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三章 勸帝

(求訂閱求月票。)

唐爲天緊緊盯著夕陽,餘暉剛一消失,他紮緊腰帶,也不騎馬,帶著一包乾糧悄悄離開,沒告訴任何人,跑出數裡之後,才向東都城裡小聲道:“大都督,你自己小心,你若是真的命大福大,我還給你當衛兵。唉,神棒我帶走了,不知道會不會影響你的福運?”

徐礎趕回營地的時候,唐爲天剛走一小會,已經沒人能追上他,徐礎也不打算追,雖然義軍即將進入東都,他卻不想讓王顛率吳軍趕來相會。

“一個時辰?”寧抱關望著夜色中的城池,“外面的官兵隨時會到,一旦讓城裡人知道援兵將至……那可真是煮熟的鴨子又飛啦!”

“大將軍一生所勝之戰,莫不是事先對敵人瞭若指掌,因此能夠直擊要害,所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一旦知己而不知彼,大將軍就會變得過於謹慎,秦州之戰即是明證。若我猜得沒錯,大將軍雖急行返回東都,數十里外必然停下,派人過來查看情況之後纔敢上前。義軍只要能守住消息,別讓城裡人知曉,東都自會按時投降。”

“你確信他們一個時辰之後真會投降?”

“我以項上人頭擔保。”

寧抱關微微皺眉,“東都果真不降,我要你的人頭又有何用?約定投降的人是誰?”

“費昞。”

“嘿,殺我愛將的時候,他可沒有投降的意思。”

“我曉以大義,勸他以滿城百姓爲重,他才願意獻城。”

“既然如此,又何必等一個時辰?”

“皇帝與太皇太后都已逃走,宮中只剩太后一人,費昞需要些時間勸說太后。”

“東都危在旦夕,他還聽一個女人的命令?”

“城中官多,無旨不敢擅自行事,太后雖是婦人,皇帝與太皇太后不在的時候,她的話就是旨意。”

“怪不得天成會亡,我若是不在,也是手下將軍做主,絕不允許婦人插手。”

徐礎笑笑,沒說什麼。

寧抱關多派斥候,去打探返程官兵的行蹤,“一有消息立刻回來,東都要麼提前投降,要麼我派人硬攻上去。”

徐礎插口道:“義軍的確要做兩手準備,攻城梯要重做一批,不求多,務求穩固。”

寧抱關點頭,“的確,義軍平白損失一員大將。唉,爲什麼大家都說魯寬是你害死的?”

徐礎一愣,“魯將軍自己請纓登城,自己摔下梯子,從頭到尾我沒說過一個字,怎麼會賴到我頭上?”

“好像也跟婦人有關,我沒細聽。”

“哦,魯將軍昨日功勞最著,行軍路上,我將馮菊娘賜予他爲妻,所以……”

寧抱關大笑,“原來如此,婦人都是禍水,若非爲了生兒育女,離得越遠越好。魯寬死了,接下來吳王要小心。”

“不管馮菊娘是不是禍水,我都不會留她在身邊。”

“嗯,吳王雖然年輕,卻能不爲女色所惑,是個真英雄。樑王就差一些,軍中傳言,他對馮氏早有心事……”

徐礎不願聽寧抱關的挑撥,拱手道:“寧王可否借一步說話?”

寧抱關微笑道:“可以。老實說,每次看到你,我都不相信你曾親手殺死萬物帝——沒準萬物帝自己也不相信,所以纔會栽到你手裡。”

徐礎也不辯解,一笑而過,前頭帶路,走到一塊空闊無人的地方。

寧抱關猶豫一下,大步跟上,沒帶衛兵。

徐礎拱手道:“即將奪得東都,寧王進城之後有何打算?”

“我現在只關心後面,不想前面。”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寧王乃一軍主帥,總得想得長遠一些。”

寧抱關微微瞇著雙眼,“讀書人鬼心眼子多,我知道你想說什麼。”

“該是想這件事的時候了。”

寧抱關走開幾步,伸手扶住一根標桿,嘴裡嘖嘖有聲,像是在用舌頭努力剔除牙縫裡的食物殘渣,良久之後,他轉身道:“說吧,讓我聽聽。”

“寧王應當儘快稱帝,以安天下之心。”

“咱們一塊奪下東都,我是吳越王,你是吳王,爲什麼你自己不稱帝,卻要勸我?”

“非我不願,實不能也。寧王起兵秦州,深得降世軍將士愛戴,稱帝之後,縱有人不滿,以寧王之雄韜偉略,麾下兵多將廣,自能守住帝位。我稱王不過寥寥數日,麾下將士盡是荊州與江東人,與我交情尚淺。我之稱王,雖得其名,未得其實,因此只能自稱執政王,如何敢於稱帝?今日稱帝,明日殞身,於我有何好處?”

“嘿,誰稱帝誰就是大家的目標,降世王第一個不會同意,晉王更不會奉我爲主,你怕殞身,我也怕。”

“寧王若是因懼而不稱帝,我沒什麼可說的。東都人今晚獻城給義軍,我與寧王明日獻城給降世王、晉王便是。”

“慢著,你再多說一點。”

“寧王稱帝有三大便利:一則東都城池完好,以寧王之兵,藉助城中百姓、糧草,堅守數月不成問題,降世王與晉王糧草將盡,入春之前,不得不退兵,是戰是和,皆由寧王決斷;二則諸王當中,寧王威望最高,義軍投奔者必然前後相繼,降世王、晉王不待糧盡,就得退兵;三則四方擾亂,先稱帝者必得人心,寧王若能大赦天下,九州過半郡縣可傳檄而定,大勢一成,天下再無敵手。”

“你說三大便利,我說三大不利吧:第一,我部中精銳借給了晉王,帶來的將士大都是樑、晉二王借給你的人,我用著不順手;第二,論威望,我不如降世王,秦州人的確敬佩我,願意當我的部下,可是若說到稱帝,他們還是會支持降世王;第三,天成皇帝跑了,有他活著一日,我怎麼著也是個假皇帝,得什麼人心?”

徐礎笑道:“三大不利皆可轉爲便利。寧王騎兵雖借與晉王,領兵者仍是寧王親信,以羅漢奇之忠,必然帶兵進城與寧王匯合,至於咱們帶來的樑、晉將士,進城之後許以重利,可令他們不再思念舊主。降世王威望雖高,但是假借神力,手裡有一根殺皇滅帝棒,如何能稱皇帝?寧王可稍加辭色,奉降世王爲活佛,反而更得秦州人歡心。天成皇帝還活著,對寧王是威脅,對其他各支義軍同樣也是威脅,以討伐皇帝爲名號,寧王正可合併義軍,擴大勢力。”

寧抱關輕輕搖頭,“你等我再想想,這件事不可草率。已經說好了,東都歸降世王,我去江東……你小子不是騙我留在東都,自己去江東紮根吧?”

“寧王若是稱帝,我自當留下輔佐,以求從龍之功,就算要去江東,也是天下平定之後,寧王許我去江東。”

“嘿嘿,天下平定,說得倒是好聽。”寧抱關臉上露出笑意,慢慢地,笑意隱去,“不行。”

“寧王還有什麼憂慮?”

“稱帝這種事,你一個人勸我沒用,什麼時候羅漢奇也來勸我,諸將都覺得我該當皇帝的時候,時機纔算成熟。”

“寧王想等時機成熟,別人卻未必肯等。諸王皆入東都之後,必有一場爭奪。”

“晉王和樑王想殺我,對吧?”

“這話我不敢說。”

“不用裝了,你肯定知情,那兩人怎麼可能不拉攏你?晉王是個聰明人,可樑王沉不住氣,最近幾天每次見我時,神情都不對勁兒,但他沒膽子殺我,必要投靠晉王,而你,終歸要跟我奪江東。”

寧抱關握住刀柄,冷冷地盯著徐礎,沒注意到自己的一名衛兵站在遠處,欲進不進。

“我想要江東,卻不一定非要與寧王爭奪,寧王若得天下九州,何必在乎東南一角?”

寧王冷笑,鬆開刀柄,“我暫且信你一次,但談話到此爲止,稱不稱帝、何時稱帝,是我的事,我一個人做主,用不著別人攛掇。”

“只有稱帝的野心可不夠,寧王若想讓天下人奉你爲新主,需早早做出表率。”

“什麼表率?”

“善待東都士民,以籠絡天下人心。”

“嗯?”寧抱關露出一絲疑惑,“那我拿什麼善待手下將士?大家等著分東西呢。”

“東都權貴逃得倉促,留下金銀財寶無數,足夠用來分賞將士。”

“諸王若是都進城,可就不夠了。”

“所以我才勸寧王獨佔東都,而不是與諸王分享。”

寧抱關越發疑惑,“你這是怎麼回事?突然對我說這些話,這可不像……過來!”寧抱關喝道,終於看到那名衛兵。

衛兵匆匆跑來,“寧王,探子有信兒……”

“官兵來了?”寧抱關最在意這件事。

“沒有,還沒看到,可探子發現一件怪事。”

“什麼怪事?”

“城裡的人好像在大批逃亡。”

“往哪逃?”

“除了咱們對著的城門,各個方向都有人往外跑,據說南邊最多……”

寧抱關怒視徐礎,“你敢騙我!”

“我不敢騙寧王,所言皆是真心,請寧王三思。”

“三思個屁,我……”寧抱關罵了幾句髒話,拔出刀,惡狠狠地盯著徐礎,突然轉身走開,大聲道:“進城,所有人立刻進城。”

幾步之後,他向衛兵道:“帶上吳王,不錯眼地盯著,他若跑了,你拿命來還!”

徐礎望向東都,喃喃道:“費大人,這是我的回答。”

第四百六十五章 酒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魔女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二百七十三章 弔唁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三百四十八章 心動第三百五十五章 冊封第四百七十八章 病癒第三百九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四十三章 力行第三百二十二章 問答第一百八十六章 時機第五十三章 匕首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王第五十六章 悲喜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四百三十三章 立斷第五百三十八章 動身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四十章 拒婚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心動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第一百五十五章 臨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換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差第百一十一章 草堆第三百一十五章 球藝第二十一章 士女第九十三章 識人有術第四百七十三章 勸叛第五百三十四章 生機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禮第四百八十四章 傾己第四百六十五章 酒王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主第二百六十三章 泥路第四百五十六章 城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選將第三百四十七章 糾錯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任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割第四百七十二章 監視第九十五章 說客之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懸賞第二百九十四章 故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勸誘第五百一十章 比武第三百四十章 扣押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差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己第二百一十九章 懸賞第四百二十五章 入漢第一百七十四章 聖女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三百八十六章 良藥第二百零九章 降世第三百三十三章 進城第五百二十六章 缺將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六十三章 重入宮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將帥第五百一十四章 失策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門第六十七章 活路第十八章 備招第四十六章 酒殺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人之請第三百二十二章 問答第二百七十八章 逆徒第二百八十六章 或輸或贏第三百三十五章 問策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一百五十章 城裡城外第二百六十五章 贈言第三百六十九章 兩計第三百七十六章 要賞第五十四章 相惜第三十二章 薦將第三百九十九章 臉面第二百五十九章 訣別第四百四十三章 飢餓第一百零三章 起名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將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認第四百九十八章 借計第四十一章 怒極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行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燒第四百八十八章 變臉第一百六十七章 困計第四百七十一章 贈禮第二百八十章 菊妖第一百九十六章 互猜第五十六章 悲喜第四百四十七章 南使第三百三十三章 進城
第四百六十五章 酒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魔女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二百七十三章 弔唁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三百四十八章 心動第三百五十五章 冊封第四百七十八章 病癒第三百九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四十三章 力行第三百二十二章 問答第一百八十六章 時機第五十三章 匕首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王第五十六章 悲喜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四百三十三章 立斷第五百三十八章 動身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四十章 拒婚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心動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第一百五十五章 臨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換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差第百一十一章 草堆第三百一十五章 球藝第二十一章 士女第九十三章 識人有術第四百七十三章 勸叛第五百三十四章 生機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禮第四百八十四章 傾己第四百六十五章 酒王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主第二百六十三章 泥路第四百五十六章 城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選將第三百四十七章 糾錯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任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割第四百七十二章 監視第九十五章 說客之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懸賞第二百九十四章 故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勸誘第五百一十章 比武第三百四十章 扣押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差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己第二百一十九章 懸賞第四百二十五章 入漢第一百七十四章 聖女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三百八十六章 良藥第二百零九章 降世第三百三十三章 進城第五百二十六章 缺將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六十三章 重入宮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將帥第五百一十四章 失策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門第六十七章 活路第十八章 備招第四十六章 酒殺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人之請第三百二十二章 問答第二百七十八章 逆徒第二百八十六章 或輸或贏第三百三十五章 問策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一百五十章 城裡城外第二百六十五章 贈言第三百六十九章 兩計第三百七十六章 要賞第五十四章 相惜第三十二章 薦將第三百九十九章 臉面第二百五十九章 訣別第四百四十三章 飢餓第一百零三章 起名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將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認第四百九十八章 借計第四十一章 怒極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行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燒第四百八十八章 變臉第一百六十七章 困計第四百七十一章 贈禮第二百八十章 菊妖第一百九十六章 互猜第五十六章 悲喜第四百四十七章 南使第三百三十三章 進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里| 长治市| 十堰市| 建始县| 疏附县| 望奎县| 浦县| 丹江口市| 韶关市| 富蕴县| 镇原县| 长垣县| 乐亭县| 湘乡市| 宜城市| 儋州市| 上饶县| 龙岩市| 宁蒗| 广宗县| 武乡县| 德兴市| 邵武市| 东安县| 赤峰市| 廉江市| 弥渡县| 张北县| 亳州市| 昌宁县| 琼中| 乌拉特中旗| 建湖县| 宜章县| 蒲江县| 揭阳市| 凤山县| 柘城县| 榆中县| 石嘴山市| 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