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

沒有人理這個千戶,此時的礦場管理手段毫無疑問是野蠻和落後的,就是靠酷刑來約束礦工,大約在場所有的礦工都被這個千戶凌辱和毆打過,一聽到惟功的話,立刻就有不少礦工跑到礦井附近,搬運了幾十塊鐵礦石來。

這些礦石就是初採出來的,還帶著不少泥土在上,都是沉重非常。

按原本的辦法,這些礦石從初採到熔鍊,還有很長的一條道路要走。

等礦工們搬來大塊的礦石,放在激流中後,不停的再翻動,激流將礦石上的泥土先衝涮掉了,然後就任由激流衝涮這些鐵礦石。

不同的礦石含鐵量也是有高低之分,過了小半個時辰之後,有一些鐵礦石已經被衝出很遠,而有一些,仍然與在開始的放置點差不多。

這些礦石在含有泥土等雜質的時候,看起來差不多大小,等這麼衝涮過後,果然是距離原本地點越近的,含鐵也是明顯最多。

“大人真是神了。”

張思根最近是一直在建築司工作,每天都接觸大量的土木和建築工程,種種民間的小技巧也接觸的很多,但象這樣簡單的事,居然就真的是沒有人想到?

“其實俺們招撫那邊挖金子,然後篩選出赤金來,也是用大人這樣的辦法。”

一個將作司的工匠是從山東那邊招募過來的,此時接話道:“不過就真沒有人想過,要將這樣的辦法用來篩選鐵礦石。”

招遠那邊是現在大明金礦儲量最多,開採也最容易的地方,但礦脈把持在地方大族手中,這些家族全部是士紳世家,影響極大,勢力極強,連青州和濟南,兗州的王府也拿他們沒有辦法,就算是皇帝想開礦也是會被他們頂回去,明朝有一次動員幾千人,費資財幾萬兩,耗時良久,結果採金五十兩。

這就是文官和士紳一起勾結的結果,說是害怕皇帝與民爭利,大興礦業,疲弊地方,實際上是因爲好處都已經叫他們分完了而已。

“招遠礦……”惟功若有所思,他記得當時的登州水城是重要的渡海補給點,從長江口北上,萊州灣是必然停靠點,然後從中左所到對岸實在太近了,如果遼陽鎮發展壯大的話,將勢力向山東半島延伸,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招遠礦則是登州境內招遠縣內的,現在薄有微名,產量似乎並不高,但其實是開採辦法不得力,又要偷偷摸摸的採,隱瞞下了相當的產量,其實這個礦是超級富礦,一直到清季之後,仍然是中國產金的大戶,開採的量應該是第一。

在這一刻,他將此事牢牢記了下來。

“好了,你可心服?”

眼看就出了結果,剛剛那個多嘴的千戶恨不得狂抽自己一通。爲什麼在上官說話時,自己敢出聲質疑?

有這麼一個紮實的理由,加上惟功確實是有監督諸衛之權,自己身爲管理鐵礦的千戶,連激流衝涮鐵礦石可以分清含鐵高鐵都不懂,一奏上去,非倒黴不可。

既然如此,不如光

棍些兒,當下下蹲打了個千,勉強笑道:“下官既不懂事,又開罪上官,實在罪不可赦。”

“也沒有這麼嚴重,你還是回原本的衛裡當官去。”

“是,下官告退。”

那千戶含羞帶愧的走了,至於回衛當官,還是找楊紹先哭訴,惟功也不必理會。

最近遼南控制的越發得力,每個衛城內外,都有一營的鎮兵駐守,和普通的遼東鎮營不同,都是沒有一個空額,馬匹多,戰力強,訓練精,裝備更是精良,有這麼一營兵在外,每個衛城最多是幾十個家丁配一些衛所兵,根本不必談什麼對抗,遼南大政,早就歸惟功掌握,楊紹先這個欽差管理海蓋參將,無非就剩下駐節之地和一個面子了。

“每塊礦石,都要精煉。”惟功不理旁人,只對工商司負責管理鐵礦的官員們道:“礦石中的雜質很多,有砷、硫、磷等有害之物,現在的辦法就是用石灰石去除,這已經很先進了,只是要做到位,不可敷衍了事。先尋找含鐵量高的優質礦石,然後要對煤炭煉焦,一則可以提高熱量,二來去除煤炭中的有害雜質,不使其混入鐵中。再下來,是造更加耐火的耐火磚,提高窯中溫度,還有窯口通風設計,亦是爲了高溫,溫度越高,鐵水純度越高,不論是精鐵還是鋼材,都容易鑄造出來。匠人之間,要鼓勵交流技藝,交流的技藝越是有用,獎勵就要越大。就象今日流水衝涮之事,如果是一個匠人提出來的,最少要獎一萬兩銀子……”

惟功長篇大論,建築與工商,將作等司的人都只能老老實實的聽著。

不少在場的工匠都露出駭然之色,顯露出難以相信的神情。

朝廷的大官當然也有到礦場來視查的,無非是看看礦山,詢問一下出產,再問有沒有不法礦工鬧事,若是有的話,必受重罰。

再下來,就沒有什麼可說的了,真正的礦場生產之事,朝廷不論文武大員都沒有那個本事玩的轉,根本不會問及。

倒是眼前這位貴人,看著才二十不到,原以爲就是一個京裡來的紈絝子弟,不料卻是有真材實學,不僅通曉採礦之事,還比那些幹了幾十年的老手都要強的多。

“最好是考級,貢獻良法技藝越多的級別越高,然後就是做活的水平高低,級別越高,俸祿就越高。日常的待遇,礦工要比船廠港口高一些,這是最苦的活,沒有好身子骨就熬不住,聽到了沒有?”

惟功目視眼前諸多官吏,這些骨幹多半出自順字行,不一定是第一批跟他的,但肯定是在順字行經歷過培訓,做事高效,講究辦法,都是難得的人才。

張思根和任磊等諸司負責人,原本在順字行是大掌櫃的,一過來,就保舉爲各衛的經歷,正六品職司,雖然是衛所中的佐雜官,比起縣丞同知等州縣佐雜要差的多,但畢竟是正經的朝廷官爵,此時衆人凜然聽訓,待惟功說完之後,便是一起躬身,齊聲應道:“是,請大人放心便是了。”

張思根指著不遠處一處密

林,笑道:“這裡就是預備的焦炭廠,正好這一塊林子十分茂密,又沒有人住在這裡,地上枯枝都是極多,伐木做屋,空地做焦炭廠,木材也足夠用。煤,遼東雖不及晉北多,但亦足夠使用了。”

以遼東的存煤,用來在這種規模的礦場上鍊鐵鍊鋼,簡直就是有取之不盡的感覺。事實上京城一帶已經用煤取暖,皇宮大內一年要貢煤五百多萬斤,遼東也有一些人用煤取暖,但並不算多,畢竟煤要花錢來買,而木材只要自己費點力氣就能收集和砍伐。

現在的遼東才幾百萬人口,這麼大的地域有無數的密林,根本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

“這是引水池,這是積澱池,這裡就是結晶池了。”

比較鐵礦來說,鹽場的建設就容易的多了。

復州和金州的煮鹽場原本就是近海地方,容易引水燒煮,纔可能形成鹽場。比起曬鹽來,煮鹽需要大量的木頭,鍋竈,然後還要大量的人力,比起天然的滷水來,海水煮成鹽所費的功夫真是難以想象的龐大工作量。

當時幾家大的鹽場,最大的就是淮揚一帶,然後就北方的長蘆鹽場,還有川鹽,青海的井鹽和湖鹽等等。

遼東的鹽不能外銷,只能自用和賞賜女真,一年不到六百萬斤的產量,已經是臨海各衛都有大量竈戶的情形下的最大產量了。

當年定鼎遼東,太祖以軍戶中最大一部份種地,也有相當部份的炒鐵軍和煮鹽軍,時間久了,煮鹽軍戶就成爲世代相襲的竈戶,十分困苦。

惟功自鐵礦出來,便是馬不停蹄的趕向金州鹽場。

這是一處方圓十餘里的地方,規模宏制極大,將金州衛和復州衛的所有竈戶都調了過來,舉家搬遷。

整個鹽場外圍,已經成爲一個超級大的工地,到處都是興建房舍的建築工人們。

這裡到處都是鹽鹼地,近海灘塗,用來種地是肯定不合適的,倒是往裡有不少的淺沼澤區域,用不完的軍戶可以成爲屯堡工人,用來放牧,或是加入建築司,將作司。

不愁沒有工作,自然也就不愁沒有飯吃。

比如那些調來的竈戶有幾千戶之多,現在鹽場剛剛開始建設,只有少量的鹽池開始結晶,更多的還在建設之中,竈戶們就是已經成爲臨時的建設者,要等鹽池全部投入運營之後,他們才成爲鹽場的工人。

“大人,俺叫張老實,俺全家都給你老叩頭了。”

“大人,俺全家都祝你公侯萬代。”

“大人長命百歲啊。”

“……俺……俺就叩頭了。”

鹽場的竈戶,原本就是最苦的一羣,比最下層的種地軍戶還要苦幾分。常年在海邊吹風受凍,苦不堪言,每日熬鹽,更是比種地還苦十倍,完不成任務,不是杖責就是鞭打,捱餓是肯定的事情,這樣的處境,生存都很困難,平均壽命低,嬰兒存活率低,就是一羣生活在地獄中的人們。

(本章完)

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一百二十章 財貨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四百九十二章 閒談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第八章 入府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八百一十七章 請援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二百五十九章 蹊蹺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六百七十六章 十萬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九十二章 訓斥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七百零三章 死硬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三百一十六章 違心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七百零三章 死硬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十五章 決絕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
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一百二十章 財貨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四百九十二章 閒談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第八章 入府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八百一十七章 請援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二百五十九章 蹊蹺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六百七十六章 十萬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九十二章 訓斥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七百零三章 死硬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三百一十六章 違心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七百零三章 死硬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十五章 決絕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氏县| 万载县| 梓潼县| 扬州市| 大姚县| 塔河县| 青岛市| 县级市| 嫩江县| 章丘市| 翼城县| 进贤县| 乌拉特后旗| 丘北县| 涟水县| 青岛市| 舟曲县| 上虞市| 黄龙县| 海兴县| 青龙| 盈江县| 九龙坡区| 墨竹工卡县| 阿荣旗| 磐石市| 龙游县| 民乐县| 盖州市| 仪陇县| 竹溪县| 红原县| 武清区| 喀什市| 山阴县| 密山市| 南宫市| 公安县| 安仁县| 昭平县| 绿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