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5章 高昂代價

燈火明暗之間,蕭雲貴揉了揉有些發酸的眼睛,擡頭看了看,原來是西殿的典火官在招呼人手更換燭火,蕭雲貴狠狠的吸了一口雪茄,又凝神看起桌案上的文書。他身旁洪韻兒和幾名薄書也在整理批閱各地來往的文書。

此刻已經是丑時初刻,但西王府內的正殿內仍舊燈火通明,西殿的一衆文官、典官正挑燈處理政事。

這裡乃是蘇州拙政園,蕭雲貴在攻陷蘇州第二天後便把西王府設在此處。這拙政園在歷史上本是李秀成的忠王府,進入蘇州之後,洪韻兒還是建議蕭雲貴把此處設爲西王府,因爲這裡風景不錯。

拙政園的建築風格是屬於江南小巧玲瓏型的,與北方的大型皇家園林截然相反,它的建造者營造出一種“小橋流水、山石花卉”的氛圍。它主要包括公署、邸宅、花園等部分。正殿高大寬敞,北有穿廊連接後軒。正殿、穿廊與後軒平面呈“工”字形,合稱爲工字殿。在公署建築中,有著400餘方雋秀的樑枋彩繪,9幅生動的壁畫,正殿門窗上有精細的龍鳳紋窗格等藝術珍品。拙政園的花園,是中國四大古典名園之一。園內保留有玉蘭堂、見山樓等建築,園景山水相映、林木如蓋,令遊人一入其間便不由得心曠神怡。

已經入城三日了,經過西殿上下數萬人的努力,蘇州的霍亂瘟疫開始受到了控制。城內的淤泥、死屍被清理乾淨,太平軍在蘇州城內開展了大規模的滅四害運動,蛇蟲鼠蟻被消滅了不少,同時太平軍以軍令號令全城百姓嚴格按照太平軍的衛生條例進行日常生活。大大降低了疾病流行的可能性。

不過這一切花費的代價是非常巨大的,西殿爲了這次瘟疫花費了上百萬兩的銀子,除了購買藥材、糧食等物資之外,西殿甚至購買了數千口的大鐵鍋用來給百姓和軍隊燒水、煮食。

經過這一次的瘟疫事件,蕭雲貴總算弄明白一個道理。其實在古代像霍亂這樣的瘟疫之所以會爆發流行起來,主要原因還是古代的衛生條件很差。姚遠帶來的那個法國娘娘腔巴斯德通過實驗發現,其實霍亂病菌很容易死亡,它們甚至抵受不住六、七十度的高溫,只要注意衛生和飲食,這種病根本不可能成爲危害人類的殺手。

可惜此刻的中國民間的衛生條件非常的差。並非是民間百姓不想改變這種狀況,實在是窮困導致物資奇缺。試想一下,當你連吃飯都成問題,你那裡有心思花時間去做衛生?就算在後世,很多掙扎在溫飽線上的人們,還是不能夠注重衛生。這也就是爲什麼非洲這些貧困的地方經常爆發流行病的原因。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受了天災,比如洪水、地震等災害之後,人們的糧食、傢什等物資損失一空之後,沒有了吃穿用度之物,也很難讓人們能注重衛生,這就是爲什麼大災之後有大疫的原因。

換而言之就是,消滅瘟疫的前提就是要有充足的物資保障。大到糧食、藥材、水源,小到布匹、鍋碗、瓢盆。剛進蘇州的時候,這裡奇缺糧食、藥材,很多東西都被洪水泡過,很多百姓甚至連件乾衣服都沒有,連溫飽都不能保障的情況下,讓城內的百姓如何同病魔鬥呢?

好在進城後,蕭雲貴手下有左宗棠等人的襄助,加上許乃釗這個熟悉蘇州的降官幫助,太平軍集中了城內所有可以用的物資。統一調配,全城百姓的吃住甚至都劃分了區域由太平軍統一安排。

吃大鍋飯的場面提前到來了,蘇州城的百姓們每天到統一的地方用飯,飯後所用的碗筷都是統一清洗、沸煮。而吃晚飯後,太平軍又組織百姓們做工。以工代賑。做工分爲很多種,有搬運藥材、糧食、清理街道淤泥、搬運屍體等重活,也有燒水、煮飯、洗衣、抓老鼠等輕活。

西王入城告書中說得很清楚,大疫之前,當闔城一心,操力所能及之事,尊天國法令行度,各人皆要聽命而行,方可消除惡疫,待疫癥去後,蘇州百業再行恢復。蕭雲貴、洪韻兒、左宗棠和許乃釗等人就是用這種原始的社會分工合作來對抗瘟疫。加上無錫等地源源不斷運來的物資,蘇州的瘟疫總算控制了下來。

每天死亡的人數都會報到蕭雲貴的案上來,從剛入城時,每日倒斃三千餘人,到今天只有四百餘人死亡,死亡率已經大大下降,而患病人數也在減少,今日只有不到數十人新患疫癥了。

洪韻兒看完今日報上來的各處街道、軍營疫癥通稟後,詳細彙總了一份數字走到蕭雲貴案邊遞過去,長長舒了口氣道:“今天死了四百二十五人,又有五十七人新患病,新患病的人已經分別收治在幾處拯危館內,幾處拯危館內還有七千八百三十二名病人。”

蕭雲貴接過紙張細細看了看後,苦笑道:“這幾個冰冷的數字總算開始回暖了,咱們勞心勞力苦沒白受。”

洪韻兒點點頭道:“是啊,百姓們已經安穩了下來,不像我們剛進城時那樣恐慌了。”

蕭雲貴靠在椅背上,鬆了口氣道:“不過咱們花的代價太大了,數萬兵馬被牽制在這裡不說,每天都是數萬兩銀子花出去,就算咱們錢再多,只怕也有見底的一天。”

洪韻兒笑了笑說道:“只要能救得了更多的百姓,花再多的代價也是值得的,咱們這是千金買馬骨,讓天下百姓和那些洋人看看,咱們太平軍並不是一羣強盜,只會帶來戰爭和死亡,我們其實是爲了救天下百姓而來的。”

蕭雲貴坐直身子道:“這幾天都快累散架了,真想好好睡一覺啊。”

洪韻兒微微一笑說道:“你去睡一會兒吧,這裡有我看著就好。”

蕭雲貴搖搖頭道:“還是算了,我還在等杭州的哨探回報,要是睡到一半被人叫醒。那才叫痛不欲生。”說到這裡他頓了頓道:“對了,姚遠帶來的那些洋人底細查清楚沒有?那個娘娘腔法國人巴斯德我一看就覺得他是個女的,她扮成男的有什麼目的?還有那個叫什麼克利福德的藥材商,沒事送我們一大筆藥材,俗話說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這小子又不會醫術,每天就在我的西王府花園裡畫畫,你說他是不是有病?還有那個雒魏林,這老小子已經是第四次來說要在蘇州城建醫院和教堂,英國人一定是迫不及待的想把觸角伸向我們內地了。”

洪韻兒轉身回去拿了幾份文書過來說道:“你別急,白澤堂已經有回報了。他們花了點錢在上海租界的洋行裡打聽清楚了,那個法國人巴斯德的確是個女的,還有那個英國人克利福德,這兩個人可都是大大有名的人物哦,等我慢慢說給你聽。”

蕭雲貴哦了一聲,眉花眼笑的說道:“我就說那個巴斯德肯定是個女的。哪有男的盆骨那麼大的?快說說這洋妞吧。”

洪韻兒白了他一眼,啐了一口道:“狗改不了吃屎。”跟著清清嗓子道:“這個法國女子其實是姓巴斯德,她的名字叫莫佳娜,莫佳娜.巴斯德,你知道她是誰的妹妹嗎?”

蕭雲貴呵呵笑道:“總之不會是我妹,也不會是你沒就成,快點說吧。”

“這個莫佳娜.巴斯德是法國著名微生物學家和化學家路易斯.巴斯德的妹妹。”洪韻兒緩緩說道。

蕭雲貴摸著鼻子說道:“好像聽說過。不過我不記得這個路易斯.巴斯德有什麼厲害之處了。”

洪韻兒嘆口氣道:“這個路易斯?巴斯德是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是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像牛頓開闢出經典力學一樣,巴斯德開闢了微生物領域,創立了一整套獨特的微生物學基本研究方法,開始用“實踐—理論—實踐”的方法開始研究,他是一位像牛頓一般的科學巨人。巴斯德一生進行了多項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紀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他用一生的精力證明了三個科學問題:第一,每一種發酵作用都是由於一種微菌的發展,這位法國化學家發現用加熱的方法可以殺滅那些讓啤酒變苦的惱人的微生物。很快。“巴氏殺菌法”便應用在各種食物和飲料上。第二,每一種傳染病都是一種微菌在生物體內的發展:由於發現並根除了一種侵害蠶卵的細菌,巴斯德拯救了法國的絲綢工業。第三,傳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養之下可以減輕毒力。使他們從病菌變成防病的疫苗。他意識到許多疾病均由微生物引起,於是建立起了細菌理論。”

蕭雲貴一拍大腿道:“難怪那個莫佳娜.巴斯德醫學方面的造詣那麼高,還帶著顯微鏡這種神器,原來她哥哥就是研究微生物的啊。想不到這個路易斯.巴斯德會有這麼個妹妹,還跑來中國了。”

洪韻兒皺眉說道:“我沒研究過巴斯德家族,不知道巴斯德有沒有妹妹,不過上海洋行那邊傳來的消息稱,這個莫佳娜就是巴斯德的妹妹,也是學醫的一名醫生。”

蕭雲貴摸著下巴壞笑起來:“韻兒,我有個主意,要是我們能讓這個莫佳娜留在我們這裡,說不定能把她哥哥勾搭過來也說不定,你想啊,他哥哥是化學家,也是微生物學家,要是我們能通過他把我們所知道的一些理論變成實際的東西,我們就能帶來科技上的進步,經過這次瘟疫,我發現我們這個時代非常缺少抗菌類藥物,你記得青黴素吧,要是我們能讓巴斯德把這個理論提前變成現實,我們就發財了,這可是救命的特效藥啊,有藥材黃金之稱的。”

洪韻兒皺眉擡手道:“打住你的YY,你想怎麼把莫佳娜留下來?”

蕭雲貴不懷好意的挑了挑色眉,賤兮兮的低聲說道:“找人泡她!”

第693章 太平動向第129章 喚醒民魂第331章 喜事連連第661章 繼續南下第642章 兩虎相爭第731章 旗鼓相當第231章 投其所好第498章 初至上海第671章 勢如破竹第598章 投降協議第510章 確認身份第483章 財政赤字第170章 唯今之計第33章 一言爲定第324章 海禁海貿第45章 投鼠忌器第265章 經濟特區第488章 泉州海港第12章 初陣夜戰第696章 北伐檄文第459章 投降免死第199章 班門弄斧第373章 攻陷廟街第701章 日暮西山第344章 漁人之利第392章 西王專列第260章 寧波海戰第481章 北殿歸附第50章 虛與委蛇第216章 智慧獵槍第82章 民不畏死第652章 甕中之鱉第557章 英法盤算第268章 互爲互補第657章 順理成章第145章 天翻地覆第675章 故人黃鶴第511章 皆大歡喜第40章 先手爲強第731章 旗鼓相當第486章 進兵之忌第289章 湘軍窘境第140章 勢如破竹第439章 自相殘殺第522章 羣雌音波第640章 開始進攻第441章 秀宮密議第277章 沿途軼事第94章 兩片離愁第736章 細細紅線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304章 再起波瀾第325章 加碘食鹽第79章 一馬一獐第274章 避走西路第200章 一廂情願第647章 虛張聲勢第476章 太后恩典第389章 要塞陷落第287章 定有所第551章 開禁之議第603章 絕人之路第583章 用心險惡第308章 美國商人第706章 矛盾問題第673章 讓城別走第350章 西王回府第231章 投其所好第486章 進兵之忌第522章 羣雌音波第310章 近衛軍事第473章 智者千慮第73章 失魂之癥第319章 伴駕閱折第200章 一廂情願第483章 財政赤字第454章 捨我其誰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38章 燕子嶺上第139章 天降奇石第358章 戰略利益第250章 上海軍政第322章 宗族勢力第195章 江北大營第367章 罷戰三日第426章 追悔莫及第312章 古城新風第60章 天國十誤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107章 北征東伐第687章 蟻多咬象第562章 元旦曲宴第13章 千里之外第251章 招商總局第121章 破而後立第307章 人不忍欺第9章 醴陵道中第94章 兩片離愁第354章 擔憂之事第157章 文翰勳爵
第693章 太平動向第129章 喚醒民魂第331章 喜事連連第661章 繼續南下第642章 兩虎相爭第731章 旗鼓相當第231章 投其所好第498章 初至上海第671章 勢如破竹第598章 投降協議第510章 確認身份第483章 財政赤字第170章 唯今之計第33章 一言爲定第324章 海禁海貿第45章 投鼠忌器第265章 經濟特區第488章 泉州海港第12章 初陣夜戰第696章 北伐檄文第459章 投降免死第199章 班門弄斧第373章 攻陷廟街第701章 日暮西山第344章 漁人之利第392章 西王專列第260章 寧波海戰第481章 北殿歸附第50章 虛與委蛇第216章 智慧獵槍第82章 民不畏死第652章 甕中之鱉第557章 英法盤算第268章 互爲互補第657章 順理成章第145章 天翻地覆第675章 故人黃鶴第511章 皆大歡喜第40章 先手爲強第731章 旗鼓相當第486章 進兵之忌第289章 湘軍窘境第140章 勢如破竹第439章 自相殘殺第522章 羣雌音波第640章 開始進攻第441章 秀宮密議第277章 沿途軼事第94章 兩片離愁第736章 細細紅線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304章 再起波瀾第325章 加碘食鹽第79章 一馬一獐第274章 避走西路第200章 一廂情願第647章 虛張聲勢第476章 太后恩典第389章 要塞陷落第287章 定有所第551章 開禁之議第603章 絕人之路第583章 用心險惡第308章 美國商人第706章 矛盾問題第673章 讓城別走第350章 西王回府第231章 投其所好第486章 進兵之忌第522章 羣雌音波第310章 近衛軍事第473章 智者千慮第73章 失魂之癥第319章 伴駕閱折第200章 一廂情願第483章 財政赤字第454章 捨我其誰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38章 燕子嶺上第139章 天降奇石第358章 戰略利益第250章 上海軍政第322章 宗族勢力第195章 江北大營第367章 罷戰三日第426章 追悔莫及第312章 古城新風第60章 天國十誤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107章 北征東伐第687章 蟻多咬象第562章 元旦曲宴第13章 千里之外第251章 招商總局第121章 破而後立第307章 人不忍欺第9章 醴陵道中第94章 兩片離愁第354章 擔憂之事第157章 文翰勳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如东县| 湾仔区| 太仓市| 门源| 滦南县| 哈密市| 绿春县| 东明县| 合阳县| 安乡县| 卢龙县| 东明县| 九寨沟县| 阿尔山市| 西林县| 南投市| 松原市| 岳普湖县| 西昌市| 景谷| 安图县| 安溪县| 龙州县| 孝感市| 大渡口区| 湘潭县| 丹棱县| 江华| 龙陵县| 长武县| 定安县| 叙永县| 衡阳市| 烟台市| 宁南县| 阳春市| 荥阳市| 海盐县| 新蔡县| 武冈市| 临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