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62章 義民可用

杭州東園僧舍內,一名六十餘歲的老者身著僧袍端坐於蒲團之上,腦後辮髮已去,已經剃光了滿頭的白髮,眼眉低垂,手持念珠,口中不斷的唸唸有詞。

屋外沙彌進屋道:“承貫居士,太平西王娘來訪。”那老居士哦了一聲道:“吾親往相接。”

正準備從蒲團上起身之時,幾名女子已經入內來,當先一名女子寬大袍服,滿頭秀髮自然垂著,進屋便微笑道:“不牢承貫居士相接,我等不請自來,打擾居士清修了。”

那老居士呵呵笑了起來道:“方外之人割捨不下世間凡俗,避世清修只乃託辭而已,宣嬌小友老是以此取笑老夫。”

那女子正是太平天國西王娘洪宣嬌,她此刻已經是大腹便便,雖有寬大袍服遮掩但依舊看得出她身懷六甲,只見她笑了笑說道:“魏源老先生乃當今第一開眼看世界之人,我等後學晚輩怎敢取笑您呢?”

那僧舍中蒲團上的老居士正是史上赫赫有名的開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1853年他那時還任滿清高郵知州,隨後因“遲誤驛報”,“玩視軍機”革職。其後雖滿清復了他的職,但他以年逾六旬,遭遇坎坷,以世亂多故而辭去,潛心學佛,法名承貫,遊歷揚州、蘇杭各大名寺。

當時揚州、蘇杭等地一一被太平軍攻陷,西王主政之後更是一片清明善政。保護各派信仰,魏源就熄了回老家湖南的念頭,安心在杭州東園靜修。後來西王娘慕名而來。幾番交談之後,便結爲忘年之交。

魏源呵呵笑了笑指著幾張八仙椅道:“大家坐下說話吧,小友身懷六甲爲何不在天京靜養,跑這老遠來看老夫,所爲何事?”

西王娘微微一笑,向身後招了招手,她身後跟著主持詔書衙的傅善祥。只見傅善祥從背後的揹包中取出幾卷書冊來交給魏源,魏源凝目看時只見上面書寫著《淨土四經》。

“老居士。這是您老近年輯略的佛門經傳《淨土四經》,已經由天國詔書衙校版刊印完畢,今日帶來與您老檢閱。”洪韻兒還是笑瞇瞇的說著。

魏源大喜之下翻看了幾頁,果然是自己晚年輯略的《淨土四經》。當下呵呵笑道:“老夫還以爲有生之年看不到此經書刊行天下了,想不到天國書局還能令老夫看到,真是於願足矣。天國雖以太平基督教立國,但能海納百川,佛道儒清真各家都能流傳書著,真乃寬容。只是爲了此經書,讓西王娘專門跑一趟杭州,老夫於心何忍。”

洪韻兒笑了笑,吐了吐舌頭道:“其實也不是專門送書來的。蘇杭天京鐵路貫通,我是來觀禮的。”一旁傅善祥笑著道:“還有西王娘在天京靜養太久,憋悶得慌。想出來走走。”

洪韻兒被傅善祥揭了底,俏臉微紅笑道:“知我者,傅姑娘也。”衆人一起笑了起來。

小沙彌奉上茶水來,洪韻兒因身懷六甲只要了一杯清泉熱水,喝了一口之後道:“老居士,雖然我這次來杭州主要是觀禮通車。但有些問題還是想向您請教的。”

魏源笑了笑,他知道洪韻兒定然不會只是爲了觀禮放風這麼簡單。當下道:“小友請說。”

洪韻兒道:“老居士二十年前便研究西洋諸國,更編寫《海國圖志》,此書囊括了世界地理、歷史、政制、經濟、宗教、曆法、文化、物產。對強國禦侮、匡正時弊,振興國脈之路作了探索。並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之說,觀之便以爲老居士一直堅信我中華能夠擊敗西洋入侵。但我想問的便是,假如真的我天國與洋人打起來了,我天國可有勝算?”

魏源笑了笑說道:“當年天國工部上海製造局幾名後生技師前來求教水雷做法,老夫當年編撰《海國圖志》是也研究過水雷,因此與幾名後生也一同探討了一番。當時幾位後生也問過老夫同樣的問題,假如天國與洋人打起來,孰勝孰敗?”

說到這裡魏源頓了頓接著說道:“其實當年老夫與林則徐大人交厚之時也討論過此事,想我中華人多物富地廣,爲何打不過那英吉利蕞爾小國?蓋因國與國之戰未有發動民衆,而以久疏戰陣之外省客軍千里奔突,地利人和天時皆不在我,如何不敗?當年老夫也曾今建議滿清朝廷,抵禦外侮當今義民可用,但滿清朝廷卻百般打壓,當時老夫還甚爲不解,直到後來看了西王孃的幾本書著之後才明白過來,這個滿清朝廷便是防著治下之民勝於防備洋人,這樣的朝廷又怎能戰勝洋人?”

說到這裡魏源輕嘆一聲,然後開口說道:“自從太平天國席捲江南以來,廣修德政,師夷長技之事做得甚好,而後各部各省廣開民勇,便是再用義民防備外患之理,而從上海製造局那幾位後生言行來看,天國之武備便是轉意制夷而設,天國和洋人遲早便有一戰。其實天國如今的所作所爲,已經做到了老夫之前所提過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和義民可用,假如當真與洋人開戰,各地民衆爲保各自家園,必定會同仇敵愾共禦外侮。於人和之上,天國已經佔據上風,唯一需留心之事便是廣大商賈,他們與洋人交厚,商貿往來頗多,天國與洋人開戰,需防備些許商賈從中作梗。”

“至於天時,若是此時宣戰,雖然有些倉促,但也是西洋諸國無暇東顧之時,北面羅剎國新君繼位不久,國內政局不穩,英法兩國剛與羅剎國交兵方息,國內也需休養生息,而美利堅等國困於各自國內政局不穩,而泰西諸國中也有普魯士意圖復興之舉,正是可以用兵之時。只不過天國治下與泰西諸國交往頗久,宣戰後如何宣傳開戰大義,須得多下功夫。西洋諸國也不是鐵板一塊,各國多有齷蹉,天國與洋人開戰後,需得謹記以戰促和,以夷制夷。”

洪韻兒細細聆聽著,果然這個能寫出《海國圖志》的老人見識可不是蓋的,他是真心研究過泰西諸國的人啊。

魏源又接著說道:“至於地利,我天國江南之地廣袤,天國之前已經在各地興辦鄉兵以作兵備,當地鄉兵熟悉各自地方民俗地理,又是爲守土而戰,必然皆效死力,太平官兵久戰江南,也熟悉地理,洋人未能深入我內陸,不知地理,地利一項也是天國佔據上風。”

洪韻兒微微頷首,這些有利因素與之前參謀部分析的完全一致,便問道:“但洋人船堅炮利,我天國海軍成軍較晚,難於匹敵,江南沿海廣袤,如何能戰?”

魏源沉吟道:“二十多年前洋人攻打廣州,然後沿海北上,沿海各重鎮多有失陷,除了滿清武備廢弛之外,滿清沒喲發動當地民衆一同禦敵也是一個原因。如今不同,洋人每戰一處,假若皆是苦戰的話,洋人必定會直奔天國要害之處,此處便是天京!若是洋人攻打上海等地不利,必然轉而攻打天京,意圖便是想一戰而使天國屈服,是以天京之戰便可左右全局。”

洪韻兒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魏源呵呵笑道:“雖然洋人船堅炮利,天國海軍尚不可匹敵,但假如洋人艦船突入內河河道,天國還是有其他利器與之匹敵,比如之前上海製造局那幾位後生與老夫研討過的水雷。此物並非多難製造之物,明朝時爲了防備倭寇,就有民間自制的水底龍王炮等器物,這些便是水雷前身。後來聽聞英法與羅剎國激戰時,羅剎人也多用過此物防禦港口,效用頗好。想必當年那幾位後生回去後,一定爲天國研製出成型水雷了吧。有此物在,便是窮國防禦近海之利器,若是活用甚至可以殲滅突入內河之水師戰船,西王娘可以讓軍將善用此物。”

洪韻兒笑了起來,點頭應是,魏源這個老頭雖然幾次延攬都不願出仕爲官,只是潛心修佛,但說到國家大事上來時,還是忍不住滔滔雄辯,而且製造局的一些人慕名前來求教的時候,他也能與之一起研討,還是有科學的精神,至於他的義民可用主戰早已經是太平天國的國策之一,鄉兵制便是他全民皆兵思想的最好詮釋。

而水雷的使用在太平軍中也早已經成熟,只不過各地港口海船出入頻繁,水雷這東西佈置容易,排出起來卻甚難,往往清除水雷的成本是鋪設其的10倍到200倍,因此太平軍一直沒有在實際中使用過。但如今既然和英法開戰了,那麼使用水雷就提到日程上來,如何善用此物的確是個問題,否則將來戰後排雷也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聽了老居士的一席話,小女子受教頗深,對了,這次前來還有些滋補之藥送給老居士,老居士記得靜修之時也要保養好身體哦。”洪韻兒笑著讓傅善祥將一些滋補藥物奉上,本來魏源在歷史上兩年前就會病逝的,但由於洪韻兒與魏源結識之後,洪韻兒經常讓名醫來替魏源調理身體,因此延長了魏源的壽命,有時候想來洪韻兒又覺得自己改變了歷史。

魏源呵呵笑著接過,也不矯情,正要相謝幾句時,屋外一名近衛女兵匆匆進來稟報道:“西王娘,上海急電,今晨九時許,長江口發現英法海軍蹤影,直奔吳淞口而來……”

第339章 三座木城第351章 出兵顧慮第138章 出人意料第104章 出爾反爾第567章 破而後立第1章 雞足山間第237章 接舷之戰第451章 破釜沉舟第58章 同是一道第567章 破而後立第452章 救援武昌第543章 決死而戰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332章 蝴蝶歷史第84章 破廟苦戰第220章 胥口之戰第551章 開禁之議第596章 風雲突變第3章 魂飛天外第333章 外籍教官第321章 以毒攻毒第501章 應有此報第702章 一家所累第365章 其疾如風第526章 韜光養晦第667章 紅十字會第134章 洞庭霧霾第415章 大沽對峙第152章 十日紀事第414章 屏風論政第76章 一片孤寒第371章 北征之始第541章 突擊任務第443章 傳位詔書第619章 天寧寺外第411章 東王謀劃第587章 清軍火炮第147章 各出奇謀第123章 三渡湘江第499章 昔日故友第226章 活寶夫妻第87章 鴉片之用第662章 義民可用第108章 政教之務第717章 由得他去第616章 已無所謂第515章 攻克潮州第204章 商貿之路第519章 分兵西進第235章 清軍潰敗第508章 諸事不順第321章 爾虞我詐第191章 最後通牒第4章 耶穌下凡第741章 天國條件第569章 五華梅花第459章 投降免死第612章 與虎謀皮第728章 永不降下第432章 北殿之謀第505章 與虎謀皮第525章 罷黜榮祿第191章 最後通牒第447章 消息傳來第118章 大軍南下第298章 開府六部第40章 先手爲強第279章 如何解結第358章 戰略利益第610章 前哨之戰第477章 葬禮登基第548章 重遊故地第528章 談判前提第55章 麗澤風長第26章 鉅額債務第731章 旗鼓相當第446章 兩枚御印第629章 靜海雙塘第179章 傳教之士第45章 投鼠忌器第603章 絕人之路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74章 鮮廉寡恥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663章 租界亂局第8章 密探齊出第425章 天京之亂第425章 天京之亂第620章 龍鳳初會第410章 製造麻煩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520章 戰後檢討第596章 風雲突變第113章 出隊之議第42章 突圍下嶺第431章 英法備戰第407章 拉幫結派第387章 千秋勸語第149章 城南初戰第648章 遙不可及
第339章 三座木城第351章 出兵顧慮第138章 出人意料第104章 出爾反爾第567章 破而後立第1章 雞足山間第237章 接舷之戰第451章 破釜沉舟第58章 同是一道第567章 破而後立第452章 救援武昌第543章 決死而戰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332章 蝴蝶歷史第84章 破廟苦戰第220章 胥口之戰第551章 開禁之議第596章 風雲突變第3章 魂飛天外第333章 外籍教官第321章 以毒攻毒第501章 應有此報第702章 一家所累第365章 其疾如風第526章 韜光養晦第667章 紅十字會第134章 洞庭霧霾第415章 大沽對峙第152章 十日紀事第414章 屏風論政第76章 一片孤寒第371章 北征之始第541章 突擊任務第443章 傳位詔書第619章 天寧寺外第411章 東王謀劃第587章 清軍火炮第147章 各出奇謀第123章 三渡湘江第499章 昔日故友第226章 活寶夫妻第87章 鴉片之用第662章 義民可用第108章 政教之務第717章 由得他去第616章 已無所謂第515章 攻克潮州第204章 商貿之路第519章 分兵西進第235章 清軍潰敗第508章 諸事不順第321章 爾虞我詐第191章 最後通牒第4章 耶穌下凡第741章 天國條件第569章 五華梅花第459章 投降免死第612章 與虎謀皮第728章 永不降下第432章 北殿之謀第505章 與虎謀皮第525章 罷黜榮祿第191章 最後通牒第447章 消息傳來第118章 大軍南下第298章 開府六部第40章 先手爲強第279章 如何解結第358章 戰略利益第610章 前哨之戰第477章 葬禮登基第548章 重遊故地第528章 談判前提第55章 麗澤風長第26章 鉅額債務第731章 旗鼓相當第446章 兩枚御印第629章 靜海雙塘第179章 傳教之士第45章 投鼠忌器第603章 絕人之路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74章 鮮廉寡恥第124章 定計留客第663章 租界亂局第8章 密探齊出第425章 天京之亂第425章 天京之亂第620章 龍鳳初會第410章 製造麻煩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520章 戰後檢討第596章 風雲突變第113章 出隊之議第42章 突圍下嶺第431章 英法備戰第407章 拉幫結派第387章 千秋勸語第149章 城南初戰第648章 遙不可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化| 图木舒克市| 清新县| 章丘市| 江达县| 抚远县| 莱阳市| 洞头县| 阿拉善盟| 武隆县| 八宿县| 中江县| 莒南县| 延川县| 石泉县| 会东县| 云林县| 建宁县| 策勒县| 伊宁市| 中西区| 谷城县| 德清县| 丹凤县| 萝北县| 广东省| 黔西| 龙里县| 垣曲县| 台前县| 石柱| 临安市| 洪雅县| 黔东| 昌乐县| 乌兰县| 岳阳市| 江源县| 兴宁市| 东城区|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