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

如今提起寧王時,許多人都會在前面加上“江東”或是“吳州”兩字,承認他是一方雄傑。

無論別人怎麼想,寧抱關本人倒是從來沒犯糊塗,心裡清楚得很,自己這個王號依然名不副實,在江東,他真正佔據的地盤只有石頭城,剩下的郡縣有一半表面上服從,送些糧草與兵丁,敷衍了事,另一半連名義上的臣服都不肯接受,時不時發兵騷擾寧軍。

寧抱關接受郭時風的建議,認爲忙於在江東平定郡縣,曠日持久,將會坐失爭鼎的機會,不如外出開疆擴土。

“寧王只需攻奪江陵城,就可以號稱佔據荊州,威震四方,派一使者昭告江東郡縣,不服者膽怯,可傳檄而定。”郭時風描繪出一副美好前景。

許多將領都不贊同這個計劃,以爲太過冒險,寧王開始也有些猶豫,郭時風不希望看到自己的計策無疾而終,於是又來勸說:“諸將喜安不喜危、喜靜不喜動,此乃人之常情,然則寧王欲成大事,需行非常之舉,不可困於‘常情’。在江東待得越久、越舒服,諸將越不願外出征戰,再過一年半載,寧王怕是無將可遣。”

於是寧抱關率大軍出征,郭時風出使各方,施展縱橫之術,爲寧軍解除後顧之憂。

事實證明,諸將的擔憂是有理由的。

奚家軍當年在東都不戰而逃,寧抱關對他們一向瞧不起,卻沒想到這些人保護朝廷時三心二意,守衛自家時卻頗爲出力,寧軍雖然連戰連勝,傷亡卻也不少,眼看寒冬降臨,想攻下江陵城已非易事。

盛家的趁虛而入更是雪上加霜,諸將輪番勸說寧王暫且退兵,明年再圖進取,寧抱關不得不斬殺一將,才令全軍息聲。

寧抱關一人承擔所有責任,“罪魁禍首”郭時風沒有受到當面斥責,但是他心裡清楚,一旦形勢明瞭,寧軍不得不退回石頭城,甚至連退路都被截斷,寧王必要殺他泄憤。

郭時風必須做點什麼,他又來勸說寧王:“去攻東都,既能懲罰樑王背信之舉,同樣能夠威震四方,還能借城過冬,而且不費寧王一兵一卒,我去說服潘楷獻城投降,如若不能,我願以死請罪?!?

郭時風心裡其實只有五六分把握,路上聽說樑王要在冀州另娶天成宗室之女的消息,大喜過望,連喊幾聲:“天助我也?!?

寧王帶兵隨後而來,命宗明義爲前鋒。

聽說東都已降,寧抱關只是嗯了一聲,並無喜悅之意。

郭時風特意跑來獻功,這時一字也不敢多說,尷尬地沉默一會,開口道:“徐礎在前方路上等候寧王?!?

“嗯?”寧抱關露出一絲詫異。

郭時風簡單將事情說了一遍,面對寧王,他不敢撒謊:“在東都城裡,殺徐礎是爲堅定潘楷之志,迫不得已,可他既然逃出來,我覺得……”

“好。”寧抱關拍馬疾馳,衛兵緊隨其後。

郭時風一愣,急忙跑向自己的坐騎,翻身上馬,追趕寧王。

寧抱關將大軍暫交給親信將領,自己帶著百餘名衛兵跑在前頭,天黑不久,趕到徐礎等候的地方。

聽到馬蹄聲響,包郎中等人都出來查看,見到寧王本人,無不大吃一驚,紛紛在雪地中下跪。

“徐礎何在?”寧抱關問。

“在……在帳中休息。”包郎中顫聲道,弄不清寧王是喜是怒。

寧抱關命衛兵留在外面,自己大步走進帳篷。

徐礎坐在牀鋪上,全身裹在披風裡,守著一小盆炭火取暖,擡頭看見寧王,笑道:“寧王恕我失禮……”

“你不用起來。”寧抱關左右看了一眼,搬來郎中所用的小凳,坐到牀邊,也伸出手來烤火,半晌不語。

徐礎也不開口。

一陣寒風捲進來,郭時風出現在門口,氣喘吁吁,兩頰通紅,他已經盡力,還是被寧王甩在後頭。

“晚來一步?!惫鶗r風笑道,放下帳簾,找不到坐具,但又不想站在一邊,於是側身坐在鋪上,與徐礎對面,“寧王求賢若渴,一聽說徐先生在此,立刻拋下大軍趕來相會?!?

“我看寧王好像是奔著這隻炭盤來的?!毙斓A道。

寧抱關面無表情,郭時風大笑道:“今天的確是冷……”

寧抱關咳了一聲,郭時風立刻閉嘴,只要沒被攆出去,他就已滿足。

寧抱關開口道:“你現在是徐先生了?”

“一介布衣,隨寧王稱呼?!?

“追根溯源,這一切都是徐先生的錯?!?

“我犯過不少錯誤,請寧王點醒是哪一件?”

“當初是你建議我去江東,讓我落入今天這種窘境。”

聽到“窘境”兩字,郭時風低頭,徐礎笑道:“寧王坐擁吳、荊、洛三州,放眼天下羣雄,無出寧王之右者,唯有賀榮部可以比擬。”

“來見你不是爲了聽這些廢話、虛話,是你當初將我支往江東,如今也要由你幫我擺脫困境?!?

徐礎看向郭時風,郭時風也擡起頭看他,兩人互視片刻,徐礎道:“承蒙寧王看重,但是寧王何必捨近求遠?郭先生就在寧王身邊……”

“他不行。”寧抱關冷冷地說。

郭時風笑了兩聲,“我的確不行?!?

寧抱關又道:“郭先生是位好軍師,我多得其力,寧軍雖陷困境,都與郭先生無關,是我自己過於急躁,又過於輕敵?!?

郭時風心虛,但是總算稍稍鬆了口氣,急忙道:“寧王無錯,全是我用計不當、識人不明……”

寧抱關擺下手,制止郭時風說下去,“但他是位用奇計的軍師,指點九州、議論大勢,他不如徐先生。”

“寧王想聽大勢?”

“正是?!奔词故窃谡埥?,寧抱關也沒顯露出半點客氣,更像是在下達命令。

徐礎拿起身邊的鐵筷子,輕輕翻弄盆中的木炭。

“徐先生是不想說、不願說,還是不敢說?”寧抱關問。

“不敢說?!?

“爲何?說對說錯,我都不會殺你。”

徐礎擡頭看向對面的郭時風。

郭時風一驚,忙向寧抱關解釋道:“徐先生高瞻遠矚,我一向是佩服的,每次見面,都勸他投靠寧王……”

徐礎笑道:“我怕寧王以爲我別有用心?!?

郭時風又鬆口氣,“原來如此,我明白徐先生擔心什麼了,他現在是樑王賓客,受樑王所託,率兵前去助守襄陽。更早一些,徐先生亦曾向襄陽羣雄許諾,必會找到更多援兵。他擔心自己議論大勢時,免不了會說到襄陽……”

寧抱關道:“江東未穩,受盛家威脅;荊州未下,奚家兵馬強盛;東都初附,且處於四戰之地,難言穩固。寧軍處境如此,你還想讓我去襄陽?”

“寧王所問者何?”

“天下大勢。”

“大勢盡在襄陽?!?

寧抱關冷笑一聲。

徐礎道:“所以我不敢說。寧王問起,我不願說假話,但也不敢說實話,惹寧王發怒。”

寧抱關深吸一口氣,“我不發怒,你說吧。”

“即便江東穩固,荊、洛兩州盡入寧王之手,寧王自以爲能守住幾時?”

“你說賀榮人嗎?若是真能奪下三州,我自會寸土不讓……”寧抱關稍一猶豫,“頂多讓出洛州,賀榮人多是騎兵,在江南將會失去地利?!?

“襄陽亦是荊州之城?!?

“第一,襄陽不在江南,第二,荊州尚未歸順於我,爲何要救?”

“中原羣雄彼此爭鬥不休,箇中緣由,寧王可知否?”

“爲自保,爲奪地盤?!?

“然則爲何賀榮大軍一至,羣雄不分遠近、強弱,紛紛歸降,近者供其驅使,遠者送上降書?”

“還是爲了自保?!睂幈шP道,他是最早送去降書的人之一。

“同樣是爲自保,爲何甘願歸順異族,而不是中原羣雄中的某一位?”

“因爲中原羣雄實力相當,沒人強如賀榮部。”

“寧王一語中的?!毙斓A拱手,又拿起鐵筷子,繼續撥弄炭塊。

寧抱關已經明白徐礎的意思,坐在小凳上默默沉思。

郭時風等了一會,開口道:“我能說句話嗎?”

寧抱關點頭。

“徐先生所言不錯,但是忽略了一件事,欲要揚威於天下,立足先要穩定,如今盛家軍已逼至石頭城下,旦夕生變,寧王縱然守住襄陽,於事無補,更不得羣雄敬畏?!?

“盛家軍並非剛剛發兵南下,郭先生何以不早勸寧王旋師回防?”

“兩面受敵,最忌倉皇后退,一旦旋師,則後有追兵,我軍士氣亦受重挫。”

“然也,還有什麼勝利能比擊敗賀榮更能振奮士氣?”

郭時風笑著搖頭,“先不說能否守住襄陽,即使僥倖成功,亦不是一時三刻的事情,短則數月,長則一年,寧軍士氣還沒振奮,江東即已失守?!?

“如果盛家退兵,甚至也去助守襄陽呢?”

“哈哈,徐先生若能勸退盛家軍……”郭時風看向寧王,有些話他沒資格說。

寧抱關道:“盛家若肯退兵,我倒是的確可以考慮發兵襄陽,只是便宜了奚家?!?

郭時風道:“奚家一旦站穩,肯定會進攻江東?!?

“奚家原有助襄之意,我再去勸說,不讓他們東進便是。”

郭時風看向寧王,笑道:“大家都去襄陽,樑王在冀、並兩州可就如魚得水了。”

徐礎道:“寧王若不想讓任何一方獲益,就不必想什麼大勢了?!?

寧抱關思考多時,“助守襄陽只爲爭一個威名?不妥,大大不妥,徐先生此番議論,大失水準?!?

第二百八十七章 惹禍第二百二十九章 時風第九十五章 說客之城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難第四百三十一章 立誓第五百一十章 比武第三百零六章 軍報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話第二百七十六章 過關第三百八十章 真假伏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良機第一百零八章 抑揚第二百六十五章 贈言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賣第二百一十六章 封妻第一百九十九章 拒用第二百三十六章 無辜第一百六十七章 困計第四百六十三章 用人第五百二十八章 支使第四百五十六章 城主第九十九章 計所無出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常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第五百四十三章 護子第十八章 備招第十四章 順序第四百九十三章 死計第四百零三章 天王第二百七十八章 逆徒第四百九十六章 遠勝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城上第七十八章 識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執政第一百二十章 殺與不殺第一百八十二章 取代第二百四十四章 互猜第五百零八章 各證第三十章 空言第五百章 留下第八十七章 許諾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意第二百章 絞痛第一百五十章 城裡城外第四十五章 第一滅第一百九十七章 耿士第二百三十七章 心願第三十三章 夜訪第一百七十四章 聖女第四十五章 第一滅第七十章 過河第二百七十二章 借住第四百八十八章 變臉第四百四十二章 抱怨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四百七十二章 監視第五百零五章 借船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法第四百九十五章 登山第八十七章 許諾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差第一百六十八章 逼門第五百三十八章 動身第五百四十二章 帝夢第四百九十九章 遺命第二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二百五十三章 婦人第一百七十章 難得糊塗第四百四十七章 南使第三百一十七章 怨言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使第三百五十八章 同行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襲第二百八十章 菊妖第四百六十八章 問人第八十七章 許諾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主第四百二十四章 佞臣第二百一十五章 用意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認第五百四十一章 勸降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四百七十三章 勸叛第四百九十五章 登山第四百五十三章 珠印第二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五百三十二章 實之第二百一十七章 縱虎第三百一十八章 困擾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路第四百九十九章 遺命第二百三十七章 心願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一百章 新朝
第二百八十七章 惹禍第二百二十九章 時風第九十五章 說客之城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難第四百三十一章 立誓第五百一十章 比武第三百零六章 軍報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話第二百七十六章 過關第三百八十章 真假伏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良機第一百零八章 抑揚第二百六十五章 贈言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賣第二百一十六章 封妻第一百九十九章 拒用第二百三十六章 無辜第一百六十七章 困計第四百六十三章 用人第五百二十八章 支使第四百五十六章 城主第九十九章 計所無出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常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第五百四十三章 護子第十八章 備招第十四章 順序第四百九十三章 死計第四百零三章 天王第二百七十八章 逆徒第四百九十六章 遠勝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城上第七十八章 識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執政第一百二十章 殺與不殺第一百八十二章 取代第二百四十四章 互猜第五百零八章 各證第三十章 空言第五百章 留下第八十七章 許諾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意第二百章 絞痛第一百五十章 城裡城外第四十五章 第一滅第一百九十七章 耿士第二百三十七章 心願第三十三章 夜訪第一百七十四章 聖女第四十五章 第一滅第七十章 過河第二百七十二章 借住第四百八十八章 變臉第四百四十二章 抱怨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四百七十二章 監視第五百零五章 借船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法第四百九十五章 登山第八十七章 許諾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差第一百六十八章 逼門第五百三十八章 動身第五百四十二章 帝夢第四百九十九章 遺命第二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二百五十三章 婦人第一百七十章 難得糊塗第四百四十七章 南使第三百一十七章 怨言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使第三百五十八章 同行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襲第二百八十章 菊妖第四百六十八章 問人第八十七章 許諾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主第四百二十四章 佞臣第二百一十五章 用意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認第五百四十一章 勸降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四百七十三章 勸叛第四百九十五章 登山第四百五十三章 珠印第二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五百三十二章 實之第二百一十七章 縱虎第三百一十八章 困擾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路第四百九十九章 遺命第二百三十七章 心願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一百章 新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翔县| 淮南市| 和政县| 高淳县| 松桃| 随州市| 迁安市| 神农架林区| 沽源县| 永寿县| 长垣县| 庆云县| 加查县| 精河县| 攀枝花市| 巴里| 濮阳市| 陇南市| 理塘县| 噶尔县| 宣化县| 常宁市| 沈丘县| 吉安市| 涿鹿县| 潼南县| 会东县| 河池市| 雷州市| 辽中县| 禹州市| 松阳县| 崇仁县| 夹江县| 高邮市| 河东区| 郁南县| 绥德县| 昌乐县| 灯塔市| 秭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