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

在把兒兔的眼前,終於看出來左右兩翼和自己眼前都在潰敗的現實。

整場戰事才進行了一個多時辰,纔不到午時就已經明顯看出勝負來,這對把兒兔和很多蒙古貴族頭人來說,這是完全的不可接受的現實,在此之前他們對明軍也打過敗仗,薊鎮,遼鎮,宣府,大同,這些軍鎮中不乏明軍的精銳,也不乏精銳的騎兵,但哪一支明軍騎兵能如眼前這一支鐵甲騎兵一樣,完全不給還手之力?就是碾壓,毫無道理,十分粗暴的碾壓!蒙古的甲騎在這支明軍鐵甲騎兵面前就象是一羣羣的雞仔,螳臂當車,令人發曬,可笑!

想到這裡,幾乎所有的頭人眼珠子都紅了。

騎兵,向來是蒙古人的驕傲,近三百年來他們不停的生活在祖宗的輝煌之中,以幾萬騎兵統馭整個中原地區,以兩萬騎兵打下萬里疆域,十幾萬裝備精良的東歐各國的聯軍被屠殺的乾乾淨淨,什麼阿拉伯的哈里發被逮住,活活灌金子而死,幾十萬人的城池一屠就是多少個,在蒙古人的鐵蹄和屠刀之下,硬生生建起了四大汗國和吞併了中國,屠殺和掠奪,這是蒙古人的發跡史,以這些後人的覺悟當然不會認爲自己的祖宗就是一羣屠掠的強盜,對文明的進程除了倒退之外毫無貢獻,相反,他們覺得祖宗成吉思汗是最偉大的人,自己身爲後裔,先天的就對各族擁有絕對的優勢,這些是這些部落在明初受盡明軍打擊卻堅持下來,沒有幾年又與大明對著幹的源頭,自成吉思汗之後,這些部落已經擁有強烈的自信,不象在此之前可以任由中原王朝分化收買,最終願意臣服的野蠻部族了。

今日,這些心理上的優勢和過往的榮光,在表現優異的明軍將士面前,已經被擊的粉碎!

他們祖上的榮光就是無敵的騎兵,好,重甲騎兵給他們好好上了一課,叫他們知道什麼是真正無敵的鐵騎!

他們一直以爲明軍的火器只是擺設,虛好看的,今日的炮陣使他們魂飛魄散,多少牧民在這樣的炮擊之下,乾脆不管一切,掉馬轉身就跑,多少甲騎,騎射俱佳,勇氣過人,卻被一顆炮彈過來,活生生砸成一團肉泥。

他們以爲以騎兵對步兵是穩操勝券,明軍步兵一直以來也就是以消耗品出現在世人面前,但今日明軍步陣的表現,卻叫這些貴族頭人們漸漸明白,他們最大的倚仗也消失了。

如果九邊各鎮的明軍步兵都有這樣的表現,以一兩萬步兵就能扛住十萬甲騎的攻擊,這個仗,還怎麼打下去?

剛剛中陣明軍步兵的表現也是給他們留下了最爲深刻的印象,一些以司爲單位的方陣被數千甲騎圍攻,箭如雨下,每人身上都插的如刺蝟一般,但步兵身披重甲,腳步沉穩,步伐絲毫不亂,軍陣如牆而進,粉碎一切抵抗,雖然看起來小小的軍陣被狂暴的甲騎所圍攻,但這些軍陣就如大海中的一葉扁舟,看起來很危險,但在驚濤駭浪之中,卻是

從容自信,是船隻在駕馭海浪,征服大海,而不是被大海所征服!

火槍手犀利的攻擊,更令他們冷汗連連。

每一輪齊射,就是如狂風暴雨掠過草原,所有人爲之低頭,開始時蒙古騎兵還不知道厲害,待被幾輪火槍打過之後才曉得這東西比火炮還犀利,畢竟每個方陣裡四角都是火槍手,近萬人的步兵方陣裡有好幾千的火槍手,各司就有隨身攜帶的小型火器,虎蹲炮和佛郎機在威力上遠不及四磅炮,但在近身搏戰幾十步範圍內打散彈,配合火槍一起打放,這效果真的是叫蒙古人欲仙欲死。

蒙古人最終發現,眼前的遼陽明軍,任何一部自己這一方都不是對手,不論是從兵器的質量和甲冑的精良,還是士兵的訓練,士氣,將領的指揮,認旗鼓號的熟練程度,遼陽軍都已經是完勝,哪怕沒有鐵甲騎兵和炮兵,光是眼前這些火槍配重甲步兵的配給就能把自己這一方給打爆了,只是有這兩樣,明軍的戰果就更加的輝煌,而自己這一邊,撤退的也就更加不容易而已。

這些諾顏,或是自稱的貝勒,小臺吉們一念及此,早就魂飛魄散,好在他們身邊多半有親兵保護,此時知道事不可爲,當然就是在親衛們的簇擁護衛下,拔馬先逃。

貴族頭人們先走,底下更是大亂,把兒兔原本還想收攏兵馬,再看看左側明軍甲騎已經殺過來,右側明軍龍騎兵來勢洶洶,身後已經亂成一團,牧民們連羊羣牛羣也顧不得了,只顧打馬飛逃,這時候他們的騎術倒是發揮了十足十出來,各個都是運騎如飛,甚至站在馬背上斜趴在馬身一邊,各種姿式不一而足,想來是害怕明軍的火炮追擊和火槍,是以有這些奇奇怪怪的表現。

蒙古這樣近二十萬人規模的大戰,準備的糧食豆料當然也並不少,蒙古馬固然能吃苦,平時光吃乾草也能維持,但如果戰馬的話,仍然需要餵養豆料,否則沒有馬膘,無法承擔做戰的任務,至於牧人則是吃羊奶或馬nai子製成的奶酪,一塊奶酪便可以叫牧人活上幾天了,再隨時飲些牛乳,更是可以生龍活虎,隔一陣宰上一隻羊,每人分得半斤羊肉,精力便是十足充沛。

當年拔都遠征到波蘭,路程何止萬里,但蒙古人要麼在敵境內搶掠吃食,要麼就是這樣補給,沿途一邊打仗一邊放牧,隨軍的牧羣就是他們的補給糧站,這樣的方式,軍隊當然來去如風,行動力比起一路要建立糧站補給的軍隊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此時慘敗,牧羣當然被放棄,少數的精糧豆料也當然放棄,留下糧庫和牧羣下來,那些數以萬計的氈包當然也全完了,這些東西在內地當然不起眼,可是在泰寧部這樣的部落來說,卻是這幾十年積聚的財富,光是氈包,全部是皮毛所制,擋風禦寒是非它不可的,這回去之後,牧羣丟光,無處容身,這些事情當然是要頭人們來操心的,否則的話,牧民們轉投別部,自己部落又丟東西

又丟人,實力可算是一落千丈。

一念及此,把兒兔幾乎要落下淚來。

在此時此刻,他腦海中竟是有這樣的念頭:怕是黑石炭和科爾沁也撈不著什麼便宜,至於福餘部更加不必多想,這樣的話,大家都吃了大虧,倒也不礙了。

只是轉念一想,自己居然巴望著各部在明軍手下吃虧,未免有些太過無恥,頓時也就不願多想了。

其實他一轉念的念頭倒是對的,當時的蒙古,漠北三部都是稱汗,看起來威風凜凜,佔的地方也大,牧民人數也足夠多,但因爲久住漠北沒有大敵,部民們都很驕狂懈怠,不象漠南蒙古,二百年來各部一直與明軍交手,所以漠北三部反而是要依附插漢部,向圖門汗稱臣納貢,每年有九白之貢,大汗們還要到插漢的漢帳來聆聽圖門汗的教誨,按他的命令來管理鄂托克,象科爾沁,福餘這樣的部落,一直沒有多大膽量和明軍單獨做戰,實力很弱,泰寧這邊和插漢部合作還敗的這般慘,福餘和科爾沁爲主的戰場上,結果如何,當然也不必多想。

把兒兔等人逃竄,重甲騎兵在徹底打跨了北虜成建制騎兵的抵抗後,就此收手。

他們甲冑沉重,馬匹雖然換了一次,也不可能再進行追擊的事情了。騎士們下馬,不卸甲,但拿下沉重的鐵盔,開始飲水,飲馬,每個人臉上都是自豪的笑容。

這一戰,龍騎兵們雖然大出風頭,但真正一錘定音,將北虜的抵抗意志徹底打跨的,還是他們重甲騎兵。

對這些重甲騎兵的臭屁,龍騎兵們也不太買帳。

他們幾乎就以三千人獨立打跨了北虜的左翼,擊斃了拱兔這樣的大頭人,一力橫掃一路,然後兜頭包向中路,立的功勞豈是少了?對面是過萬北虜甲騎時,龍騎兵們也沒有畏懼分毫,此時就算與重甲騎兵們爭奪功勞,倒也是絲毫不懼。

相形之下,左右兩路的步兵們就感覺遜色很多,好在有中陣的第二營替他們爭回不少臉面,第二營在郭守約和佟士祿的指揮下發揮了步兵的最大作用,牢牢粘住了敵人,步兵追著騎兵打,一路突進,北虜也是毫無抵抗的能力,說起來最少在中國這一邊,這算是不小的奇蹟,以往故宋之時,雖然有七十斤重步人甲這樣的利器,步兵訓練也不差,但將領水準不行,國家沒有決心,北宋和南宋的步兵都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多半就是以守城戰爲主,象遼陽軍這樣以步兵在大草原上追著蒙古騎兵打的戰績,恐怕真的是前無來者了,至於是不是後無古人,那得再說。

衆軍多半休息,輔兵們在戰場上追逐跑散的戰馬,收撿丟在地上的鎧甲武器,同時收攏蒙古人的牧羣,看管接收糧庫,驃騎兵和獵騎兵大部在追擊敵人,少數份在綿延十幾裡的戰場上巡視,遇到小股零星殘敵就順手剿了,也有一些投降的牧人被押了出來,幾十人綁成一串,垂頭喪氣的蹲在地上。

(本章完)

第三百八十三章 麻包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四章 途中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七百六十七章 收支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六百三十九章 諱敗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六百五十章 氈包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三百八十三章 麻包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十一章 衝突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三百零八章 練總第一百九十九章 小刀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四百九十二章 閒談第三百八十八章 三段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八百一十七章 請援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九十章 說古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四十五章 說古
第三百八十三章 麻包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四章 途中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七百六十七章 收支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六百三十九章 諱敗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六百五十章 氈包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三百八十三章 麻包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十一章 衝突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三百零八章 練總第一百九十九章 小刀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四百九十二章 閒談第三百八十八章 三段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八百一十七章 請援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九十章 說古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四十五章 說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山县| 河北区| 新巴尔虎左旗| 腾冲县| 蛟河市| 年辖:市辖区| 方城县| 平邑县| 永和县| 海晏县| 遂平县| 定远县| 岳普湖县| 沧源| 饶河县| 弥渡县| 永修县| 本溪| 彰武县| 科技| 驻马店市| 卢湾区| 漠河县| 伊春市| 木里| 崇文区| 黔南| 财经| 桐梓县| 阿巴嘎旗| 封丘县| 明光市| 巴中市| 杨浦区| 都昌县| 无棣县| 海南省| 阿鲁科尔沁旗| 阿城市| 靖西县| 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