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五章 贈言

真的見到吳王,劉有終反而無話可說。

兩人在城外見面,路面泥濘,各自騎在馬上,互相拱手、寒暄,吳王沒有隨從,劉有終帶來的人站在遠處,孟津的哨兵離得更遠,竊竊私語,關於吳王的傳言與劉相士的神奇結合在一起,令這場會面充滿神秘色彩。

對徐礎來說,這次會面毫無特別之處,只是省卻他一次奔波,“真巧,我正要去拜見晉王。”

劉有終仔細端詳吳王,笑道:“晉王也一直想念吳王,每天都要念叨幾句,說是不能當面感謝吳王的送行之恩,殊爲遺憾。”

“晉王當時將一支冀州軍誑入城內,中了埋伏,令我軍大勝,足夠補償送行之舉。”

“哈哈。”劉有終大笑,一點不覺得臉紅,“小意思。聽說吳王在那之後連戰連勝,可謂是天下無敵,要不了多久,就能平定河南諸州,晉王在幷州虛席以待……”

“我不做吳王了。”徐礎打斷道。

“吳王……要稱帝?可喜可賀,晉王必定第一個奉表稱臣。”

“劉先生想必已經聽說,我捨棄王號,從此以後,只是布衣徐礎。”

劉有終露出驚詫至極的神情,“是有傳言,可我以爲是誰編造的謊言,吳王……不是在跟我開玩笑吧?”

“這種事情怎麼開得了玩笑,你瞧我現在孤身一人,除了兩匹馬,再無隨從,就該知道傳言不虛。”

劉有終乾笑兩聲,“吳王做事……很難揣度。”

“能稱一聲‘徐公子’,足感真情。”

兩人曾經結拜,這時誰也不提此事,劉有終道:“徐公子……隨我去見晉王?”

“不必了,煩請劉先生替我帶句話給晉王。”

“好,徐公子請說。”

“告訴晉王:譚無謂乃是奇人,若能用之,必有厚報,若不能用之,該殺就殺,斷不可長久置於賤位,招置後患。”

劉有終一愣,他向來不喜歡譚無謂,對此人的生死毫不關心,可晉王與徐礎都認爲譚無謂有大將之才,如今卻是徐礎建議晉王“該殺就殺”,令他深感意外。

與吳王退位相比,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意外,劉有終笑道:“一定帶到。徐公子既然去掉王號,何不去晉陽暫住,晉陽雖小,倒還堅固,能保徐公子平安。”

“以後或許會去,現在不急,我還要去一趟鄴城。”

“鄴城?冀州人對你可是恨之入骨。”

“無妨,我救了湘東王一命,放他回冀州,鄴城應該念這份人情吧?”

劉有終點點頭,“徐公子去鄴城,是要避難,還是……另有所圖?”

“難說,要看鄴城的態度。”徐礎想了一會,似乎還有後話,卻突然拱手,“告辭,日後再見,我與劉先生把酒長談。”

“一定。”劉有終也急著回去。

“劉先生通天地、知始終,臨別可有真言相贈?”

“夜路難行,徐公子孤身一人,千萬小心。”劉有終沒有炫耀神通,給出一句普通的提醒,調頭與隨從匯合,疾馳而去。

劉有終奔西,徐礎向東,緩緩而行,數十名孟津士兵不遠不近地跟在後面。

走出數裡之後,徐礎勒馬,轉身道:“不勞相送,諸位請回。”

哨兵們互相看看,頭目大聲道:“吳王要走,我們今後應該跟誰?”

“你們是樑兵?”

“我們從前是降世軍,後來被分到樑王帳下,但我們沒跟他一塊殺害降世王。聽說降世軍西去,要回秦州,我們也有點心動。猶豫難決,請吳王示下。”

“劉相士做何建議?”徐礎猜這些人肯定問過劉有終。

“他讓我們不要南下,說南邊有禍。”

“你們可有家眷留在東都?”

“一些人有,一些人沒有,親人早死光了。”

“有家眷的留在孟津,等候樑王安排,沒家眷的去投奔晉王,請代我給晉王問好。”

“不回秦州嗎?”

“你們說自己沒參與殺害降世王,西行的降世軍未必相信,與其費力解釋,不如另投他人。”

衆哨兵點頭,覺得吳王所言有理。

“多謝吳王,你幫了我們一個大忙,無論怎樣,你在我們眼裡總是吳王。”

徐礎笑著拱手還禮,調頭繼續前行,這回沒人再跟隨。

另一頭,劉有終快馬加鞭,半夜前回到晉營,匆匆來見晉王,一進帳篷就道:“是真的!是真的!”

沈耽起身,示意會談的幾名將領先退下,“吳王果真退位?”

劉有終喘了幾下,點頭道:“是真的,我見到吳王了,他一個人要去鄴城。”

“你見到吳王本人?”

“對,在孟津城外,他正好也在,孤身一人,本來要見晉王,遇見我之後,他改去鄴城,讓我給晉王帶幾句話。”

“說什麼?”

“說晉王能用譚無謂就用,不能用要早早除掉,否則的話,會成大患。”

沈耽也是一愣,“吳王與譚無謂情深意重,怎麼會說出這種話?”

“譚無謂逃回晉王這邊,徐礎大概心中惱火,所以……”

“你叫他‘徐礎’?”

“他自己要求的,他說自己不做吳王,只是布衣徐礎。”

“嘿。你說他孤身一人?”

“對,一人兩馬,晉王現在發兵去攻打東都,還來得及,能夠搶在冀州和荊州前頭。”

沈耽卻不著急了,嘆息一聲,“劉先生應該將吳王帶來。”

“我也想,可他不願意,孟津上千士兵守在旁邊,我沒辦法……”劉有終隨口將兵力誇大幾十倍,一點也不心虛。

“他的確往鄴城去?”

“這個……我急著回來,沒看到,但他確實這麼說,應該沒必要撒謊。”

沈耽立刻叫進來一名將領,命他帶一百兵卒,繞開孟津守衛,往東去追吳王,“活著帶回來最好,吳王若是實在不願意——隨你處置,總之要帶回來。”

將領遵命而去。

劉有終沒想明白,“搶先奪取東都纔是當務之急,徐礎既已退位,何必……”

沈耽冷笑一聲,“吳王怎會平白無故退位?又怎會平白無故去鄴城?必然是東都已成燙手山芋,誰握在手裡,誰將深受其害。至於鄴城,吳王暗中投靠,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劉有終恍然大悟,“晉王想得周全,可那次冀州軍大敗……”

“鄴城的主事者是誰?”

“太皇太后、湘東王、濟北王,據說還有一個歡顏郡主,頗受三人重視,對她言聽計從。”

“冀州軍又是誰的?”

“原屬皇甫家,後來被王鐵眉……我明白了,王鐵眉乃一員邊將,卻成爲兵主。鄴城擔心養虎爲患,所以要他的兵將,不要他本人——這一招真夠狠的。如此說來,徐礎其實一直在爲鄴城做事,那他幹嘛不將東都交給鄴城?”

“東都必然發生了什麼事,令吳王不能爲所欲爲。”

劉有終慨然道:“我再走一趟,這回直去東都,必要打探明白,再回來見晉王。”

沈耽笑道:“沒有劉先生,我真是不知該怎麼辦,如失手足。”

“不能替晉王衝鋒陷陣,乃我一大遺憾,跑跑腿總是可以的。請晉王等我消息,來回不過三天。”

“辛苦劉先生。今日已晚,劉先生先去休息,明早出發不遲。”

劉有終年紀大,經不起連夜折騰,的確需要休息一會,拱手告辭,提醒道:“譚無謂……”

“若對吳王的話太當真,就是中計了。”

劉有終沒再說什麼,回到自己帳篷裡,進去之後只見裡面燭火通明,暖如盛夏,兩名衣裳單薄的女子正在牀上閒聊,一見他就露出媚笑。

劉有終認得其中一人是自己還沒來得及享用的美人,另一女卻是陌生,容貌更加豔麗,笑容也更加嫵媚。

“這是……誰將你送來的?”劉有終一邊脫衣一邊問道。

“晉王命我好好服侍劉先生。”

劉有終狂喜,“知我者,晉王也,跟隨這樣的主公,夫復何求?徐礎自廢手腳,終究不成大事……”

沈耽安撫好劉有終,命人喚來譚無謂,對吳王的話,他做不到無動於衷。

譚無謂半夜被喚來,心中高興,“晉王決定了?我只需一萬人……”

“吳王的確退位,但我不打算攻打東都。”

“爲什麼?”

“譚將軍一向心志高遠,多想一想,不必執著於東都一城。”

“拿下東都,就能佔據整個洛州……”譚無謂還是想了一想,“賀榮部?”

“嗯,賀榮部是借來的兵,而且是鄴城幫忙借來的兵,晉軍現在攻取東都,功勞必須分給賀榮部,轉而落入鄴城手中,晉軍白忙一場。”

“賀榮部會那麼忠於鄴城嗎?”

“若非如此,吳王會孤身一人前去投奔鄴城?唉,我姐夫周元賓世代與賀榮部交往,竟然不如濟北王之子的一次聯姻。”

“我常在吳王身邊,聽到一些事情,鄴城的主意似乎都是歡顏郡主所爲。”

“嗯,當然是她,一直是她。寧王好色也就算了,吳王竟然也……真是想不到。”

譚無謂點頭。

沈耽看向譚無謂,“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我要回晉陽,軍中幾萬賀榮部騎兵卻不知該如何處置,譚將軍可有主意?”

“讓他們去攻打東都吧,打下來,晉王分功,打不下來,損失也是他們。”

“此計甚妙。”沈耽笑道,“賀榮部兵將桀驁難馴,不知譚將軍可願代我掌兵?”

“願意。”譚無謂大喜。

“好,明日譚將軍帶兵南下,我領軍北返——歡顏郡主和吳王皆是詭計多端之人,越是吸引大家來東都,我越要回晉陽。”

“晉王想得周全。”

沈耽點下頭,到底是該重用還是殺死譚無謂,藉助這次掌兵,可以做出決斷。

“我已派人去追吳王,或許能將他追回來。”沈耽隨口道,要看譚無謂的反應。

譚無謂微微一愣,“吳王既已退位,當無威脅……晉王做主,我去攻取東都,縱不能將它留下,也要藉此機會爲晉王爭取幾座城池,以做補償。”

“全仗譚將軍。”

“吳王……可以活著帶回來吧?”

“難說。”

譚無謂神情一暗,沈耽心中一動。

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己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燒第二百零三章 謀端百出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論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二百九十九章 誘殺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十七章 故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拒用第五百一十七章 不殺第四百二十四章 佞臣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鋒第一百六十一章 闖宮第五百四十二章 帝夢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術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留第七十三章 晉陽城外第七十七章 豪賭第四百七十三章 勸叛第五百三十四章 生機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情第三百四十五章 把握第二十五章 強諫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爭第四百一十七章 神馳第六章 醉不休第二百三十七章 心願第二百九十章 踏青第一百五十四章 肥肉第十七章 故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敬意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七十一章 新王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輸第三百零一章 指點第三十章 空言第五百三十七章 勸離第四百七十章 溫柔第十八章 備招第一百九十八章 傳話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一百二十七章 連勝第二百七十八章 逆徒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都第四百三十章 示威第一百六十八章 逼門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勢第一章 名實第一百六十三章 顛倒第二百二十八章 父子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主第二百八十四章 次問第二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門第三百二十三章 養虎第一百九十六章 互猜第四百零五章 誤傷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王第九章 奠第一百二十八章 諸王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百一十一章 草堆第九十一章 較量第二百八十四章 次問第一百六十七章 困計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惹禍第十七章 故人第七十七章 豪賭第二百零五章 女心第二百五十八章 卸擔第三百六十三章 再思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一百七十八章 貪心第五百一十八章 兄弟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倪第四十二章 禮物第一百八十二章 取代第四百八十四章 傾己第二百九十七章 鑿缺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三百零九章 上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立威第一百四十二章 立威第三十四章 舞槊第三百零九章 上策第二百六十一章 離營第一百五十三章 勸帝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信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試第七十六章 犯人第二十二章 尊貴第二百四十七章 驚夢第一百三十五章 合營第二百零五章 女心第四十六章 酒殺第四百五十三章 珠印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第五百五十二章 寵妃
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己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燒第二百零三章 謀端百出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論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二百九十九章 誘殺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十七章 故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拒用第五百一十七章 不殺第四百二十四章 佞臣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鋒第一百六十一章 闖宮第五百四十二章 帝夢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術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留第七十三章 晉陽城外第七十七章 豪賭第四百七十三章 勸叛第五百三十四章 生機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情第三百四十五章 把握第二十五章 強諫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爭第四百一十七章 神馳第六章 醉不休第二百三十七章 心願第二百九十章 踏青第一百五十四章 肥肉第十七章 故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敬意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七十一章 新王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輸第三百零一章 指點第三十章 空言第五百三十七章 勸離第四百七十章 溫柔第十八章 備招第一百九十八章 傳話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一百二十七章 連勝第二百七十八章 逆徒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都第四百三十章 示威第一百六十八章 逼門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勢第一章 名實第一百六十三章 顛倒第二百二十八章 父子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主第二百八十四章 次問第二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門第三百二十三章 養虎第一百九十六章 互猜第四百零五章 誤傷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王第九章 奠第一百二十八章 諸王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百一十一章 草堆第九十一章 較量第二百八十四章 次問第一百六十七章 困計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惹禍第十七章 故人第七十七章 豪賭第二百零五章 女心第二百五十八章 卸擔第三百六十三章 再思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一百七十八章 貪心第五百一十八章 兄弟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倪第四十二章 禮物第一百八十二章 取代第四百八十四章 傾己第二百九十七章 鑿缺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三百零九章 上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立威第一百四十二章 立威第三十四章 舞槊第三百零九章 上策第二百六十一章 離營第一百五十三章 勸帝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信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試第七十六章 犯人第二十二章 尊貴第二百四十七章 驚夢第一百三十五章 合營第二百零五章 女心第四十六章 酒殺第四百五十三章 珠印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第五百五十二章 寵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园市| 盐山县| 分宜县| 邛崃市| 醴陵市| 依安县| 澎湖县| 砚山县| 淮阳县| 平罗县| 增城市| 文化| 肥西县| 泸州市| 蓬安县| 武隆县| 邯郸县| 宝清县| 逊克县| 嘉义市| 北辰区| 古田县| 新乡市| 柳州市| 田林县| 商丘市| 华安县| 乐安县| 金华市| 锦州市| 平乡县| 如东县| 海城市| 剑川县| 伊川县| 乌拉特后旗| 黄大仙区| 通城县| 龙胜| 花垣县|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