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4章 洞庭霧霾

隆冬一月,浩浩冷霧繚繞的洞庭湖上,一艘小漁船孤單的漂泊在清冷的湖面上。破舊的漁船上,一老一少大聲吆喝著往湖中撒開大網,跟著大聲唸叨起來,只希望能夠能夠有所收穫,但數網之下,仍是一無所獲。

那少年坐到船板上,嚎啕大哭起來:“爹爹,在這樣下去,我們非得餓死不可,我已經兩天沒吃過一頓飽的了?!?

那老漢將辮子盤到頭上,嘆口氣說道:“有什麼辦法呢?天殺的官府在這個時候堵塞湖上的水口,咱爺倆好不容易尋了條舊水道才能偷進湖中打漁,偏偏老天又不開眼,魚蝦蟹都不知道跑哪去了??煨┢饋?,再打幾網來,要是在過幾日下起雪來,天氣更冷了,別說餓死,我們就先被凍死了。”

那少年哀嘆著坐起身來,卻看著遠處湖面上,似乎有什麼動靜,張頭看去,跟著嚇得一屁股坐到了船板上,指著前面結結巴巴的說道:“爹...爹...爹爹,你看,那...那是什麼?”

那老漢擡頭看去,只見湖面上濃霧繚繞,濃霧之間,一大片船帆連綿不絕而來,無邊無際的船隻劃開湖上的濃霧,浩浩蕩蕩的開了過來。饒是那老漢在洞庭湖上打了一輩子的漁,也沒見過如此之多的舟船來,也是嚇得坐到了船板上。

那少年呆愣的問道:“爹爹,這麼多船,是做什麼的?”

那老漢倒是有些見識,喃喃的答道:“好像是軍隊的水師。”

“是朝廷的水師嗎?”少年沒見過如此波瀾壯闊的景象,仍是呆愣的問道。

那老漢搖搖頭說道:“朝廷在長江之上哪裡有這麼多的水師船隊?能有個百餘艘算是了不得的了,我看這隻船隊只怕有數千艘船的。哎呦,兒子,快走,好像是南邊來的長毛賊,聽說他們已經打到益陽了,這些船隻怕就是長毛的?!?

那少年嚇了一跳,說道:“長毛就是官老爺們說的,個個長得青面獠牙、個個嗜血如命,個個都要吃人肉的那夥賊人嗎?”

那老漢跺跺腳,急道:“就是他們,快點,被他們抓去了,只怕要被剖腹剜心的,快走、快走?!?

這時候已經晚了,散佈在船隊外圍的數只快船已經發現了這艘小船,飛馳而來,船上裹著紅頭巾的長鬚軍漢大聲喝道:“前面的小船停下,在跑就要放箭啦,不想死的,給我停??!”

可憐那小船才劃出一段,便被快船圍上,幾個頭裹紅巾的軍漢跳上小船,手中明晃晃的鋼刀直挺著,那父子兩人嚇得跪在地上不住的磕頭求饒。先前喊話的長鬚軍漢見了,喝道:“此二人甚是可疑,帶回去見總制大人去。”

如狼似虎的幾個紅巾軍漢將父子兩帶上快船,拖著小船,飛快的往船隊駛去。父子兩在船上抱頭痛苦,都想著這次恐怕是要被活生生的吃了。

到了一索大船之上,那長鬚軍漢押著兩人來到前甲板上,只見甲板上坐了一名神色倨傲,滿臉絡腮鬍的大漢,頭上也是裹了紅巾,只是紅巾之上鑲了一帶黃邊。

那大漢聽了長鬚大漢的幾句耳語,凝目開始打量起跪著的父子兩來,父子兩心中惴惴,那老漢見識多些,只道那大漢是在看看肥瘦,先拿哪個下鍋,心中想報兒子性命,連忙磕頭不止的哀求道:“大王饒命啊,我兒子瘦小,不得老漢我肉多,大王要吃肉就吃老漢我吧,還請大王放了我兒子。”

此言一出,船上的紅巾軍士轟然大笑起來,直笑得父子兩面面相覷,不知道他們笑個什麼來。

戰船之上,那打漁的父子二人被太平軍衆軍士一陣嘲笑,心中更是惶恐不安。那滿臉絡腮鬍的大漢厲聲喝道:“說,你們是不是清妖的狗探子?”

兩父子磕頭如搗蒜,口中連呼冤枉,那老漢哀聲說道:“各位爺爺,我們父子倆只是在這湖裡打漁的,老漢我姓古排行老五,人人都叫我古老五的,這是我兒子古小四。爺爺們,我們真的只是打漁的?!?

那大漢哼了一聲,說道:“清妖將洞庭東面的水口盡皆封鎖,不許片帆寸舟下水,哪來的百姓打漁?你們定是清妖的探子!給老子從實招來,免受皮肉之苦!”

那老漢哭喪著臉說道:“不敢欺騙爺爺的,前些日子官府的確徵調了不少附近的漁夫、村民,往幾處水港、水口裡運送石塊堵塞湖港,大家前前後後忙了一個多月,結果官府許諾給的銀子卻是一文不見,又不許我等漁民到湖中打漁,眼見家中沒有糧食,我們父子倆活不下去了,只能在這個時候找了條舊水道出湖打漁的。”

那大漢眼眸一閃,哦了一聲問道:“前面土星港可也是被堵塞了?老丈沒有說謊吧?!?

那古老五狠命的點點頭說道:“是啊爺爺,不信船隊再往前就會知道了?!?

那大漢搓搓手,嘿嘿大笑起來:“清妖想得太簡單了,如此就想阻攔我們天兵?”他頓了頓問那古老五道:“古老丈,你莫怕,我們天兵不傷害百姓的,反而是來解救大家的,只要跟著我們,今後就是有衣同穿,有飯同吃,有田同耕?!?

古老五和古小四鬆了口氣,看那大漢似乎沒有惡意,古小四初生牛犢不怕虎,大著膽子問道:“天兵爺爺,我們兩天沒吃東西了,能給我們點東西吃嗎?”

那大漢朗聲笑道:“這個還不簡單?陳達,帶他們下去吃點東西?!?

那長鬚伍長抱拳領命,帶著父子倆往船艙走去。路上古老五一直恭維著那伍長陳達,那長鬚大漢陳達呵呵笑道:“老丈,說那裡話來,別爺爺的叫了,咱們天兵裡面都是兄弟姐妹相稱的。”

古老五誠惶誠恐的說道:“那哪裡成?起碼也要喊聲將軍的?!?

陳達笑道:“將軍什麼的可不敢但,我只是個伍長,管五個人而已,將軍是你們剛纔見到的那位,是咱們土一總制羅將軍?!?

古小四好奇的問道:“那位將軍很有氣勢啊,他很厲害嗎?”

陳達說道:“很厲害的,小夥子,看你年紀不小了,怎麼樣想不想跟著我們?”

古老五連忙將兒子拉到身後陪笑道:“軍爺手下留情,我就這麼個兒子的,只想安安穩穩的過活?!?

陳達哼了一聲說道:“安安穩穩過活?天兵裡面都是活不下去的苦出身,古老丈,要是沒遇上我們,你說你們爺倆怎麼熬過這個冬天?”

古老五默不作神,老眼渾濁的看著兒子,古小四則是一臉茫然,是啊,這頓是有了,那下頓呢?

卻說那羅將軍正是太平天國水營土一總制羅大綱,他本是天地會波山艇軍出身,掌管水營之事甚是得心應手。自從他帶領水營跟隨西殿兵馬順湘江北上之後,蕭雲貴和左宗棠定計,並未直撲岳陽,而是轉道先打湘江以西、洞庭以北的益陽。

益陽位於長江南岸的湘北洞庭湖區域,自古是江南富饒的“魚米之鄉”,東面和東南面緊靠嶽州,平原地帶河網縱橫、湖泊棋佈,水路經洞庭湖外通長江,內聯湘、資、沅、澧水道,要從湘西渡過洞庭湖直取嶽州,西岸的益陽就必先取下,以爲大軍登船之地。

上次韋昌輝揮軍北上打益陽,只因背後還有湘鄉的清軍牽制,未敢全力攻打,見益陽清軍有所防備就退了回去。這次蕭雲貴領大軍北上,直撲益陽。三天的惡戰之後,西殿兵馬奪佔益陽,殲滅清軍三千餘人,益陽知府以下大小官吏盡皆自盡而亡。

益陽城內,西殿太平軍得到了不少錢糧物資補充,最讓蕭雲貴高興的是,益陽竟然有清軍收攏的大小民船、商船和水師戰船數百艘。大戰一開始,水營船隻將清軍船隊堵在益陽港內,陸上城破之後,清軍水師只得投降。

就這樣太平軍不但多了許多錢糧,又在益陽補充了一批天地會、袍哥會等會衆入伍,還得了數百艘大小船隻,算上水營原有的船隻,羅大綱手下的船隻一下子激增至一千五百餘艘,在洞庭湖面上展開,當真是震天蔽日,好不威風。

在益陽耽擱了十天,蕭雲貴和左宗棠就是大張旗鼓的做出要直撲嶽州的姿態,想讓湘陰的清軍回師救援嶽州。但沒想到張亮基和彭玉麟無視常大淳的求援,硬是沒讓湖北兵回援。

湖北巡撫常大淳和湖北提督雙福氣得破口大罵,無奈之下,兩人出了個笨辦法,召集各處水口、港口的百姓、漁夫,收攏船隻,斷絕洞庭湖上一切商船往來,沉船沉石塞港,希望能阻攔住太平軍的水軍。

得到消息後,蕭雲貴有些擔心港口被塞,水軍難以逾越,打算提早出隊渡過洞庭湖攻打嶽州,但左宗棠卻說常大淳這是白忙一場,洞庭水道如此繁多,如何能盡數塞閉?況且他這般做,斷絕商船、民船往來,惹得天怒人怨,稍後進兵太平軍將攻無不克。

於是蕭雲貴就在益陽等了二十餘天,整備兵馬,操練新兵,看著常大淳和雙福在對岸玩命似的鬧騰。通過這一個月的休整和操練,西殿的新軍總算有了一個練兵的機會。同時蕭雲貴也開始重新佈置典官擔任的職責,也開始著手準備他的第一支特務部隊。

第386章 咸豐得子第573章 意義不同第637章 摸哨之戰第164章 借刀殺人第691章 最後嘗試第391章 與民易田第466章 也都該死第734章 決戰開始第608章 歷史責任第262章 馬尾之戰第585章 一個希望第334章 實戰範例第626章 宣戰藉口第562章 元旦曲宴第620章 龍鳳初會第254章 怡和洋行第691章 最後嘗試第722章 立國大典第273章 作鳥獸散第314章 句號起點第410章 製造麻煩第336章 整編章程第442章 北上隨駕第145章 天翻地覆第589章 自投羅網第204章 商貿之路第326章 工業力量第730章 也都擁有第605章 決戰之前第7章 爲何要反第315章 崑曲暢音第392章 西王專列第222章 運河水匪第623章 向東向西第302章 田畝均制第105章 波詭雲譎第483章 財政赤字第667章 紅十字會第75章 下詔罪己第398章 攘外安內第604章 虎頭蛇尾第545章 心頭隱患第555章 用人之道第706章 矛盾問題第130章 民心已變第465章 可憐之人第709章 淨身出戶第571章 實現夙願第704章 諸事安排第43章 宜歡不哭第542章 後山夜戰第187章 大軍禮拜第574章 嚴父愛兒第59章 反客爲主第577章 實業聯合第19章 火燒糧倉第313章 狗急跳牆第689章 女王陛下第449章 貪字成貧第731章 旗鼓相當第649章 聲南擊北第173章 拜關二哥第27章 四面見敵第4章 耶穌下凡第232章 人情世故第469章 南丁格爾第735章 炮火覆蓋第159章 英人要求第613章 三座大營第263章 廈門撤兵第552章 朝堂之上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16章 喬裝賺城第750章 東方之興第176章 初戰團練第729章 製造麻煩第665章 小桶戰術第394章 對日合作第42章 突圍下嶺第301章 蘇福田丁第193章 奉命撤軍第384章 不必自拔第156章 定都之議第222章 運河水匪第375章 粵省借兵第235章 清軍潰敗第625章 冒險偵查第259章 雷霆救兵第418章 不失國體第363章 清韻謀事第717章 由得他去第365章 其疾如風第84章 破廟苦戰第359章 酒後迷離第197章 故人情分第196章 無奇不有第370章 聯合出兵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563章 初次衝突第379章 何樂不爲
第386章 咸豐得子第573章 意義不同第637章 摸哨之戰第164章 借刀殺人第691章 最後嘗試第391章 與民易田第466章 也都該死第734章 決戰開始第608章 歷史責任第262章 馬尾之戰第585章 一個希望第334章 實戰範例第626章 宣戰藉口第562章 元旦曲宴第620章 龍鳳初會第254章 怡和洋行第691章 最後嘗試第722章 立國大典第273章 作鳥獸散第314章 句號起點第410章 製造麻煩第336章 整編章程第442章 北上隨駕第145章 天翻地覆第589章 自投羅網第204章 商貿之路第326章 工業力量第730章 也都擁有第605章 決戰之前第7章 爲何要反第315章 崑曲暢音第392章 西王專列第222章 運河水匪第623章 向東向西第302章 田畝均制第105章 波詭雲譎第483章 財政赤字第667章 紅十字會第75章 下詔罪己第398章 攘外安內第604章 虎頭蛇尾第545章 心頭隱患第555章 用人之道第706章 矛盾問題第130章 民心已變第465章 可憐之人第709章 淨身出戶第571章 實現夙願第704章 諸事安排第43章 宜歡不哭第542章 後山夜戰第187章 大軍禮拜第574章 嚴父愛兒第59章 反客爲主第577章 實業聯合第19章 火燒糧倉第313章 狗急跳牆第689章 女王陛下第449章 貪字成貧第731章 旗鼓相當第649章 聲南擊北第173章 拜關二哥第27章 四面見敵第4章 耶穌下凡第232章 人情世故第469章 南丁格爾第735章 炮火覆蓋第159章 英人要求第613章 三座大營第263章 廈門撤兵第552章 朝堂之上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16章 喬裝賺城第750章 東方之興第176章 初戰團練第729章 製造麻煩第665章 小桶戰術第394章 對日合作第42章 突圍下嶺第301章 蘇福田丁第193章 奉命撤軍第384章 不必自拔第156章 定都之議第222章 運河水匪第375章 粵省借兵第235章 清軍潰敗第625章 冒險偵查第259章 雷霆救兵第418章 不失國體第363章 清韻謀事第717章 由得他去第365章 其疾如風第84章 破廟苦戰第359章 酒後迷離第197章 故人情分第196章 無奇不有第370章 聯合出兵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563章 初次衝突第379章 何樂不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武县| 将乐县| 大港区| 博野县| 成都市| 京山县| 井陉县| 夏河县| 瑞金市| 基隆市| 都昌县| 孟津县| 台东市| 巫溪县| 永登县| 温泉县| 兴和县| 金塔县| 秭归县| 庆城县| 仙游县| 奉贤区| 水城县| 大化| 都兰县| 丹凤县| 东乡| 祁阳县| 确山县| 读书| 铜梁县| 电白县| 沿河| 延安市| 绥芬河市| 枣阳市| 肥东县| 富川| 云安县| 肥西县| 商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