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

待七嬸退出之後,朱尚駿立刻道:“七叔,你這一次去職,應該是有人存心設計對付我們總兵官大人。”

“我亦是這麼想過。”張元芳道:“然則我丟一個左府僉書,根本是毫不介懷,又何能傷到小五分毫?”

“不然。”朱尚駿搖頭道:“將七叔你落職,不過是表明皇上的一個態度。說明皇上對我們大人已經極爲不滿。這樣一來,有心人看在眼裡,不敢出手也就敢出手了。”

“原來如此。”張元芳頗有一些瞠目結舌的感覺,他倒是從來沒有在這個角度去看問題。

朱尚駿心中焦急,他此行有上奏摺的專責,但惟功亦特別交代,要到英國公府看看。

這“看看”文章很多,現在看來,英國公府果然出現了不小的變化。

“我應該再去拜府上的國公大老爺。”朱尚駿起身道:“這也是我們大人臨行交代過的。”

“對。”張元芳欣然道:“應該去看看,他們爺們之間,自己不能走動,也該叫你們代爲走動一下,這樣心裡也算有彼此。”

這樣要緊關頭,張元芳能扯到這裡,朱尚駿心裡暗自搖頭。不過他沒有多說,只道:“最好七老爺替我帶個路,不然的話,侯門深似海,況且是公府?下官還有別的公事,最好能省些時間。”

“嗯,也好,我們這就往大本堂那邊去。”

張元芳也不必換衣服,他落職之後,每日就在家看書寫字,連兵書都不看了,徹底將過往那些還介懷的東西給拋下去了。

他已經看的很清楚,當今聖上,絕不是什麼明主,從種種跡象來看,怕又是另一個嘉靖。

想想也是叫人感慨,隆慶這六年和萬曆元年到十年這十六年的好日子,真是恍如隔世!

“正要派人請七老爺……”

到了張元功的居處之外,正好一個執事帶著人打著燈籠過來,迎面兩邊撞上,對方立刻便是高聲道:“大老爺今日身子欠佳,吃了飯後只說肚子疼,心口也疼,現在已經躺在牀上,瞧著情形不是很好呢。”

“什麼?”

張元功吃了一驚,接著便厲聲道:“找我幹什麼,找了御醫沒有?”

“已經派人去請王太醫了。”

“先叫家裡的那幾個來伺候著,待王太醫來了再開方子。”

“是,小的立刻去辦。”

英國公府住著的當然不可能只是張元功和張元德兩家子,還有近支的兩個叔父和幾個堂兄弟也住在府中,到下一代時,比如惟功襲爵之後,他們就會分府另住。

真正當家的當然是張元功,然後便是素得張元功和惟功父子信任的張元芳,象張元德,雖然血脈上更親近一些,可平素裡張元功對自己這個親弟弟一家十分的提防,他一出事,身邊的執事管家先就想到請張元芳來主持,想必也是因張元功平素的吩咐。

待衆人逶迤而入,進得張元功所住的正堂之內,屋子裡人人都有驚慌之色,朱尚駿一見,便知道張元功這一次的病,不僅來的重,而且是十分蹊蹺!

“大哥,怎麼一下子就如此了?”

張元芳看到張元功時,也是被嚇了一跳。

張元功面色灰敗而臘黃,臉腫的十分厲害,兩眼也是散淡無光,看到張元芳時,已經幾乎沒有什麼力氣作表示了。

“大哥,這是

惟功派來的朱千總……”

朱尚駿面色嚴峻,張元芳的被免職,還有張元功的病況,這都是突如其來的情況,令得他心中感覺十分異樣,甚至是嚴重的壓抑,但他有差任和重要的任務,當下上前一步,先行個禮,接著便道:“大老爺,我們總兵派標下前來,要緊的就是有一樁事,需要看看府裡的情形,徵得大老爺的同意……”

朱尚駿知道事情緊急,因此飛快將萬曆選秀女和下令惟功帶頭捐輸的事情說出來,在他述說的時候,英國公府的幾個醫生也過來了,看了張元功的臉色都嚇了一跳,但朱尚駿在說事,這些醫生便只得等著。

張元功眼中光芒大射,這一段時間,遼陽的情形也會通報給他,使得他在朝中有所配合。惟功的遼陽鎮發展之速,外界干擾少,李成樑壓迫不力,張元功在朝中的作用其實也是很不小的。

爛船都有三分釘,何況英國公府是國朝幾大國公府邸之一,與成國公府勢力相當,在成祖皇帝到英宗,憲宗這幾朝,英國公府可謂是國朝第一大府,後來是成國公府後來居上,在嘉靖一朝,成國公府算是一家獨大,張溶又在順義王一事上犯了錯,更使英國公府聲勢大挫。

但一個國公府的傳承豈是簡單?光是京營之中,現在算是三家分晉,成國公府,英國公府,還有撫寧侯府,這三家勢力就是最強,然後就是十幾個侯伯分掌京營各營和皇城禁衛,中山王徐達的後人雖然是一府兩國公,但歷任國公才具都很一般,本代定國公徐文壁年輕有爲,在京營漸漸佔了一席之地,但也就執掌右軍都督府,實力相比英國公府,仍然差了老大一截。

可以說,萬曆當初以惟功來做整頓京營的人選,一則是信任,二則是惟功的能力,三來,便是英國公府的深厚底蘊。

這等事,戚繼光這樣的外鎮出身的將領是不好作的,英國公這樣的大府如果能搞定其餘幾家,倒還有幾分成事的機會。

這兩年,張元功與英國公一脈之下的五軍都督府中的大小勢力對遼陽鎮鼎力支持,另外與兵部之間也是經常搞些公關活動,國公的身份畢竟不是普通武臣或勳臣可比的,文官們好歹也要賣些面子給英國公府,此次惟功的一系列決定,自然也是要張元功代表英國公府支持纔是。

“呃……呃,呃……”

張元功勉強撐著身體,想要坐起來。

但他身體幾乎沒有絲毫勁力了,雖然拼命掙扎,但卻怎麼也坐不起來。

幾個在房中伺候的小廝見狀,趕緊上前,將被子枕頭墊在張元功身後,張元功勉強坐好,喘口粗氣,張嘴道:“這事……要小心,我……”

朱尚駿緊緊盯著張元功,惟恐漏聽了一字。

此事確實不是小事,最好以英國公府出面,婉言拒絕,並且發動勢力,做聲勢上的支援。而且,捐輸一事,最好造成這樣的局面,各家勳貴,富商,都有下一步輪到自己的顧慮,這樣的話,縱然皇帝心裡不滿,但各方勢力不會落井下石,這樣就算是最好的結果了。

“這是什麼人,這是什麼時候,不趕緊給老爺診脈用藥,還敢叫他費神嗎?老七,你也太不成話了!”

正當房中一陣寂靜之時,突然傳來婦人尖利的嗓門聲。

聽到這婦人說話,張元功眼神一黯,停住了嘴邊的話,將頭一扭,轉而向內。

“見過大嫂

了。”張元芳起身一揖,答道:“惟功那邊有要緊的事情,叫這朱千總專程自遼陽前來回說,一時急了,不敢耽擱給大哥瞧病。”

“他一個總兵官,有什麼事能叫你大哥操心,不是一向硬氣的很,等閒也不願到上房來,瞧著我這個母親也是跟沒瞧著一樣,各房都有年禮節敬,就我這裡沒有,這會子他父親病的這樣了,還叫差官拿公事來煩,這算什麼兒子?”

惟功的這位嫡母,南京忻城伯的世家出身,向來驕縱慣了的脾氣,這幾年因爲惟功冒起,對她又不算尊敬……想到自己的母親是因爲這個大小姐而流落在外,惟功自忖還沒有這樣的雅量來與這個嫡母交好,自然是遠離爲上。

不過,倒也談不上特別的不敬,只是選取禮物,向來是算在張元功頭上,沒有單獨給這嫡母一份,日積月累,一個有意疏離,一個怨氣漸生,已經是勢同水火了。

張元功自己都與這妻子形同陌路,當然也沒有功夫來調理家裡這份關係。況且惟功的事業蒸蒸日上,也不必仰賴家裡這一點出息過活,自己這大婦對兒子見諒歡喜於否,倒是不怎麼要緊的了。

此時這樣的關頭,趙夫人擺出大婦的身份來,張元芳無語,朱尚駿原本自然沒有說話的餘地,此時事態緊急,只得勉強道:“夫人,下官實在是有要緊的事情……”

“太醫診治之前,不要叫老爺見任何人了。”

趙夫人沒有理朱尚駿,轉頭吩咐屋裡的其餘執事和管家婆子們。

“是,夫人。”

平素上房這兩位是各過各的,彼此不相往來,但此時張元功既然病了,當然還是夫人當家做主,別人是沒有什麼說可說的,各執事和管家婆子們紛紛應了下來。

“你,趕緊出去。”

此時趙夫人才轉頭看朱尚駿,一臉輕蔑的道:“你家那大人在我跟前也不能挺腰子說話,更不要說你,我家三等奴才的官職倒也要比你高些,還不趕緊離了這裡,你有什麼資格,站在我家的上房裡頭!”

朱尚駿默然無語,知道事情的發展已經是急轉而下,張元功不僅幫不到自己,無法出謀劃策,也不能發動勢力做什麼事情,恐怕自身也是難保了。

當務之急,不是在這裡耽擱時間,而是找到京城裡的軍情司的情報點,將京師這裡的變故趕緊送回遼陽。

到此時此刻,朱尚駿憑自己敏銳的感覺已經深刻的察覺出來,京師這裡,不僅僅是張元芳被免,還有張元功的突然病重,加上萬歷的強迫捐輸,到遼陽選取秀女等諸事,一張密佈的大網,已經放在了惟功的頭上。

目前爲止,傷害還只是張元功的病情,但底下是什麼後手,還有什麼進一步的發展,這就真的說不準了。

只能說,風雨欲來,或許,這就是張惟功自習武和創辦順字行,成爲京營舍人營的將領,出鎮一方這些經歷之下,最大的一場考驗已經到來了。

能不能挺住,會不會倒在這一場風潮之下,現在是誰也不敢說的事情。

“下官是京衛燕山衛世家,世代的都督武職,也是朝廷的名器,夫人的孃家,我記得是永平衛都指揮出身,當時吾家先祖,也是燕山衛都指揮,只是尊家封伯,我家世襲都督罷了。”

朱尚駿微微一笑,告辭道:“是以夫人倒不必太盛氣凌人,朝廷的名爵,不是那麼好侮辱的。”

(本章完)

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七十九章 訓皇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六百九十九章 禍害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二百五十五章 藩士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六十章 國公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八十章 捐輸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五百章 牛酒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二百七十六章 堅持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二百八十七章 和解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八百七十五章 礦稅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
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七十九章 訓皇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六百九十九章 禍害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二百五十五章 藩士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六十章 國公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八十章 捐輸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五百章 牛酒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二百七十六章 堅持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二百八十七章 和解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八百七十五章 礦稅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义县| 隆化县| 湖口县| 康定县| 佛冈县| 诸城市| 莲花县| 长子县| 延长县| 临邑县| 拉孜县| 诏安县| 辉南县| 睢宁县| 湖口县| 内黄县| 八宿县| 永安市| 五家渠市| 临沂市| 孝昌县| 沐川县| 宜兰县| 昌图县| 福鼎市| 利辛县| 盘山县| 安溪县| 霍山县| 正镶白旗| 南陵县| 微山县| 临安市| 上思县| 来凤县| 婺源县| 穆棱市| 麻江县| 阿坝县| 永安市| 东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