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八十章 三名

樑王曾派兵一萬隨徐礎前往襄陽,大多駐紮在東都城外,前些天押送糧草時離開千餘人。

東都城裡生變,城外軍心大亂,許多人混在冀州兵當中逃亡,仍剩餘六七千人,進退兩難:留下,害怕遭到殺害;逃走,擔心城中的家人。

聽說第一撥寧軍趕來,又有千餘人逃走,郭時風向潘楷建議道:“寧軍已至,潘將軍靠山穩固,可將城外的樑軍召進城來,厚加撫慰,撫慰不成,需以軍法繩之?!?

潘楷卻不同意,“寧王心狠手辣,曾在東都城外燒殺數千吳兵,大家還都記得,所以聽聞寧軍趕來,個個心生懼意,我若再召其入城,樑軍將士必然更害怕。唉,事到如今,願留者留,願去者去,不如隨他們去吧?!?

“寧王當初燒殺吳兵,自有原因,此次前來東都,只有感激,全無憤恨,怎會再行殺戮?潘將軍萬萬不可放城外樑軍離去,實在不忍,坐視不管就好,絕不可聲言放行,以免擾亂城中將士的軍心?!?

潘楷點頭,“總之我不插手就是?!?

郭時風急於去見徐礎與寧王,叮囑之後出城,以爲有宗明義坐鎮,不會再出意外。

可他低估了寧王的“威名”。

寧王親臨東都的消息不脛而走,城內城外皆已聽聞,越來越多的人恐懼萬分,郭時風剛剛離開不久,城外樑軍開始大規模逃散,將領們無力阻止,自己也跟著跑了。

消息傳來城裡,潘楷長嘆一聲,愧悔之餘,將郭時風的叮囑拋之腦後,傳令道:“樑軍將士欲留則留,欲走則走,聽其自便?!?

這道命令一傳出去,城內樑軍也亂了,以爲這是一道暗示:寧王將會大開殺戒,潘將軍提醒大家快逃。

先是有人偷偷離城,很快就變成大規模奔逃,四面城門大開,有人成羣結隊,有人孤身上路,更多人則是將妻攜子,東都好不容易聚集的一些人口,眼看就要逃亡一空。

宗明義擅長帶兵打仗,卻不擅長應對這樣的混亂局面,情急之下,派兵前去接管城門,結果寧軍剛一上街,就帶來更大的混亂,流言像飛一樣,迅速傳遍全城,都說寧軍準備動手清城,連潘楷也聽說了,特意派人前來詢問真相。

宗明義百口莫辯,只得下令收兵,任憑東都兵民逃亡。

直到天黑以後,見寧軍並無殺人之意,逃亡大潮才逐漸止住,潘楷查點兵員,重新封閉城門,回到住處一個勁兒地唉聲嘆氣。

次日天亮不久,寧王趕到東都,他在路上就已聽說城內的情況,心裡大爲光火,進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人將宗明義綁來,質問他爲何沒能阻止逃亡。

“我要一座空城做什麼?”寧抱關住進北城的一座營地,當初守衛東都時,這裡就是他的地盤。

“我派兵了,可是……可是情形更亂,所有人都說寧軍要將東都兵民殺光……”宗明義跪在地上,努力辯解。

“所以呢?”

“我……我想寧王沒有這個打算,寧王又說不要空城,所以……”

“所以你就心軟了?”寧抱關大怒,“你自己也是百姓出身,不知道百姓當中盡是欺軟怕硬之輩?他們害怕什麼,你就做什麼,他們害怕屠城,你就擺出屠城的架勢,他們鬧一會自然老實。從來只聽說民怕兵,到你這裡卻是兵怕民,你也配稱將軍?”

宗明義面紅耳赤,再不敢爭辯。

郭時風一直跟在寧王身邊,這時勸道:“必是潘楷力主放行,宗將軍被迫無奈……”

宗明義連連點頭。

寧抱關冷笑道:“潘楷是什麼東西,我的部下要聽他命令?”

郭時風也不敢再說,退後一步,向宗明義使個眼色,宗明義雙手被縛在身後,磕頭道:“末將有罪,請寧王處罰?!?

“放走東都兵民,你犯下的是死罪,但是念你此前功高,功過相抵,貶爲兵卒,重新立功自效,滾下去吧?!?

寧王語氣不善,宗明義卻大大鬆了口氣,磕頭告退。

寧抱關仍未解氣,痛恨的不是自家部將,而是東都兵民,“一羣不識好歹的傢伙,見我就逃,嘿,我要讓他們無路可逃?!?

郭時風察言觀色,乖乖地站在一邊不吱聲,卻扭頭瞥一眼徐礎。

徐礎笑了笑,上前道:“寧王如今知道‘名’的重要了吧?”

寧抱關目光冰冷,“我殺了那麼多吳兵,你不想替他們報仇?”

“想。”

寧抱關臉色一變,隨即傲然道:“我平生不缺仇人,多一個無妨,我就坐在這裡,你來報仇吧,我給你一次機會,與你單打獨鬥,不讓衛兵插手。”

徐礎拱手道:“我要向萬人之上的寧王報仇,不與匹夫之勇的寧抱關鬥狠?!?

寧抱關哈哈大笑,向郭時風道:“你二人都是謀士,又是好友,師出同門,何以勸人的風格全不相同?”

郭時風笑道:“我倒沒有覺得,望寧王解釋詳細?!?

“郭先生之勸,令人如沐春風,過後卻是越品越苦,徐先生恰好相反,勸人如罵人,非得細品之後,才能明白其中味道。”

郭時風笑容不減,“徐先生的確比我厲害些?!?

“不不,你比徐先生厲害,你是表裡如一的謀士,徐礎卻不然,自稱謀士,心裡仍當自己是王,總有高人一頭的意思。他再厲害,不能爲人所用,便是無用?!?

寧抱關臉色漸漸冷酷,郭時風笑而不語。

徐礎也不反駁,等寧王“細品”。

沉默良久,寧抱關開口道:“我現在有何名?欲要問鼎天下,又要何名?”

郭時風暗歎一聲,徐礎之勸居然又要成功。

徐礎上前半步,拱手道:“眼下寧王有三名:一是狠名,燒殺吳兵,手段之毒聞於天下;二是色名,拋舍髮妻,強娶天成皇后,自古好色之徒,無出寧王之右者;三是威名,奪江東、攻荊州、佔東都,已成龍興之勢?!?

“嘿,我說你勸人如罵人,你還變本加厲了,來,再說說我需要何名?”

“第一仍是狠名?!?

“嗯?”

“若無狠名,何以攻城奪地,令敵人聞風喪膽?”

“這個我已經有了?!?

“但還不夠?!?

“不夠?”

“遠遠不夠,吳兵本爲俘虜,身受束縛、手無寸鐵,殺之容易,寧王之狠名,乃是心狠、手狠,卻不是人狠,因此東都兵民寧願逃亡,不肯歸附,若是人狠,則吳州郡縣早已馴服,荊州奚家亦當獻城歸降?!?

寧抱關又冷笑一聲,卻沒說什麼。

徐礎繼續道:“第二是仁名,愛一人爲好色,愛衆人則爲好仁,寧王好色,再有一步……”

“這一條先不用說,我聽著頭痛,說第三條,肯定還是威名,而且是威名不足,對不對?”

徐礎笑道:“若是人人皆有寧王的悟性,謀士就都輕鬆多了?!?

寧抱關向郭時風道:“這道題留給你,徐先生要如何說我‘威名’不足?!?

“襄陽?!惫鶗r風只說兩個字。

寧抱關大笑道:“不愧是我的軍師。徐先生還有話說嗎?”

徐礎搖頭,“我等寧王‘細細品味’,但我有一件私事相請?!?

“嗯。”寧抱關收起笑容。

“我有一位朋友,似乎被潘將軍囚禁,他不是東都人,也不是樑王部下,希望寧王能將他釋放?!?

寧抱關看向郭時風。

郭時風道:“叫昌言之,是徐先生的隨從?!?

“你將隨從認作朋友?”寧抱關不解地問。

“他是與我同行的朋友,不是隨從?!?

“徐先生的朋友,想必也是謀士,我倒要見見?!?

徐礎笑道:“讓寧王失望了,他不是謀士,行伍出身,厭倦戰場,隨我一同退隱,所以成爲朋友?!?

“原來是個膽小鬼,昌言之……我有點印象。徐先生不用著急,等我問明白,自會還你這個‘朋友’。郭先生,咱們是等潘楷過來拜見,還是去見他?”

“潘楷頗生疑心,但是已無退路,絕不敢對寧王動武,所以寧王該去見他,安慰其心,也讓城中剩餘的兵民勿生恐懼?!?

“好,那就少帶衛兵,我親自去一趟潘府?!?

寧抱關大步向外走去,郭時風悄悄向徐礎拱手,小聲道:“只有徐先生能勸動寧王,他現在至少不想懲罰逃亡者了?!?

徐礎笑笑。

寧抱關只帶三十餘人前往王府軍營,潘楷所剩部下不多,但也有近千人,單是軍營裡就有四五百人,而且對他極忠誠,可說是一呼百應。

寧抱關絲毫不懼,直入大門,見到潘楷之後,遠遠地大笑,張臂迎上前,給他一個擁抱,大聲道:“東都相別,東都再見,潘將軍雄姿不減,令人欣慰。”

潘楷心中原有不少彆扭,見寧王如此熱情,且不拘禮節,心中大安,一得脫身,立刻跪下,口稱“寧王恕罪”。

寧抱關留下吃筵席,邀請衆多潘家親友參加,他居然認得一多半人,能叫出名字,甚至能說出當初在東都見面時的一些細節。

不到半個時辰,潘家上下全被折服,連潘楷也除去心中最後一點悔意,再不留戀樑王。

徐礎不肯飲酒,中途告退,被人送回大將軍府。

徐礎從未聽到寧抱關傳令,昌言之卻已被釋放,剛剛回來不久,見到徐礎立刻跑來,連連道:“又逃一難?!?

回到房間裡,沒有外人在場,昌言之道:“公子見到寧王了,以爲如何?有資格爭鼎嗎?”

“能將我的吳王身份忘得乾乾淨淨,寧王是第一人?!?

昌言之嘆了口氣,無話可說,心中萬分不願。

第一百七十四章 聖女第一百五十二章 百姓第二百零四章 同勝同敗第四百九十四章 周家第四十一章 怒極第四百八十六章 主使第二百零五章 女心第一百三十章 受迫第一百五十六章 鑰匙第四百四十三章 飢餓第五百三十五章 運氣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襲第十五章 俠士第一百零七章 三句第三百四十二章 偏鋒第四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九十九章 計所無出第四百四十章 順流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使第二百零八章 各行其事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二百七十二章 借住第五百零四章 誤我第五百零九章 送禮第七十九章 奪兵第三十三章 夜訪第三百四十九章 難易第六十六章 偏居之計第四百九十六章 遠勝第九十五章 說客之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五百零八章 各證第四百九十九章 遺命第三百七十九章 人質第五十四章 相惜第四百六十五章 酒王第六十九章 關卡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人第七十三章 晉陽城外第四百八十四章 傾己第三百五十二章 野豬第五百四十三章 護子第四百四十三章 飢餓第一百零九章 勸王第三百二十六章 擊球第四百零一章 黴運第三百二十二章 強援第三百六十一章 單于第二百二十三章 護軍第四百五十九章 狩獵第二百四十章 報仇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城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貼符第四百二十六章 苦藥第一百六十一章 闖宮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輸第一百章 新朝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戰練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合營第二百八十七章 惹禍第一百零三章 起名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禮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二百章 絞痛第一百三十五章 合營第二百一十章 送死第九十七章 吳士第二百七十一章 入土第一百六十三章 顛倒第五百五十章 文武第五十六章 悲喜第一百七十九章 守門第二百五十二章 將來第一百七十四章 聖女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輸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五百二十九章 去意第六十八章 送別第五百一十五章 斷鏈第四十一章 怒極第三百三十六章 答酒第五百二十七章 險計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難第三百八十章 真假伏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貪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事第四百二十五章 入漢第四百一十六章 變臉第三百三十七章 登閣第十六章 見微第一百六十三章 顛倒第四百九十四章 周家第九十章 爭財第四百零八章 餘糧第二百一十二章 終於第四百四十七章 南使第四百二十七章 六兄第十七章 故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臉面
第一百七十四章 聖女第一百五十二章 百姓第二百零四章 同勝同敗第四百九十四章 周家第四十一章 怒極第四百八十六章 主使第二百零五章 女心第一百三十章 受迫第一百五十六章 鑰匙第四百四十三章 飢餓第五百三十五章 運氣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襲第十五章 俠士第一百零七章 三句第三百四十二章 偏鋒第四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九十九章 計所無出第四百四十章 順流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使第二百零八章 各行其事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二百七十二章 借住第五百零四章 誤我第五百零九章 送禮第七十九章 奪兵第三十三章 夜訪第三百四十九章 難易第六十六章 偏居之計第四百九十六章 遠勝第九十五章 說客之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五百零八章 各證第四百九十九章 遺命第三百七十九章 人質第五十四章 相惜第四百六十五章 酒王第六十九章 關卡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人第七十三章 晉陽城外第四百八十四章 傾己第三百五十二章 野豬第五百四十三章 護子第四百四十三章 飢餓第一百零九章 勸王第三百二十六章 擊球第四百零一章 黴運第三百二十二章 強援第三百六十一章 單于第二百二十三章 護軍第四百五十九章 狩獵第二百四十章 報仇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城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貼符第四百二十六章 苦藥第一百六十一章 闖宮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輸第一百章 新朝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戰練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合營第二百八十七章 惹禍第一百零三章 起名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禮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二百章 絞痛第一百三十五章 合營第二百一十章 送死第九十七章 吳士第二百七十一章 入土第一百六十三章 顛倒第五百五十章 文武第五十六章 悲喜第一百七十九章 守門第二百五十二章 將來第一百七十四章 聖女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輸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五百二十九章 去意第六十八章 送別第五百一十五章 斷鏈第四十一章 怒極第三百三十六章 答酒第五百二十七章 險計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難第三百八十章 真假伏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貪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事第四百二十五章 入漢第四百一十六章 變臉第三百三十七章 登閣第十六章 見微第一百六十三章 顛倒第四百九十四章 周家第九十章 爭財第四百零八章 餘糧第二百一十二章 終於第四百四十七章 南使第四百二十七章 六兄第十七章 故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臉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湛江市| 南澳县| 常德市| 巴林左旗| 临汾市| 侯马市| 平利县| 石嘴山市| 黎城县| 个旧市| 乐清市| 阳原县| 渝北区| 沂南县| 怀来县| 涟水县| 苍溪县| 保亭| 襄汾县| 安丘市| 天峻县| 乳源| 泾源县| 滦平县| 蓬安县| 即墨市| 额尔古纳市| 祁东县| 容城县| 名山县| 葵青区| 上蔡县| 和平区| 崇州市| 高邑县| 宜兴市| 来宾市| 舟曲县| 外汇| 资溪县| 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