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二十九章 去意

只有兩名兵卒還願意跟隨譚無謂,其他人太累了,寧願留在前途未卜的降世軍營地裡。

徐礎追上來時,這三人已經駛出十餘里,正停在一處路口辨認方向。

徐礎也只帶領兩人,一個是宋五手,一個是麻金。

譚無謂聽到馬蹄聲響,向兩名兵卒笑道:“四弟追我來了。”

“譚將軍要留下嗎?”一兵問道。

譚無謂嘆了口氣,沒有回答。

徐礎馳到近前,一路跑得太快,已是氣喘吁吁,“二哥怎麼不打聲招呼就走?”

“省些時間,也免去尷尬,四弟這一追來,令我前功盡棄。”

“我有辦法說服尹大人和金聖女……”

“不必了,金聖女我已見過,是位女中豪傑,但不是能夠平定天下的英雄,至於尹大人,差得更遠,我便是留下,也不過多打一場勝仗,終非長久之計。”

“二哥當初爲何而來?”

“唉,早說過,我當時是意氣用事,如今後悔莫及,本以爲降世軍敢於襲擊塞外諸部,或有英雄在此主持大局,現在看來是我想得太多。沒什麼說的,我還是繞回幷州,去向晉王請罪吧,或許還能再蒙收留。”

“二哥亦是天下英雄,何不留下自己稱王?”

“哈哈,我有自知之明,金聖女與尹大人各自深得軍心,我便是率兵連戰連勝,也爭不過這兩人,勉強稱王,反而受害。四弟追來,足感大義,但我不會留下。四弟若是有心,就按我的計策打這一戰,如何鼓舞士氣,四弟自己想辦法吧。”

“二哥實在要走,我不勉強,請讓我送二哥一程。”

“不必。”譚無謂四處看了看,“你認得路嗎?”

“二哥要順原路回幷州?”

“嗯,來時記得挺清楚,再走時卻想不起來,主要還是天黑。”

“我也不認路……二哥能借一步說話嗎?”

兩人跳下馬,走出一段距離,徐礎輕聲道:“晉王爲人驕而多疑,若是步步順遂,或能重用二哥,如今接連受挫,困於幷州不得一展大志,勢必無法信用他人。二哥遁走,已無可能獲得原諒,爲何非要回去受辱呢?”

譚無謂長嘆一聲,“四弟說得沒錯,可我無處可去啊。沒準晉王已經擊敗樑王奪回幷州,他一高興,我還有機會重獲任用。”

“我推薦二哥一個去處,路途可能更加難行,此人也尚未顯露崢嶸,但是放眼天下,或許只有他能讓二哥盡展才華。”

譚無謂想了一會,“若論打仗,四弟不如我,或論看人,我承認自己不如四弟,可是……四弟先說這人是哪位英雄?”

“荊州宋取竹。”

“誰?”

“本是襄陽豪傑,人稱‘宋千手’。”

“哦,確有耳聞,他也稱王了?”

“稱過楚王,後來放棄,如今是寧王麾下將軍,但是獨當一面,奉命南討湘、廣,我離開益州時,他剛剛奪下荊州夷陵城。”

“他能平定天下?”

“我不敢保證,但是我相信他能重用二哥。”

“他有兵多少?”

“大軍被派去湘、廣,他身邊留兵數千,如今可能會更多些。”徐礎沒有撒謊。

“這麼少。”譚無謂十分失望。

“豪傑兵多者,唯有賀榮、寧王、盛氏、益州四家,二哥可有投奔之人?”

譚無謂笑道:“四弟看中之人,終不會久困於淺池之中,我去看看也無妨。唉,從這裡去往夷陵,道路更不好走。”

徐礎從懷中取出兩封信,“二哥帶上,或許能有幫助,一封信給猛軍將軍,請他派人送二哥行徑涼州,一封信送給益州鐵大將軍,請他送二哥前往荊州。”

“原來四弟追我之前就已經想好了。”譚無謂接過書信,“宋取竹呢?不需要書信推薦?”

“我派一名隨從與二哥同行,他名叫宋五手,是宋將軍的侄兒,由他引見,不需要書信。二哥到了益州,不要說自己要去投奔宋將軍,只說要去見寧王。”

“明白。嘿,宋千手的侄兒宋五手——宋家親族很龐大嗎?”

“或許吧。”徐礎笑道,與譚無謂走回馬前,向宋五手道:“又要辛苦宋將軍了。”

宋五手已經提前知情,笑道:“能回荊州,多辛苦也心甘情願,徐先生和麻兄留在這裡,纔是真辛苦。”

麻金雖然也是外來之人,卻已打聽出大致的路徑,指道:“這邊去涼州。”

譚無謂翻身上馬,又嘆一聲,“我此去前途難料,四弟留在這裡福禍未知——唯願它日相見,你我二人還能笑談今日。告辭。”

“告辭,恕不遠送。”

徐礎目送譚無謂一行遠去,上馬與麻金趕回營地。

一去一回,天已經大亮,徐礎來不及休息,立刻前去探望張釋清。

守門的女兵一看到徐礎就道:“還好你回來了,我們都說……快進去吧,就等你救公主一命呢。”

張釋清卻沒有女兵說得那麼誇張,已經能夠靠著枕頭稍稍坐起來一些,見到徐礎立刻露出笑容,“我就知道你不會逃走。”

“我去追一位‘逃走’的將軍。”

“什麼人值得你親自去追?”

“就是那個譚無謂。”

張釋清更加驚訝,“你還真是將他當成一個人物,追回來了?”

“他去意已決,我也勸不回來。”

張釋清笑道:“連你都勸不回來的人,必有獨特之處,你跟我詳細說說。”

徐礎坐下,一邊陪張釋清吃早飯,一邊講述自己與譚無謂相識的經過。

張釋清聽得津津有味,不停地追問,連晉王和劉有終的事情也不放過,最後笑道:“你們這四個結拜兄弟個個虛情假意,還如我與張釋笙更親密些。”

“不如。”徐礎笑道,“晉王當初若能成功奪下東都,我們的友情會更深厚一些。”

“晉王真的弒父嗎?”

“我沒看到,不敢論說真假。”

張釋清嘆了口氣,在徐礎的幫助下稍稍挪動一下,面露痛楚,然後長出一口氣,又嘆一聲,“書上的英雄都是假的,世上只有梟雄、奸雄。”

“想要平定天下,每一步都要經歷艱難險阻,對他們就不要太苛求了吧。”

張釋清嗯了一聲,“我問件事,你別生氣。”

“我不生氣。”

張釋清想了一會,“你爲什麼對萬物帝那麼苛求呢?”

徐礎沒料到她會問這件事,不由得一愣,發現還真是難以回答。

“你不用解釋,仔細想來,即便是以最不苛求的目光來看,萬物帝也做得過頭,他若不亡,天下只會更亂。”

“或許我就是急於看到天下大亂吧。”徐礎笑道。

一名女兵進來,“徐先生,尹將軍求見。”

張釋清道:“你去吧,我已經好多了,不用你總守在這裡。”

徐礎告辭。

尹甫聽說了譚無謂的離去,“這位譚將軍好沒耐心,一言不合說走就走。”

“這裡也的確沒有他的用武之地。”

“既然要走,強留無益。但我回去之後仔細想了一陣,又向軍中將領旁敲側擊,大家似乎不是那麼害怕賀榮人,譚無謂的虛張聲勢之計,或許真能成功,可他一走……”

“尹大人若有這個膽量,無需譚無謂在此調兵遣將。”

“唉,我不怕賀榮人,我怕益州人。”

“尹大人此話怎講?”

“敗給賀榮人,不過一死而已,我離開鄴城時,就沒抱著僥倖之心,可是跟我的益州將士有何罪過,非要陪我送死?此軍若亡,我便是死後,也沒臉面對益州父老。”

“我還以爲尹大人早已勘破名實。”

“哈哈,我亦自以爲勘破,事到臨頭,還是瞻前顧後。怪不得範先生至死不肯出仕,怪不得他在最後幾年看重徐先生這樣的人,總說我們爲名所困。”

“尹大人可能下定決心?”

尹甫看得明白,真要做的時候,還是猶豫,思忖多時,開口道:“如果金聖女同意此計,我不會反對。”

“有尹大人這句話,足矣。”

尹甫年事已高,又沒有爭奪天下的野心,終究不能擔負大任。

次日下午,楊猛軍回來,薛金搖卻沒有隨同,聲稱自己還要深入涼州,傳令降世軍由楊猛軍代管。

楊猛軍先是援助降世軍與益州軍,後又持續提供糧草,恩情頗重,由他代管全軍,沒人反對,只是奇怪金聖女居然不用自己的丈夫徐礎。

徐礎更不會反對,請來尹甫,與楊猛軍深談,直說到二更廳右,楊猛軍才做出決定:“長痛不如短痛,與賀榮人早晚有一場決戰,就是這回吧。徐先生幹嘛要放譚將軍離開?留他指揮全軍豈不甚好?”

“譚無謂去意不可挽回,何況他是外人,初來乍到,難以服衆,即便他在,也只是出謀劃策而已,能統全軍者,非猛軍將軍莫屬。”

楊猛軍稍一猶豫,隨即慨然道:“此地臨近涼州,我有地主之責,又得尹大人與徐先生看重——義不容辭。”

三人聊到深夜,尹甫告辭,楊猛軍與徐礎送行,回來之後楊猛軍道:“金聖女有意避讓,請徐先生莫怪。”

“是我來得魯莽,怎會怪她?”

“金聖女讓我轉告徐先生,說信已收到,她……”楊猛軍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雙手遞上。

徐礎接信打開,掃了一眼,面露微笑,“猛軍將軍知道信中的內容?”

楊猛軍搖頭。

徐礎話到嘴邊又改變主意,收起書信,“等打完這一戰再說吧。”

第七十七章 豪賭第五百二十章 入秦第三百七十七章 午時第四百七十章 溫柔第五十二章 送行第一百一十章 嫉妒第七章 循名責實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早第一百五十二章 百姓第二百一十七章 縱虎第二百七十章 送兄第四百八十八章 變臉第一百九十八章 傳話第三百零六章 軍報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五百一十五章 斷鏈第七十九章 奪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要賞第四百八十四章 傾己第三百三十三章 進城第五百零九章 送禮第五百二十四章 莫殺第二百五十五章 肘腋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第四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二百二十三章 護軍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一百五十三章 勸帝第五百三十三章 戰後第一百七十九章 守門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四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九十八章 兵敗第四百零三章 天王第三十二章 薦將第三十五章 迎王第一百七十一章 牆內第四百二十九章 求盟第三百六十五章 英雄兩種第一百五十六章 鑰匙第一百八十七章 搶先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勸叛第五百四十九章 激流第三百一十五章 球藝第三百九十九章 臉面第四百五十九章 狩獵第五百三十六章 衆叛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問第四百八十四章 傾己第三百六十八章 助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家第四百五十五章 讓王第九十五章 說客之城第二十一章 士女第四百二十九章 求盟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防第二百五十六章 罪過第五百零四章 誤我第九十六章 觀望第五百二十八章 支使第五百五十章 文武第二百零四章 同勝同敗第一百六十八章 逼門第四百零一章 黴運第二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八十章 無用之劍第八章 新榜單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步第五百二十四章 莫殺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勸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二十二章 尊貴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師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將第七十八章 識人第二百零六章 送美第五百零三章 遺落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一百四十八章 膽破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四百八十四章 傾己第五百三十五章 運氣第四百零四章 奪位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賣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將第三百五十九章 造勢第五百二十七章 險計第五十四章 相惜第二百五十八章 卸擔第四百二十四章 佞臣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問罪
第七十七章 豪賭第五百二十章 入秦第三百七十七章 午時第四百七十章 溫柔第五十二章 送行第一百一十章 嫉妒第七章 循名責實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早第一百五十二章 百姓第二百一十七章 縱虎第二百七十章 送兄第四百八十八章 變臉第一百九十八章 傳話第三百零六章 軍報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五百一十五章 斷鏈第七十九章 奪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要賞第四百八十四章 傾己第三百三十三章 進城第五百零九章 送禮第五百二十四章 莫殺第二百五十五章 肘腋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第四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二百二十三章 護軍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一百五十三章 勸帝第五百三十三章 戰後第一百七十九章 守門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四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九十八章 兵敗第四百零三章 天王第三十二章 薦將第三十五章 迎王第一百七十一章 牆內第四百二十九章 求盟第三百六十五章 英雄兩種第一百五十六章 鑰匙第一百八十七章 搶先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勸叛第五百四十九章 激流第三百一十五章 球藝第三百九十九章 臉面第四百五十九章 狩獵第五百三十六章 衆叛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問第四百八十四章 傾己第三百六十八章 助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家第四百五十五章 讓王第九十五章 說客之城第二十一章 士女第四百二十九章 求盟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防第二百五十六章 罪過第五百零四章 誤我第九十六章 觀望第五百二十八章 支使第五百五十章 文武第二百零四章 同勝同敗第一百六十八章 逼門第四百零一章 黴運第二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八十章 無用之劍第八章 新榜單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步第五百二十四章 莫殺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勸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二十二章 尊貴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師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將第七十八章 識人第二百零六章 送美第五百零三章 遺落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一百四十八章 膽破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四百八十四章 傾己第五百三十五章 運氣第四百零四章 奪位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賣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將第三百五十九章 造勢第五百二十七章 險計第五十四章 相惜第二百五十八章 卸擔第四百二十四章 佞臣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問罪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财经| 札达县| 民乐县| 肇州县| 响水县| 苍山县| 宜昌市| 罗山县| 望城县| 鹤壁市| 蓬安县| 成都市| 岚皋县| 永州市| 图们市| 延长县| 达尔| 孙吴县| 修文县| 邯郸县| 萨迦县| 湘阴县| 麻阳| 双城市| 紫云| 兴隆县| 梧州市| 蚌埠市| 沛县| 咸宁市| 信宜市| 昌吉市| 焦作市| 东至县| 托里县| 治县。| 临湘市| 嘉善县| 沈阳市| 淮滨县| 巨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