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八章 抑揚

(求訂閱求月票。)

離開孟津之前,徐礎特意找人詢問官兵驚潰的原因,結果沒人能說出一二來,也沒人在意,所有人都在炫耀自己搶到多少東西——這比殺過多少敵人更重要。

南岸的營地比北岸還要廣大雜亂,一眼望不到頭。

晉陽軍在孟津以西紮營,與降世軍相距不遠,兩日路程可到,依山傍水,下臨大路,雖說不如城池堅固,但也是一塊進可攻、退可守的要地,軍營迤邐指向西北,守衛一座臨時搭建的浮橋。

浮橋本是官兵所建,被晉陽軍奪取,反而成爲他們的過河之路。

晉陽軍比降世軍正規多了,而且與冀州軍一樣,騎兵居多,因此營地比較廣大,但是毫不雜亂,營帳之間留出足夠寬闊的道路,橫平豎直,以便戰時馳騁,平時獲準騎馬的人則很少。

徐礎陪著郭時風、沈聰、周元賓前往軍營,唯一的目的就是向沈家示好。

沈聰和郭時風被召進中軍帳,徐礎與周元賓則被帶到附近的帳篷裡休息。

周元賓有點緊張,坐立不安,“岳父這是對我不滿嗎?也難怪,我丟掉應城,犯下大錯,怎麼辦?這可怎麼辦?”

徐礎忍不住道:“周參軍無需擔心,你肯定沒事。”

“是嗎?我聽了你的話,沒有硬奪應城,可是我也沒見著樑王,無從討好,更沒辦法說和兩軍,連中策也……唉,你害苦我了?!敝茉e急於推卸責任,連徐礎都不放過,好像刺殺樑王的計劃妥妥當當,只因爲徐礎的勸說才被放棄。

徐礎笑道:“周參軍原是生意人,明明身懷奇貨,卻擔心沒有買主、不受重視?”

周元賓聽出一點眉目,眼睛不由得亮起來,撲到徐礎面前,抓住一隻手,懇切地說:“十七公子救我,我現在是火燒眉毛,方寸大亂,眼前的事情都看不清,必需十七公子點醒?!?

“說可以,單有一件,你若知道‘奇貨’是什麼,免不了會四處炫耀,反而令奇貨貶值,甚至會惹來真正的殺身之禍?!?

周元賓一愣,“生意場上講究的就是有一說十,哪有身懷奇貨而不炫耀的道理?”

徐礎搖頭,正要解釋,外面有人進來。

聽說徐礎到來,沈耽與譚無謂立刻前來探望。

“姐夫這是在幹嘛?我的四弟可不好這個?!鄙虻⑿Φ溃c平日一樣熱情而隨和。

周元賓急忙鬆開徐礎的手,笑道:“五弟說笑,我在求十七公子給我支招呢。岳父對我是不是很憤怒?”

沈耽冷下臉,“還用問?應城一失,我軍與晉陽被隔斷,若有萬一,連條退路都沒有,你說你的罪過大不大?”

周元賓看了一眼徐礎,愁眉苦臉地說:“不能怪我,那個樑王……不不,全怪我,都是我的錯,我要向岳父磕頭謝罪……”

沈耽哈哈笑道:“跟你開個玩笑,父親雖然不滿,但還沒到治罪的地步。應城不大,留給你的兵又少,被人奪取也在意料之內。況且你與樑王沒有發生爭奪,令兩軍還能繼續聯手,算是小功一件吧?!?

“岳父真這麼想?”周元賓大喜。

“是我這麼想,父親還生氣著呢,待會見著他,你得好好賠罪,爭取父親的諒解?!?

“那是當然,我本來就是抱著請罪之心來的?!?

“那還站在這裡幹嘛?去父親帳前守著,讓他看到你是真心想請罪?!?

周元賓恍然大悟,一拍腦門,“五弟說得對,我這就去,我跪在帳前……”話沒說完就跑了出去。

兩人說話期間,譚無謂來到徐礎面前,來回走動,目光不離,卻不開口說話。

徐礎笑道:“二哥這是不認識我了?”

“你有變化?”

“曬黑了一些?!?

譚無謂搖頭,“心事有變,在晉陽和應城,你有雄心壯志,第一次見面我就能辨認出來,所以與你結交?,F在的你,雄心旁落,壯志消頹,好像老了十幾歲?!?

“二哥這是學會了大哥的相人之術?”徐礎笑容不變,心裡卻佩服譚無謂眼光之準。

沈耽上前道:“大哥陪在中軍帳裡,待會過來,給四弟好好看上一看。”

譚無謂依然搖頭,“譬如登山,志氣高昂時,望山如寶劍、美人,必欲得之而後快,山愈高險,而心中愈喜,一旦泄氣,望山如惡臭,再難前進半步,只想背道而馳。唉,四弟已非我道中人,可惜,可嘆?!?

譚無謂扶著長劍竟自出帳,甚至不肯聽句解釋。

徐礎也不想解釋。

沈耽道:“四弟遇到什麼事了?”

“沒事,只是有些疑惑……總之不重要。你來得正好,我在應城聽到傳言,說是有人要刺殺沈牧守?!?

沈耽眉毛微揚,“嘿,東都還沒攻下,自己人就要互相動手了,所謂聯軍,不過是互相騙取對方的信任,方便行刺而已。”

“三哥早有準備?”

“從過河之時起,就有準備?!鄙虻⒆?,盯著徐礎看了一會,“別將二哥的話放在心上,他最早提出側攻之計,料到官兵會在上游搭橋過河。孟津大勝之後,他卻沒有得到賞識,首功給予他人,他心裡不滿?!?

“沈牧守因何不賞有功之人?”徐礎很驚訝,以爲譚無謂該受重賞纔對。

“呵呵,父親心懷偏見,二哥也有點太過著急,過河第一天就向父親請兵,想要直逼東都,到達孟津之後,又催促父親儘快進攻。父親都沒同意,也虧得沒同意,否則的話,即便能擊敗官兵,我軍傷亡也必然不小?!?

徐礎一直對這件事感到奇怪,“官兵究竟因何驚潰?降世軍聲稱是彌勒佛祖所爲,我想總有別的原因吧?”

“我抓到一些俘虜,據他們說,當天夜裡,營中突然傳開消息,說是東都陷落,皇帝與太皇太后移駕冀州,蘭恂換上便裝,趁夜逃走,不知去向?!?

“這麼簡單?”

“嗯,官兵全都信了,於是一鬨而散。”

“東都實際如何?”

“東都城內情況不知,但是外圍確有幾支軍隊,是從荊州等地趕來的義軍,傳言大概來自於此。父親已派人前去與義軍接洽,很快就能有回信。這回真的是天下大亂,據說江南各州比北方更亂,天成只剩東都一城可守。”

徐礎在鄴城就已見過各地奔去的使者,對亂相不是特別意外,於是將自己在鄴城的所見所聞大致說了一遍,依然遵守諾言,沒有泄露張釋虞的話。

沈耽自己猜了出來,笑道:“濟北王這是要遷往冀州自立吧?連張氏自家都覺得東都難以守住,二哥說得對,晉陽軍早就應該直逼東都……四弟有話要說?”

徐礎盯得有些久,沈耽覺得奇怪。

“我只問一次,三哥想答就答,不想答我也不會追問?!?

“咱們雖是四人結拜,但是唯有你我情同手兄,四弟何以突然見外?”

“三哥是否有意壓制譚無謂,想等自己掌權之後,再重用其人?”

沈耽微微一愣,隨即笑道:“我明白了,四弟遲遲沒有得到我父親的召見,自覺受到冷落,所以生出疑心,拿二哥點醒我呢?!?

沈耽巧妙地將話題轉到徐礎自己身上,徐礎心中微嘆,果然沒有追問,順著笑道:“被三哥看穿了。”

“四弟既然問到,我不能不答,更不能撒謊。實不相瞞,父親雖已起兵,心中一直猶豫,遲遲不肯稱王,重用的都是幷州老人,對外來者頗有疑慮,不止二哥與四弟,四方前來投奔者,皆被賦予閒職。我苦勸過多次,父親只說再等等,要多做觀察,再做決定,還說我太年輕,沉不住氣?!?

徐礎也經常被人說“太年輕”,對此深有體會,笑道:“那就再等等好了?!?

“如今羣雄並起,是好事也是壞事。四方併力,共破天成,這是好事,天成滅亡之後,問鼎者衆,戰亂難平,這是壞事。晉陽很快就需要四面出戰,到時候由不得父親不用外人,四弟儘可放心,時機就快到了?!?

徐礎拱手道:“是我多心。我還有一事不明,周參軍與北人熟絡,爲何帶他南下?”

沈耽大笑道:“四弟真是要將什麼都看得清清楚楚才行。這也是父親的主意,以爲賀榮部素來畏強欺軟,太早派人前去議和,必遭輕視,所以要等立足穩固之後,再派姐夫北上。姐夫不知道自己將來會受重用,總擔心地位不穩,雖然可笑,但是日後北上時,必定盡力?!?

先抑後揚,欲要用之必先困之,這是沈家的御下之術,頗有帝王家的風度,徐礎心裡忍不住想,這一招用得似乎太早了些。

“只顧說話,我去要些酒,給四弟洗塵?!?

“正事要緊,三哥先去忙吧,沈牧守願與樑王聯兵共圍東都,這就夠了?!?

“這種時候,除了聯兵,還有什麼選擇?先破東都,再論恩怨。樑王有膽氣,值得尊重,我知道四弟與樑王交情不淺,今後何去何從,我不干涉,只望四弟考慮周詳?!?

若在從前,徐礎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沈家,現在卻不是十分肯定,拱手道:“多謝,我現在不想去向的事?!?

沈耽輕嘆一聲,“或許二哥說得對,四弟……真的有些變化,鄴城之行究竟發生了什麼,令四弟消沉至此?”

“我在想……我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毙斓A說的是實話。

“張釋虞賣力拉攏四弟了吧?容我多嘴,羣雄蜂起,選誰爲主都可以,就是不要再回到張氏身邊,天亡之人,從之不祥。”

“爲什麼非得‘選主’?如果我自己‘爲主’呢?”

沈耽一愣,沒料到徐礎會說出這樣一句話。

徐礎也一愣,沒想到自己會有這樣的心事,然後心中一陣輕鬆,發現自己的確懷有異心,而且已經很久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勸帝第四百二十七章 六兄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暫避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難第四百二十四章 佞臣第四百九十三章 死計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勢第三百九十一章 回信第二百九十五章 拜伏第五百零三章 遺落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四百五十五章 讓王第三百三十九章 逗留第一百五十八章 舍小第一百三十一章 王會第四百三十六章 砸石第五百三十章 滿足第四百九十八章 借計第七章 循名責實第一百九十七章 耿士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襲第四百四十三章 飢餓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留第三百零六章 軍報第一百二十八章 諸王第三百四十八章 心動第四百九十六章 遠勝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一百七十二章 翁婿第三百四十五章 乘車第十二章 天子之急第四百八十四章 傾己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倪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敘舊第四百四十三章 飢餓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難第五百三十六章 衆叛第三百三十六章 答酒第四百五十三章 珠印第四百七十八章 病癒第一百零五章 翻山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家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爭第九十六章 觀望第四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一百五十五章 臨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明白第二百四十四章 互猜第二百九十三章 蠱惑第二百四十四章 互猜第四百零三章 天王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賣第二百八十七章 惹禍第三十章 空言第五十二章 送行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早第二百四十三章 勸老第一百零一章 散去第四百四十八章 奚家第五百零二章 必行第三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四百六十章 野心第三章 吹笛第三百三十七章 登閣第一百零八章 抑揚第五百二十一章 退路第三百四十九章 難易第三百八十五章 兄弟第三百零四章 出走第一百七十六章 計中之計第三百零三章 江東使者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戰練兵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三百六十三章 再思第二百八十一章 狂生第二百四十章 報仇第三百三十五章 問策第四百二十七章 六兄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鋒第一百三十六章 選將第二百九十二章 除魔第三十三章 夜訪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八十六章 講和第五百四十六章 龍體第十八章 備招第二百一十三章 迎妻第十四章 順序第五十七章 同樂第二章 聽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主第一百八十七章 搶先第一百七十九章 守門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一百零七章 三句
第一百五十三章 勸帝第四百二十七章 六兄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暫避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難第四百二十四章 佞臣第四百九十三章 死計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勢第三百九十一章 回信第二百九十五章 拜伏第五百零三章 遺落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四百五十五章 讓王第三百三十九章 逗留第一百五十八章 舍小第一百三十一章 王會第四百三十六章 砸石第五百三十章 滿足第四百九十八章 借計第七章 循名責實第一百九十七章 耿士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襲第四百四十三章 飢餓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留第三百零六章 軍報第一百二十八章 諸王第三百四十八章 心動第四百九十六章 遠勝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一百七十二章 翁婿第三百四十五章 乘車第十二章 天子之急第四百八十四章 傾己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倪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敘舊第四百四十三章 飢餓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難第五百三十六章 衆叛第三百三十六章 答酒第四百五十三章 珠印第四百七十八章 病癒第一百零五章 翻山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家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爭第九十六章 觀望第四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一百五十五章 臨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明白第二百四十四章 互猜第二百九十三章 蠱惑第二百四十四章 互猜第四百零三章 天王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賣第二百八十七章 惹禍第三十章 空言第五十二章 送行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早第二百四十三章 勸老第一百零一章 散去第四百四十八章 奚家第五百零二章 必行第三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四百六十章 野心第三章 吹笛第三百三十七章 登閣第一百零八章 抑揚第五百二十一章 退路第三百四十九章 難易第三百八十五章 兄弟第三百零四章 出走第一百七十六章 計中之計第三百零三章 江東使者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戰練兵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三百六十三章 再思第二百八十一章 狂生第二百四十章 報仇第三百三十五章 問策第四百二十七章 六兄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鋒第一百三十六章 選將第二百九十二章 除魔第三十三章 夜訪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八十六章 講和第五百四十六章 龍體第十八章 備招第二百一十三章 迎妻第十四章 順序第五十七章 同樂第二章 聽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主第一百八十七章 搶先第一百七十九章 守門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一百零七章 三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义县| 泌阳县| 钦州市| 枞阳县| 泌阳县| 余庆县| 曲靖市| 平定县| 昂仁县| 萍乡市| 武邑县| 乌恰县| 陆良县| 宣城市| 石楼县| 抚远县| 湟中县| 富裕县| 灯塔市| 双峰县| 甘南县| 麻城市| 堆龙德庆县| 大石桥市| 永胜县| 南阳市| 佛山市| 张北县| 阜南县| 呼伦贝尔市| 尚义县| 新余市| 调兵山市| 深水埗区| 乐陵市| 德昌县| 延寿县| 孟村| 双峰县| 博野县| 阜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