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章 奠

(求收藏求推薦)

老僕正在打掃庭院,偶爾駐足傾聽對面大將軍府裡的聲音,其實聽不到什麼,只能想象,想象車水馬龍,送禮的客人從前院一直排到街口,想象錢帛堆得像山一樣高,賓主個個挺著大肚子,臉上滿是油膩的笑容……

“同樣是親生的兒子,差別真大啊。”老僕感慨萬千,低頭看看自己的粗布衣裳,“我也是瞎操心,晚上去玩一把,將這些天輸掉的錢贏回來纔是正經。”

砰,院門被推開,將老僕嚇了一跳。

“樓礎!樓十七!”來者大聲叫喊。

老僕認得這是府裡的七公子樓碩,急忙扔掉掃帚,躬身上前,賠笑道:“七將軍怎麼有空……”

府裡的習慣,對地位高些的公子一律以“將軍”相稱。

樓碩沒理老僕,向屋裡喊道:“樓礎,出來,你惹禍了!”

老僕又嚇一跳,急忙道:“十七公子不在家,出、出門會友去了。”

“會誰?”

“馬、馬侯爺。”

“哪個馬侯爺?”

“悅服侯那個馬侯爺。”

樓碩想了一會,“樑朝留下的那個悅服侯?他家還有人活著?樓礎怎麼跟他……嘿,他倆還真是般配,一對前朝餘孽。”

樓碩奉命而來,不肯空手回府,向老僕道:“你去將樓礎叫回來,立刻。等等,你們兩個跟去,就是綁,也要將他綁回來。”

老僕嚇得不知所措,哪敢多問,立刻帶著府裡的兩名管事僕人前往馬府,路上小心詢問,那兩人也是一頭霧水,只知道十七公子這次惹禍不小,是大將軍本人要見他。

另一邊,樓礎與馬維正喝到興頭上,馬維慷慨激昂,“牝雞司晨,婦人取士,三大學堂數百學子嘔心瀝血寫成的文章,竟然要由一羣女子評定高下,以後還得由她們選任大臣不成?這樣的朝廷……”

樓礎不得不開口勸阻,“馬兄慎言。”

馬維大笑,還是收嘴,這裡雖是他家,但也難保沒人多嘴,“不用問,咱們誘學館無非充數而已,必然是太學的某個傢伙名列甲等——沒準是公主在選駙馬,礎弟覺得呢?”

“何必在意?”

“哈哈,對,大好男兒志在四方,何必關心這些脂粉堆裡的瑣事?來,喝酒,以後……”

話未說完,樓礎的老僕在馬家僕人的帶領下,慌慌張張地跑進來,“公子,快別喝了,家中出禍事了!”

馬維怔住,樓礎先擺手阻止老僕說下去,然後起身拱手向主人道:“比我預料得要早一些,原說明天能見到大將軍,現在我就得回去。告辭,不勞相送。”

馬維不明白怎麼回事,門口的老僕則大出意料,“咦,公子知道……公子怎麼會……”

樓礎帶著老僕離開,馬維自斟自飲,幾杯酒下肚,自語道:“礎弟年輕氣盛,可不要壞我的大事。”

回到家時天色已黑,樓碩等在院門口,一見樓礎先哼一聲,“還好我沒有信你的話,險些受你欺騙,擔上所薦非人的罪名。”

樓礎拱手,“請兄長帶我去見大將軍吧。”

樓礎表現得過於冷靜,樓碩多看他兩眼,又哼一聲,前頭帶路,領人回大將軍府。

招見兒子顯然不是大將軍最急迫的事情,樓礎被送到一間空屋子裡,沒有茶水,也沒有人過問,直等到夜半三更,才又被叫出去,前往選將廳面見大將軍。

樓家兒孫今晚來得比較多,五六十人分列左右,個個縮肩束手,目光低垂,人數雖多,卻沒有半點聲音。

樓溫坐在正中的椅子上,肚皮一起一伏。

樓礎走到父親面前,長揖到地,一下子看到自己送到府中的禮物,蓋子已經打開,露出裡面卷好的半匹絹布,燭光照耀,他寫在上面的大字還在,分外清晰,廳里人人都已看到。

那是一個“奠”字。

大將軍親率十萬大軍前往平亂,親朋故舊都來慶賀兼送行,親兒子卻送來弔喪之物。

大將軍居然沒有立刻大必雷霆,盯著這個不太熟悉的兒子看了半晌,開口道:“這是你送來的?”

“沒錯,是孩兒送來的。”

“字也是你寫的?”

“正是。”

許多人偷眼觀瞧樓礎,驚訝於他的膽量之大,弔喪就算了,竟敢大方承認,話語間沒有一絲懼意。

接下來就看大將軍如何處罰了,樓家子孫衆多,大將軍對犯錯者從不手軟,這些年來至少打殘了五六位,那些人犯下的錯誤比這一次小多了。

大將軍沉默了一會,肚皮起伏得越來越劇烈,突然,他笑了。

這一笑,廳中諸人面面相覷,既困惑,又驚悚。

樓礎卻對父親生出幾分敬意,一直以來,他有點瞧不起大將軍,以爲這就是一位運氣極佳的福將,與皇帝沾親,因而平步青雲、位極人臣,無疑屬於“名過於實”那一種人。

現在他的判斷也沒改,但是覺得“名”與“實”的差距沒那麼大了。

“你覺得秦州賊勢盛大,我此去必敗,會命喪賊人之手?”大將軍連問話的語氣都變得緩和了。

樓礎搖頭,“秦州小賊不成大患,我覺得大將軍另有它難。”

大將軍這回沒笑,又盯著兒子看了一會,冷冷地說:“當年你母親自殺,我就應該將你溺死,讓你們母子相伴。”

樓礎深揖,“父有難,子不得不言,言而不聽,子亦無憾。”

“把他關在西廊,我若是死在秦州,你們將他放出來,我若是活著回來,殺他殉母。”

大將軍竟然沒有當衆發火,衆人都替樓礎感到幸運。

樓礎也不多做辯解,行禮退出選將廳。

西廊一帶是客房,樓礎被送進最簡陋的一間,只有一張小牀,沒有被褥、桌椅、夜壺等物。

樓碩臨走時道:“別說我不念兄弟之情,大將軍這回真是生氣了,出征之前有可能再見你一面,你想想怎麼說話吧,再像今天這樣,神仙也救不了你。”

樓礎拱手道:“愚弟自會反思,也有勞兄長代爲美言。”

“嘿,你自己闖的禍,自己想辦法收拾吧,誰敢給你美言?作繭自縛,樓礎,你這是作繭自縛。”

樓礎合衣而臥,沉沉睡去。

沒多久,他被人用力推醒,騰地坐起,看到一名提著燈籠的陌生人。

“跟我來。”陌生人說,看裝束應該是府裡的僕人。

“嗯。”樓礎也不多問,起身整整衣裳,跟隨此人出門,七拐八拐,來到一間他從沒進過的屋子裡。

大將軍換上家居便服,袖子高高挽起,正坐在那裡認真地磨刀,這是他保留不多的軍中習慣,自己的刀一定要自己親手磨礪。

一下嗤,一下嚓,刺耳的磨刀聲往返不絕。

僕人退下,留他們父子相對。

大將軍試試刀刃,往磨刀石上灑些水,繼續磨礪,直到吹髮立斷方纔滿意,頭也不轉地說:“這叫千牛刀,先帝三十年前召集天下名匠,歷時數載打造而成,共有三百口,下等二百口,中等八十口,上等二十口,一半藏於內府,一半賞賜將帥。我這口是上等好刀,斬人十四,不算多,但是你看這刀刃,沒有半點瑕疵。據我所知,當初外賜的十口千牛刀,只剩這一口,其餘九口早已不知去向,你知道爲什麼?”

“名刀必配名臣,想必是主人獲罪,刀也隨之失亡。”

“嘿,你再說說千牛刀的來歷,我總是記不住。”

“《莊子》有言:庖丁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就是這個,斬殺千牛不太可能,砍幾顆頭顱不在話下。”大將軍起身,提刀走到兒子面前,“我現在就砍下你的腦袋,帶去秦州,讓你親眼看到我大獲全勝。”

“大將軍若去秦州,必然大勝,怕只怕去不了秦州。”

樓溫將明晃晃的刀放在兒子肩上,緊抵脖頸,稍稍加力,見有鮮血滲出,移開刀,笑道:“哈哈,你的膽子是真大,不愧是我樓家子孫。好吧,給你一次機會,說得好,饒你一命,說得不好,再殺不遲。”

樓礎心中重重地鬆了口氣,袖中握緊的拳頭終於能夠鬆開。

“外面傳言甚盛,都說大將軍故意放縱秦州之亂,爲的就是能夠親自帶兵西征,名爲平亂,實爲避禍,更有傳言說大將軍要連橫幷州牧沈直割據一方。”

“你直接說我想造反吧。嘿,想我一生征戰無數,哪一次出征時沒有讒言?結果怎樣?天成朝多半壁江山是我打下來的!”

“此一時彼一時,先帝與大將軍情同手兄,讒言越多,大將軍越受信任。當今天子卻未必分得清哪些是讒言、哪些是真話。”

大將軍手中的刀慢慢垂下,“不提傳言,你是怎麼想的?”

“我以爲大將軍絕不會造反,此去秦州,避禍爲主,擇機扶持沈幷州爲一方之霸,然後大將軍旋師回朝,與沈牧守互爲表裡,令天子不想動、不敢動樓家。”

“嘿,小小年紀,想得倒多。你說得不對,但也不算全錯。即便一切如你所言,我又有何危險,值得你來弔喪?”

“天子忌憚樓家已久,怕是沒那麼好騙,未必會放大將軍離京。”

“你的意思是……”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天子許與十萬大軍,乃是‘與之’,不等大將軍一個月後率軍西征,或許就要‘奪之’了。”

樓溫沉默不語。

“大將軍……”樓礎正要繼續說下去,樓溫道:“你可以稱我爲‘父親’。”

第八十章 無用之劍第一百二十九章 執政第四百九十三章 死計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使第三百八十六章 良藥第二百二十二章 虛實第三百一十九章 明白第五百四十八章 送別第四十九章 酒意第五十二章 送行第三百五十章 行惡第二百五十六章 罪過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輸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門第二百七十六章 過關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二百三十六章 無辜第五百三十二章 實之第四百四十三章 飢餓第四百三十一章 立誓第十八章 備招第三百九十三章 難敵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難第十九章 大搜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早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行第五十二章 送行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二百零九章 降世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一百七十章 難得糊塗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拍即合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法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九十五章 說客之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怪病第四百二十七章 六兄第五百五十一章 修史第一百五十三章 勸帝第四百四十二章 抱怨第一百五十五章 臨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闖宮第三十六章 恣意之名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三百三十七章 登閣第五百一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六十九章 兩計第四百八十章 三名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三百一十九章 明白第四百二十二章 甩天第四百零八章 餘糧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五百二十章 入秦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任第一百七十二章 翁婿第四百一十八章 謝恩第四百三十七章 問故第四百六十三章 用人第五百零一章 信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肥肉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都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門第四十九章 酒意第四百零四章 奪位第五百四十五章 止水第一百八十九章 攻守第二百一十一章 狂態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二百七十四章 傳授第一百一十章 嫉妒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燒第四百三十七章 問故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將第四百一十八章 謝恩第一百五十章 城裡城外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三百六十章 匪兵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步第九十三章 識人有術第一百二十九章 執政第三百一十三章 進城第二百六十三章 泥路第一百零一章 散去第三百一十章 焚信第六十八章 送別第四十四章 換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認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四百零二章 拆信第二百九十二章 除魔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事第六十九章 關卡第一百七十六章 計中之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四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二百四十六章 爭強
第八十章 無用之劍第一百二十九章 執政第四百九十三章 死計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使第三百八十六章 良藥第二百二十二章 虛實第三百一十九章 明白第五百四十八章 送別第四十九章 酒意第五十二章 送行第三百五十章 行惡第二百五十六章 罪過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輸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門第二百七十六章 過關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二百三十六章 無辜第五百三十二章 實之第四百四十三章 飢餓第四百三十一章 立誓第十八章 備招第三百九十三章 難敵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難第十九章 大搜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早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行第五十二章 送行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二百零九章 降世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一百七十章 難得糊塗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拍即合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法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九十五章 說客之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怪病第四百二十七章 六兄第五百五十一章 修史第一百五十三章 勸帝第四百四十二章 抱怨第一百五十五章 臨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闖宮第三十六章 恣意之名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三百三十七章 登閣第五百一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六十九章 兩計第四百八十章 三名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三百一十九章 明白第四百二十二章 甩天第四百零八章 餘糧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五百二十章 入秦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任第一百七十二章 翁婿第四百一十八章 謝恩第四百三十七章 問故第四百六十三章 用人第五百零一章 信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肥肉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都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門第四十九章 酒意第四百零四章 奪位第五百四十五章 止水第一百八十九章 攻守第二百一十一章 狂態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二百七十四章 傳授第一百一十章 嫉妒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燒第四百三十七章 問故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將第四百一十八章 謝恩第一百五十章 城裡城外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三百六十章 匪兵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步第九十三章 識人有術第一百二十九章 執政第三百一十三章 進城第二百六十三章 泥路第一百零一章 散去第三百一十章 焚信第六十八章 送別第四十四章 換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認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四百零二章 拆信第二百九十二章 除魔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事第六十九章 關卡第一百七十六章 計中之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四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二百四十六章 爭強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衢州市| 青岛市| 德安县| 剑阁县| 建湖县| 库车县| 黑山县| 于都县| 益阳市| 阿拉善左旗| 伊金霍洛旗| 凯里市| 咸宁市| 广昌县| 池州市| 雅江县| 星子县| 鹤庆县| 万源市| 静乐县| 靖远县| 大埔区| 乃东县| 浦城县| 永年县| 安化县| 略阳县| 义乌市| 敦煌市| 德兴市| 平原县| 河源市| 蓬安县| 山丹县| 花莲市| 武邑县| 普兰县| 六枝特区| 玉山县| 红河县| 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