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意

唐爲天帶兵出營,擊敗一隊前來查看情況的羌兵,他在戰場上依然勇猛,所向披靡,但是給自己制定幾條規矩:已被刺倒者、跪地投降者,不再補上一槊,四散逃亡者,全交給部下追趕,他只奔人多的地方衝鋒。

羌兵不多,五十餘人當中只有數人被殺,剩下的一半逃走,一半成爲俘虜。

唐爲天按計行事,在陣前將俘虜釋放,讓他們回去通報羌王許求:益州軍十日之內入涼,讓羌人做好迎客的準備。

徐礎並不急於入涼,他在等楊家人主動過來。

軍營每日向前移動數裡,後面不動、少動,左家寨已被一把火燒掉,寨中的材料則被盡數搬出來,足夠這支數千人的隊伍建造龐大的營地,樹立無數旗幟。

唐爲天每日帶兵駛出二三十里,卻再也沒見到羌兵。

紮營的第五日,涼州楊氏的使者來了。

前方道路盡被羌人所佔,楊氏使者只能繞行秦州,從軍營後方趕來,徐礎對此早有準備,特意留一千人守後門。

使者遠遠就見到營地沿路排列,一眼望不到頭,進營之兵滿眼盡是帳篷與士兵,不由得大驚,屏息進帳,禮數甚恭,稱徐礎爲“尊使”,幾番客氣之後才改稱“徐先生”。

交談十分順利,使者對益州軍的到來萬分感謝,借道、借糧全然不在話下,只有一個要求,十日之內進兵涼州,與楊氏一同夾擊羌人。

徐礎搖頭拒絕,“不妥,此計不妥。”

使者立刻改口道:“十日太快的話,半個月也行。”

“五日之前,我已通告羌人,十日之內入涼,如今只剩五日,涼州卻要再延五日,令益州軍失信,不妥。”

使者笑道:“原來如此,沒有問題,我即刻返回說明情況,兩軍刻期併發,哪怕雨雪並至,也不能阻止涼州軍。”

雙方約好發兵的日期與匯合地點,使者留下一名隨從以做嚮導,帶其他人告辭,要連夜返回涼州。

次日,徐礎命營地向前擴張二十里,唐爲天帶兵走得更遠,佔據一處山嶺,已能望見涼州界,但是仍沒有羌兵的身影。

第九天晚上,涼州使者趕來,表示一切都已安排妥當,明日兩軍並進,他還帶來涼王的旨意,命令南涼官吏向益州軍提供糧草,戰後禮送出境。

徐礎也不客氣,收下旨意,立刻命人將它送往鐵鷙營中,然後邀使者飲酒,他酒量小,找別的將領過來相陪,自己找藉口告退,連夜穿過營地去找唐爲天。

唐爲天手下的兵卒只有兩千餘人,其中一部分是左家寨降卒,他們深知己方虛實,也瞭解羌人的實力,因此離涼州越近,越顯得恐慌。

徐礎召集諸將官,“明日發兵,楊氏大軍爲主,益州軍爲輔,此戰必勝。”

衆人心中稍定,徐礎談笑自如,與唐爲天互相開玩笑,最後道:“明日我與諸位共赴戰場,奪下一城之後停下進餐,諸位共勉。”

衆人告退,唐爲天道:“公子還是留在後面吧,萬一……”

“斥候發現羌兵了?”

“沒有,可許多人都覺得這不是好跡象,羌兵可能設伏。”

“羌兵不會設伏,必是以爲這邊兵多,所以集中兵力要與楊氏決戰。”

“啊?羌王這麼笨嗎?”

“羌王不笨,我與他有過一面之緣,以爲他是一個極有決斷的人,他以爲益州兵多,但是遠來爲客,主人若是大敗,客人自然退走,反過來,客人若敗,主人卻未必退卻,反要趁火打劫。”

唐爲天想了一會,點頭道:“嗯,如果我是羌王,如果我以爲益州兵多,也會集中兵力與楊氏交戰。”

“而且羌人與楊氏交戰多時,連戰連勝,士氣頗足,有必勝之心,對益州軍卻未必。”

“羌人這回還能勝嗎?”

“其實勝算不大,如果傳言屬實,羌王剛剛平定內亂,實力已然衰弱,士氣並非鼎盛。反倒是楊氏,受逼無路可退,有哀兵之志,驟得強援,拼死一戰,勝算反而大些。”

“呵呵,等楊氏發現真相,就有意思了。”唐爲天笑道。

“真相?益州軍四萬出頭,號稱五萬一點沒錯。”

“可大部分兵卒都在鐵二將軍那頭。”

“鐵二將軍拿到涼王的旨意,立刻就會進入涼州地界,與約定無異。”

唐爲天愣了一會,笑道:“公子真會玩花樣。”忽然嘆了口氣,“真是懷念啊。”

“懷念什麼?”

“懷念公子做吳王的時候。”

徐礎笑了笑,“不要大意,諸事總不會盡如我所料,需防萬一。”

“明白,明天我慢些走就是。”

一名衛兵進來,向徐礎道:“涼州又來一名使者,一定要見徐先生。”

“又一名使者?”

“嗯,我讓他去見之前的使者,他不肯去,還說自己與他不是一夥,但是不肯透露身份,只說姓楊,也是涼州使者,而且他是迎面趕來的。”

“帶進來。”

這位新使者有些特別,迎面趕來意味著他穿越了羌兵佔據的地盤。

使者孤身一人,不帶隨從,背一件包袱,即便如此,唐爲天仍親自守衛,不離寸步。

“徐先生別來無恙。”來者拱手道。

徐礎很是意外,立刻起身道:“原來是猛軍將軍。”

新來的涼州使者竟是涼王之子楊猛軍,徐礎當初正是獲此人相助才能從賀榮人手中逃出。

“徐先生明日就要進軍涼州?”

“正是。”

“萬萬不可。”

“這是爲何?明日之期乃是我與涼王使者商定。”

楊猛軍看一眼帳中的衛兵。

徐礎示意衛兵退下,但是留下唐爲天,向楊猛軍道:“這位唐將軍乃是我的故人,猛軍將軍有話但講無妨。”

楊猛軍盯著唐爲天看了一會,點下頭,說道:“徐先生之前接待的使者是哪位?”

“自稱楊戈,涼王之弟。”

“嘿,他按輩份是涼王之弟,其實差得很遠。但他不是涼王使者,而是家兄楊猛志的使者。”

“嗯?”

老涼王兒孫衆多,自然少不了爭權的事情,一直以來,他都能鎮壓得住,可是自從天下大亂,他又得一場重病,形勢開始混亂,子孫先是聯合文武羣臣,不顧他的反對,強立涼王,然後爭搶太子之位,由暗鬥發展爲明爭,又由嘴上爭吵變爲刀兵相見。

楊氏經營涼州數代,根深蒂固,若非子孫不和,也不至於被羌兵擊敗。

楊猛軍並不諱言自己也曾參與爭位,失敗之後才請求帶兵出鎮,遠離都城。

就在一個月前,另一位爭權失敗的老涼王之子楊猛志,不甘心就此退出,於是也從父王那裡要來一批兵卒,聲稱出鎮涼南,與羌人決戰,卻在得兵之後攻打王宮,將老涼王囚禁起來。

徐礎也曾聽過這個傳言,但是過後不久又得傳言說老涼王已經恢復權勢。

楊猛志獲得的支持太少,他殺了一些人,仍不能挽回形勢,情急之下,決定引入外人。

“楊猛志已與羌王講和,將涼南盡數割讓,他佔涼北。徐先生明日入涼,面對的不止是羌兵,還有上萬涼州兵。”

徐礎大驚,唐爲天更是吃驚,忍不住開口道:“他們不知道我們益州軍……兵多嗎?”

“知道,正因爲如此纔要聯手,楊猛志得位不正,擔心益州軍會放出老涼王。”

唐爲天變色,徐礎更是後怕,拱手道:“若沒有猛軍將軍提醒,益州軍將士命喪異鄉,我更是兩度得猛軍將軍救命,大恩大德,沒齒難忘。”

“益州軍畢竟是來幫忙的,楊氏總不能眼看著援兵上當。”

“涼南諸城支持誰?”徐礎問道。

“涼南仍支持老涼王,不領楊猛志的命令。”

徐礎稍稍放心,使者楊戈帶來的旨意加蓋老涼王之印,或許能起作用。

“猛軍將軍怎麼從正面而來?”徐礎又問,對此頗有懷疑。

“我奉金聖女之命回涼州打探軍情,行走半月,前天剛剛得知徐先生帶兵將要入涼,因此立刻趕來提醒,我帶的人都留在後面。”

楊猛軍熟悉涼州地勢,能夠輕鬆躲開羌兵。

“金聖女?”徐礎與唐爲天同時叫出來。

楊猛軍笑道:“我率本部人馬與降世軍結盟,打算一舉攻入涼州,救出老涼王,驅逐楊猛志與羌人,因此要來仔細查看敵情。”

“原來傳言中援助金聖女的涼州軍就是閣下。”徐礎拱手道。

“我年輕的時候曾在蕭國公曹將軍帳下爲卒,多得教誨,有師徒之情,因此率兵相助,可恨沒能救下曹將軍。”

楊氏乃散州世家,子孫通常要送往朝廷軍中待上幾年,一是訓練,二是爲質。

楊猛軍擔心徐礎仍然不信,解下背後的包袱,打開後亮出一根木棒。

徐礎倒沒什麼,唐爲天驚叫一聲,立刻解下別在腰間的棍棒,扯去包裹的錦緞,拿來與楊猛軍的比較,越發吃驚:“這……這是真的降世棒!”

楊猛軍點頭,“金聖女說,如果我不得不繞行秦州,遇到降世軍的話,此棒或許有用。”

“或許?肯定有用啊,你等等。”唐爲天收起自己的木棒,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向神棒磕個頭,親切地道:“好久不見,你還好吧?”

楊猛軍等了一會,稍顯尷尬,但是確認自己已得信任,於是道:“好在益州軍兵多將廣,由我帶路,只要別進入埋伏,仍可一戰。”

徐礎苦笑道:“說實話吧,益州軍只有三千人。”

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意第一百九十九章 拒用第五十六章 悲喜第四百八十五章 生變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換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己第四百零八章 餘糧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勢第一百二十六章 埋伏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四百九十六章 遠勝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敵北迎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三百五十一章 運氣第五十一章 名聲難得第四百九十一章 殺俘第二百六十五章 贈言第一百零三章 起名第六章 醉不休第一百零三章 起名第一百四十四章 換夫第一百八十九章 攻守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二百一十四章 智窮第一百四十八章 膽破第四百二十六章 苦藥第二百三十二章 優劣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將第七十四章 狂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難易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早第九十八章 兵敗第九章 奠第二百九十一章 魔女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二百四十九章 恐嚇第五百三十三章 戰後第二百九十章 踏青第四百三十七章 問故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一百六十一章 闖宮第四百六十九章 取信第二十二章 尊貴第三百零四章 出走第八十五章 對質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一百零六章 起夜第三百四十九章 難易第二百九十四章 故事第七十三章 晉陽城外第一百七十一章 牆內第五百三十一章 前夜第二百九十二章 除魔第一百八十九章 攻守第二十四章 孝子第四百零九章 頭顱第五百三十五章 運氣第六十八章 送別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留第四百九十四章 周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師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二百七十二章 借住第五百零九章 送禮第六十三章 重入宮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父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謝恩第四章 文稿第二百九十三章 蠱惑第四百九十八章 借計第四百零七章 反覆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九十六章 觀望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一百七十章 難得糊塗第五百四十二章 帝夢第三百九十一章 回信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敵北迎第五百二十一章 退路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常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四百七十六章 馬妻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京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誓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家第二百二十二章 虛實第九十四章 請封第四百九十六章 遠勝第四百九十九章 遺命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京第一百八十九章 攻守第一百零二章 所求第五十六章 悲喜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信第三百九十二章 不在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
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意第一百九十九章 拒用第五十六章 悲喜第四百八十五章 生變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換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己第四百零八章 餘糧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勢第一百二十六章 埋伏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四百九十六章 遠勝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敵北迎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三百五十一章 運氣第五十一章 名聲難得第四百九十一章 殺俘第二百六十五章 贈言第一百零三章 起名第六章 醉不休第一百零三章 起名第一百四十四章 換夫第一百八十九章 攻守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二百一十四章 智窮第一百四十八章 膽破第四百二十六章 苦藥第二百三十二章 優劣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將第七十四章 狂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難易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早第九十八章 兵敗第九章 奠第二百九十一章 魔女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二百四十九章 恐嚇第五百三十三章 戰後第二百九十章 踏青第四百三十七章 問故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一百六十一章 闖宮第四百六十九章 取信第二十二章 尊貴第三百零四章 出走第八十五章 對質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一百零六章 起夜第三百四十九章 難易第二百九十四章 故事第七十三章 晉陽城外第一百七十一章 牆內第五百三十一章 前夜第二百九十二章 除魔第一百八十九章 攻守第二十四章 孝子第四百零九章 頭顱第五百三十五章 運氣第六十八章 送別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留第四百九十四章 周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師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二百七十二章 借住第五百零九章 送禮第六十三章 重入宮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父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謝恩第四章 文稿第二百九十三章 蠱惑第四百九十八章 借計第四百零七章 反覆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九十六章 觀望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一百七十章 難得糊塗第五百四十二章 帝夢第三百九十一章 回信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敵北迎第五百二十一章 退路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常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四百七十六章 馬妻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京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誓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家第二百二十二章 虛實第九十四章 請封第四百九十六章 遠勝第四百九十九章 遺命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京第一百八十九章 攻守第一百零二章 所求第五十六章 悲喜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信第三百九十二章 不在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茂名市| 醴陵市| 大洼县| 宁强县| 图木舒克市| 柞水县| 黔南| 克山县| 武冈市| 三明市| 江安县| 龙陵县| 莫力| 黄石市| 兴宁市| 策勒县| 明光市| 泰和县| 聂拉木县| 乌兰浩特市| 黄骅市| 夹江县| 枣强县| 辽宁省| 大庆市| 五华县| 清水县| 攀枝花市| 普安县| 铜陵市| 鄂尔多斯市| 望江县| 江孜县| 阜宁县| 旺苍县| 扎赉特旗| 三门峡市| 黑山县| 岫岩| 敖汉旗| 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