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九章 訓皇

問題的關鍵不是張嗣修考中或是名次太好,而是這一次考中的不止是他,還有他的大哥敬修也中了進士,兄弟兩人一起中進士,雖說相府的教養肯定比外頭好,但此次不僅是張家,還有呂家,張四維家,申家,這幾家都有子弟中進士。

國朝官吏,最講究的出身就是進士,其次是舉人,再次是監生,拔貢之類,吏員與唐宋不同,已經斷絕了上進之路,基本上來說,非中進士者就算當了官,仕途也十分有限,而中進士者非入翰林,亦不得考慮入相,這其中的關節不僅僅是一個人,而是全國幾十萬讀書人及其身後的家族,一舉一動,觀望者甚衆,宰相家兩個兒子同時中進士,而且名次都在前列,考官還是張居正的心腹,這其中就算沒有貓膩,也是成衆口爍金之事了。

張惟功知道,最近坊間已經有不少嘖嘖不滿之聲,只是張居正積威之下,沒有什麼人敢當面說罷了。

再將嗣修安排在皇帝身側,以張惟功對現在的萬曆皇帝的瞭解,過不了幾天,皇帝就會想方設法將張嗣修攆走的。

這樣的做法,真是適得其反。

他在沉思之時,看到萬曆正看向自己,他微微聳了聳肩,萬曆臉上也露出失望之色。

平時,張惟功可沒少在萬曆跟前吹噓俞大猷的神奇,弄的皇帝心裡也癢癢的,這一次到通州尋俞大猷,相機拜師,皇帝也熱心的很。

說起來惟功也是有點奇怪,萬曆皇帝似乎是和他的叔祖父武宗皇帝有點兒相似,對軍伍之事,很上心呢……

叫人昏昏欲睡的讀書聲好歹是停住了,接下來便是張居正等大臣爲皇帝解釋經義中的要決……好吧,同樣是叫人昏昏欲睡。

這種事,對文學之臣是露臉的機會,對文官是無可不可,對勳親武臣來說,就是受罪了。

趁著衆臣說話聲音稍大時的機會,李成功對惟功悄聲道:“你不過是經筳才侍立聽講,我可是連每天的日講都得奉陪,這差事,太苦了。”

惟功好懸笑出聲來,只得狠狠瞪了李成功一眼。

“原本日講是在晚上,時間不長,後來張先生說晚上還得點那麼多大蠟燭,改成早晨,可憐我半夜就得起來……”

李成功不屈不撓,好歹又講了一句自己的苦楚,這才滿意地回到自己班次。

他們的小動作別人沒注意,被折磨的皇帝卻是注意到了,也是向著惟功和李成功兩人投來羨慕的眼光。

說起來,經筳這種事,對成年的君主主動召集時,講解一些經典要義,輔助治國心得,可能還有所裨益,對萬曆這樣未成年不曾親政的君主來說,還是每天的日講更有實際意義。

好不容易熬到末尾要結束的時候,每個人都是有鬆了口氣的感覺。

萬曆也是十分高興,執起筆來,將今日課程中最精警的幾個句子執筆寫了,笑道:“張先生,這字若看的過眼,便拿回去吧。”

張居正起身致謝,看了一眼皇帝寫的字,點頭道:“皇上的字已經足抵得一個翰林了。”

萬曆驚喜道:“先生說的是真的?”

“呵呵,臣怎麼敢欺君。”

張居正拿起那張紙來,

給諸臣傳閱。

當然是衆文官先拿著,一羣老夫子先看,都是搖頭晃腦,嘖嘖讚歎,再傳給翰林科道,最後再傳到定國公手中,等到了惟功手中時,紙上的墨跡已經幹了。

張惟功雖然專注的是實學,猶其以兵學爲主,但好歹肚裡還是有幾斤墨水的,這幾年,也算是每日讀書寫字,從不中斷。他的字也有根底了,在幾百年後寫出來給飯店當匾額絕對沒有問題,但和萬曆的字相比,他的字只能用狗爬來形容。

萬曆的大字,筆鋒間架毫無瑕疵,圓潤飽滿,是一等一的好字。

諸臣看畢,當然也是不停的稱讚著。

萬曆十分得意,他才十四歲,就算是皇帝,也有著這個年紀普通少年的那種強烈的好勝心。

“皇上大字根底已成,所以這書法課程,以後就取消了吧。”

就在皇帝得意之時,張居正已經向一個負責日講的翰林官吩咐下來。

那個官員連忙躬身,連聲答應著。

在場諸人都有點詫異,張居正一邊誇讚小皇帝書法天賦過人,一邊卻取消書法課程。這個課一取消,皇帝再練字的話,肯定就會被勸阻,這個葫蘆裡,不知道賣的是什麼藥。

萬曆臉上也滿是詫異之色,他也不解張居正的用意。

張惟功看向對面的文官時,只見剛任吏部右侍郎的申時行正在微微點頭,顯然諸臣之中,他第一個想通了張居正的用意。

“皇上天姿過人,然而畢竟是一國之君。”張居正捋須微笑,神色從容的對皇帝道:“於君王來說,最要緊的是體悟治政理國之道,其餘皆小道耳……皇上,是不能練字的。”

萬曆這才明白自己這位首輔的意思,但他確實喜歡練字,還是吶吶道:“朕聽說君王也有愉情放鬆的時候,朕不喜聲色犬馬,惟練字時感覺心氣平和,於身體也大有裨益……”

“皇上!”

張居正聲色俱厲的道:“皇上你的字練的再好,比宋徽宗又如何?”

萬曆的臉漲的通紅,深有受辱之感,但他在張居正的積威之下,也是根本不敢反駁,甚至,他連反駁的念頭都不曾有過。

當下皇帝勉強笑道:“先生說的對,朕思慮不周了。”

“皇上能納諫就是好的,臣適才也無禮了。”

“無妨,先生是爲了朕好。”

說到最後,萬曆也想通了似的,和聲悅色的向張居正認錯。

一場小風波,就這麼皆大歡喜的解決了。

……

回到乾清宮後,萬曆連摔了三個茶杯,茶水不是太熱,就是太冷,還給了兩個宮女和一個管事太監每人一個窩心腳,若不是怕事情鬧大了太后過問,便會令人拖出去打了。

張惟功勸道:“臣乞陛下息怒,氣壞了身子不值當,再者,傳出去不好。”

張惟賢卻道:“陛下若是不嫌棄的話,臣每日想送大字本子進來,請皇上提點臣的書法。”

衆臣都散去了,只有張惟賢和惟功兄弟二人跟著進來,在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額之下,安撫著臉色鐵青的皇帝。

對此時的萬曆來說,顯然是張惟賢的話更中

聽,他咬著嘴脣,輕輕一笑,對著張惟賢道:“就照你說的辦吧。”

“是!”張惟賢深深躬下身去,藏住了臉上的歡喜之色。

他和惟功兄弟二人已經在宮中鬥了兩年多,整個京城都是有所耳聞。總的來說,惟功肯定更出色。

人才,武功,談吐,還有實際的辦事能力,惟功都遠在張惟賢之上,唯有文才上頭,張惟賢還有點信心,今日找到這樣的機會,也是實屬難得了。

皇帝這裡左右無事,兄弟二人便一起請辭。

萬曆想了想,對惟功道:“你隨朕來!”

張惟賢無奈,只得獨自辭出,臨行之際,惟功向他擠了擠眼,張惟賢面色鐵青,大踏步而出,沒一會功夫便去的遠了。

皇帝卻是要去慈聖官,惟功雖是外臣,這幾年幾乎每天都和萬曆廝混在一起,加上又是小孩子,倒也是出入內廷不禁。

但這一次他卻推辭道:“皇上即將大婚,臣再出入內廷,恐怕不妥啊。”

“甭廢話!”

萬曆在他面前,也較放鬆,虛踢一腳,笑道:“等吾真大婚了再說。”

他又愁眉苦臉道:“也不知道母后選了哪家的姑娘,唉。”

張惟功忍笑道:“反正太后定會選一家好的便是。”

萬曆年紀已經到了男子一生中欲求最高漲的時刻了,這個年紀,對男女之事雖然懵懵懂懂的,但絕對是最爲關切的時候了,外廷爲他的大婚已經花費不少,準備工作已經在進行之中,光是內廷支出十萬兩以上採買大婚物資的記錄就好幾次了。這還是大明皇帝第二次大婚,上次還是英宗年間的事,相隔百年以上,朝野都當成一件難得的喜事來操辦,萬曆自己本人,當然也十分上心。

聽聞惟功的話,他也是點了點頭,笑道:“吾也是這般想的……母后看吾真是看的太緊了。”

惟功也是聞言失笑,萬曆這裡,伺候的人十個有九個都是太監,而且是中年太監爲主,小太監很少,宮女要麼是中年以上的,要麼就是宮中最下等木訥的,叫人見了實在提不起興趣那種,晚間也不準宮女在乾清宮這裡過夜,只留太監。

這麼嚴管,小皇帝確實是一點偷腥的機會也沒有。

見他的模樣,萬曆沒好氣的道:“你就好了,想什麼時候開葷都是可以。”

君臣之間,說這樣的話實在很親近了,惟功搖頭笑道:“臣是習武之人……再說,臣才十一不到的年紀啊。”

“瞧你這模樣,說二十人家也信吧……你是怎麼長這麼高的,叫吾羨慕死了。”

“臣不過傻大黑粗,皇上纔是人君之像,羨慕臣這種將種出身的武夫做什麼。”

萬曆坐肩輿,張惟功按刀步行,君臣二人說說笑笑,倒是將剛剛萬曆心中的悶氣消解了很多。及至快到慈聖宮時,萬曆突然嘆道:“吾現在想想,張先生說的話也是沒錯,皇帝在書法之道上用功確實不大妥當,只是他這麼訓斥,吾心裡還是不大舒服啊。”

“皇上既然知道有道理,先將道理記住纔是。”

萬曆深深看他一眼,點頭道:“嗯,還是你和吾說話,奏對向來稱旨。”

(本章完)

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一百七十章 決心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七十四章 大魚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八百六十三章 劍犁第四百九十二章 閒談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五百四十章 圖倫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二百八十二章 組織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十五章 決絕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三百零八章 練總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將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六百二十章 壓價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
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一百七十章 決心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七十四章 大魚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八百六十三章 劍犁第四百九十二章 閒談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五百四十章 圖倫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二百八十二章 組織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十五章 決絕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三百零八章 練總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將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六百二十章 壓價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焦作市| 山东| 祥云县| 兰溪市| 舒城县| 格尔木市| 报价| 水富县| 宣汉县| 睢宁县| 蓝田县| 九江县| 伊宁市| 宜良县| 开原市| 蕉岭县| 南通市| 巴东县| 赤峰市| 桂平市| 合水县| 福清市| 济南市| 青铜峡市| 泰和县| 水富县| 井陉县| 建宁县| 拉孜县| 诏安县| 友谊县| 莱阳市| 内黄县| 贵溪市| 桦甸市| 都安| 张家口市| 蒙阴县| 慈溪市| 界首市| 繁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