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章 納捐錢糧

府衙大堂上,見蕭雲貴和曾水源轉進內堂之後,衆富商豪紳又開始議論紛紛起來。

長沙富紳唐藝農本是朱昌琳老東家,又坐在朱昌琳身邊,湊過去低聲問道:“雨田(朱昌琳表字),這些長毛看起來不像傳言中那麼不堪啊,這個西王看似粗魯,但談吐卻粗中有細,是個人物啊。”

朱昌琳吸著水菸袋,只聽得咕嚕咕嚕一陣響,皺眉道:“這正是此人的可怕之處,前兩步他走得漂亮,引誘我等開市,然後接著提出收稅,讓大夥都覺著是順理成章之事。更難得的是他一切照舊的做法,此乃襄外必先安內之道,我猜他是怕官軍反撲,若城中不靖,他是不可能安心禦敵的。”

魏鶴林把玩著手中的鼻菸壺哼了一聲道:“沒想到一羣泥腿子當中有這樣的人物,難怪能攻破長沙,此人的確不可小覷。”

唐藝農若有所思的道:“他還有一件事沒說,卻不知道是什麼事。雨田,你倒是猜上一猜,讓我等好有個準備。”

朱昌琳吐了口煙輕咳一聲道:“觀這西王行事,必定是先部署好一切而後發動,最後一事無非是納捐錢糧之事,只是想不到他會用什麼辦法逼我等就範。”

唐藝農苦著臉道:“啥?!還要捐?他不是收了咱們的田稅、商稅了麼?”

朱昌琳微微笑道:“東家啊,這西王不是說了一切照舊麼?官府也是收了咱們的稅,臨到頭來還不是讓咱們納捐錢糧以作軍餉麼?前面這西王可是隻說了開市和收稅兩件事,隻字沒說不要我們納捐的啊。”

唐藝農恨恨的道:“好狠的長毛賊,我等的錢糧財帛又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都是一分一毫辛苦賺來,憑什麼拿出來給他們?!不給,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

朱昌琳淡淡的說道:“東家啊,我勸你待會兒還是隨大勢吧,這長毛西王豈是好易與的?只怕待會兒我等就在不知不覺之中墮入他的彀中了。錢是賺不完的,還是性命要緊啊。”

唐藝農瞪大了眼睛,怔怔的說不出話來,魏鶴林卻是重重的嘿了一聲,向後一靠閉目養神起來。

就在這時府衙之外一片喧囂吵鬧之聲傳來,兩名長毛將領模樣的人帶著幾名太平軍進到府衙之內,立於堂下,這兩人一矮一胖,稍矮的那人同守衛的長毛牌刀手耳語幾句,那牌刀手便匆匆入內。

朱昌琳等人見狀都是坐直了身子往外張望,看這架勢似乎是出了什麼事,過了片刻那牌刀手出來同那兩名長毛將領說了幾句,兩人便匆匆出了府衙大門。

朱昌琳等人還待看個究竟,卻聽一陣咳嗽之聲傳來,只見蕭雲貴和曾水源走了出來。

蕭雲貴徑直來到堂上沉聲說道:“諸位對不住啊,本王有件要緊的事要辦,請諸位稍待片刻。”跟著不等衆人開口便喝道:“把人帶上來!”

只見適才那兩名長毛將領帶著十餘名太平軍押著七、八名清軍俘虜走上堂來,這幾名清軍俘虜都是一身破爛號衣在身,身上骯髒不堪,面色枯槁,個個都是有氣無力的樣子。

兩名長毛將領上前參拜後大聲稟報道:“西王殿下,幾個清妖俘虜的頭頭帶到。”

幾名清軍面色甚是惶恐,也沒等太平軍喝罵,自己就跪爬在地上,連磕了幾個頭,蕭雲貴皺眉道:“你們何事要見本王?”

當中一個清軍頗有些膽色,微微直起身道:“西王爺,小的們實在熬不住了,每日要修補城牆、搬運石料,吃的口糧卻是稀粥,兄弟們推舉我們幾個來向西王爺求告,放我等回家吧,我等今後再也不敢做官軍了。”此人一口湖南本地口音,但說話卻是有氣無力的,看來這三天的確把這些清軍俘虜整慘了。

蕭雲貴哦了一聲,假意喝罵道:“曾水源、何濱、周兆耀,本王不是吩咐過,給這些俘虜的口糧要十足的麼?怎麼會變成喝稀的了?!你們幾個是怎麼辦事的?!”

那兩名太平將領正是何濱和周兆耀,兩人奉命監管俘虜幹活,早就知道上頭開始減少俘虜口糧,沒想到蕭雲貴這會兒會責問起來,兩人不明就裡張大了口說不出話來。

曾水源微微躬身面有難色的道:“西王殿下,這同何大哥、周大哥兩位無關,只因破城的時候,清妖巡撫駱秉章、翁同爵放火燒了城中官倉,錢糧具無所獲,我等所帶糧食不多,還要粥及逃入城內的數萬流民百姓,實在是入不敷出,所以只得削減軍中口糧,其實咱們自己的聖兵口糧都是減了三成的。”

蕭雲貴一拍腦門道:“本王怎麼把這事忘了?”跟著大聲罵道:“這駱秉章、翁同爵真他孃的不是東西,竟然放火燒糧,這是要眼睜睜的看著城內軍民百姓們活活餓死啊!”

朱昌琳等人心中都是一驚,均是暗想,果然開始說錢糧之事了,更有的心中也開始暗罵駱秉章和翁同爵不是人,城既然破了,你就把糧食留給長毛好了,你倒好爲了自己博個城破燒糧拒不從賊的美名,留下這麼大個窟窿讓他們這些人來填!

蕭雲貴轉身面有難色的對著幾名清軍俘虜道:“這個卻不好辦吶,放了你們只恐泄露本王軍機,還有放了你們,沒有錢糧遣散,你們又做起強盜來爲害鄉里這可如何是好?本王才答應了諸位城內鄉紳,要維持城中治安的啊。”

朱昌琳等人心中都是暗罵蕭雲貴不要臉,自己就是最大的強盜頭子,還有臉這般說。但轉念一想,蕭雲貴說的也有道理,這些城中綠營兵和團練要是真的放了,這些人平日裡都是城中的無賴,肯定是要結夥上門打秋風的,又都是鄉里鄉親的長沙子弟,難道不給看著他們餓死麼?

那幾名清軍磕頭如搗蒜,哀求不已,蕭雲貴來回踱了幾步,看著朱昌琳道:“朱老闆你是城中第一善長仁翁,你看這事該如何是好?放了他們,這些人沒吃的,定會上門向諸位囉噪,本王派兵來抓吧,也沒糧養他們,難不成真要殺了他們?”

此言一出,清軍俘虜大聲哭號起來,連連磕頭求饒,幾個陰鶩的鄉紳心中暗道,都殺了纔好,只希望蕭雲貴快些動手,殺了乾淨。

蕭雲貴見朱昌琳面有不忍之色,接著又道:“這些人大都是湖南子弟,和各位都是鄉里鄉親的,本王實在不願殺了他們,惡了一方民心,他們當兵吃糧本是無奈之舉,都怪駱秉章、翁同爵這些狗官太不仁義是麼?”

這個時候就連朱昌琳心中都開始大罵起駱秉章等官來,蕭雲貴對一衆富商巨賈嘆口氣道:“本王實在沒辦法了,是殺是留全憑諸位一句話,本王可不想留下後患,日後城中治安不靖,在派兵出去殺人,多費手腳。”

話音才落,幾名清軍大哭著向堂上一衆富商巨賈磕起頭來,連連哀告求饒,這幾人久在長沙,都是認識堂上衆人,紛紛開口哀求道:“朱老爺、魏老爺,你們救救小人吧。”“唐老爺,你救救小人吧,我三姑的二舅是府上七姨太的表孃舅啊。”

蕭雲貴暗笑不已,爲了活命這些清軍把平時八竿子打不到的親戚關係都搬出來說了。朱昌琳等人這會兒真坐不住了,心中又是罵蕭雲貴無恥,使出這樣的爛招,又痛罵駱秉章喪心病狂,爲了自己的官聲不惜使這絕糧之計。

Www ◆Tтkǎ n ◆℃ O

哀求不止之下,朱昌琳長嘆一聲,起身拱手道:“西王殿下,既然軍中缺少錢糧,我也不忍看著城中流民百姓和這些總爺兄弟捱餓,那我認捐五千兩銀子充作餉銀如何?”

蕭雲貴摸了摸鼻子,這朱昌琳真是好謀算,他只捐銀錢,到時候還是要向他的朱乾號買糧,損失也會小一些,當下不動聲色微微笑道:“這朱老闆都認捐了,諸位怎麼說來?”

衆人都是哀嘆一聲,有人帶頭認捐,只得紛紛捐錢出來,只有何元倫坐著不動,蕭雲貴上前道:“何老英雄執掌寶慶幫,財雄勢大,不會只看熱鬧吧,會讓大家小輩笑話的。”

何元倫受不了蕭雲貴言語擠兌,一拍桌案怒道:“老夫也捐五千兩,再多就沒了!”

堂上十餘人一湊,也捐得七、八萬兩銀子出來,蕭雲貴知道這些對於一衆富商來說都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在堂上的誰都是身家數十萬之巨的,但他還有後手也不點破,笑了笑抱拳一禮道:“多謝諸位捐餉,只是這捐銀子是好,但當下最缺的還是米糧啊。”

諸人還在爲捐了銀子肉痛不已,一聽這話都是心驚肉跳起來,魏鶴林急道:“西王爺,我等實在捐不出糧食來了,你別欺人太甚!”

蕭雲貴摸了摸鼻子笑道:“大家也都是辛苦賺回來的錢糧,本王也不多要,這樣吧,本王素來喜歡下象棋。”跟著手一揮道:“拿上來。”

只見幾名牌刀手拿了一副棋盤出來,蕭雲貴指著棋盤說道:“這象棋棋盤除去楚河漢界,尚有六十四個格子,本王也不要多少糧食,只要儲位湊出糧食,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個放兩粒,第三格放四粒,以此類推,放滿即可。”

衆人聞言心頭都是一喜,跟著議論起來。蕭雲貴也知道這個把戲精於計算之人在多想片刻就會明白,也不想諸人多有時間考慮,踏上一步斷喝道:“諸位快些決斷,否則本王待會兒就要反悔了!”見諸人還在猶疑,當下厲聲喝道:“大家決定沒有?!”

衆人粗略一想,只是拿米粒去填,大概也就十幾袋米,實在是不痛不癢的,但朱昌琳等人總覺得不對勁,本還想再計算幾格,但手中沒有算盤,又被蕭雲貴幾聲厲喝打斷心神,實在算不下去,猶豫片刻衆人只得一起答應了。

蕭雲貴摸著鼻子笑道:“那好,本王就在這裡等著諸位取糧來填。”

第134章 洞庭霧霾第655章 難以爲繼第401章 連鎖反應第309章 鉅額投資第437章 一石二鳥第115章 出城別走第275章 再世爲人第13章 千里之外第475章 不必擔心第596章 風雲突變第490章 匪夷所思第510章 確認身份第713章 九思堂會第147章 各出奇謀第507章 李丁送信第404章 誰人能信第170章 唯今之計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203章 先手爲強第63章 陰險小人第469章 南丁格爾第720章 孤不能安第468章 冤也不冤第198章 厘金之策第141章 武昌城破第566章 長短之痛第60章 天國十誤第236章 三岔阻擊第159章 英人要求第276章 與國無關第704章 諸事安排第355章 醉後和好第516章 屹立不倒第425章 天京之亂第269章 勝保兵至第308章 大捷之後第221章 虛虛實實第372章 拭目以待第189章 上海老城第601章 助紂爲虐第619章 天寧寺外第76章 一片孤寒第366章 侵略如火第369章 冬日攻城第286章 天王秀全第331章 喜事連連第233章 再戰吳淞第33章 一言爲定第746章 戰後發展第643章 刺刀潰敵第143章 上虞備用第119章 內部爭鬥第669章 回國人選第120章 衡州奇景第237章 接舷之戰第213章 清軍登岸第321章 爾虞我詐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290章 長蛇之尾第417章 算無遺策第453章 賢妻良母第166章 夜戰突圍第95章 明正典刑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221章 虛虛實實第217章 個個保齊第715章 勢不在我第551章 開禁之議第130章 民心已變第650章 長蘆鹽商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658章 如意算盤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482章 天王國宗第274章 避走西路第700章 逼宮之舉第393章 川路聖謨第669章 回國人選第497章 橫掃廣東第499章 昔日故友第624章 明戰暗戰第155章 各有苦惱第75章 下詔罪己第442章 北上隨駕第240章 接踵而來第524章 三名副使第239章 繼攻上海第239章 繼攻上海第379章 何樂不爲第688章 不言而喻第335章 整編之需第612章 與虎謀皮第240章 接踵而來第599章 聯軍困境第354章 擔憂之事第302章 田畝均制第327章 產業革命第83章 村坊團練第165章 借師助剿第750章 東方之興
第134章 洞庭霧霾第655章 難以爲繼第401章 連鎖反應第309章 鉅額投資第437章 一石二鳥第115章 出城別走第275章 再世爲人第13章 千里之外第475章 不必擔心第596章 風雲突變第490章 匪夷所思第510章 確認身份第713章 九思堂會第147章 各出奇謀第507章 李丁送信第404章 誰人能信第170章 唯今之計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203章 先手爲強第63章 陰險小人第469章 南丁格爾第720章 孤不能安第468章 冤也不冤第198章 厘金之策第141章 武昌城破第566章 長短之痛第60章 天國十誤第236章 三岔阻擊第159章 英人要求第276章 與國無關第704章 諸事安排第355章 醉後和好第516章 屹立不倒第425章 天京之亂第269章 勝保兵至第308章 大捷之後第221章 虛虛實實第372章 拭目以待第189章 上海老城第601章 助紂爲虐第619章 天寧寺外第76章 一片孤寒第366章 侵略如火第369章 冬日攻城第286章 天王秀全第331章 喜事連連第233章 再戰吳淞第33章 一言爲定第746章 戰後發展第643章 刺刀潰敵第143章 上虞備用第119章 內部爭鬥第669章 回國人選第120章 衡州奇景第237章 接舷之戰第213章 清軍登岸第321章 爾虞我詐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290章 長蛇之尾第417章 算無遺策第453章 賢妻良母第166章 夜戰突圍第95章 明正典刑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221章 虛虛實實第217章 個個保齊第715章 勢不在我第551章 開禁之議第130章 民心已變第650章 長蘆鹽商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658章 如意算盤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482章 天王國宗第274章 避走西路第700章 逼宮之舉第393章 川路聖謨第669章 回國人選第497章 橫掃廣東第499章 昔日故友第624章 明戰暗戰第155章 各有苦惱第75章 下詔罪己第442章 北上隨駕第240章 接踵而來第524章 三名副使第239章 繼攻上海第239章 繼攻上海第379章 何樂不爲第688章 不言而喻第335章 整編之需第612章 與虎謀皮第240章 接踵而來第599章 聯軍困境第354章 擔憂之事第302章 田畝均制第327章 產業革命第83章 村坊團練第165章 借師助剿第750章 東方之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门县| 桂阳县| 塔城市| 博白县| 平阴县| 宁阳县| 深泽县| 抚顺县| 城固县| 文成县| 靖宇县| 五莲县| 揭阳市| 光山县| 克山县| 嘉善县| 南宁市| 锡林浩特市| 绥棱县| 云林县| 正阳县| 宕昌县| 平遥县| 新乡市| 彭山县| 保山市| 车致| 泊头市| 类乌齐县| 兴安县| 临高县| 盈江县| 卫辉市| 沾化县| 台南市| 张家港市| 东明县| 台中县| 巢湖市| 西林县| 北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