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17章 由得他去

太平軍水路的攻勢非常兇猛,一夜之間就將湘軍的水師打回到了舢板時代,或許準確一點說,就連一些舢板都是湘軍水軍將士將其藏在小河道、港汊之內才得以保存。然後太平軍水師以沅江、湘江、資江、灃水四大水系爲界,將湘軍分割開來,水面上巡哨船隻往來不絕,徹底斷絕了各處湘軍的水路聯繫。

太平軍水師在江面上多以快速的哨船巡哨,一旦發現岸邊有湘軍集結想要渡江的,必定很快會有大隊船隊趕來,接著就是對著岸邊一頓炮轟,驅散湘軍,破壞浮橋和一切可以用來渡江的東西??傊粋€月的時間裡,湘軍可能少數小隊人馬可以偷過這些水系,但大隊人馬和輜重是絕對無法渡過的。

一個月之後,太平軍大批船隊大搖大擺的沿著湘江南下,這些船上裝著的都是太平軍將士,路過長沙時連曾國藩都登高而望,曾國華憂心忡忡的說道:“看樣子這些長毛大隊是乘船南下攻打衡陽而去的啊?!?

衡陽是曾國藩發跡的地方,當年要不是榮祿和湘軍一道攻下衡陽,湘軍就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佔了衡陽之後,曾國藩在這裡擴大了湘軍,更創建了湘軍水師,可以說衡陽是除了長沙之外,曾國藩第二塊心頭肉。

曾國荃急忙說道:“大哥,我們可不能坐視長毛攻取衡陽,我們還是馬上從陸路帶隊應援吧!”曾國華馬上道:“衡陽三面環水。你到了衡陽北面如何過江去?”曾國荃跺腳恨恨的說道:“難道就看著衡陽陷落嗎?”

衆將一時都是無語,在失去了水師之後,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敵人在水面上耀武揚威、來去自如。其實歷史上湘軍也是這樣通過水師來圍困太平軍的,歷史上到了戰爭後期,太平天國長江水師損失殆盡,湘軍依靠水師之力得以從容不迫的圍困天京,李秀成等天國名將率領衆多兵將也不能解圍。卻不曾想如今時空顛倒之後,變成了太平軍依靠水師之利反而來分割、包圍湘軍。

最後曾國藩還是出隊從陸上應援衡陽,他必須派兵去。否則其他地方的湘軍看不到希望,必定一個接一個的被太平軍圍困迫降。最後剩下一個長沙還有什麼守下去的意義呢?

十天之後,曾國荃和曾國華帶兵感到了衡陽北面,遠遠的看到了蒸、湘、耒三水匯合所隔的石鼓山,那邊就是衡陽了。但如今他們無法渡過三水,因爲太平軍大隊船隊就在江面上停著,而衡陽已經被太平軍重兵包圍??粗怅柾鈬晕瓷⒈M的餘燼,到處都是殘垣斷壁,看得出來衡陽外圍的湘軍已經和太平軍進行過激烈的爭奪,但最後還是被太平軍攻陷。

曾國荃和曾國華等人只能隔岸眼睜睜的看著太平軍開始攻打衡陽城,太平軍的炮陣已經與從前不可同日而語,太平軍陸上炮陣連著水師艦船上的火炮共計千餘門大炮一起開炮猛轟衡陽城頭,還有上千枚火箭拖著長長的尾焰飛向衡陽城。霎時間整座衡陽城就陷於一片烈焰火海之間了。

曾國荃和曾國華等人都是目瞪口呆的看著,一直以來和他們作戰的都是太平天國東殿、翼殿的部隊,除了水師之外他們還從未與西殿太平軍交過手。直到今天他們才直觀的感受到了那種無力感和威壓感。

炮火摧毀了城內守軍最後的戰鬥意志,在萬餘名太平軍陸軍士兵山呼海嘯般的攻勢下,衡陽當天就徹底陷落,古老的城牆和防禦工事在極致發展的熱能武器面前徹底散失了作用。

當落日餘暉中,曾國荃看到衡陽城四面殘缺不全的城牆上升起太平天國的旗幟之後,口中喃喃的說道:“在這般炮火之下。長沙能夠守幾天?”曾國華沉默了片刻後道:“老九,我們還是馬上回師吧。要是我們的後路被長毛水師運送陸兵截斷,我們只怕連回長沙都困難了?!?

好在太平軍並沒有派出兵力截斷二曾的退路,二曾帶著兵馬失魂落魄的回到了長沙。隨後在長沙城內冒出了不少的傳單,貼得到處都是,上面說的都是衡陽之戰,同時也講了湘軍將領爲了自己的榮華富貴,認不清天下大勢,意圖抗拒天國天兵,這才導致兵火降臨湘地,號召湘地的百姓不要跟著湘軍去送死云云。

看到這種傳單,曾國藩自然是暴跳如雷,命人全數收繳,但隔天之後又是滿城都是,這時候湘軍上下才明白,這長沙城裡也不知道有多少太平軍的細作了。

二曾在向曾國藩和其他湘軍將領講述了衡陽的戰鬥經過之後,在場的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末了,曾國藩長嘆一聲道:“當初捨不得湘地其他地方,十餘萬湘軍將士分散各地,後來水路被端,再想集中起來固守幾個大城也是不可能了,如今我軍被分割包圍,其後便是逐個被敵人從容擊破,如之奈何?”

曾國華急忙說道:“大哥,這仗不能再打下去了,爲了這堂上我等一衆軍將的前程,就要搭進去湘地多少軍民百姓的性命,那是有傷天和之事啊,魚死,網卻是未必破的??!”

這一次曾國荃也不出聲了,郭嵩燾沉聲嘆道:“曾帥,或許我們只有投降一條路可走了,如今天下大勢已經不可逆轉,若整個湘地陷於戰火而生靈塗炭,我等便是千古罪人,大不了我們幾個將罪責全部承擔下來,要殺要剮悉聽尊便,用我們幾個換整個湘地的安寧,或許還是值得的。”

曾國藩慘然一笑,起身對在場的將領說道:“聽聞太平處置那些人有個到還不講連坐,一人犯事一人當,不會連累妻小,大傢伙回去都好好想一想吧,三日後我們就商議決定,到時候贊同投降的人多,我們就投降吧。”

三天裡,曾國藩不再處理任何的軍政事務,而是專心的陪著家人安享天倫之樂,特別是曾紀靜的兒子,曾國藩特別喜歡這個外孫,整日裡就抱著外孫四處遊玩,倒也不像是一個被四面包圍、楚歌不斷的一方霸主。

三天之後,一衆湘軍將領齊聚巡撫衙門,還是在大堂之上,曾國藩顯得一身輕鬆,也沒說什麼便道:“諸公跟隨老夫戎馬數年,雖然拼死力戰,但奈何時不在我,如今大勢已去,爲了避免湘地遭受衡陽那般的慘事,今日大家便商議一下歸降之事,同意歸降的請站到老夫左手,不同意的站到右手?!?

當下衆將都是低頭不語,雖說都明白大勢已去的道理,但要第一個站出來贊同歸降,出於武人的榮耀,還是有些邁不開步子,倒是郭嵩燾毫不猶豫第一個便站到了左手邊去。有了第一個便會有第二、第三個,於是漸漸的站到左手邊的人多了起來。

堂上的一衆湘軍將領之中,很多人並沒有參與過衡陽截殺太平軍敗兵、廣東屠戮天地會和長沙之役,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是後面提拔起來的將領,所以到覺著太平軍不會太過爲難他們,因此決定歸降。而少數不甘心的人則留在了右手邊,但人數卻是極少的,曾國荃倒也在其中,只是曾國華嘆口氣道:“老九,曾家還要延續下去,用我們幾個換還是值得的。”當下曾國華便邁步走到了左手邊去,曾國荃嘴角抽了抽,腳下想要邁步,但最後還是留在了原地沒動。

整個過程曾國藩一言不發,最後他也走下帥位,站到了左手邊,最後大家都站定,曾國藩長嘆一聲道:“既然諸公都有了決定,我們就按大多數人的意思去辦吧,不願歸降的就請交出兵符印信來,老夫也不願看到你們走上絕路,你們就各自換裝出城到鄉間去各自躲避吧,希望你們隱居山林之後能逃得一條性命。”

說罷在場的將領人人都是面色悲愁,更有幾個不願意歸降的人放聲大哭起來,跟著上前交出自己的兵符印信和官服之後,朝著曾國藩跪下磕了幾個頭,跟著站起身來大踏步的離去了。

很快不願歸降的人也就只剩下曾國荃一人了,只見他雙目通紅道:“大哥,這幾日我已經問過我營中兒郎,共有三百二十一人不願意歸降,老九帶著他們去和長毛做最後一搏,也算讓我湘軍威名不墮,家中妻小就拜託大哥弗照了!”在曾國華等人的苦勸聲中,曾國荃還是毅然大步走了出去,頭也都不再回望一眼,曾國藩呆愣了半晌之後,最後只是長嘆一聲道:“由得他去吧!”

公元1861年8月15日,湘軍自統帥曾國藩以下十三萬湘軍兵馬向太平軍投降,此前一天湘軍九帥曾國荃帶領三百多名湘軍敢死之士駕著舢板朝著湘江對岸的太平軍水師大營發動進攻,最後全數戰死,至此湘軍時代或許已經結束,江南最後一塊天國之外的土地也宣告歸入天國版圖……()

第64章 出隊瀏陽第738章 義務未完第33章 一言爲定第298章 開府六部第710章 王者智者第34章 宅心仁厚第230章 欲擒故縱第450章 西王盛威第253章 權衡利弊第30章 衙倉納捐第335章 整編之需第658章 如意算盤第53章 陰晴不定第169章 紅單船來第542章 後山夜戰第649章 聲南擊北第292章 天曆元旦第336章 整編章程第710章 王者智者第508章 諸事不順第515章 攻克潮州第43章 宜歡不哭第650章 長蘆鹽商第487章 聲北擊南第745章 回家之路第489章 萬山羣島第30章 衙倉納捐第367章 罷戰三日第511章 皆大歡喜第105章 波詭雲譎第531章 主客之爭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448章 各懷鬼胎第534章 文藝復興第558章 禮查飯店第220章 胥口之戰第129章 喚醒民魂第139章 天降奇石第501章 應有此報第330章 學子之心第492章 意外衝突第683章 不屈定海第496章 掛萬漏一第138章 出人意料第536章 獨當撫局第51章 守險守陴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414章 屏風論政第680章 名臣來投第478章 月夜孽情第151章 殺與不殺第299章 郡縣之制第90章 還軍灞上第381章 僵持不下第747 章 日本倒幕第360章 南下廣州第400章 廣東起事第547章 桂林城破第354章 擔憂之事第642章 兩虎相爭第630章 天津防衛第170章 唯今之計第368章 不動如山第591章 表明心跡第129章 喚醒民魂第347章 無慢檄文第333章 外籍教官第629章 靜海雙塘第152章 十日紀事第439章 自相殘殺第233章 再戰吳淞第628章 小人之心第84章 破廟苦戰第259章 雷霆救兵第175章 青浦抗糧第413章 皇室避暑第725章 湘軍其後第175章 青浦抗糧第585章 一個希望第103章 天王東王第15章 圍城打援第368章 不動如山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384章 不必自拔第701章 日暮西山第489章 萬山羣島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212章 請君入甕第18章 天心閣上第219章 進退兩難第222章 運河水匪第324章 海禁海貿第40章 先手爲強第69章 道冠古今第170章 唯今之計第166章 羣幫會盟第449章 貪字成貧第703章 退位讓國第341章 霧中惡戰第408章 昭然若揭
第64章 出隊瀏陽第738章 義務未完第33章 一言爲定第298章 開府六部第710章 王者智者第34章 宅心仁厚第230章 欲擒故縱第450章 西王盛威第253章 權衡利弊第30章 衙倉納捐第335章 整編之需第658章 如意算盤第53章 陰晴不定第169章 紅單船來第542章 後山夜戰第649章 聲南擊北第292章 天曆元旦第336章 整編章程第710章 王者智者第508章 諸事不順第515章 攻克潮州第43章 宜歡不哭第650章 長蘆鹽商第487章 聲北擊南第745章 回家之路第489章 萬山羣島第30章 衙倉納捐第367章 罷戰三日第511章 皆大歡喜第105章 波詭雲譎第531章 主客之爭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448章 各懷鬼胎第534章 文藝復興第558章 禮查飯店第220章 胥口之戰第129章 喚醒民魂第139章 天降奇石第501章 應有此報第330章 學子之心第492章 意外衝突第683章 不屈定海第496章 掛萬漏一第138章 出人意料第536章 獨當撫局第51章 守險守陴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414章 屏風論政第680章 名臣來投第478章 月夜孽情第151章 殺與不殺第299章 郡縣之制第90章 還軍灞上第381章 僵持不下第747 章 日本倒幕第360章 南下廣州第400章 廣東起事第547章 桂林城破第354章 擔憂之事第642章 兩虎相爭第630章 天津防衛第170章 唯今之計第368章 不動如山第591章 表明心跡第129章 喚醒民魂第347章 無慢檄文第333章 外籍教官第629章 靜海雙塘第152章 十日紀事第439章 自相殘殺第233章 再戰吳淞第628章 小人之心第84章 破廟苦戰第259章 雷霆救兵第175章 青浦抗糧第413章 皇室避暑第725章 湘軍其後第175章 青浦抗糧第585章 一個希望第103章 天王東王第15章 圍城打援第368章 不動如山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384章 不必自拔第701章 日暮西山第489章 萬山羣島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212章 請君入甕第18章 天心閣上第219章 進退兩難第222章 運河水匪第324章 海禁海貿第40章 先手爲強第69章 道冠古今第170章 唯今之計第166章 羣幫會盟第449章 貪字成貧第703章 退位讓國第341章 霧中惡戰第408章 昭然若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南县| 巴林右旗| 温宿县| 徐闻县| 岐山县| 肇庆市| 南川市| 广州市| 平原县| 密山市| 哈巴河县| 曲周县| 陵水| 仁怀市| 镇雄县| 莱阳市| 卓尼县| 广南县| 宿松县| 澳门| 周宁县| 唐河县| 定南县| 台山市| 扬州市| 称多县| 冷水江市| 梁山县| 台东县| 扎鲁特旗| 民勤县| 古丈县| 富裕县| 牟定县| 靖州| 绵阳市| 黔西| 大余县| 德安县| 栖霞市| 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