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7章 接舷之戰

眼見太平軍的大戰船開炮後,李新明大吃一驚,想不到太平軍大戰船的火炮如此兇狠,自己僅靠快蟹船和一些小船是很難攔住太平軍水師的,所以他號令快蟹船飛速出陣,脫離舢板、小船的護翼,直衝太平軍水師陣中,他打算仗著快蟹船的速度優勢,迅速拉近距離,和太平軍進行接舷戰,抵消太平軍大船的火力。

十四艘快蟹船奮勇向前衝去,速度和李新明預料的一樣,但他沒想到太平軍水師將領非常熟悉快蟹船,火炮的提前預射一打一個準,當衝到近前時,李新明才發現只剩下六艘快蟹船突破了太平軍的火網,身後的江面上滿是燃燒起火沉沒的快蟹船隻。

江面上太平軍水師船隊的身影被瀰漫的硝煙籠罩,但聽得陣內戰鼓聲震天響了起來,李新明拉著帆纜站在船頭望去,跟著大聲嘶吼道:“長毛賊的戰船來了,準備近身廝殺!”號令發出,船上的水手、水兵們忙碌起來,長矛、斧頭、魚叉、鉤索等近戰武器都拿了出來,炮手、火槍手、弓弩手們各舉遠程武器準備發射。

硝煙中,十餘艘沙船漸漸露出了身影,這些戰船身旁護翼著一些舢板小船。李新明狠狠的吐了口吐沫,他知道太平軍出陣的沙船厲害,心中不禁打起鼓來。

沙船是中國古代近海運輸的海船中的一種優秀船型,也叫作“防沙平底船”,是中國“四大古船”之一,在唐宋時期,它已經成型,成爲我國北邊海區、內河航行的主要船隻。因其適於在水淺多沙灘的航道上航行,所以被命名沙船。

太平軍所駕駛的乃是長江口一帶的平底沙船,也是沙船的一種,這種沙船結構獨特,方頭方尾。俗稱方艄,甲板面寬敞,型深小,幹舷低;採用大梁拱,使甲板能迅速排浪。有出艄便於安裝升降舵,有虛艄便於操縱艄篷。船上裝有多桅多帆,航速比較快。舵面積大又能升降,出海時部分舵葉降到船底以下,能增加舵的效應,減少橫漂,遇淺水可以把舵升上。沙船底平能坐灘,不怕擱淺。吃水淺,受潮水影響比較小,沙船上多桅多帆,桅高帆高,加上吃水淺,阻力小,能在海上快速航行。適航性能好;載重量大,一般記載說沙船載重量是四千石到六千石,約合五百噸到八百噸。沙船道光年間,全國沙船總數便在萬艘以上,而僅上海就有沙船五千艘以上。

李新明等廣東水師來到崇明島後,陣內也有不少沙船助陣,但操控沙船的多是江南水師清軍,李新明等福建、廣東的水手很不習慣操作。但李新明知道這些沙船的個頭和快蟹船不相上下,而且因爲不設左右槳櫓,騰出了不少船內空間,因此搭載的兵力要比快蟹船多一些,現在自己所率快蟹船隻剩六艘,和十餘艘沙船接舷一定是敗多勝少。

一瞬間李新明便打定主意,號令各船繼續飛速突進。仗著快蟹船比沙船快一些的優勢,他打算衝進敵陣,攪亂敵陣部署,或許能多拖延些功夫。

很快兩邊船隻在各自船頭炮的轟鳴聲中靠攏了。甲板上兩邊的水手、水兵們都是弓弩、火槍、火銃亂髮,兩邊的船舷便都用牛皮、漁網蒙著,上面澆了水防備敵人的弓弩、鉛彈,雙方密集的弓弩、鉛彈打在牛皮和漁網上砰砰作響。

李新明高舉利刃大喝:“快劃、快劃,衝過去!”猛聽轟的一聲,跟著便是桅桿喀喇折斷的響聲,回頭望時卻是自己坐船的主桅中了太平軍的一發鏈彈。鏈彈就是用鎖鏈將兩個比炮膛口徑要小的小鐵彈串聯在一起,發射後一顆炮彈會拖著另一顆炮彈離心甩動飛出去,因此會在風帆上扯出一個大洞,或者把索具撕壞,運氣好,甚至能扯斷桅桿癱瘓敵艦。

李新明的坐船主桅很不走運的被打斷,長帆和主桅落下還壓倒了十餘人。李新明舔著乾涸的嘴脣,惡狠狠的對著兩側槳手大喝道:“不要理會!繼續劃!”

誰知道槳手纔在整齊的號子聲中又劃了兩下,左側的一排槳手都劃不動了,探頭望去,只見左側的一排木槳被太平軍拋來的漁網、鉤索纏住。李新明的坐船頓時打橫過來,船上的人都是差點被搖到了。

李新明見船隻失去了最後的前進之力,當即大聲喝道:“準備兵刃廝殺!”話音才落,數十根鉤索飛了上,兩側各有二十餘根鉤索鉤住船舷,左右兩邊各有一艘太平軍沙船靠攏,上面的太平軍水兵們奮力拉著鉤索,慢慢拉進兩船之間的距離。

李新明衝過去一刀砍斷一根鉤索,對身旁的水兵們怒喝道:“快點砍斷纜索!火槍、弓弩手給老子狠狠的打!炮手,把船頭炮橫過來!”

話音才落,數枚羽箭飛過,李新明的左臂中了一箭,他痛得蹲下身去,跟著一陣乒乒乓乓的響聲大作,數枚鉛彈打在李新明身前的船舷上,木屑紛飛。跟著轟的一聲,離著李新明所在不過三步遠的船舷位置上,木屑、火光飛濺,巨大的衝擊力將那裡的五名清軍水兵當場打得稀爛,卻是一枚太平軍的炮彈擊中這裡,船舷上登時出現一個巨大的口子。

兩名親衛過來護住李新明,李新明咬牙拔出羽箭,大聲喊道:“不要管我,準備廝殺!”

雖然清軍水兵努力用斧頭、大刀砍斷纜索,船上的火槍手、弓弩手和炮手拼命還擊兩側的太平軍沙船,但終究寡不敵衆,船頭炮被一枚炮彈擊中頓時滾出數丈遠,發燙的炮管帶著巨大的慣性滾將過去還壓死了兩人。

終於兩側太平軍的沙船靠攏,太平軍的水兵們兇悍的飛躍而來,或是拉著鉤索飛身過去,很快李新明坐船的甲板上,兩軍水兵們廝殺在了一起。

李新明指揮手下殊死抵抗,但終究寡不敵衆,又是左右兩邊都有敵軍涌過來,船上的清軍水兵不過抵抗了一盞茶時分,便盡數被太平軍水軍屠戮乾淨。李新明揮刀據戰,衆太平軍水兵見他身邊有多名清軍護衛,知道他是個大官,在殺光他身邊護衛後,李新明手上中刀,手中利刃跌落,數名水兵一擁而上將他按到,五花大綁了起來。

李新明被按到之後,大聲怒罵不止,衆太平軍水兵佔領李新明坐船後,歡聲不絕,幾名水兵將李新明押到沙船上,一名裹著紅頭巾身穿短褂水靠的太平軍將領呵呵大笑著說道:“你是何人?是個什麼官?”

李新明大怒罵道:“你們這夥強盜賊寇、亂臣賊子,不配問老子姓名!”

那太平軍水軍將領正是趙順平,他冷哼一聲笑罵道:“狗屁!你們這些只知道欺壓百姓的狗官,死到臨頭還耀武揚威,小的們,把他送回去請賞去!”

李新明被綁在桅桿下,放眼望去只見江面上其餘五艘快蟹船也紛紛被太平軍的沙船、舢板等小船圍住,只見一批批裹著紅頭巾的太平軍水軍蜂擁而上,慢慢的清軍水兵的灰布裹頭漸漸都陷落在太平軍的紅色汪洋之中,一艘艘清軍快蟹船上的戰旗被降下,繼而升起太平軍的杏黃旗。後面的清軍舢板等小船眼見快蟹船隊失利,紛紛掉頭逃走,但這些小船多數沒有風帆,僅靠槳櫓在逆水而上的情況下根本跑不過太平軍沙船,被一一追上剿滅。

解決了李新明的這支船隊,太平軍水師上下歡聲雷動,跟著各船紛紛打出紅旗,繼續朝著三岔口而去,各船之間保持距離均等,前後導船絲毫不亂,大船和小船之間相互掩進,配合得非常嫺熟。

李新明在桅桿下目睹了這一切,一股悔恨之意升起,太平軍水師絕對不像自己所想的那樣不堪一擊,他們水戰貫熟,絲毫不在廣東水師精銳之下,並非是只會打陸戰的一夥賊寇。太平軍水師直到此刻纔出現,連日來看了太平軍陸師、水師的戰力,李新明絕不相信上海城是太平軍攻不下來,而是太平軍故意留下來的誘餌。李新明隱隱覺得上海之圍就是個圈套,這個精心設計的陷阱專門是爲廣東水師船隊準備的,看來這一定又是僞西王的傑作。

隨著李新明的船隊覆滅,葉長春這邊剩下的船隊也遭到了太平軍水師的突擊。葉長春親自帶人下水鑿鐵鏈去了,水下布了三道碗口粗的鐵索,葉長春等清軍水鬼拼死鑿斷了兩根,但隨後就發現自己的船隊被太平軍的大戰船火炮轟得七零八落,太平軍的沙船、舢板等小船飛快突進過來,船上的太平軍紛紛用漁叉、長刀砍殺水下的清軍水鬼,又有數十名太平軍水鬼穿著緊身水靠,口含利刃潛到水下來廝殺。

渾濁的江水浪花翻滾,不多時鮮血和屍體紛紛浮了上來,葉長春的屍身也在其中,他雖然殺了三個太平軍水兵,但還是被漁叉插中,幾名太平軍水兵乘機一擁而上要了他的性命。

解決了葉長春的船隊後,剩下的清軍紅單船隊暴露在太平軍水陸聯合的夾擊之下,勝負此刻已經很清楚了。

第423章 得意忘形第270章 大江密會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670章 如何自保第321章 以毒攻毒第410章 製造麻煩第365章 其疾如風第59章 反客爲主第598章 投降協議第413章 皇室避暑第274章 避走西路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59章 反客爲主第64章 出隊瀏陽第245章 錢江軼事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260章 寧波海戰第475章 不必擔心第264章 調查研究第156章 定都之議第190章 紅衫之傲第296章 分贓不均第737章 死地則戰第146章 離京南下第132章 開誠佈公第338章 清軍部署第515章 攻克潮州第138章 出人意料第144章 怎會是她第229章 寧波海盜第150章 南京城破第312章 古城新風第567章 破而後立第57章 卷 雲亭中第741章 天國條件第131章 圍魏救趙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681章 兵諫之憂第76章 一片孤寒第623章 向東向西第45章 投鼠忌器第142章 御前侍衛第319章 伴駕閱折第13章 千里之外第188章 浣衣溪沙第643章 刺刀潰敵第364章 其徐如林第278章 天父臨凡第685章 竹山惡戰第468章 冤也不冤第386章 咸豐得子第531章 主客之爭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484章 商業金融第477章 葬禮登基第620章 龍鳳初會第2章 磐陀石上第107章 北征東伐第27章 四面見敵第6章 天地會衆第557章 英法盤算第597章 攻佔炮臺第200章 一廂情願第237章 接舷之戰第73章 失魂之癥第70章 胡攪蠻纏第492章 意外衝突第575章 視察海關第47章 棋局死活第109章 風箏之線第251章 招商總局第446章 兩枚御印第479章 天京瑣事第325章 加碘食鹽第191章 最後通牒第613章 三座大營第304章 再起波瀾第345章 趨利避害第185章 鄉官民團第405章 潛移默化第700章 逼宮之舉第1章 雞足山間第700章 逼宮之舉第559章 親人團聚第620章 龍鳳初會第645章 騎兵對決第427章 北翼交鋒第507章 李丁送信第127章 湘江大捷第137章 三桂寶藏第529章 赤水之戰第242章 太平基督第157章 文翰勳爵第567章 破而後立第141章 武昌城破第38章 燕子嶺上第43章 宜歡不哭第165章 借師助剿第95章 明正典刑第627章 改變部署
第423章 得意忘形第270章 大江密會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670章 如何自保第321章 以毒攻毒第410章 製造麻煩第365章 其疾如風第59章 反客爲主第598章 投降協議第413章 皇室避暑第274章 避走西路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59章 反客爲主第64章 出隊瀏陽第245章 錢江軼事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260章 寧波海戰第475章 不必擔心第264章 調查研究第156章 定都之議第190章 紅衫之傲第296章 分贓不均第737章 死地則戰第146章 離京南下第132章 開誠佈公第338章 清軍部署第515章 攻克潮州第138章 出人意料第144章 怎會是她第229章 寧波海盜第150章 南京城破第312章 古城新風第567章 破而後立第57章 卷 雲亭中第741章 天國條件第131章 圍魏救趙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681章 兵諫之憂第76章 一片孤寒第623章 向東向西第45章 投鼠忌器第142章 御前侍衛第319章 伴駕閱折第13章 千里之外第188章 浣衣溪沙第643章 刺刀潰敵第364章 其徐如林第278章 天父臨凡第685章 竹山惡戰第468章 冤也不冤第386章 咸豐得子第531章 主客之爭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484章 商業金融第477章 葬禮登基第620章 龍鳳初會第2章 磐陀石上第107章 北征東伐第27章 四面見敵第6章 天地會衆第557章 英法盤算第597章 攻佔炮臺第200章 一廂情願第237章 接舷之戰第73章 失魂之癥第70章 胡攪蠻纏第492章 意外衝突第575章 視察海關第47章 棋局死活第109章 風箏之線第251章 招商總局第446章 兩枚御印第479章 天京瑣事第325章 加碘食鹽第191章 最後通牒第613章 三座大營第304章 再起波瀾第345章 趨利避害第185章 鄉官民團第405章 潛移默化第700章 逼宮之舉第1章 雞足山間第700章 逼宮之舉第559章 親人團聚第620章 龍鳳初會第645章 騎兵對決第427章 北翼交鋒第507章 李丁送信第127章 湘江大捷第137章 三桂寶藏第529章 赤水之戰第242章 太平基督第157章 文翰勳爵第567章 破而後立第141章 武昌城破第38章 燕子嶺上第43章 宜歡不哭第165章 借師助剿第95章 明正典刑第627章 改變部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易县| 临沧市| 蕉岭县| 太白县| 昂仁县| 子长县| 肥乡县| 翼城县| 合作市| 腾冲县| 如东县| 平遥县| 康马县| 丹巴县| 万载县| 泰和县| 海原县| 静宁县| 九龙坡区| 平安县| 武山县| 乌拉特前旗| 清丰县| 阳原县| 日土县| 应城市| 会宁县| 开江县| 丰原市| 岑巩县| 中江县| 长岭县| 昂仁县| 开鲁县| 沈丘县| 德清县| 莱西市| 桐柏县| 北海市| 渝北区| 民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