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8章 柳莊靈秀

湘陰縣樟樹鎮巡山村,昔名柳家衝。此地山勢逶迤,田園蔥翠,東納青山之秀美,西引湘江之靈氣,山不算太高,水不算太深,山水阡陌全都在一片逸靜之中。

如今已經是晚秋,早間清冷的秋風拂過,稻田中稻香蟹黃,,迷濛的霧煙中,農人們早早的便下到地頭裡,忙著開始收割稻穀香禾,遠近皆是歡快的秋收農忙之景,。

阡陌之間的土埂上,十餘名頭戴斗笠的男女牽著馬匹牛車行來。這一行人穿著都很是樸素,就似一般尋常的農家漢子和女子,但他們的馬匹神駿,牛車上裝了很多東西,既不像逃荒的,又不像行商的,到讓收割的農人們陸續直起身來觀望。

這路乃是鄉間土路,不過丈許見寬,兩側的滿是青黃的牛草和馬齒莧草。只見行伍中幾名女子走了出來,笑嘻嘻的蹲下身,不斷採集馬齒莧。這馬齒莧嫩莖葉可作蔬菜,又有清熱利溼、解毒消腫之用,大飢之年上便是極好的野菜了。

幾名女子背上都有籮筐,不多時已經採滿了馬齒莧,這時前面一行人中,一名美貌少女轉頭吆喝道:“姐妹們快點,野菜夠吃就行了。”

這女子貌美聲甜,一聽便是一口的瀏陽口音,土路兩邊的農田裡不少鄉下農漢聞聲望去,不覺都有些呆愣,心中均想這女娃子倒真是長得貌美,怎麼瀏陽那頭的女子會在柳家衝出現,難道是新嫁過來的小媳婦?看這些人大車驅馬的倒有些像是送親的,可送親的怎麼不見披紅掛綵?

“老伯,借問一下,這柳莊怎麼走?”那少女吆喝一聲後,便蹲在田埂邊上,向地裡一名老農問道。

那老農微微一愣,裂開大嘴笑了起來,他身上短褂敞開,身上又瘦又黑,骨節嶙峋的大手箕張,指著土路的東北面道:“那頭便是柳莊,女娃子,看你們這樣子是去探訪左先生嗎?可不湊巧哦,左先生出門去了。”

老農一口湖南土音,說話很快,那少女眨眨眼睛笑道:“我們不是來找左先生的,我們吶是來走親戚的。”說罷便和那幾個摘野菜的女子一道趕上前去,一路上都是她們的鶯聲笑語。一衆農人都明白過來,原來是左先生那有錢的岳丈家來人了。

左家的柳莊,偎山面田,坐西朝東,稻田東北邊山上,一大片的茶樹繁茂無比,宅院西面後山上一片竹林在霧煙中蔥鬱蒼勁,宛如一片世外桃源。

一衆人趕著牛車、牽著馬匹來到柳莊院門前,只見此處有一口大水塘,水塘周圍綠柳成蔭,水塘南北各有一株四人合圍粗的楓樹和柞樹,冠蓋蒼翠,莊子的院牆掩映其後,便是一派古色古香的湘中園林。

柳莊院門兩側寫有“參差楊柳,豐阜農莊”的門聯。門額匾上題寫的“柳莊”二字,那筆力道勁豐沛,一望便知是左宗棠的親筆題記。

衆人行來,村中十餘名孩童嘻嘻哈哈的跟隨其後看熱鬧,也在等著或許這些人會發散些吃食,但凡走親戚的走村竄寨而來,總會備些零嘴吃食散給村中的孩童,大家拉近關係,也顯得這趟親戚走得有面子。果然,那美貌少女和幾個女子捧了些花生果仁散給衆孩童,惹得衆孩童嬉笑不已。

一名戴著斗笠的漢子走上前敲那莊院門,過不多時,院門咯吱一聲開了,一個老僕人探出頭來,卻想不到門外有這麼多人,略略有些驚愕。那漢子抱拳一禮道:“老人家,我們是湘潭周家來人,奉了老太爺之命來拜見小姐的。”

那老僕人哦了一聲,滿臉皺紋的臉上浮起笑容道:“原來是親家來人啊,來、來,快些進院子來。”左宗棠雖然和夫人搬回了湘陰老家,但周家每年逢年過節都還是派人送些東西過來,是以兩家走動並未斷絕。

進到院門內,眼前是一大片是曬穀場,老僕吆喝一聲道:“湘潭的親家來人了!”曬穀場南邊隔牆圓門的庭院內搶出幾個僕役小廝來,幫著衆人牽馬、拉牛,將牲口都拴在曬穀場旁的馬廄內。

老僕上前拱手笑道:“不知親家這邊這次是哪位管事領頭?”

那美貌少女走上前來笑道:“老人家,這次是我們陳管事領頭。”

只見一名漢子卸下馬鞍子走上前來,滿臉堆笑的抱拳道:“老人家,在下陳知命原本是在醴陵大豐米行討生活,今年纔跟了周老爺的,奉命來見小姐。”

這陳知命一口醴陵口音,那老僕哦了一聲道:“老漢周仁安,乃是左家的佃農,先生擡舉老漢,讓老漢幫著打理莊子,今後咱們多親近、親近。”

陳知命呵呵笑著取下斗笠道:“周老哥客氣,咱們多親近。”只見他頭上一根辮子盤在其上,那老僕這才明白過來,難怪這些漢子都不見有辮子,原來是盤頭上了。

周仁安伸手一擺道:“咱們裡面奉茶說話,我這就去請夫人出來相見,其餘的兄弟女子到偏廳歇息如何?”

陳知命笑著一禮道:“謹聽周老哥吩咐。”

當下周仁安命人引著陳知命的伴當到偏廳歇息,自己引著陳知命等人進到院內,說也奇怪,這陳知命身後跟著四個女子、兩名漢子,周仁安有些疑惑起來,出門趕路怎會有這麼多女子跟隨?但想興許是陳知命的家眷,也沒細想。

進到院內,只見花壇中十二株梅樹樹影浮動,庭院南側是一座魁頂閣樓,上書名日“樸存閣”。那周仁安將宅屋介紹了個大概,院中宅屋分前後兩進,前進北邊爲穀倉、雜屋,南邊爲前廳、廂房、孔子堂,即子弟學堂,後進由兩個四合院組成,整個宅屋磚牆燕瓦,具有典型的晚清民居風格。

衆人跟著周仁安到了南面前廳奉茶,陳知命到讓跟隨他的一名美貌婦人坐了,旁人都站在兩人身後。看到周仁安有些疑惑,陳知命笑道:“這位夫人是老太爺一位遠方表親,隨我們一道要去湘潭的。”周仁安哦了一聲,陪著衆人奉茶,自有小廝雜役入內通稟。

過不多時,只見一個三十餘歲的婦人走了出來,這婦人穿了一件淺綠色外裳,馬鞍形領掩頰護面,偏襟右衽以盤紐爲飾,假袖二幅,馬蹄袖蓋手,鑲滾湘繡的青翠綠花,團花綠衣配著淺紅色裙,很是溫婉大方。她那靜雅秀致的臉上,滿是婉約的淺笑,行至前廳來,衆人心中都是一陣驚歎,好一個賢良家母。

周仁安起身行禮,陳知命等人也跟著起身行禮,給衆人引見後,這婦人便是左宗棠的夫人,湘潭周家大小姐周詒端。

只見周詒端微微一笑,素手一擺道:“大家坐下說話吧。”衆人坐下後,周詒端柔聲問道:“阿爹和阿媽可都安好?家中各人可都安好?最近長毛鬧得兇,家中沒受滋擾吧。”

陳知命抱拳答道:“老太爺和太太都安好,家中各人都安好,長毛沒有過湘潭,只是湘潭駐了不少官軍,納捐的銀錢多了些。”

周詒端嗯了一聲道:“想來也是這般,哪次納捐也都是少不了咱們家的。可有家書送來?”

陳知命搖搖頭道:“這趟老太爺沒有家書送來,只是帶了口訊來,說長沙被長毛攻陷,聽湘潭官軍的鄧紹良鄧協臺說長毛不日便會北犯湘陰,老太爺特命小人帶人來接小姐回湘潭暫避些時日。”

周詒端秀眉微蹙道:“如今老爺不在府中,這麼大的事還是等老爺回來再說吧。”

陳知命抱拳道:“老太爺便是得了姑爺的消息,才讓小人前來接小姐的。”

周詒端擔心左宗棠的安危,急問道:“老爺現在何處?”

陳知命答道:“近日前長沙朱乾號的老闆朱昌琳捎信到老太爺處,姑爺正在長沙城中,只因長毛佔了省城,姑爺暫時不能走脫。”

周詒端大急站起身道:“這可如何是好?”

陳知命安慰道:“小姐寬心,朱昌琳和姑爺是好友,朱老闆如今給長毛納捐了一批錢糧,長毛到沒有爲難朱老闆,姑爺也是無恙的。朱老闆帶來的信中說道,他正想辦法將姑爺送到湘潭去,長毛要繼續北犯,從省城道往北邊的路都斷絕了,只能送姑爺到湘潭去,所以老太爺差小人來接小姐回湘潭和姑爺團聚。”

_ttκǎ n _CΟ

周詒端皺眉沉吟片刻後,擡起頭道:“你話中有假,既然長毛斷了北上的道路,你們是如何過來的?你們是不是長毛的細作?!”

陳知命似乎早就料到周詒端會這麼問,坦然說道:“實不相瞞,小人早年行走江湖,和湘中天地會的兄弟有些交情,如今長毛倒是給天地會些面子,因此小人才能過來,周老太爺也是看中小人有這本事,才重金託付小人前來接小姐的,若是小姐不信,小人這就回去覆命,反正小人的跑路費是一個子兒都不會少的。”

陳知命真真假假的話到讓周詒端信了幾分,周仁安在一旁勸道:“主母,這陳兄弟一口的湘中土音,我聽說長毛都是廣西佬,斷不會說咱們湘中話語的,而且您看,他們都是有辮子的,聽說長毛都是要剪了辮子的。”

周詒端搖搖頭道:“辮子可以作假的。”

陳知命微微一笑站起身道:“既然小姐不願回湘潭,那咱們就此告辭,老太爺吩咐了,只怕官軍和長毛過境,小姐這裡沒有銀錢米糧支應,打發不走這些兵丁,所以命我們送些銀錢米糧過來,小人交割了米糧便回去。”

周仁安急道:“主母,要是長毛或是官軍真的來了,定是要索取米糧的,您看老太爺想得多周到,米糧都備了。此時兵荒馬亂的,老爺又不在家中,真要是惡客上門不好收拾啊,主母還是和陳兄弟南下暫避的好。”這老農淳樸之至,一心只想著如何保得主母平安,所以極力勸說周詒端南下暫避兵鋒。

周詒端也有些心動,一則擔心左宗棠的安危,二則也想見見父母,沉吟片刻道:“既然如此,待我收拾一下,帶著孝威和孝寬明日一起動身。”左宗棠得子較晚,大兒子左孝威此刻雖然只有六歲,但卻已經和陶澍的孫女定下了兒女親事。

見周詒端答應,陳知命面露喜色道:“那好,小人等就在莊上歇息一晚,明日動身。”

正說話間,廳外一名陳知命的伴當快步進來,走到陳知命身旁端坐的那名美貌婦人耳邊說了幾句,那美婦微微皺眉。

周詒端心中疑惑,正想問這美貌婦人來歷,廳外小廝跑進來稟道:“夫人,莊外來了十餘名官軍,爲首的說自己是新任湖南巡撫張亮基,來拜會老爺的。”

第364章 其徐如林第95章 明正典刑第454章 捨我其誰第342章 戰後餘波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503章 各安天命第143章 上虞備用第24章 共享太平第128章 信仰頓悟第365章 其疾如風第58章 同是一道第652章 甕中之鱉第614章 別無他法第518章 虛虛實實第199章 班門弄斧第71章 季高家世第482章 天王國宗第79章 一馬一獐第441章 秀宮密議第289章 湘軍窘境第419章 步步上位第34章 宅心仁厚第218章 不測風雲第38章 燕子嶺上第593章 感謝上帝第153章 推背圖頌第39章 錦繡女營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675章 故人黃鶴第364章 其徐如林第196章 無奇不有第603章 絕人之路第53章 陰晴不定第102章 下馬之威第544章 國事私事第308章 大捷之後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696章 北伐檄文第228章 廈門起義第274章 避走西路第231章 投其所好第390章 權力更迭第345章 趨利避害第33章 一言爲定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388章 聯結恭王第476章 太后恩典第3章 魂飛天外第651章 作壁上觀第326章 工業力量第81章 用民以戰第507章 李丁送信第397章 兵移湖州第612章 與虎謀皮第598章 投降協議第517章 火燒城池第227章 杭州之戰第486章 進兵之忌第639章 試探攻擊第317章 上位之事第83章 村坊團練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459章 投降免死第601章 助紂爲虐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83章 村坊團練第377章 華夷大防第35章 瀏陽農女第168章 大明國夢第648章 遙不可及第89章 封庫安民第707章 秋後算賬第636章 蓄謀已久第202章 漁人之利第743章 伊犁條約第1章 雞足山間第169章 紅單船來第723章 國宴之上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340章 南昌大霧第461章 坐以待斃第179章 傳教之士第8章 密探齊出第118章 大軍南下第609章 近衛前驅第678章 所謀爲何第180章 契約精神第184章 又現人才第374章 偶然接觸第316章 妙音儲秀第729章 製造麻煩第694章 傳奇傳記第586章 大偵察隊第29章 設伏包抄第534章 文藝復興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286章 天王秀全
第364章 其徐如林第95章 明正典刑第454章 捨我其誰第342章 戰後餘波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503章 各安天命第143章 上虞備用第24章 共享太平第128章 信仰頓悟第365章 其疾如風第58章 同是一道第652章 甕中之鱉第614章 別無他法第518章 虛虛實實第199章 班門弄斧第71章 季高家世第482章 天王國宗第79章 一馬一獐第441章 秀宮密議第289章 湘軍窘境第419章 步步上位第34章 宅心仁厚第218章 不測風雲第38章 燕子嶺上第593章 感謝上帝第153章 推背圖頌第39章 錦繡女營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675章 故人黃鶴第364章 其徐如林第196章 無奇不有第603章 絕人之路第53章 陰晴不定第102章 下馬之威第544章 國事私事第308章 大捷之後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696章 北伐檄文第228章 廈門起義第274章 避走西路第231章 投其所好第390章 權力更迭第345章 趨利避害第33章 一言爲定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388章 聯結恭王第476章 太后恩典第3章 魂飛天外第651章 作壁上觀第326章 工業力量第81章 用民以戰第507章 李丁送信第397章 兵移湖州第612章 與虎謀皮第598章 投降協議第517章 火燒城池第227章 杭州之戰第486章 進兵之忌第639章 試探攻擊第317章 上位之事第83章 村坊團練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459章 投降免死第601章 助紂爲虐第502章 民族大義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83章 村坊團練第377章 華夷大防第35章 瀏陽農女第168章 大明國夢第648章 遙不可及第89章 封庫安民第707章 秋後算賬第636章 蓄謀已久第202章 漁人之利第743章 伊犁條約第1章 雞足山間第169章 紅單船來第723章 國宴之上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340章 南昌大霧第461章 坐以待斃第179章 傳教之士第8章 密探齊出第118章 大軍南下第609章 近衛前驅第678章 所謀爲何第180章 契約精神第184章 又現人才第374章 偶然接觸第316章 妙音儲秀第729章 製造麻煩第694章 傳奇傳記第586章 大偵察隊第29章 設伏包抄第534章 文藝復興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286章 天王秀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邑市| 丽水市| 吉林省| 桂阳县| 古丈县| 洪泽县| 金阳县| 和政县| 杂多县| 尚志市| 志丹县| 勃利县| 济源市| 南丹县| 思南县| 黄龙县| 天全县| 台中县| 井冈山市| 五莲县| 佛山市| 广东省| 阿巴嘎旗| 万年县| 亳州市| 盱眙县| 于田县| 宜春市| 平顶山市| 汶川县| 铁力市| 商河县| 蕲春县| 林西县| 衡阳市| 称多县| 哈巴河县| 朝阳市| 江源县| 页游| 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