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7章 產業革命

蕭雲貴很納悶這個三十多歲的吳中漢子爲什麼嚎啕大哭起來,他的初衷只是想讓蘇褔省這些織戶鄉官們看到更爲先進的生產方式,從而讓他們萌生和官府合作開辦新式紡織廠而已。

英國的紡織行業早就已經完成了產業革命,即進入到利用動力驅動的集中性大工業生產方式。西歐國家紡織工廠迅速地發展起來,大量的“洋紗”、“洋布”傾銷到中國來,幾乎把中國的紡織手工業摧毀。蕭雲貴要爲本國織戶謀求出路,唯一的辦法也就是走產業革命這條路而已,況且這也是讓古老的農業國開始出現資本和市場的最好方式,同時也會帶動國內其他工業變革。

歷史上中國動力機器工廠化紡織生產是隨著近代軍事工業誕生而開始的,是極爲被動和無奈的。鴉片戰爭以後,有些當權人物認爲中國失敗的原因在於武器不良,因此從19世紀60年代起,洋務運動開始,清廷逐步興辦了官營軍事工業。到了70年代以後,才擴展到了軍用紡織品生產。如左宗棠辦的蘭州織呢總局,於1880年投產,這是中國除以外第一家採用全套動力機器的紡織工廠。

但機器購自外國,聘請外國技師管理生產,產品直接供應軍需,根本不具備市場競爭力。同一時期外國資本家也開始在中國建紡織廠,如法國人在上海辦的寶昌繅絲廠也在1878年投產。這個時期,除了各省地方官吏陸續興辦的官營紡織廠和日益增多的外國資本紡織廠之外,地方士紳也逐漸合資辦起民營和官商合營的紡織廠。如1872年陳啓源在廣東創辦配備小型腳踏繅絲機的民營繅絲廠。後來改用蒸汽動力拖動。1889年官督商辦的上海機器織布局正式開工。1890年張之洞在武昌興辦湖北織布局和湖北紡紗官局。1891年又成立官商合辦的華新紡織新局。1894年又設湖北繅絲局和湖北制麻局。同年官督商辦的華盛紡織總廠開工。1895年民營的上海大純紡織廠開工。1896年,寧波通久源、無錫業勤紡織廠相繼開工。這時全國中外資紡織廠中。僅棉紡已有12家,

相對滿清產業變革的滯後,西殿在蘇褔省卻沒有那麼多的顧慮,蘇褔省傳統織戶們破產在即,正是開始進行產業變革的好時機。織戶們有經驗。有廉價的人力,蕭雲貴要做的就是爲他們引入西洋的技術和機器,並且在政策上給予支持。蕭雲貴甚至打算將整編後的軍用服飾訂單都交給這些還沒有成立的官民合資紡織廠去做,爲何那叫陳田的鄉官沒等自己說完就抱著機器織出來的布匹嚎啕大哭起來了呢?

蕭雲貴當即命人扶起陳田,隨後帶著衆鄉官來到西花園的偏廳內,向衆鄉官們說了西王府的打算。西王府以技術和機器入股的方式同各地的傳統織戶大家族合資開辦紡織廠、繅絲廠等等新式的紡織工廠,而大家族負責投入工廠用地、新建廠房、投入人力等等,西王府的兵部、戶部將給新辦的紡織廠很多政策優惠。同時蕭雲貴承諾將軍服訂單交給這些工廠。

西殿太平軍十餘萬兵馬,隨著整編的進行,軍服的更換早就已經開始設計了,上到官兵們平時的帽子,下到鞋襪,這將是一大筆非常豐厚的訂單,蕭雲貴希望歷時一年半的整編結束後,西殿的官兵們都能換上新式的軍服。

當聽聞西王的打算後。在場的織戶鄉官們無不躍躍欲試,和清廷只把工商業看成徵稅和欺壓的對象不同,蘇褔省這些織戶大族的鄉官們感覺到西王是真心支持和鼓勵工商業發展的。自古國中重農抑商。特別是滿清時代,商人出身是被人看不起的,各大商號也只是滿清官員撈銀子的地方。何時出現過像西王這樣支持工商的政策?

在得到西王的承諾和頒令後,各地來的織戶鄉官們跟隨戶部的官員下去商討細節章程去了。畢竟各地的紡織品種類也不一樣,蘇褔省需要完整的紡織行業產業鏈,蕭雲貴希望棉、麻、絲等各類紡織品都有新式工廠出現。大小規模不限。

衆鄉官歡天喜地的下去之後,蕭雲貴發現陳田還在那裡坐著發愣,當下奇怪的上前問道:“陳鄉官,你還有什麼事麼?”

陳田茫然的起身,躬身一禮說道:“西王殿下,我是在想,這機器產布出現之後,大家都去辦新式工廠去了,咱們幾千年傳下來的手藝是不是就此終結了?”

蕭雲貴笑了起來,在經歷過後世一味變革崇洋,到後來又有民間復興漢文化的浪潮之後,這位西王自然知道保護本國傳統手工藝的重要性。典衣館自打接管蘇州織造署之後,就一直在收集民間手工紡織的傳統技術和人才,在蕭雲貴和洪韻兒看來,國內各種產業革命是歷史的趨勢不可逆轉,但他們卻可以人爲的把一些傳承了千年的文化保存下來,他們可不希望爲了變革而變,總要在變革中把老祖宗的一些東西留下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日本後世雖然也完成了工業革命,但他們的傳統文化卻保留了下來,雖然日本人很不招人喜歡,但這一點卻是不得不佩服的。相比之下,國人只留下了辮子服、辮子戲、以及不倫不類的中山裝,雖然這和漢文化斷代有關係,但卻是整個民族的遺憾和悲哀。

蕭雲貴拍了拍陳田的肩頭,把主管西殿典衣館的戶部司官方振倫喚了進來。方振倫是在湖南長沙加入太平軍的,祖上幾代都是四大名繡中另一支湘繡的傳人,現在負責蘇州織造署的西殿典衣館,職同檢點。

給兩人互相介紹之後,蕭雲貴品著香茗道:“方檢點是湘繡的傳人,咱們西殿典衣館招募了不少湘繡名家,到了蘇州之後,典衣館也在收集蘇繡的技術和人才。本王也非常喜歡蘇繡的雙面繡,蘇繡和湘繡一樣都是國中瑰寶,本王怎麼會眼睜睜的看著它們消亡呢?”

聽到這裡陳田心頭一陣寬慰,蕭雲貴接著說道:“本王打算以官辦蘇繡的名義,專門成立西殿手工典衣廠,其實咱們的蘇繡和湘繡還是很得洋人青睞的,不過從前大家都把自己知道的技術保密,而各地織工手藝也參差不齊,也沒有形成合力,是以成本居高不下。本王打算走精品路線,今後手工典衣廠除了供官府的官服之外,還要生產一些精品販賣給洋人。本王這裡正好有一個非常願意收購這類產品的洋人。陳田,你既然有心此道,何不和方檢點一道辦這個廠呢?”

蕭雲貴所說的正是克利福德,這小子當第一次看到蘇繡中的雙面繡之後,驚爲上帝的作品,對這種蘇繡更是不惜花重金購買。蕭雲貴覺得既然有市場,那蘇繡和湘繡就都可以生存下來,更何況他西王也想著長期御用從前皇帝老子才能享受到的精美華服呢?

聽了西王的話後,陳田歡天喜地的行了大禮相謝,族田的事解決了,織戶的事也解決了,祖上傳下來的手藝也得以保留,他如何不高興呢?

隨後西王又語重心長的說道:“但本王要提醒你們,典衣廠生產的都是官服,還有供本王王府上下具用的服侍,可以說典衣廠的產品代表了整個蘇褔省上層服飾的走向,而民間素來跟風官家,是以咱們的服飾樣子是會影響民間的。我漢家衣冠整整淪喪近兩百年,本王一直希望上至官府,下至民間盡復漢服漢禮,是以本王要你們設計和生產的服飾必須是我漢家衣冠,由上而下帶動整個民間的服飾變革之風!所以,要是你們的服飾達不到本王的要求,本王是不會收貨付錢的!”

方振倫倒還好,似乎一早就知道西王的這個要求,而陳田卻是首次聽聞,但他依稀記得祖傳的一本書上記錄了一些傳統漢服的製法,只是此書違禁,聽太祖爺說此書密封包好後埋在祠堂之內了。當下陳田大聲道:“西王欲復漢家衣冠,我輩自當竭力完成,屬下祠堂之物內當有詳述漢服之書冊,屬下願意啓出進獻。”

蕭雲貴點點頭喜道:“如此甚好,雖然咱們在傳下的書冊中也找到些樣式,但總覺得少些什麼,陳田你能有此書就更好了,典衣廠就交給你和方檢點去辦了。”

陳田堅定的說道:“屬下定然不負西王殿下所託,定當竭力復我漢家衣冠!”

蕭雲貴滿意的點點頭,今日他的心情不錯,解決了不少新政中的弊端,而且順帶保留了蘇繡這等傳統工藝,當下便命在西王府準備宴席,他要宴請到蘇州的衆鄉官們。

席間蕭雲貴和西王娘都親自作陪,一一撫慰衆鄉官,讓衆鄉官大感恩德。

午後繼續和衆鄉官商議新政,這次洪韻兒和左宗棠也參加了,因爲在涉及民生大事解決得差不多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一些頑固的舊俗問題,比如女子的裹腳布。

第710章 王者智者第391章 與民易田第214章 惡戰連連第605章 決戰之前第400章 廣東起事第729章 製造麻煩第593章 感謝上帝第166章 羣幫會盟第525章 罷黜榮祿第242章 太平基督第141章 武昌城破第616章 已無所謂第593章 感謝上帝第189章 上海老城第354章 擔憂之事第734章 決戰開始第700章 逼宮之舉第473章 智者千慮第137章 三桂寶藏第48章 入城尋兄第23章 長沙鉅富第148章 鬧劇連連第191章 最後通牒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683章 不屈定海第117章 拋妻棄家第308章 美國商人第82章 民不畏死第63章 陰險小人第27章 四面見敵第582章 專備外事第165章 借師助剿第717章 由得他去第705章 儲秀再會第743章 伊犁條約第658章 如意算盤第181章 拯危醫館第620章 龍鳳初會第737章 死地則戰第533章 西王任務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360章 南下廣州第39章 錦繡女營第512章 重新部署第101章 反之而行第218章 不測風雲第431章 英法備戰第31章 苦肉之計第627章 改變部署第552章 朝堂之上第299章 郡縣之制第362章 入幕之賓第474章 互相欺瞞第388章 聯結恭王第510章 確認身份第138章 出人意料第627章 改變部署第717章 由得他去第684章 養寇自重第202章 漁人之利第635章 碼頭激戰第436章 攻心爲上第154章 宿命之論第287章 定有所第227章 杭州之戰第613章 三座大營第352章 招惹麻煩第64章 出隊瀏陽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257章 乾柴烈火第521章 穩定戰線第231章 投其所好第555章 用人之道第221章 虛虛實實第81章 用民以戰第720章 孤不能安第667章 紅十字會第566章 長短之痛第247章 互相試探第644章 老舊戰術第508章 諸事不順第431章 英法備戰第685章 竹山惡戰第677章 自在爲王第431章 英法備戰第694章 傳奇傳記第300章 盛會初始第74章 鮮廉寡恥第385章 不拘小節第93章 出鎮北路第71章 季高家世第496章 掛萬漏一第602章 聯洋靖難第205章 壞事連連第448章 各懷鬼胎第341章 霧中惡戰第685章 竹山惡戰第141章 武昌城破第80章 求人以誠第17章 奪門之戰
第710章 王者智者第391章 與民易田第214章 惡戰連連第605章 決戰之前第400章 廣東起事第729章 製造麻煩第593章 感謝上帝第166章 羣幫會盟第525章 罷黜榮祿第242章 太平基督第141章 武昌城破第616章 已無所謂第593章 感謝上帝第189章 上海老城第354章 擔憂之事第734章 決戰開始第700章 逼宮之舉第473章 智者千慮第137章 三桂寶藏第48章 入城尋兄第23章 長沙鉅富第148章 鬧劇連連第191章 最後通牒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683章 不屈定海第117章 拋妻棄家第308章 美國商人第82章 民不畏死第63章 陰險小人第27章 四面見敵第582章 專備外事第165章 借師助剿第717章 由得他去第705章 儲秀再會第743章 伊犁條約第658章 如意算盤第181章 拯危醫館第620章 龍鳳初會第737章 死地則戰第533章 西王任務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360章 南下廣州第39章 錦繡女營第512章 重新部署第101章 反之而行第218章 不測風雲第431章 英法備戰第31章 苦肉之計第627章 改變部署第552章 朝堂之上第299章 郡縣之制第362章 入幕之賓第474章 互相欺瞞第388章 聯結恭王第510章 確認身份第138章 出人意料第627章 改變部署第717章 由得他去第684章 養寇自重第202章 漁人之利第635章 碼頭激戰第436章 攻心爲上第154章 宿命之論第287章 定有所第227章 杭州之戰第613章 三座大營第352章 招惹麻煩第64章 出隊瀏陽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257章 乾柴烈火第521章 穩定戰線第231章 投其所好第555章 用人之道第221章 虛虛實實第81章 用民以戰第720章 孤不能安第667章 紅十字會第566章 長短之痛第247章 互相試探第644章 老舊戰術第508章 諸事不順第431章 英法備戰第685章 竹山惡戰第677章 自在爲王第431章 英法備戰第694章 傳奇傳記第300章 盛會初始第74章 鮮廉寡恥第385章 不拘小節第93章 出鎮北路第71章 季高家世第496章 掛萬漏一第602章 聯洋靖難第205章 壞事連連第448章 各懷鬼胎第341章 霧中惡戰第685章 竹山惡戰第141章 武昌城破第80章 求人以誠第17章 奪門之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眉山市| 富蕴县| 潜江市| 庆安县| 阜阳市| 开化县| 健康| 榕江县| 保康县| 左权县| 英德市| 屏东市| 泽库县| 巴林右旗| 黑山县| 汶川县| 阿合奇县| 玉溪市| 铁岭市| 辽阳县| 芦溪县| 攀枝花市| 昭苏县| 扎鲁特旗| 全州县| 衡阳县| 灵宝市| 黎川县| 定南县| 广丰县| 贺兰县| 沾化县| 义马市| 龙州县| 高雄市| 虎林市| 松阳县| 六安市| 林芝县| 长子县| 灵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