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

此次隨行的禁軍就有千人之多,還有戚繼光派來的數百鳥銃手和箭手,全部是盛裝華服打扮,旌旗數百面,明軍尚紅,旗幟和鎧甲都是紅色或飾有紅色,放眼看去,就是一片赤紅色的海洋,而惟功注意的是那些火銃手,全部是個頭不高的南方將士,身形勻稱,步伐矯健,目光銳利,動作劃一,一看就知道是邊鎮的精銳邊軍,而他們手中的鳥銃,長短基本劃一,護木上有油光,不論是打造還是保養都是很精良,令人看了之後,感覺印象十分深刻。

不過惟功知道這也是最後的輝煌了。

戚繼光的鳥銃是得自於嘉靖年間的歐洲沉船,取得歐洲人的滑膛槍後加以仿製和改良,當時的中日兩國都有歐洲火器的輸入,兩國都分別對火器加以研究和改進,日本銃更加用心,所以威力更強一些,而戚繼光只是一已之力,用閩鐵打造了一批合格的火器,在他之後,不管是工部還是地方軍鎮,不論是火銃的形制還是質量,都是在不停的下滑,到明末時,遼東戰場上的火器營幾乎沒有任何的建樹,不管是野戰還是守城,都對清軍沒有實質性的威脅,倒是同樣改制的歐洲傳到中國的火炮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最少在錦州和寧遠及山海關上,靠著這些火炮守住了寧遠到山海關防線,否則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

“好多夷人啊。”

上岸之後,臉色有點發白的李守拙打量了一小會兒,發出了一聲感慨之後,就又是閉上了眼睛。

經過在海上一個多月的航行之後,李守拙與劉臺兩人混雜在一大羣海商之中,從這艘八百料的大型商船上跳下來,感受到腳下的陸地之後,又有短暫的眩暈感,在呆立不動了一刻鐘之後,兩人都是適應了下來,終於可以打量四周的風景。

這裡是日本長崎,自隆慶四年正式開港之後,這裡已經成爲日本最重要的港口了,此時的日本還處於戰國後期,織田信長勢力已經開始一家獨大,萬曆六年時,毛利家位於備前的宇喜多直家投降了織田軍,這使得毛利家與織田家的優劣勢迅速分明,萬曆七年,織田信長攻克岡城,將荒木一族大半處死,萬曆八年,織田信長命信雄率軍六萬攻克伊賀國,將伊賀國納入治下,至此,織田軍之強已經佔有絕對的優勢,到萬曆九年時,織田信長在京都閱兵,將柴田勝家和丹羽長秀,山內一豐等織田兵團的馬步軍在天皇面前展閱,萬曆十一年,織田信長命德川家康等從屬大名與織田軍一併展開了對武田家的攻略,動員在十萬以上,到三月十一日在甲斐除去了武田勝賴和信勝父子,至此擁有赤備軍團的武田家徹底滅亡。

到萬曆十年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死於明智光秀之後,但豐臣秀吉開始冒起,也就數年之後,到萬曆十五年前後,日本最少在表面上一統於豐臣家之手了

僅在劉臺和李守拙眼前,長崎港這裡千帆萬船,其繁華之處雖然還比不上泉州,城市的規模當然也遠不能南下時見到的蘇州和南京等中國大城相比,但總體看來,這是一座頗具活力,正欣欣向榮的貿易港口。

在這裡,李守拙情不自禁的感慨也是有道理的,四周全部都是夷人的三桅風帆帆船,比起中國形制老舊的福船來說,這些三桅帆船在形制上更加合理,更適合海上的濤天巨浪,也是能夠進行遠洋長途航行的好船。

中國的海船經過宋末蒙古入侵的慘重打擊之後經過最少二百年以上的停滯期,原本在航海技術上領先中國人已經被歐洲人拋在身後了,福船等海船不大適合遠洋,只適合往返呂宋和日本等這樣的相對平靜和穩定的航線了,在李守拙和劉臺的眼前,最少有超過百艘的夷人帆船,經過粗略的估算之後,這些夷船最少有八百料以上,甚至有不少艘一千料以上,也就是夷人所說的五百噸以上的大型商船。

這個時代,原本也是大航海時代的黃金時期,百年之前歐洲人就開始了這個進程,海外的財富刺激了整個歐洲,從葡萄牙到西班牙,再到荷蘭,英國,海上強國一個接一個的出現,軍事技術也突飛猛進。

在中國秦漢時,中國與西方互有短長,在歐洲中世紀時,中國不論是軍事還是文教都把歐洲遠遠甩在身後,到了明朝中期時,西方經過文藝復興開始了重新崛起的過程,不論是軍事能力還是文化,科學技術,工業產出,商業,農業,都已經開始將中國甩在身後。

只是現在兩邊相差還不太遠,中國仍然有奮起直追的機會。

最少,在李守拙的眼中,眼前這些有淺黃色頭髮或是棕色頭髮的夷人只是模樣稀奇,看著有些叫他好奇,但在他內心深處,有著天朝上國的驕傲,所以他稱這些人爲“夷人”,夷,就是不開化,是野蠻人,除了中國擁有文明之外,其餘天下人,皆爲夷!

這種傲氣,就是中國一直處於亞洲的支配地位所帶來的給普通百姓都有的強烈自信,這一點倒是和當時到處輸出宗教的白人一樣,他們也認爲,自己是上帝的選民,只有自己的文明才最優秀,其餘的世界種族都是野蠻人,是低劣的下等種族。

只有在亞洲時,這些高傲的白人才赫然發覺,原來在東亞這裡,中國比傳說中的印度更加的富裕,繁榮,不僅有豐富的物質產出,還有先進的政治制度,有整套的文明體系,當然,還有相當強大的軍隊。

哪怕是高傲與野蠻殺戮並存的西班牙人,也是承認中國人也是文明種族,他們在萬曆中期有徵服中國的計劃,就是打算用天主教和通婚來同化和改變中國人,並沒有屠殺的計劃。

劉臺沒有李守拙的感慨,他在錦衣衛是世家出身,也曾經到南方

廈門和泉州刺探過情報,所以對很多事情都十分熟悉,他帶著李守拙在港口中迅速穿梭著,對那些長相奇特的夷人見所未見,其實在泉州也有夷人,只是數量不及長崎這裡多而已。

穿過港口不久,看到的倭人就漸漸多起來,全部是一米六左右的矮個子,劉臺個頭在大明只是中等,李守拙只是個少年,但兩人在大量的倭人中間,就有鶴立雞羣之感,那些倭人也是不停的打量著劉臺和李守拙,眼神中充滿好奇和敬畏。

幾十年前,這裡曾經是大海盜兼海商王直的地盤,王直擁衆十萬,有海船過千,跟著他討生活的倭人也是成千上萬,日本的天皇也好,大名也罷,對王直都是十分尊敬,普通的日本人對當時的大明那邊過來的唐人也是一樣的尊敬,在他們眼裡,這些葡萄牙人也是夷人,只有唐人才是文明的代表者。

“你們是唐人?”

沒有出港口範圍,劉臺與李守拙就被一個倭人帶著十幾個兵馬圍住了。

爲首的倭人手按長長的倭刀,頭頂只留一撮頭髮,其餘地方都剃光了,身上倒是穿著錦衣,看起來是有身份的人。

在他身後的那十幾個倭兵則是每人手中持著長長的木桿,上頭安裝著鐵槍頭,這就算是長槍了,這些長槍兵中只有兩三個穿甲的,而且是竹子制的竹甲,連皮甲也沒有。

還有幾個倭兵,每人身上一柄耙刀或小刀,戴頭盔,身後揹著幾乎與他們身長等高的倭制弓箭。

說話的是爲首的倭將,他倒是會說漢話,雖然口音十分生硬,但也是十分難得了。

這應該是長崎地處港口,經常有明國商人出沒的原故。

劉臺並沒有慌亂,很沉穩的點頭應道:“回稟將軍,我們是從臺州來的商人,前來販賣生絲。”

當時的臺州商人和漁民水手有不少在日本的,所以劉臺的話,滴水不漏。

這個倭將雖然相信了劉臺的話,但他一心想勒索這兩個中國商人,畢竟這些唐人都是有錢人,除非是那些落難的漁民,否則的話,唐人比起日本人來還是富裕太多了。

在唐時,日本因爲白江口之戰被唐軍打的一敗塗地,支持百濟一統朝鮮半島的野心被徹底打沒有了,而日本人的天性就是敬畏強者,唐軍表現之強,大唐的文明之昌盛,民間之富裕,也是被一批接一批的遣唐使帶回了日本,百年之間,日本從建築,書法繪畫,宗教,政體,軍制,幾乎是學了一個七成以上,千年之後,日本的很多地方仍然是能找到大唐的影子,自唐中期之後,大唐陷入內亂,日本開始用審慎的眼光打量大唐,然後就是宋的富裕與孱弱,日本人便越來越驕狂,到蒙元兩徵日本失敗後,日本已經不再將唐人看的如天人一般,而是以平視甚至俯視的眼光來打量著大陸了。

(本章完)

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哨騎第五十七章 展布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六百五十二章 重箭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二百七十六章 堅持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六百二十章 壓價第七百四十二章 牌坊第二百五十五章 藩士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六十九章 心術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六百二十章 壓價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四百九十一章 獵騎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三百零八章 練總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做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四百章 意外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六百零五章 六科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四十章 官店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
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哨騎第五十七章 展布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六百五十二章 重箭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二百七十六章 堅持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六百二十章 壓價第七百四十二章 牌坊第二百五十五章 藩士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六十九章 心術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六百二十章 壓價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四百九十一章 獵騎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三百零八章 練總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做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四百章 意外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六百零五章 六科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四十章 官店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河县| 婺源县| 镇宁| 林口县| 巴塘县| 鱼台县| 昭觉县| 乡宁县| 平南县| 大兴区| 南康市| 抚宁县| 余姚市| 嘉兴市| 黄陵县| 辽阳市| 东乌珠穆沁旗| 浦江县| 平原县| 金沙县| 改则县| 凤山县| 册亨县| 武乡县| 铜陵市| 南漳县| 溆浦县| 边坝县| 澳门| 本溪| 广灵县| 阳谷县| 张家港市| 广河县| 太仆寺旗| 定结县| 新巴尔虎左旗| 宁蒗| 辽宁省| 东乌珠穆沁旗| 吴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