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八十二章 橘枳

單于不打算在此地浪費時間,留下一部分賀榮騎兵以及大批冀州新徵來的士兵與民夫,全權(quán)委託給賀榮平山,“三日之內(nèi)攻下此城,前去晉陽與我匯合,免你僕隸之身,有重賞。五日之內(nèi)奪城,免僕隸,無賞。七日之內(nèi)奪城,無功無過,仍是僕隸。超過七日,不知道你還有什麼臉面來見我?”

賀榮平山既羞愧又興奮,他知道單于不喜歡錶面功夫,因此只是鄭重地點頭,說了聲“遵命”,再無其它言辭,在心裡暗暗發(fā)誓,要在最短時間內(nèi)攻奪此城,不惜代價。

大軍在城外駐紮一晚,以壯聲勢,單于夜裡出去巡營,突然想起兩名顧問,派人將他們喚來。

“此城雖小,但是地處要衝,必須儘快奪下,以免我後顧之憂,你二人可有妙計立下此城?”

寇道孤先開口,“此城所依仗者,無非是晉王之援,單于親率大軍北上進攻晉陽,便是妙計,城中將士一旦得知救援無望,自然投降。”

單于微笑道:“攻城奪寨,實非寇先生所長。徐礎(chǔ),你今天還要說點什麼嗎?”

徐礎(chǔ)上前兩步,也望向小城,“說幾句,算在明天吧?!?

“嘿,得我覺得有用才行。”

“此城名爲(wèi)應(yīng)城,位置確實緊要,晉王當(dāng)初曾以此城作爲(wèi)南下的根基,對城牆重加修葺,糧草積蓄頗多。”

單于點頭,“嗯,怪不得不願投降。我命平山三日奪城,你以爲(wèi)如何?”

“強人所難?!?

“哈哈,我知道你想說什麼,無非是我們賀榮人不擅攻城,以己之短攻敵所長,難以立功。但我偏要迎難而上,既然入塞,今後少不得會頻繁遇到攻城之事,而且只會更難。我對平山寄予厚望,將冀州工匠全留下來,就是要讓他學(xué)會攻城,日後可堪大用。”

賀榮平山不在附近,但是單于周圍的一些隨從自然會將這些話轉(zhuǎn)給左神衛(wèi)王,以博一賞。

有些時候,背後不經(jīng)意的幾句誇獎,比當(dāng)面的重託更有效果。

徐礎(chǔ)暗暗稱讚,微笑道:“學(xué)會攻城當(dāng)然是好事、要事,但不必刻意爲(wèi)之。我曾在此城中住過數(shù)日,認(rèn)得幾個人,願爲(wèi)單于勸降,無需三日,半日便夠?!?

寇道孤想要開口,馬上又忍住。

單于扭頭看向徐礎(chǔ),“你又想勸降?”

“恰好城中也有故人?!?

單于想了想,“不必,一路勸降,難顯軍威,賀榮騎兵也該舒展一下筋骨,冀州人也該爲(wèi)他們的皇帝做點什麼。”

“擊敗強敵,方顯軍威,應(yīng)城小而無名,難副單于所望。冀州軍民如今只認(rèn)單于……”

單于笑道:“夠了,你說的話有些道理,可以算入明天,但我意已決,不會再改,就這樣吧。”

徐礎(chǔ)只得閉嘴。

回到帳篷裡,徐礎(chǔ)不由得嘆息一聲。

昌言之問道:“公子遇到什麼事了?”

“不是我,是應(yīng)城?!?

“應(yīng)城如何?”

“單于命賀榮平山三日內(nèi)奪城,平山立功心切,必然不擇手段,此一戰(zhàn),雙方必然損傷慘重?!?

“這種事情誰也管不得,打仗嘛,必有死傷,而且少不了。公子雖說心善,畢竟是稱過王的人,似乎不必太過在意一座小城吧?”

徐礎(chǔ)笑笑,“你說得對,我該想得更遠(yuǎn)一些。這兩天可有其它地方的消息?”

昌言之搖頭,“賀榮人只關(guān)心自家的事情,不談其它?!?

“嗯,談與不談,事情總在發(fā)生,九州域內(nèi),必不至於處處安靜。休息吧。”

次日一早,賀榮平山準(zhǔn)備攻城的同時,單于帶領(lǐng)大軍拔營出發(fā),徐礎(chǔ)上馬離開時,遠(yuǎn)處轟鳴聲不斷,似乎要將應(yīng)城碾爲(wèi)平地。

晉王的確沒有完全相信單于,早已在沿途佈下重重防線,又過一天,賀榮軍隊遭遇極其頑強的抵抗,經(jīng)過半日苦戰(zhàn),雖然獲勝,行軍卻因此變得緩慢。

單于對晉王多了幾分尊重,當(dāng)晚召集諸大人,重新佈置攻勢,更加詳細(xì)而具體。

徐礎(chǔ)與寇道孤守在外圍,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頗有些無聊。

張釋虞來得稍晚一些,自覺站到徐礎(chǔ)身邊,沉默一會,小聲道:“好消息。”

“哦?”徐礎(chǔ)知道,所謂的好消息只會與張釋虞本人相關(guān)。

“歡顏派人送信來,說她正想辦法……讓我回去,還說不會等太久?!睆堘層菽樕下冻鲆唤z笑意,他太想與人分享這個好消息了。

“恭喜?!?

“終於……”這裡是單于議事的大帳,張釋虞不敢抱怨,改口道:“終於可以看到家人了。”

“濟北王與朝廷匯合了?”

張釋虞一愣,“啊……父親還在樑王手裡,一直被留在東都,樑王不敢將他怎樣?!?

“皇后想必出力不少。”徐礎(chǔ)小聲笑道。

皇后是單于的親妹妹,她若想要回丈夫,單于不得不加以考慮。

張釋虞咳了一聲,不願承認(rèn),但又無法否認(rèn),半晌才道:“兄妹情深,單于還是很喜歡這個妹妹的。”

張釋虞沒提自己的妹妹,徐礎(chǔ)也沒問,過了一會,他道:“歡顏郡主已經(jīng)攻到晉陽了?”

“她怎麼可能親自帶兵?她留在漁陽,另派他人與賀榮騎兵一道由飛狐口攻入幷州,如今離晉陽已經(jīng)不遠(yuǎn),就等單于北上,形成合圍之勢。要說單于這一招的確厲害,晉王這一次必亡無疑,羣雄將要減少一位,對天成是件好事。”

張釋虞頻頻點頭,好像他參與了整個過程。

“其它地方有何消息?”

“其它地方?”

“秦州、漢州、江南諸州?!?

“有消息吧,歡顏的信中沒提起過,你問單于啊?!?

單于關(guān)心天下大事,每日都會接到大量情報,但是不會道與外人,徐礎(chǔ)即便就站在旁邊,也聽不懂。

“我和單于沒那麼熟。”徐礎(chǔ)笑道。

議事結(jié)束,單于將中原人叫過來,先對皇帝說:“我妹妹想你了。”

張釋虞強抑心中興奮,回道:“我也很想皇后,但是國事爲(wèi)大,家事爲(wèi)小,天下未平,只好讓皇后多等一陣。聽說皇后在漁陽很安全,單于可以放心?!?

單于笑道:“皇帝能存此意,我心甚慰,我原本是要與皇帝攜手共定天下,待九州重歸舊主之後,再將皇后接來?!?

張釋虞心中一驚,臉上不敢表露,只得道:“能與單于征戰(zhàn)四方,亦是我願。”

“不過我妹妹說得對,平定天下說快很快,說慢也慢,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總不能讓你們夫妻總是分離。這樣吧,待我攻下晉陽,平定幷州之後,將皇帝送還漁陽,你夫妻二人好好團聚,等我重整軍旅,再次發(fā)兵時,皇帝過來與我匯合?!?

雖說不能立刻離開,張釋虞已感滿足,忙道:“單于爲(wèi)兄,一切盡聽單于安排。”

“哈哈,一家人好說話,皇帝早些安歇,不可太過勞累。與我妹妹團聚之後,還要多加努力,早日生個太子外甥?!?

張釋虞臉上飛紅,“我會努力?!?

皇帝離開,單于向兩名顧問道:“皇帝是個好人,我原有些疑慮,要不要全力援助天成,與皇帝相處這段時日,我再不做它想,中原皇帝只能是他?!?

這雖是稱讚,聽上去卻更像是貶低與蔑視。

徐礎(chǔ)沒說什麼,寇道孤道:“橘生淮南則爲(wèi)橘,生於淮北則爲(wèi)枳,皇帝留在單于身邊是個‘好人’,離開單于就未必了?!?

“寇先生是中原人,卻不說自家皇帝的好話——你說什麼橘?什麼枳?”

“我是中原人,但是九州已無共主,人人擇君而侍,我選擇單于,而不是皇帝。至於橘、枳,乃是中原的一句俗語,橘本生於淮南,味甜,一旦移植淮北,水土變化,橘味亦變苦澀,被稱爲(wèi)枳。人也如此,一旦挪換地方,好壞或許就會轉(zhuǎn)變?!?

單于大笑,“中原人想得總是太多,不過很有道理,我記下了,但我說過的話不會改變??椿实墼觞N做吧,他若一直做橘,我很高興,他做變成枳,我亦有辦法對付?!?

單于看向徐礎(chǔ),“你與晉王也很熟?”

“曾經(jīng)結(jié)拜爲(wèi)兄弟,晉王排三,我排第四。”

“中原羣雄你都認(rèn)得?”

“多少都有接觸,唯有淮州盛家人來往不多,只見過老將軍盛軒。”

單于點頭,“就憑這一點,你會很有用處,上天將你送我這裡,必有用意,但你願意做橘,還是做枳?”

徐礎(chǔ)笑道:“我做樹葉,該盛時盛,該枯時枯,該落時落?!?

單于大笑,隨即正色道:“你今天本不必再說什麼,但我還是要問,答與不答,隨你?!?

徐礎(chǔ)點下頭。

“憑你對晉王的瞭解,他的抵抗會越來越堅決嗎?”

“晉王也是心懷天下的人,進退戰(zhàn)和,要依天下形勢而定,而不止是幷州一地?!?

“嗯,此話有理。我再問你,吳州寧王你可認(rèn)得?”

“很熟?!?

“正好,他派人送來一封降書,願意奉我爲(wèi)主,還送來一些禮物,你說說他是真心還是假意?我該接受還是拒絕?”

第七十八章 識人第三十五章 迎王第五百二十一章 退路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三百九十九章 臉面第三百七十八章 守鄴第五百三十三章 戰(zhàn)後第三百六十八章 助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不殺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一百八十二章 取代第四百二十五章 入漢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四十八章 囚徒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都督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不如巧第九十八章 兵敗第四百一十六章 變臉第四百六十六章 鞭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逗留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半成第二百七十一章 入土第二百七十六章 過關(guān)第三百六十三章 再思第二百零六章 送美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認(rèn)第二百四十六章 爭強第二百九十二章 除魔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差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四百零五章 誤傷第一百零九章 勸王第五百一十三章 半成第三百七十九章 人質(zhì)第二十一章 士女第三百零二章 亂出主意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膽破第六十三章 重入宮中第三十五章 迎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主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五百章 留下第二百零六章 送美第七十三章 晉陽城外第三百一十八章 困擾第三十九章 驥尾第二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一百三十三章 豬虎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差第四百九十五章 登山第四百零七章 反覆第一百四十八章 膽破第四百八十二章 錯覺第三百八十七章 王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門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任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三十三章 夜訪第二百六十五章 贈言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僕第二百一十三章 迎妻第三百七十三章 迎親第一百零五章 翻山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信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九十九章 計所無出第四百一十八章 謝恩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四十章 拒婚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聖女第一百七十六章 計中之計第二百八十四章 次問第四百九十九章 遺命第五百四十三章 護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迎親第二百二十九章 時風(fēng)第三百六十三章 再思第一百五十五章 臨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鞭策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索第三百二十章 制衡第四百二十五章 入漢第一百零二章 所求第二百八十一章 狂生第四百八十七章 論雄第一百三十五章 合營第二百八十章 菊妖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五十七章 同樂第五百零四章 誤我第二百五十九章 訣別第四百八十二章 錯覺第五百一十四章 失策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難
第七十八章 識人第三十五章 迎王第五百二十一章 退路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三百九十九章 臉面第三百七十八章 守鄴第五百三十三章 戰(zhàn)後第三百六十八章 助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不殺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一百八十二章 取代第四百二十五章 入漢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四十八章 囚徒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都督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不如巧第九十八章 兵敗第四百一十六章 變臉第四百六十六章 鞭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逗留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半成第二百七十一章 入土第二百七十六章 過關(guān)第三百六十三章 再思第二百零六章 送美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認(rèn)第二百四十六章 爭強第二百九十二章 除魔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差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四百零五章 誤傷第一百零九章 勸王第五百一十三章 半成第三百七十九章 人質(zhì)第二十一章 士女第三百零二章 亂出主意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膽破第六十三章 重入宮中第三十五章 迎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主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五百章 留下第二百零六章 送美第七十三章 晉陽城外第三百一十八章 困擾第三十九章 驥尾第二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一百三十三章 豬虎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差第四百九十五章 登山第四百零七章 反覆第一百四十八章 膽破第四百八十二章 錯覺第三百八十七章 王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門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任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三十三章 夜訪第二百六十五章 贈言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僕第二百一十三章 迎妻第三百七十三章 迎親第一百零五章 翻山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信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九十九章 計所無出第四百一十八章 謝恩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四十章 拒婚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聖女第一百七十六章 計中之計第二百八十四章 次問第四百九十九章 遺命第五百四十三章 護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迎親第二百二十九章 時風(fēng)第三百六十三章 再思第一百五十五章 臨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鞭策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索第三百二十章 制衡第四百二十五章 入漢第一百零二章 所求第二百八十一章 狂生第四百八十七章 論雄第一百三十五章 合營第二百八十章 菊妖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五十七章 同樂第五百零四章 誤我第二百五十九章 訣別第四百八十二章 錯覺第五百一十四章 失策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朔州市| 绥阳县| 绥江县| 扶绥县| 西昌市| 海门市| 泰和县| 安阳县| 安丘市| 墨竹工卡县| 乌拉特后旗| 巴东县| 梁山县| 大余县| 文水县| 观塘区| 雷山县| 西林县| 会昌县| 攀枝花市| 江北区| 郸城县| 拜泉县| 淮滨县| 弋阳县| 锡林郭勒盟| 绥阳县| 九台市| 元阳县| 塔河县| 黔江区| 沙田区| 化州市| 芮城县| 怀集县| 大理市| 千阳县| 河东区| 浦城县| 日喀则市| 登封市|