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五章 合營

(求訂閱求月票。)

樓家第七子樓碩坐在帳篷裡,緊張不安地輕輕抖動右腿,一旦發覺,他就伸手按住,可是要不了多久,那條腿又會不由自主地跳動,一次比一次嚴重。

樓碩乾脆將手按在腿上,咬著牙,全力與它較勁。

徐礎進帳,在門口站了一會,樓碩才發現身邊有人,立刻站起身,驚訝地打量十七弟,半晌無語。

“在下徐礎,哪陣風將樓七公子吹來的?”

樓碩終於能夠開口,“十七弟……真改姓啦?”

“嗯,所以咱們只算是故人,勿以兄弟相稱。請坐。”

樓碩緩緩坐下,太過驚詫,腿也不抖了,盯著徐礎道:“十七……徐公子變化很大,這才幾個月……”

徐礎無心敘舊,打斷道:“樓七公子因何而來?大將軍派你來的?”

樓碩搖頭,“是蘭夫人……派我來的。”

“嗯。”徐礎猜測,樓碩是不得不來,蘭夫人肯定沒給他多少選擇餘地。

樓碩長長地嘆息一聲,“事情其實沒必要鬧到這一步……”

“不如這樣。”徐礎又一次打斷樓碩,“你有話直說,我現在就給你答案,至於返回東都之後如何向蘭夫人描述,你自可隨意。”

樓碩又發一會呆,在他記憶中的十七弟,是個沉默寡言而又擅長鑽營的庶子,說話向來小心翼翼,露三分、藏七分,眼前的徐礎,卻要“有話直說”。

“那個……那個蘭夫人說,只要你願意回來,刺駕之罪可免,禁錮之身可除,等樓中軍襲爵,你就是中軍將軍。”

徐礎露出微笑,“你知道我現在是什麼身份?”

“據說是吳國執政王、大都督。”樓碩眉頭微皺,語重心長地說:“你不會將這個身份當真吧?”

“爲什麼不呢?這裡就是吳軍營地,你親眼所見。”

樓碩嘿嘿一笑,“你要求有話直說,那我就說了吧。朝廷那邊已經探聽明白,反王雖多,勢強者只有兩位:一位是秦州來的什麼降世王,部下賊兵不少,但是大而無當、亂而無序,一擊便潰;另一位是幷州沈家自稱的晉王,懸師千里之外,尚未大捷,就開始父子相殘,必然有始無終。其餘諸王——你別生氣,是你讓我有話直說——通通不堪一擊。”

“既然如此,朝廷爲何遲遲不肯發兵一戰,反而堅壁自守?”

“朝廷要將反賊一網打盡,所以等諸路叛軍到齊之後,才肯發兵。”

徐礎大笑,笑聲不絕,樓碩有些惱怒,“我說的有錯嗎?”

“稱王者雖多,諸路義軍卻是一家,何有強弱之分?至於朝廷遲遲不肯出擊,是因爲沒人能夠指揮全軍吧?”

樓碩不語,徐礎繼續道:“聽說朝廷已經重新起用大將軍,可是蘭、樑兩家不可能放手兵權,必然從旁掣肘,令大將軍不得盡情施展。在樓家這麼多年,對大將軍的打法多少該有些耳聞,若他做主,必然列陣於壁外,步兵層層進逼,騎兵側翼撓敵,另一路兵馬則去斷敵後路,斷不會採取守勢。”

樓碩乾笑,“徐公子沒在軍中待過,對父親的打法卻挺熟悉。”

“雖未眼見,多有耳聞。可惜,大將軍只是蘭、樑兩家推出的旗幟,用來穩定軍心而已,他的打法用不上。義軍發起強攻,長圍一日可破,東都頂多還能堅持十天。你來勸我回去,我倒要勸你留下,樓家失勢,大廈將傾,若不早做打算,難免會成爲覆巢之卵。”

樓碩又嘆口氣,“蘭夫人對你期望頗高,還以爲……大將軍也後悔當初的決定,常說身邊無人,挑來選去,諸多子孫當中唯有十七可用。”

徐礎面無表情,“大將軍先求自保吧。”

見勸說不成,樓碩乾脆放棄,改而聊起別的事情,笑道:“說起來,你可將管伯父害慘了,他在汝南大敗而歸,一回東都就被下獄。”

“兩軍交鋒,有勝自然也就有敗。”

“呵呵,奚援疑倒是逃過一劫,將敗軍之責全推到管伯父身上。”

徐礎起身拱手道:“樓七公子是這就回東都,還是在此住上一晚?”

樓碩也起身,“不住了,早點回去吧,蘭夫人還在等我的回信呢。徐公子——叫著真不順口——你真的不願回去?”

“家在江東,要回也是回那裡。”

樓碩連嘆幾聲,“既然如此……在戰場上,如果看見大將軍的帥旗,你可以去求助,或許可以保住一命。”

“東都裡,樓七公子如果見到吳軍旗幟,請勿來擾,因爲我誰也保不住。”

“呵呵,你真是……一點手足之情也不念哪,想當初,諸多兄弟當中,你我最爲親近……你既已改姓,當然對樓家人沒有掛念。你說反賊必勝,我說朝廷不敗,無論怎樣,樓家總有一個人是正確的。告辭。”

“無論誰勝誰負,對樓家都沒什麼好處。不送。”

“高門大族,起起落落是常有的事情,樓家未必不能翻身。”樓碩拱下手,出帳去了。

徐礎待了一會,回到自己帳篷裡。

唐爲天已經鋪好牀,問道:“來的是誰啊?”

“樓家七子樓碩,從前算是我的一個兄弟。”

“你們哥倆兒關係很好嗎?”

“不好。”

“再不好也是自家人,我從前有一個哥哥,平時總打架,但是有吃的他都讓給我。”

“我上頭有十六個哥哥,下邊有二三十個弟弟。”

唐爲天睜大眼睛,“這麼多?大都督連具體數都不知道?”

“大將軍妻妾衆多,隨時都有兒女出生,連他自己都數不清。”

唐爲天的眼睛還能睜得更大,“我家的豬也沒這麼能生,哇,我真羨慕你們樓家,不對,大都督改姓了,以後就是徐家,大都督還年輕,能生一百個兒子。”

話雖不好聽,意思卻是好的,徐礎大笑。

次日一早,徐礎召集諸將,宣佈要與樑軍合營。

吳軍弱小,諸將都不反對聯合,但是七族將領十分關心合營之後的名份。

“一切不變,旗幟、稱號……都不變,吳軍將士只聽我一人的命令,外人傳令,你們無視即可。”

孟僧倫等人這才完全放下心來。

吳軍人數四千出頭,多是騎兵,家眷留在後方,沒有累贅,用不上一個時辰就能拔營。

徐礎帶少數人提前出發,先去蜀王營地,表面上是通報吳軍動向,以免發生誤解,其實是要與甘招商議五王聯合的事情。

甘招將徐礎迎入帳內,寒暄幾句,說道:“寧王比我預料得要好說話,一提起五王聯合,他立刻同意,還說自己不求兵權,選誰爲主,他都接受。”

徐礎也覺得意外,“寧王果有此話?”

“寧王這個人深沉難測,但是有肚量、識時務,並非一味強橫。”

寧抱關幾次接受招安,的確能做到伸屈自如。

“太好了,我今日帶兵與樑王匯合,以爲表率,晉王應該也會去,三王合營,靜待兩位。”

“明天我與寧王就去匯合,共商大計。”

“如此甚好。”徐礎告辭,沒提樓碩拜訪之事,在外面與後趕到的吳軍匯合,繼續趕路。

在樑軍營裡,又是另一番景象,馬維親自迎出十幾裡,立於路旁,自稱“小王馬維”,稱徐礎“吳王”,表露出十足的敬意,令吳軍將士,尤其是七族子弟,十分高興,心中最後一絲疑慮也消去了。

進到帳裡,徐礎說起了樓碩。

馬維很是吃驚,“他這是什麼意思?蘭夫人……樓碩是去你那裡探聽義軍動向吧?”

徐礎點頭,“想必如此,我順其意,讓他以爲義軍主力是降世軍與晉軍。”

“官兵會因此去攻打降世軍?”

“如果是大將軍掌兵,肯定會。大將軍常言,斬兵千人,不如擒帥一人,帥失而軍亂,事半功倍。他當初滅吳,也是繞過諸多小城,直抵石頭城,逼吳皇自殺,然後再分兵平定地方。”

馬維點頭,“何止滅吳?大將軍滅晉、滅荊,用的都是這個打法,耀兵於邊境,吸引敵國主力,然後突入其都。關鍵是,朝廷那邊真是大將軍掌兵嗎?如果還是曹神洗,只會穩紮穩打。”

“原來我還不敢肯定,樓碩此行,倒讓我確信了。”

“晉王怎麼辦?他也是朝廷忌憚的一方。”

“等晉王來了之後再說,咱們沒法替他做決定。”

傍晚時分,晉軍趕到,規模更大,軍容更整,樑、吳兩軍將士夾道觀望,無不自慚形穢。

樑軍營地廣大,省卻不少麻煩,晉軍入營,沈耽帶人來見樑王、吳王。

劉有終、譚無謂、郭時風隨入,郭時風如今樑晉兩邊跑,成爲兩王最重要的紐帶之一。

馬維這邊的將領是潘楷,徐礎叫來的是孟僧倫與王顛,衆人共聚一帳,互道久仰,喝了幾杯酒,好讓將領們互相認識,方便以後聯絡。

酒過三巡,將領們識趣地告退,只留下三王。

劉有終身份特殊,留下參謀。

徐礎又將樓碩到訪以及自己的猜測說了一遍,沈耽立刻明白,慨然道:“沒的可說,既然合營,就是一家,不分彼此。臘月二十,晉軍獨自前去攻圍,引官兵出壁,導向降世軍。”

馬維道:“我們隨後進攻,夾擊官兵,此戰若勝,東都膽寒,破城當在數日之間。”

徐礎道:“只是合營還不夠,義軍需要一員大將,指揮全軍,以免各自爲戰。”

沈耽指向劉有終,“我推薦劉先生。”

“再好不過!”馬維立刻道,“劉先生名滿天下,降世軍上下更是對劉先生敬若神明,他來出任大將,最爲合適。”

“如此甚好。”徐礎也道,心裡卻第一次產生不安。

他以爲大將會是譚無謂,其次也應該是寧抱關,無論如何也不是劉有終。

第四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七十章 過河第一百六十七章 困計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選將第五百二十一章 退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勢第五百五十章 文武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誘殺第八十三章 入營第八十三章 入營第三百五十五章 冊封第一百三十七章 將帥第二百七十九章 排場第二百九十八章 難刺第五十七章 同樂第三十七章 信與不信第二百五十九章 訣別第十四章 順序第二百九十七章 鑿缺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三十三章 夜訪第九十二章 誘餌第四百零五章 誤傷第七十五章 城內第四百八十章 三名第一百五十八章 舍小第一百七十一章 牆內第三百六十八章 助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常第一百三十章 受迫第二十一章 士女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輸第一百二十八章 諸王第五百一十八章 兄弟第四百七十二章 監視第三百二十六章 擊球第三百三十九章 逗留第一百五十七章 泡影第三百一十三章 進城第三百三十章 不智第三百八十六章 良藥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索第二百九十二章 除魔第一百二十八章 諸王第一百零六章 起夜第四章 文稿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割第六十七章 活路第七十七章 豪賭第四百六十四章 兩王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第四百六十八章 問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主使第十八章 備招第七章 循名責實第四百一十七章 神馳第二章 聽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義軍第三百一十四章 怪罪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婚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三百六十六章 忍受第二十二章 尊貴第五百一十五章 斷鏈第三百七十七章 午時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師第二百九十一章 魔女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早第一百六十四章 認錯第三百一十七章 怨言第四百零九章 頭顱第六十七章 活路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二百八十章 菊妖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修史第三十七章 信與不信第一百一十九章 真話第三百八十二章 橘枳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城第二百四十章 報仇第二百九十三章 蠱惑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二十三章 少年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己第三百零五章 夜戰第三百九十章 悶酒第四百八十九章 順天第五百四十五章 止水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過關第一百四十五章 龜縮第十六章 見微第三百九十章 悶酒第二百九十七章 鑿缺第二百二十一章 稍等
第四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七十章 過河第一百六十七章 困計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選將第五百二十一章 退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勢第五百五十章 文武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誘殺第八十三章 入營第八十三章 入營第三百五十五章 冊封第一百三十七章 將帥第二百七十九章 排場第二百九十八章 難刺第五十七章 同樂第三十七章 信與不信第二百五十九章 訣別第十四章 順序第二百九十七章 鑿缺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三十三章 夜訪第九十二章 誘餌第四百零五章 誤傷第七十五章 城內第四百八十章 三名第一百五十八章 舍小第一百七十一章 牆內第三百六十八章 助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常第一百三十章 受迫第二十一章 士女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輸第一百二十八章 諸王第五百一十八章 兄弟第四百七十二章 監視第三百二十六章 擊球第三百三十九章 逗留第一百五十七章 泡影第三百一十三章 進城第三百三十章 不智第三百八十六章 良藥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索第二百九十二章 除魔第一百二十八章 諸王第一百零六章 起夜第四章 文稿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割第六十七章 活路第七十七章 豪賭第四百六十四章 兩王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第四百六十八章 問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主使第十八章 備招第七章 循名責實第四百一十七章 神馳第二章 聽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義軍第三百一十四章 怪罪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婚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三百六十六章 忍受第二十二章 尊貴第五百一十五章 斷鏈第三百七十七章 午時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師第二百九十一章 魔女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早第一百六十四章 認錯第三百一十七章 怨言第四百零九章 頭顱第六十七章 活路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二百八十章 菊妖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修史第三十七章 信與不信第一百一十九章 真話第三百八十二章 橘枳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城第二百四十章 報仇第二百九十三章 蠱惑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二十三章 少年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己第三百零五章 夜戰第三百九十章 悶酒第四百八十九章 順天第五百四十五章 止水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過關第一百四十五章 龜縮第十六章 見微第三百九十章 悶酒第二百九十七章 鑿缺第二百二十一章 稍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水市| 翁牛特旗| 那曲县| 卫辉市| 县级市| 昔阳县| 高安市| 马龙县| 大埔县| 霍山县| 铅山县| 吉水县| 武功县| 马关县| 绍兴市| 景德镇市| 东明县| 乐亭县| 嘉荫县| 高清| 兰考县| 开封市| 栾城县| 巴林左旗| 锦屏县| 鹤岗市| 永昌县| 泽库县| 夏邑县| 紫金县| 休宁县| 荆州市| 莎车县| 铅山县| 波密县| 新竹市| 宽甸| 清流县| 全南县| 淅川县| 西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