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零五章 六科

顧憲成知道力役這一宗其實張居正已經免了,所有力役,包括剛剛這管家說的轎子門子倉夫驛卒一類,以前是僉發力役,裡甲輪流承擔,現在一律改爲僱募,就是說官府拿銀子出來僱傭人力來承擔原本的力役。

這毫無疑問是一個制度上的大進步,以前興作大工,直接僉發農民,一僉就是幾千幾萬人,地方官如果省事些,好歹能省一些民力,地方官如果多事,那當地的百姓就要大倒其黴。

修理工程越多,僉發的力役就越多,所以大明官場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就是興作越少,官員就越清廉,操守就越信的過。

當然如果能用少的力役和銀子,興作起真正管用的工程,這樣的官員就會被稱譽爲幹練之才,是能員幹吏,不過終究這樣的人才太少,大家還是照省事的辦法來做,就是什麼都不做。

但真正什麼都不做也是不可能的,各衙門總要用人,牢子禁子門子轎伕倉夫驛卒,這些差事可是不能沒有人來做,另外偶然修修路,造個橋,動作不大,衆人稱譽,離任時一頂萬民傘就到手了。

張居正改的僱役,結果就維持了沒有幾年,僱役已經接近破產,有些地方還在堅持,更多的地方已經放棄,特別是萬曆在今年已經將張系人馬免的乾乾淨淨,地方上好幾個總督巡撫因爲是張居正的人,推行張居正的政策而被免職,接下來該怎麼做,大家心裡都很明白。

募役要用銀子,是用條鞭法將雜稅包括在內後增加的收入,然後撥給地方再用來做預算。

現在這一筆銀子照收不誤,甚至巧立名目,加徵稅賦,而力役還是照徵,就是說,條鞭法沒叫農民輕鬆幾年已經面目全非,原本是減免農民負擔,現在卻是加重了農民的負擔。

“老爺還說,”顧府管家又道:“明年夏稅之前,想辦法籌幾萬銀子收糧,等過了夏秋天時開始賣,到冬天賣光。”

“這樣能賺麼?”

“能賺。現在都改條鞭法,原本不少交糧的地方都轉了交銀,老百姓手裡哪有銀子?一輩子怕也沒賺到一個官錠的銀子,交稅可是要銀子的,沒銀子就得先賣糧,千家萬戶一起賣,這糧價是不是就下來了?兩錢三錢一石的收,秋後四錢五錢一石的賣,老爺說去掉費用,最少還能賺六七成,這買賣,快趕上放印子錢了。”

顧憲成笑罵道:“莫要胡說八道,這是正經買賣,放印子錢那是好瞎說的,遇到厲害的縣尊可是能查抄的,你這破嘴回去敢瞎說,我寫信給父親趕了你出去,我顧家清白家風,耕讀傳家,豈能叫你這樣瞎說八道。”

顧家以前似乎經過商,顧父還做過大買賣,哪裡是“耕讀傳家”?不過這話這管家可不敢瞎說,知道自己這話犯了忌諱,士大夫家除了極度不要臉皮的,不然的話放印子錢可不是什麼好門道,就算是要放也得偷偷摸摸的不能叫人知道,所以趕緊半跪下來,請罪道:“小的豬油蒙了心,隨口瞎咧咧,哪裡敢當真說什麼,請二爺恕

罪。”

說罷左右開弓,就要打自己嘴巴子,顧憲成卻一眼瞧見自己家門口一頂兩人擡的小轎落了下來,他認得是趙南星的轎子,因輕輕一頓足,喝道:“趕緊滾開了,將東西全部歸置到庫房裡頭……對了,碧粳米和各色糯米各搬一石,上用霜炭搬兩簍出來,還有魚和海鮮,酌情搬幾筐子,銀子取一百兩,今日晚間時叫人送到趙老爺府上。”

顧憲成說時,這個管家便是老老實實的聽著,不敢有絲毫怠慢,他其實只是專門來送年貨銀兩,但對這位脾氣十分驕矜的二爺的話也是不敢有一點違拗,一邊答應,一邊就用心記著,萬一出錯,那可就倒黴之至了。

顧憲成大步出迎,到了自家門前,趙南星也是跨出轎子來。

他萬曆二年就是進士,先在地方爲推官,因爲學問紮實,著書寫詩,學問聲名漸顯,朝中有大佬賞識,將他調回朝中。

除了應酬賞識自己的大佬外,趙南星就是一直在蒐羅志同道合的同伴。

本質上來說,趙南星和鄒元標,當然還有顧憲成這三人都是願意對吏治和禮教做出自己的表率,同時約束他人,改良吏治,希望大明能長治久安,國勢蒸蒸日上。

但他們都不贊同張居正的很多做法。

比如攬權,擅專,將公權放入私門等等,還有對禁止書院等學術和言路上的舉措,也是極力反對。

對張居正的私生活,還有與戚繼光等武將的交往,這些青年官員更沒有絲毫的贊同。

在他們成長的時候,倭寇已經敉平,對他們來說,文武之防,遠大於栽培一個可用的信的過的武將,他們總是用警惕的眼光打量著戚繼光和俞大猷這樣不貪錢,又能詩能文,能著兵書的儒將。

象楊四畏這樣的無恥貪婪之流,或是張臣杜鬆那樣不識字,只靠家丁打仗的武將,纔是趙南星等人能欣賞的武將。

另外便是他們覺得考成法太苛刻,不合朝廷善養士大夫,尊重儒臣的道理,天下治道,並不是這樣,而是朝有正人,綱紀肅然,不必過於求治,包括顧憲成和趙南星在內,他們欣賞的治道,實在就是大明孝宗年間的光景了。

趙南星比起顧憲成大了一截,鬍子也留了好長一截,看起來穩重的多。

他已經從戶部主事調到吏部當主事,預計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就是文選司郎中或是考功司郎中,一賞一罰,是天下至貴之職,號稱天下第一五品,當然,前提是吏部天官得換上賞識他的大佬,趙南星並不急,他還是盛年,而且賞識他的大佬頗多,底下中下層的青年官員不少奉他爲首。

東林黨已經隱現雛形,所謂的“三君”現在正都是春風得意之時。

“夢白兄,大冷天有什麼事,寫張小簡叫下人送來就是,何必自己跑這麼一趟?”

顧憲成笑嘻嘻的迎上去,兜頭一揖,趙南星還了一揖,彼此算是見過了禮。

“爾瞻的事,你聽到風聲沒有?”

“沒有呀……今天家裡有年貨送過來,我出來的早,沒有聽說什麼……到底是什麼事?”

趙南星瞟了顧家院落一眼,沒有說什麼,只是攢眉道:“今天有朝旨,爾瞻加吏科給事中了。”

“好傢伙,這一下一步登天了。”

“可不是,當爲他賀!”

鄒元標和顧憲成一樣都是萬曆八年的進士,不過一個是分在戶部觀政,一個是刑部觀政,後來分別爲戶部和刑部主事,論起來,六部是威武富貴貧賤,武當然是兵部,富是戶部,貴是吏部,貧是禮部,賤是工部,也是最不叫人重視的一部,操的是工匠賤業,乾點修修補補的活計,威當然便是刑部,執刑法,不威不行。

各部尚書,吏和禮二部都可稱第一,兩部的尚書和侍郎都有資格入閣,然後就是兵部和刑部,再下來是戶部和工部。

鄒元標原本分部不壞,可惜當年與顧憲成二人被發覺赤條條喝花酒,一時傳爲笑談,後爲顧憲成回江南幾個月避風頭,趙南星等人也偃旗息鼓,沒有過問朝廷大政,鄒元標性子卻倔,暗中觀察了一段時間之後,到底是對張居正不肯丁憂不滿,連上三疏反對,好在吃了點虧,又被點了一下,用詞沒有那麼激切,看起來也算委婉……就算這樣,刑部主事的官也丟了,被安排在河間府當推官,已經有一年多時間不曾到京師來。

現在風潮大起,張居正**被大肆清算,以前被清算過的當然彈冠相慶,大家紛紛從外頭被調回京師,重新安排職位,鄒元標因禍得福,原本主事到御史或是給事中最少三年到六年時間,甚至終生也沒這機會,他卻一下子授了吏科給事中,東林三君原本是他最倒黴,現在是他最風光了。

給事中這制度在大明是很重要的職務,很多人以爲就是一個七品的微末小員,其實不然。

七品官在地方是知縣最要緊……一縣父母,兵谷錢糧治安水利名教,所有一切都歸知縣這個親民官管,好縣官使一境平安,壞官就容易搞的雞飛狗跳,在京師,七品官最牛的就是御史和給事中,而給事中地位猶在御史之上!

御史只管糾彈,給事中最要緊的權力就是封駁。

就是說,經過皇帝和內閣加司禮監的合法程序的旨意,只要給事中覺得不合理,就可以把旨意給駁回去。

這個權力,太重要了。

大明這二百多年,不乏楞頭青給事中幹出魯莽滅裂的事情來,爲了不妨礙大政推行,所以一般的朝廷大政會商時,給事中不僅可以與聞,而且是可以提出意見,在大政方針上,各科的給事中可以就自己的業務範圍之內提出意見和建議,肯定是比一般人要好使的多,哪怕是各部尚書,侍郎,亦要給給事中一個面子,論位卑權重,本朝官員,給事中當屬第一。

“我們看爾瞻去,現在就走!”顧憲成十分高興,比自己升了官還興奮幾分,當下就吩咐人打轎子來,他要和趙南星一起,到鄒府去拜會鄒元標。

(本章完)

第一百八十八章 哨騎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五十章 賜金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七百零七章 擴散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十三章 苦練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夢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二百六十五章 磨練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三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四十三章 小成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緻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爺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五百六十四章 改變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六章 兩帥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
第一百八十八章 哨騎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五十章 賜金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七百零七章 擴散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十三章 苦練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夢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二百六十五章 磨練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三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四十三章 小成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緻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爺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五百六十四章 改變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六章 兩帥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滕州市| 嫩江县| 平昌县| 宁都县| 东至县| 广汉市| 呈贡县| 松滋市| 金湖县| 甘泉县| 陆丰市| 清河县| 孟津县| 阜宁县| 周至县| 页游| 寿光市| 海宁市| 蒙城县| 广元市| 南涧| 驻马店市| 聂拉木县| 谢通门县| 广东省| 左权县| 株洲县| 石棉县| 湖北省| 新巴尔虎右旗| 甘德县| 万年县| 名山县| 大埔区| 滕州市| 尉氏县| 溆浦县| 浪卡子县| 大同市| 通江县| 乳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