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9章 聯軍困境

四九城戒嚴意味著什麼?榮祿比任何人都要清楚,這說明控制著京城絕大多數武力的慈禧太后提前動手了,她已經開始清除京城內的異己,這場鎮壓不會有任何懸念,因爲榮祿設想中引爲強援的英法聯軍還陷在塘沽的泥濘之中,他們在這裡足足耽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沒能勢如破竹的向京城挺進。

沒有外部強力的盟友援助,京城不會亂,不亂的京城令榮祿和慈安伏下的那些滿蒙貴族們沒有用武之地,沒人敢在這個時候公然反叛,榮祿的計劃被徹底打亂。

榮祿整天都焦躁不安,多次建議格蘭特和蒙託邦馬上進攻天津,而格蘭特和蒙託邦堅持等待偵察隊的消息。由於榮祿失去了內線的情報來源,他對彭玉麟和僧格林沁的打算也摸不準,但憑他多年的征戰經驗來看,彭玉麟很有可能繼續破壞通往天津的道路,同時加固天津城防,他們要做的就是拖延時間。一旦京城內榮祿和慈安伏下的滿蒙貴族被一網打盡,榮祿等人的反叛行動將徹底失去大義的名分,這是非常不利的。

與榮祿的焦急形成對比的是聯軍的興高采烈,清軍混亂不堪地撤離和幾處要點的投降,聯軍繳獲了500多門各種型號的火炮和數量驚人的各種軍需。

英法軍隊越過白河,毫無困難地進駐右岸各炮臺。他們在主炮臺中發現清軍統帥當作指揮部的木板屋,陳設舒適,牆上掛有軍事地圖。而兩國海軍和工兵則開始把堵住河口的各種障礙清除掉。鐵鏈、竹排、樹柵和突堤等障礙物花費了聯軍兩天的時間,雖然困難但還是全部清除了。第三天上,聯軍的淺水艦隊開入了白河。

英法將領們歡欣鼓舞的評估新的軍事態勢,由於首戰告捷。對華征戰似乎走上坦途。即使清軍龐大騎兵完整無損,僧格林沁的主力部隊也還存在,但格蘭特和蒙託邦相信。天津已是唾手可得。

這座重鎮距大沽約55公里,而離北京僅100來公里。前去天津。可取道旱路或水路,白河兩岸均通行,同時走白河兩岸可得到河中艦隊的掩護,新河和大沽均爲後方基地,而白河成爲交通和供應要道。事實上,儘管河道蜿蜒曲折,炮艦一天足可開到天津。

蒙託邦將軍毫特派身邊第一副官德希安趕回巴黎,負責向拿破崙三世呈遞大沽要塞投降和約。而格蘭特將軍認爲。隨著大沽炮臺攻陷並簽署投降書,白河水路開通,對華征戰業已結束,或基本上結束。吳士禮也寫信告知母親:“第三次中國戰爭已經終結。”

第二輕步兵營少尉博瓦西厄卻深感失望,寫道:“戰爭結束了,所有炮臺都落入我軍手中。我們剛開了個漂亮的頭,遠征仗打得太少。這不值6個月的海上顛簸。”而同營的另一箇中尉保羅?德拉格朗熱,則高興地寫道:“天朝外交果然比軍隊更有本領,必將很快給予我軍將士其他報償和戰果。”

米特雷西伯爵強調,這是繼1793年馬戛爾尼、1816年阿美士德之後。歐洲人第三次深入白河。他樂觀地指出:“而這一次,在幸運的1858年,這後兩位使節終將直抵北京。在天朝都城簽訂一個條約。該條約將在這遙遠的國土上增強兩大盟國的實力,並長期建立向全球各國開放的新市場。”

對於聯軍的樂觀榮祿嗤之以鼻,他這段時間在加強對軍隊的整編和管控,聯軍大方的將繳獲的500門火炮中的絕大部分火炮交給了榮祿的軍隊,而榮祿在恆福安排的地方官員配合下,很快組建了一支當地壯丁組成的民夫隊伍,他們的規模和南洋苦力隊的規模不相上下。

聯軍的盲目樂觀終於被偵察隊帶回來的消息驚醒,後撤的清軍在白河兩岸通往天津的道路上大肆破壞著,他們分成若干小隊。每隊有百餘人或數百人不等,對沿途所有的道路、橋樑進行了很嚴重的破壞。清軍破壞小隊在道路上挖出密密麻麻的小坑。這種小坑只有拳頭大小,對人的阻攔作用不大。但很容易會讓馬匹傷到腳。同時他們在不同地段挖開了白河的河堤,讓河水繼續製造泥濘。

而白河艦隊的偵察船則發現清軍在上游地區鑿成了相當數量的運糧船,這些船原本是漕運糧食上京城的船隻,現在基本漕運被切斷,這些船都停在天津附近,如今被僧格林沁和彭玉麟下令鑿沉來堵塞白河的河道。

偵察隊帶回來的消息令人沮喪,聯軍的將軍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戰爭,用格蘭特將軍的話來說,真搞不懂這些清國人的想法,但他們的做法制造了很多麻煩,對我們的工兵來說這是一個考驗。

於是聯軍的工兵們在咒罵聲中開始了行軍和清楚障礙、恢復交通的工作,同時令人沮喪的是很多水源被清軍投入了大量的死亡動物屍體而變得不能使用。於是聯軍的行軍只能僅靠著白河兩岸,並不能離開白河太遠。

蒙託邦開始有些敬佩清軍那位蒙古統帥,他只略施小計就把敵人引到他所希望的行軍路線上來了。格蘭特則很不喜歡這種感覺,清軍並不需要偵查就知道聯軍在哪裡行軍,這種感覺非常不好。榮祿則冷笑著說:“這並不是僧格林沁的主意,而是彭玉麟的。”

聯軍的行動遲緩給了清國人很多時間去加固天津的城防,在此之前,天津似乎由兩座大型炮臺守衛,架有一批大口徑的重炮,而此刻榮祿相信彭玉麟和僧格林沁一定增設了更多的炮臺、營壘和塹壕,天津將變成第二座要塞。

河道的清理工作更加困難,海軍派出人員潛入水下繫上繩索,然後由岸邊的南洋苦力和徵集來的牛馬等畜力一起拉動,勉強清理出來一條通道

開始向天津進軍的第七天上,白河的河道被清理開一條水道,英國海軍司令葛倫特(這位海軍少將在何伯受傷後繼任)未經事先通知,就迫不急待地率3艘炮艇出動,沿白河而上,直奔天津,令法國人大爲震驚和惱怒。

葛倫特等待白河的障礙清除之後,又借漲潮之機,公然大膽深入內河。無疑,他是想爲接連兩次的海軍慘敗復仇!或者是對3月21日進攻戰中海軍只起次要作用表示不滿!巴夏禮和羅亨利也加入這次行動,同在“科羅曼德爾”號蒸汽護衛艦上。簡直是魯莽之舉!蒙託邦稱之爲“輕舉妄動”。

於是三艘炮艇遭到了天津沿岸清軍炮臺和炮兵陣地的熱烈歡迎。原本葛倫特認爲清軍丟失了500門各式火炮,在此後的進攻中將沒有多少火炮的威脅,可惜他錯了,他忽略了這個國度的地大物博並非只是傳言。清軍共有三十多門火炮參與了對三艘淺水炮艇的轟擊,而葛倫特的艦隊只前進了數百米就被迫撤回,三艘炮艇都嚴重受傷,幸好沒有沉沒。

不過這次誤打誤撞的偵查也讓聯軍意識到,清軍並沒有完全喪失抵抗的資本和信心,要打通河道通往天津,還得水陸並進才行。

葛倫特的冒險行動失敗後第二天,恆福給榮祿送來了最新的情報,包括天津的最新佈防情況。令人咂舌的是僧格林沁和彭玉麟在天津佈防嚴密,四道外圍的塹壕和很深的溝渠與護城河連通,白河天津岸邊又增加了兩座炮臺,一共四座炮臺,清軍共有三萬人鎮守天津,外圍則有大量的僧格林沁精銳騎兵遊弋。

格蘭特和蒙託邦都覺得需要增兵,在印度英軍還可以增加一萬五千至兩萬名英軍和印度僕從軍,而法軍要從北非甚至本土調集軍隊則需要半年時間。

同時恆福帶來的消息有些悲哀的指出,由於大沽炮臺第一座炮臺守將的不戰而降令僧格林沁對他手下的將領產生了疑慮,很多要害位置都沒有他的人手在內,再想讓要害位置的將領投降有些不大可能了。

榮祿在看了佈防圖之後陷入了沉思,聯軍將領們則爆發了激烈的爭吵,誰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似乎只能硬攻強打天津了。

聯軍的軍事行動在大部隊到達天津外圍五公里處的第二天猛烈展開,陸上有陸軍攻打,河道內有艦隊掩護,第一天的強攻效果不錯,他們連續突破了清軍兩道塹壕,但夜間遭到了清軍的反擊,雖然聯軍加強了防衛,但還是遭到了損失。

第二天的推進並不順利,清軍像吃了興奮劑一樣,死守不退,打退一批又來一批,第二天是血腥的一天,清軍至少陣亡三千人以上,受傷的更多,而聯軍傷亡千餘人。

這個時候格蘭特和蒙託邦驚恐的發現了清國人的意圖,他們是在拼士兵的消耗,雖然四五個甚至更多的清國士兵才能換來一個聯軍士兵的傷亡,但清國是本土作戰,他們隨時可以徵召更多的軍隊!聯軍必須調整戰略和戰術!

目光從新回到了地圖上來,聯軍的將軍們心中都產生了一個疑問,通往北京的道路就只有這一條麼?這晚的軍事會議上,榮祿站出來進行了發言:“通往北京的路不止這一條,還可以從關外錦州登陸,從山海關進京!”

第21章 升斗小民第162章 西文密約第452章 救援武昌第479章 天京瑣事第734章 決戰開始第659章 機會來了第479章 天京瑣事第265章 經濟特區第653章 冒險失敗第703章 退位讓國第62章 主隨客便第361章 綺春澄心第107章 北征東伐第538章 出兵援桂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612章 與虎謀皮第694章 傳奇傳記第411章 東王謀劃第33章 一言爲定第490章 匪夷所思第469章 南丁格爾第345章 趨利避害第572章 雪帥之約第275章 再世爲人第382章 東方女子第695章 父子夜話第463章 不堪一擊第55章 麗澤風長第730章 也都擁有第125章 靜觀其變第303章 減租減息第427章 北翼交鋒第618章 鍾粹宮中第371章 北征之始第185章 鄉官民團第728章 永不降下第327章 產業革命第393章 川路聖謨第541章 突擊任務第27章 四面見敵第598章 投降協議第419章 步步上位第563章 初次衝突第253章 權衡利弊第742章 艱難談判第507章 李丁送信第537章 留條活路第103章 天王東王第114章 值與不值第469章 南丁格爾第613章 三座大營第189章 上海老城第260章 寧波海戰第437章 一石二鳥第245章 錢江軼事第513章 鋼鐵危機第725章 湘軍其後第1章 雞足山間第454章 捨我其誰第587章 清軍火炮第86章 還施彼身第461章 坐以待斃第398章 攘外安內第454章 捨我其誰第446章 兩枚御印第662章 義民可用第229章 寧波海盜第465章 可憐之人第163章 禮物交換第80章 求人以誠第486章 進兵之忌第297章 大義名分第364章 其徐如林第695章 父子夜話第304章 再起波瀾第268章 互爲互補第190章 紅衫之傲第276章 與國無關第561章 適合人選第698章 尸位素餐第143章 上虞備用第327章 產業革命第519章 分兵西進第271章 無間之道第190章 紅衫之傲第42章 突圍下嶺第737章 死地則戰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55章 麗澤風長第47章 棋局死活第631章 被俘之後第17章 奪門之戰第741章 天國條件第616章 已無所謂第105章 波詭雲譎第572章 雪帥之約第180章 契約精神第344章 漁人之利第140章 勢如破竹
第21章 升斗小民第162章 西文密約第452章 救援武昌第479章 天京瑣事第734章 決戰開始第659章 機會來了第479章 天京瑣事第265章 經濟特區第653章 冒險失敗第703章 退位讓國第62章 主隨客便第361章 綺春澄心第107章 北征東伐第538章 出兵援桂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612章 與虎謀皮第694章 傳奇傳記第411章 東王謀劃第33章 一言爲定第490章 匪夷所思第469章 南丁格爾第345章 趨利避害第572章 雪帥之約第275章 再世爲人第382章 東方女子第695章 父子夜話第463章 不堪一擊第55章 麗澤風長第730章 也都擁有第125章 靜觀其變第303章 減租減息第427章 北翼交鋒第618章 鍾粹宮中第371章 北征之始第185章 鄉官民團第728章 永不降下第327章 產業革命第393章 川路聖謨第541章 突擊任務第27章 四面見敵第598章 投降協議第419章 步步上位第563章 初次衝突第253章 權衡利弊第742章 艱難談判第507章 李丁送信第537章 留條活路第103章 天王東王第114章 值與不值第469章 南丁格爾第613章 三座大營第189章 上海老城第260章 寧波海戰第437章 一石二鳥第245章 錢江軼事第513章 鋼鐵危機第725章 湘軍其後第1章 雞足山間第454章 捨我其誰第587章 清軍火炮第86章 還施彼身第461章 坐以待斃第398章 攘外安內第454章 捨我其誰第446章 兩枚御印第662章 義民可用第229章 寧波海盜第465章 可憐之人第163章 禮物交換第80章 求人以誠第486章 進兵之忌第297章 大義名分第364章 其徐如林第695章 父子夜話第304章 再起波瀾第268章 互爲互補第190章 紅衫之傲第276章 與國無關第561章 適合人選第698章 尸位素餐第143章 上虞備用第327章 產業革命第519章 分兵西進第271章 無間之道第190章 紅衫之傲第42章 突圍下嶺第737章 死地則戰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55章 麗澤風長第47章 棋局死活第631章 被俘之後第17章 奪門之戰第741章 天國條件第616章 已無所謂第105章 波詭雲譎第572章 雪帥之約第180章 契約精神第344章 漁人之利第140章 勢如破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尔山市| 曲水县| 荆州市| 故城县| 永寿县| 蕲春县| 岐山县| 古蔺县| 峨山| 抚顺市| 芜湖县| 色达县| 抚宁县| 昌黎县| 曲沃县| 阿城市| 德安县| 利川市| 高雄市| 湾仔区| 尼木县| 班戈县| 新余市| 霍林郭勒市| 信阳市| 太仆寺旗| 区。| 基隆市| 连云港市| 夏津县| 怀远县| 普安县| 乾安县| 定陶县| 揭阳市| 馆陶县| 扬州市| 松溪县| 府谷县| 通道| 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