是平整硬梆,但能不能長久,能不能防住雨雪,這些大夥兒心裡可都是沒底。

到了現在,恐怕再也沒有人會懷疑半點了。

“也真是奇了?!?

一個矮個子士紳使勁踩著腳下的道路,一臉稀奇,道:“他們鋪路時也沒用磚,就用點泥漿,我還說這是胡鬧敷衍朝廷,怎麼就硬成這樣?”

“以前都是在鍋裡燒土,夯實,再燒土,夯實,還得用不少碎石,沙礫,費時費工,這一次修路,真是神仙手段,萬萬也想不到的事。”

人羣之中,不乏有內行的,畢竟這一次大工工程,牽動著京城上下的心……除了那些出門必備轎,進出有車的達官顯貴和富裕人家之外,誰沒有個走路的時候?要說順字行的馬車業務已經開展到城外了,往北或西北是到紫荊關和居庸關,出關後爲止,往東則是一路到山海關乃止,往南是到保定,天津,一步步輻射了出去,順字

行的馬車,已經從開始的粗陋到現在的精緻之極,載人的馬車打造的十分精良,還有透明的琉璃車窗,後車輪上是環鐵圈製成的減震,坐在上頭也不大顛簸了,前車輪有什麼制動裝置,四馬或六馬拉的大車轉動起來十分的迅捷,以前從京師到通州都得預備來回三天的時間,現在坐順字行的車也就一天能打個來回,辦事的時候還能在順字行的通州分店寄託代發貨物,簡直是方便到了極至……就算是這樣,百姓們也不能天天沒事就坐車,再便宜的車也不如自己的兩條腿耗費少,這道路修好了,最高興的不是貴人們,而是中層到下層的大衆們。

徐渭也是呆徵住了,他感覺腳下的地面修成這樣並不簡單,其中應該有不小的門道,但究竟是什麼原理,怎麼修築,他也根本想不出來。

普通的讀書人不會理會那些奇技淫巧的東西,不論是粗陋的科學理論或是技術類的書籍,儒生們多半不會涉獵,明朝最著名的笑話就是某書生誇起蘇東坡的詞寫的好,結果另外的書生就問這蘇某人是否應考,是不是已經中了舉人,是哪一科,哪裡的籍貫……這雖然有誇大之嫌,不過明朝八股取士之後,只重第一場的經義考試,詩賦和策問考試就是走個過場,只要經義考的好,策問寫成屎也能中舉,這麼一來,書生們就只鑽在四書五經裡,而且只鑽在朱子集註的範圍之內,並且用八股的形式來寫文章,這樣的條條框框之下能出什麼人才?知道唐宗宋祖是誰就算是不務正業,更甭提徐渭這樣書畫雙絕,還精通政務軍事,又能涉獵諸子百家,還知道一些技術類的書籍的超級人才了。

徐渭是明朝讀書人中的異類,但今天的事,就算是徐渭這樣的妖人也是想不大明白,不過百姓們的欣喜他還是看在眼裡,一時想不明白,心思也是漸漸沉浸到歡喜之中。

久在山陰那樣閉塞的小地方,很難有什麼值得一笑的經歷,今日之事,徐渭笑的也是格外歡欣。

“勞駕,讓讓,列位,請讓個路。”

人們的身後傳來吆喝聲與馬鞭炸響,還有馬用力時的噴鼻聲,徐渭回頭,看到一座小山式的東西疾馳而來,他趕緊讓開,道路中間的人也忙不迭的都讓了開去。

“這是十六掛大車。”

“順字行的。”

“要得,最少有七十石。”

“怕還不止呢。”

一時又是人聲鼎沸,過來的馬車是十六掛的超級大車,馬區數量多,懸掛看起來都十分複雜,車身並不高,但很長,車廂上有不少亮閃閃的銅活,一看就是作工特別精細,打造的特別精良的上等好車,車身之上,是堆積如山的糧食包,順字行的規矩就是一包正好一石多些,大約多出來的正好夠運輸途中的風乾和少許泄漏的損耗,鼠耗也考慮在內,這樣一包是一石,粗略看去,這一車上最少有七八十包之多,所以很多人說,怕是不止七十石。

徐渭覺得自己牙都疼了……他是十幾歲就遊歷江南,三十來歲就在幕府效力,然後遊歷天下,連蒙古草原都

深入過,和俺答汗那個三娘子都結成了莫逆之交……他什麼樣的事什麼樣的人沒見過?幾十年後的徐霞客遊歷的地方可能比他多些,但見事之廣,閱人之深,徐霞客拍馬也追不上徐渭,可就連他,也是根本想不明白,爲什麼眼前這車能拉這麼多糧食?

按幾十年後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的記錄,明朝的十六掛大車最多也可以拉到五十石了,而眼前這大車,徐渭算了一下,大約是拉了九十石左右,就是說,比起普通的十六掛大車,多了一半的載重!

車輛的載重不是胡來的,滿負荷的話,加一包糧包可能也承擔不了,可眼前的這大車,速度居然還不慢,車伕在前座悠然坐著,甩著馬鞭,助手模樣的幫著吆喝清空道路,整個車隊十來輛車,沒一會兒功夫,風馳電掣般的走了過去。

“這是英少國公故意爲之吧?!?

“檢驗一下剛鋪的道路呢?!?

“估摸也不會這麼閒的慌,看樣子是發往宣鎮,就是不知道是往東路還是往中路?!?

“聽說宣鎮今年大荒,本鎮產出嚴重不足,總督和總鎮等官已經多次請調糧食,這些糧定是往宣府去的。”

“本鎮原額馬步官兵十五萬一千四百五十二員,除年節逃故外,實在官兵八萬三千三百四員,原額馬五萬五千二百七十四匹,除年節例失外,實在馬三萬兩千四……上回聽宣府董大帥的奏報,依稀記得是這個數字來著,朝廷每年給撥主兵銀十二萬兩,客兵銀二十五萬五千……銀子是夠了,糧卻不夠,宣鎮邊牆一千一百一十六裡,墩一千二百七十四座,衝口一百九十二處,設總兵一,協守副總兵一,各路參將七人,遊擊三人,除本兵客兵外,尚有數十萬軍戶仰賴軍鎮供給,去歲大寒而無雪,今年必致旱災,提前準備,也算是未雨綢繆?!?

這個人先開口說話時,衆人還不是怎麼在意,街面上議論風聲,討論這車隊往事兒送糧的人多了去了,但隨著這聲音朗朗,其餘的人都是呆住了。

“這是妖孽啊?!?

不知道是誰被這驚人的記憶力給震驚了,悠悠下了結論。

雖然沒有什麼人附合,不過看向說話人的眼神也是那種與我有慼慼焉的感覺。

京城的人最喜歡議論軍政,拉車趕毛驢的主也能扯幾句皇宮大內的閒篇,不過百姓就是百姓,哪怕是京裡的百姓也不能和每天看邸抄塘報的官員比,百姓議論的東西多半是荒誕不經,不切實際,萬曆年間有三大徵,也有三大案,著名的妖書案就是萬曆年間一次民間謠言的大爆發,現在雖然還沒有妖書案,不過妖書案的土壤是早就具備了。

眼前這個人,年在二十上下,身量極高,相貌亦是奇偉,方面大眼,兩眼上的濃眉如斜插的兩支寶劍,棱角分明,兩鬢頭髮,雖然看出是精心梳理了,但仍是如戟飛揚,頗有剛硬強直之態。

這樣的一個傢伙,居然是穿著一身秀才服飾,侃侃而言,對邊事又是瞭如指掌,怪不得被人說是妖孽,倒也真是絲毫不差。

(本章完)

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七十四章 大魚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六百八十一章 各司第九百章 糧價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三百章 緩急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二百零三章 衝刺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一百一十六章 軟磨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八百七十五章 礦稅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五十章 賜金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七十四章 大魚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一百九十四章 整治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閒談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九十章 說古第四十一章 痛打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二百八十七章 和解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九十章 說古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
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七十四章 大魚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六百八十一章 各司第九百章 糧價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三百章 緩急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二百零三章 衝刺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一百一十六章 軟磨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八百七十五章 礦稅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五十章 賜金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七十四章 大魚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一百九十四章 整治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閒談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九十章 說古第四十一章 痛打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二百八十七章 和解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九十章 說古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偃师市| 芮城县| 曲沃县| 麦盖提县| 广安市| 丰原市| 镇平县| 渭南市| 丰台区| 郴州市| 镇原县| 平原县| 遂昌县| 乌拉特中旗| 凭祥市| 田阳县| 黄石市| 内黄县| 台中市| 临夏市| 龙山县| 酒泉市| 颍上县| 平定县| 津市市| 周宁县| 玛曲县| 交口县| 佛山市| 银川市| 罗源县| 玉林市| 蓬安县| 佛坪县| 中超| 鄂托克旗| 农安县| 颍上县| 河源市| 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