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章 奪門之戰

聽聞長毛賊至,城外的百姓登時大亂起來,紛紛往城門方向涌去。不得不說清軍在抹黑對手方面做得更出色,他們害怕百姓從賊,所以把太平軍描繪成殺人不眨眼的長髮惡魔。

這時候的消息閉塞,傳遞方式還是甚爲原始,基本只有官府佈告、響鑼吆喝或是民間口口相傳的小道消息。而官府佈告貼出來後,識字的百姓極少,識字的讀書人又痛恨拜上帝教崇信洋教,又添油加醋的解說一遍,話傳到百姓之間,最後就變得面目全非。

太平軍的宣傳攻勢就弱得多,基本只有他們經過的地方纔明白太平軍其實並非像清軍所說的那麼不堪,可現在他們經過的地方只有廣西和湖南少部分地區,百姓們還是非常懼怕太平軍的,所以賊至的喊聲一出,都往城內涌,城外的清軍棚哨的綠營兵攔都攔不住。

駐守棚哨的清軍把總見場面亂哄哄的,拔出刀來搶到棚哨外一望,只見不遠處數十名清軍丟盔卸甲、倒拽拖旗的狂奔而來,再望過去往金盆嶺來的路上分有幾批看起來都是清軍的潰兵。

那把總大吼一聲,帶著幾個清軍兵卒分開百姓人羣,迎了上去,遠遠的喊道:“你們是哪部兵馬?”

周兆耀邊跑邊喊道:“總爺,我們是金盆嶺朱協鎮標下兵馬,長毛賊打過來了,金盆嶺已失,協鎮大人戰死,兄弟們都潰散了,長毛賊就在後面追來,大夥快逃啊。”

聽到周兆耀本地口音,又見他們穿的都是金盆嶺瀏陽鄉勇的號衣,旗幟也是沒錯,那清軍把總心中的疑慮打消了大半,等周兆耀等人靠近些後,麾下一個兵卒大聲說道:“總爺,他們真是金盆嶺的瀏陽鄉勇,前面幾個是我同鄉,我認得他們。”

此言一出那把總更是放下心來,命人飛報城內,跟著驅趕百姓儘快入城,自己帶幾人接應金盆嶺的潰兵入城。

數批潰兵先後到來,總有數百人之多,開口吵嚷的都是一口湖南本地口音,那把總急忙帶著這些潰兵往金雞橋而來。

到了橋頭,進城的數百名百姓們把石橋擠得水泄不通,把守金雞橋的清軍千總還在逐一排查,說是提防放進長毛賊奸細。

混亂之中,李以文悄悄吩咐何濱、周兆耀幾句,兩人帶著袍哥會的新軍便即起鬨,紛紛吵嚷著要進城去,跟著向前擠去,場面更加混亂起來。

那千總大怒,拔出到來站到一輛大車上,居高臨下大喝道:“你們這些敗軍,再胡亂嚷嚷老子一刀一個剁了你們!要進城得守老子的規矩!”

原來這千總所謂的規矩無非就是進城的百姓都要交點進城錢,李以文、林啓榮這些潰兵吵嚷著要進城,壞了這千總的好事,難怪人家提刀要砍要殺的。

李以文示意衆人暫時忍耐,那千總見自己一聲詐唬後,一衆鄉勇都安靜了下去,很是滿意的揮揮手中鋼刀,喝道:“他孃的,你們這些敗軍要進城一樣的也要交三個大子!沒錢繞道走!”瀏陽鄉勇在長沙清軍中地位不高,常受綠營兵的欺負,否則出城守金盆嶺這樣危險的事也不會讓他們去幹,那千總還道這夥人真是瀏陽鄉勇,想著讓他們進城就算好的了,一夥打了敗仗的團練吵嚷什麼?

但很多百姓根本交不出這三文錢的進城孝敬,都擠在那哭號下拜不止,李以文等人看了都是義憤填膺,這些清妖只知道欺負、壓榨老百姓,當真豬狗不如。

那千總話音才落,只見後面又跑來十餘人,百姓和潰兵都有,哭爹喊孃的叫道:“長毛賊的馬隊殺過來了!”

那千總擡眼望去,果然遠遠的只見官道上塵煙瀰漫,隱隱綽綽的可見大批馬隊殺了過來,“我的娘!”那千總嚇得腿一軟,從大車上滾了下去,剛纔的威風全失,連滾帶爬的帶頭往城門跑去,跟著大喊道:“長毛賊來了,快回城啊!快跑啊!”衆百姓、清軍還有那些早就不耐煩的“潰兵”一發哄搶著往城門涌去。

到了城門口,清軍幾個遊擊、參將級別的武官帶兵守在那裡,放過百姓進城後,急忙招呼城外的清軍和潰兵快些進城,一名參將厲聲喝道:“他孃的,逃命都這麼慢,快些進城來上城助守,要關城門啦!”

李以文等人走入黑洞洞的城門,只見城門口三百餘名清軍守在城門邊上,一旁還有民夫趕著數十輛大車候在一旁,車上面滿是泥石沙土木料,想來清軍是等城外的人都進城後,便要用木料泥土沙石填塞城門洞口,這樣就不怕賊兵衝門了。

李以文、林啓榮眼見自己的手下大多都進了城來,各自打量了幾眼城內的清軍,城內的清軍和城外一樣的混亂,但城南兩處高點似乎清軍駐守的兵馬不多。這兩處高點,一處是城南城牆邊略靠西面的魁星樓,還有一處便是城南東面的天心閣了。

這天心閣天心閣系乾隆十一年由撫軍楊錫被主持興建,築有內外兩城,外城分爲南北兩月城,月城內共設炮洞十一個,城牆高三十三米,加閣高共計四十八米,爲長沙城南重要的軍事防禦要塞。魁星樓也是高達十餘丈,兩處都是據守的要地,上面雖然有不少炮位,但兵勇不多。

“他孃的,你們看什麼看?快些進來,給老子上城助守去!”那參將提起馬鞭就是給了李以文一鞭子,厲聲喝道:“打了敗仗還想活命就給老子去守城,提督大人馬上就帶大軍過來,怕他孃的什麼狗長毛?!”

話音才落,刀光一閃之間,那參將的頭顱滾得老遠去,頸中鮮血狂噴而出,李以文一刀斬落他的首級跟著把頭上涼帽拉掉,露出紅巾裹頭來,厲聲喝道:“太平聖兵在此!殺清妖啊!”

這一聲喊將身旁的清兵都驚得呆住了,李以文一衆數百人紛紛嘶吼著撤掉頭上的帽子、髮辮,露出紅頭巾來,抽刀殺向身旁的清軍。

城門口三百餘名清軍猝不及防,他們壓根沒想到適才還被他們喝罵的瀏陽鄉勇一眨眼間都變成了太平長毛賊,打頭陣的又都是太平軍廣西起義的老兵,個個悍勇慣殺,他們以伍爲單位,結成小陣殺向城邊的清軍,瞬間便剁倒數十名清軍。

清軍大懼,也不知道還有多少長毛混進了城中,紛紛往城內避走,百餘名推大車的民夫也是一鬨而散,城內街道上滿是四處奔走避賊的清軍和百姓,一時間整個城南都是雞飛狗跳的混亂場面。

殺散城門口的清軍後,李以文和林啓容兩人對望一眼後,兩人的眼光都是看著城南東西兩面的高點,相互點頭示意,都明白對方的心意,李以文當即喝命何濱、周兆耀帶領三百袍哥會的新軍守住城門,他和林啓榮各帶一百太平老兵分別殺往魁星樓和天心閣,意欲搶佔這兩處高地,接應城外後續趕到的兵馬入城。

李以文、林啓容都不愧是未來的將帥之才,兩人幾乎同時敏銳發現如果不趁著清軍混亂,尚未組織起兵力來,揮兵攻陷天心閣和魁星樓的話,城門就算被他們拿下,也是無法守住的。要是等到清軍大隊人馬趕來,佔據兩處高地,對太平軍是極爲不利,說不定到時候又只能退出城去。

林啓榮一言不發,帶著人馬就往魁星樓攻殺過去,李以文大吼一聲,也帶人順著上城牆的石階攻殺上去,二將便分兵迅疾往天心閣和魁星樓殺過去。

兩處清軍雖然不多,但也各有兩、三百人駐守,城門口鬧哄哄的殺將起來,讓天心閣的清軍千總嚇了一跳,轉身往城內一望只見紅壓壓的一大羣兵勇順著天心閣的石階殺了上來。

“長毛賊殺上來了!”那清軍千總嘶聲厲吼起來,十餘名手持長矛的清軍立時趕過來,朝著石階下便是一陣亂刺。

清軍長矛足有丈餘長,一陣攢刺當先的兩名太平軍猝不及防被刺到在石階之上。太平軍手中多是大刀,不及清軍矛長,急切間搶不上去,石階上狹窄擁擠也施展不開,被阻在石階上極是被動,李以文在後面見狀大喝道:“拉住長矛把他們拽下來!後面的把大刀給我擲上去!”

前面的太平軍大喝一聲,瞅準刺來的長矛,讓過矛尖,狠狠的抓住矛身,前後兩個太平軍一起使勁拽,後排的太平軍紛紛將手中的大刀飛擲出去,堵在石階上頭的清軍步卒不是被拽下城去,摔得四分五裂,就是被飛上來的大刀砍中,刺過來的長矛登時少了許多。

前排的太平軍將士看準時機,大吼一聲搶上前去,數名太平軍衝上石階,登時和城頭上的清軍展開肉搏。數十名清軍圍在石階口上,先上來的太平軍勢若猛虎,面對數倍於己的敵軍毫不畏懼,手中大刀飛舞,一直向前衝殺。

直到自己身上身中數刀、數槍後,才倒地而亡,有一名太平軍甚至腹部中刀後,腸子流出體外,仍是飛撲向眼前的敵人。

正是因爲前排數名太平軍悍不畏死的衝殺,將圍在石階口的清軍衝散開來,爲陸續跟進的戰友打開了缺口。

李以文赤手空拳的衝上來後,拾起一名倒斃清軍的長矛,狠狠的刺死一名清軍,正廝殺間忽聽天心閣的廊閣上有清軍大聲嘶吼道:“鳥槍手準備!”

李以文擡頭一看,城牆上面的天心閣西面廊閣上數十名手持火槍的清軍整齊的排列在欄桿之後,黑洞洞的火槍對準了下面。

李以文大聲吼道:“清妖火槍!大家快躲!”

第418章 不失國體第158章 盛陳威儀第625章 冒險偵查第691章 最後嘗試第425章 天京之亂第432章 北殿之謀第586章 大偵察隊第725章 湘軍其後第679章 海上游擊第25章 納捐錢糧第552章 朝堂之上第676章 徒傷和氣第253章 權衡利弊第448章 各懷鬼胎第434章 轉攻西府第303章 減租減息第689章 女王陛下第430章 成敗一舉第731章 旗鼓相當第416章 天助我也第105章 波詭雲譎第405章 潛移默化第551章 開禁之議第108章 政教之務第457章 士氣軍心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662章 義民可用第639章 試探攻擊第314章 句號起點第175章 青浦抗糧第478章 月夜孽情第225章 高昂代價第242章 太平基督第283章 內外聯手第344章 漁人之利第146章 離京南下第610章 前哨之戰第234章 和春誤我第657章 順理成章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555章 用人之道第66章 繁文縟節第411章 東王謀劃第38章 燕子嶺上第299章 郡縣之制第348章 人微言輕第274章 避走西路第496章 掛萬漏一第196章 無奇不有第541章 突擊任務第439章 自相殘殺第749章 軍中整肅第324章 海禁海貿第473章 智者千慮第569章 五華梅花第660章 投鼠忌器第735章 炮火覆蓋第336章 整編章程第166章 夜戰突圍第373章 攻陷廟街第580章 聯軍等待第175章 青浦抗糧第141章 武昌城破第180章 契約精神第342章 戰後餘波第512章 重新部署第540章 興安靈渠第582章 專備外事第488章 泉州海港第676章 徒傷和氣第42章 突圍下嶺第624章 明戰暗戰第397章 兵移湖州第643章 刺刀潰敵第49章 香帳軟玉第704章 諸事安排第137章 三桂寶藏第249章 海關顧問第529章 赤水之戰第425章 天京之亂第176章 初戰團練第653章 冒險失敗第572章 雪帥之約第360章 南下廣州第255章 海關成立第242章 太平基督第393章 川路聖謨第709章 淨身出戶第681章 兵諫之憂第469章 南丁格爾第367章 罷戰三日第232章 人情世故第624章 明戰暗戰第564章 引蛇出洞第205章 壞事連連第78章 柳莊靈秀第95章 明正典刑第640章 開始進攻第35章 瀏陽農女
第418章 不失國體第158章 盛陳威儀第625章 冒險偵查第691章 最後嘗試第425章 天京之亂第432章 北殿之謀第586章 大偵察隊第725章 湘軍其後第679章 海上游擊第25章 納捐錢糧第552章 朝堂之上第676章 徒傷和氣第253章 權衡利弊第448章 各懷鬼胎第434章 轉攻西府第303章 減租減息第689章 女王陛下第430章 成敗一舉第731章 旗鼓相當第416章 天助我也第105章 波詭雲譎第405章 潛移默化第551章 開禁之議第108章 政教之務第457章 士氣軍心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662章 義民可用第639章 試探攻擊第314章 句號起點第175章 青浦抗糧第478章 月夜孽情第225章 高昂代價第242章 太平基督第283章 內外聯手第344章 漁人之利第146章 離京南下第610章 前哨之戰第234章 和春誤我第657章 順理成章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555章 用人之道第66章 繁文縟節第411章 東王謀劃第38章 燕子嶺上第299章 郡縣之制第348章 人微言輕第274章 避走西路第496章 掛萬漏一第196章 無奇不有第541章 突擊任務第439章 自相殘殺第749章 軍中整肅第324章 海禁海貿第473章 智者千慮第569章 五華梅花第660章 投鼠忌器第735章 炮火覆蓋第336章 整編章程第166章 夜戰突圍第373章 攻陷廟街第580章 聯軍等待第175章 青浦抗糧第141章 武昌城破第180章 契約精神第342章 戰後餘波第512章 重新部署第540章 興安靈渠第582章 專備外事第488章 泉州海港第676章 徒傷和氣第42章 突圍下嶺第624章 明戰暗戰第397章 兵移湖州第643章 刺刀潰敵第49章 香帳軟玉第704章 諸事安排第137章 三桂寶藏第249章 海關顧問第529章 赤水之戰第425章 天京之亂第176章 初戰團練第653章 冒險失敗第572章 雪帥之約第360章 南下廣州第255章 海關成立第242章 太平基督第393章 川路聖謨第709章 淨身出戶第681章 兵諫之憂第469章 南丁格爾第367章 罷戰三日第232章 人情世故第624章 明戰暗戰第564章 引蛇出洞第205章 壞事連連第78章 柳莊靈秀第95章 明正典刑第640章 開始進攻第35章 瀏陽農女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州市| 临沧市| 民勤县| 东辽县| 平塘县| 张家口市| 韶关市| 永寿县| 通辽市| 大连市| 马鞍山市| 新宁县| 昭苏县| 敖汉旗| 巴青县| 麻栗坡县| 民乐县| 临夏县| 板桥市| 汉沽区| 贵港市| 阳江市| 鄄城县| 紫阳县| 广州市| 黎川县| 司法| 察雅县| 浮山县| 河津市| 甘孜县| 开阳县| 贵阳市| 沛县| 自贡市| 阿巴嘎旗| 克拉玛依市| 清涧县| 大庆市| 潍坊市| 邛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